论语之周而不比练习附答案
论语之周而不比练习附答案

论语之周而不比练习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周.而不比周:团结B.观其所由.由:理由C.好行小慧.慧:聪明D.不以人废.言废:拒绝解析:选B B项,“由”是“经由,经历”的意思。
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群而不党.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友.直,友谅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远.怨矣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名词作动词,结党营私(2)名词作动词,与……交友(3)形容词作动词,远离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B.节用而爱人C.忠告而善道之D.晏平仲善与人交解析:选C C项,忠告而善道之,“道”通“导”,劝导。
4.下列对加点字“以”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视其所以.②以.德报怨③君子不以.言举人④君子以.文会友⑤不以.人废言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③⑤/④解析:选B①名词,行为;②④介词,用;③⑤介词,因为。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焉.廋哉②毋自辱焉.③君子矜而.不争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选D①疑问代词,哪里;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③连词,表转折关系;④连词,表并列关系。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______。
(3)事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疏矣。
(4)君子以文会友,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周而不比(2)不以人废言(3)斯辱矣朋友数(4)以友辅仁二、《论语》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高中语文《论语》一课一练008周而不比(学生版)

八、周而不比(学生版)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实词(解释加点的词)1.君子周.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人焉廋.哉()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8.观过,斯知仁.矣()9.友.直,友谅..,友.多闻.()10.友便辟..,友便侫..()..,友善柔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3.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4.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5.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虚词(指出词性,说明用法或解说意义)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5.人焉.廋哉.()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7.观过,斯.知仁矣()8.好行小慧,难矣哉.()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0.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2.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3.以德报怨,何如..()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7.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特殊句式(写出句式名称、并翻译)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人焉廋哉?()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4.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以德报怨,何如?()7.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之周而不比

《〈论语〉选读》复习六:“周而不比”一、文化思想理解儒家人际交往观中关于择友、察人、处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观点。
1.交友原则:团结和谐,不结党营私;庄重自尊,不争强斗胜;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以德报怨;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独立平等,适中有度。
君子胸怀广阔,“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自厚而薄责”“忠告而善道”……。
2.察人方法:①自身要具备仁德,没有偏私之见;②观察别人的现实表现、过错性质、兴趣爱好。
3.结交对象:正直、诚信、博闻多识。
(不结交谄媚逢迎、伪善、巧言善变的小人)4.主张与人为善,强调忠恕;主张诚信交往,言而有信;主张适中交往,和而不同。
二、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16.4)(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分)(2)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请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3分)参考答案:(1)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
(2)示例:颜回。
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
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在人与人的交往问题上,原始儒家追求友好交往和诚实交往的目标,但孔子同时又以“仁”为标准,不赞成同任何人进行交往。
他反对把交往降为党派活动,除主张要“适中交往”外,孔子还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里仁》)。
可见,在交往问题上,孔子认为我们不可以放弃自己的意志和立场而依附于他人,甚至把交往蜕变为一种结党营私的活动。
对孔子的这种交往观,你是怎么看待的?请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周而不比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周而不比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 ,则远怨矣。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一③题。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首诗是。
②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③刘熙载说过:“画山者心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心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善书者必争此一笔。
”你认为这首诗中的“主峰”“主笔”是哪一句?其余三句又是如何“拱向”这一句的?答:。
3,视其所以,,,人焉廋哉?4,君子以文会友,。
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
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搬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7,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高二语文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二第八课周而不比Word含答案

第八课周而不比子游前506-前443,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期吴国人,与子夏、子张齐名,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游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实行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孔子到武城时,“闻弦歌之声”,甚为嘉许。
子游自称重视仁义之根本,在孔子去世后,自己授徒讲学,其后学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唐玄宗时,子游被追封为“吴侯”,宋代又被封为“丹阳公”,后又称“吴公”。
今江苏常熟存有“言偃宅”“言子墓”等遗迹。
古往今来,人们对交友一事都很重视,通过人的择友,大致也可看出人的观念、立场和格调。
战国时期荀子就曾说过:“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也。
友者,所以相有也。
”意思是说朋友是相互信任、拥有的对象,所以,选择朋友要慎重。
而孔子对交友的原则和标准、怎么对待人和观察人、与朋友相处时的分寸和目的,都做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君子之交虽淡,却清香益远、醇厚质朴,旷心怡神、荡气回肠、感人至深;小人之交虽有若醴之甘却混浊黏腻,令人须防难防、欲避而难离。
这与孔子的“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具有同样的道理。
而孔子更重视交友的目的,即通过交友来帮助自己提高仁德修养和做人的艺术。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君子周.而不比.周:__________比:__________(2)君子矜.而不争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群而不党.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恶.人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指以义合,团结指以利合,勾结(2)庄重自持(3)结党营私(4)厌恶2.翻译下面的句子。
高中 八 周而不比论论语名师导航 选修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八周而不比名师导航内容感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告诉我们,交朋友要交正直的朋友〔友直〕,诚信的朋友〔友谅〕,博学多闻的朋友〔友多闻〕。
不要去交那些谄媚逢迎〔友便辟〕,态度伪善〔友善柔〕,巧言善辩的朋友〔友便佞〕。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就大体可以看出他的为人。
正直的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断。
诚信的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他能使我们的内心妥帖、安稳,使我们的精神得到净化与升华。
博学多闻的朋友就像一本厚厚的百科辞典,可以使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相反,谄媚逢迎的朋友,毫无正直、老实之心,没有是非原那么。
态度伪善的朋友,当着你的面,永远是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却在背后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巧言善辩的朋友,是没有真才实学,巧舌如簧却腹内空空的人。
因此,一个坏朋友很少给我们真正的启迪,多半是在伤害我们。
根底梳理一、重要字词1.字音字形矜.而不争〔jīn〕人焉廋.哉〔sōu〕便辟.〔bì〕便侫.〔nìnɡ〕事君数.〔shuò〕2.通假字忠告而善道.之〔通“导〞,劝导〕3.重要词语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HY..〔矜:庄重。
群:合群。
HY:结HY营私〕观其所由..〔经由,经历〕好行小慧.〔聪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要求〕以德.报怨.〔德:恩惠,恩德。
怨:仇怨〕以直.报怨〔正直〕君子以文会.友〔结交〕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友.直,友.谅,友.多闻〔名词活用为动词,结交〕友直.,友谅.,友多闻..〔直、谅、多闻: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直的人、诚信的人、博学多闻的人〕友便辟..〔便辟、善柔、便佞: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谄媚逢迎的人、假装和蔼的人、巧言..,友便佞..,友善柔善辩的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远.怨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6.成语积累周而不比:关系亲密,但不勾结。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周而不比

选修《《论语》选读》选修《《论语》选读》周而不比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遵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1.找出这段文字中的通假字。
①__________通__________,②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
2.下列“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A.赵王岂以璧之故欺秦邪B.以啮人,无御之者C.余船以次俱进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3.下列对“而”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强而赵弱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③城入赵而璧留秦④徐而察之A.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D.①③不同,②④不同。
4.下列加点“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C.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下列画线的词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于是王召见B.宁许以负秦曲C.臣请完璧归赵D.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6.下列有关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段写蔺相如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
B.本段写蔺相如向赵王分析强弱形势,权衡曲直利害,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并自告奋勇接受出使秦国的重任。
C.蔺相如决定许璧于秦,是从国势的强弱上考虑的,不囿于一事之象、一时之见,故而他的判断符合客观形势。
D.根据文意,“王必无人”中的“必”解释为“一定,肯定”义,更能表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君子之风、周而不比复习

用(诚信)。
孔子说自己“乐在其中”,谈谈你对此处孔子提及的 “乐”的内涵的理解。
壹
乐:为心中的坚定信念(道德修养、仁 的追求)而乐,为能够坚守“乐”而乐。
贰
在艰难困苦中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在 饱经忧患中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牢记 自己的人生使命,这是一种人间大乐。
周 而 不 比
15·22子曰:“君 子矜而不争,群而 不党。”
16·4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 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侫, 损矣。”
提问: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什么样的人是好朋 友?什么样的人是 坏朋友?
答案:
○ 好朋友:正直, 诚实,博学多闻
○ 举人,不以人废言。”
提问:
答案:
什么是 “矜”?什么 是“群” ?
“矜”是内心的傲,是傲骨。傲要傲在骨子里,
外面对人不必傲。有气节,穷死饿死可以,
绝不屈从,这是“矜”。“群”则是敬业乐群,
彼此相处融洽,但不营求私利。。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 矣哉!” 提问:
怎样理解“好行小慧,难矣哉”?
答案:大家在一起,讲起话来,没什么内容,无正事可谈, 只是谈闲话,讲些不相关的话,没有真正的人生观,大家如此, 社会精神就趋向萎靡了,文化精神就慢慢消亡了。更严重的是 “好行小慧”,喜欢卖弄小聪明,争权夺利,媚上欺下,钩心斗角, 邪气横行,孔子只有摇头了:“难矣哉!”(在明末清初, 顾炎武就引用这两句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南方的知识分子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知识分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现在的一般青年,进入社会之后,慢慢就染上这个习性了。 不是无所用心,他们所用的心,就是孔子所说的“好行小慧”, 耍小聪明,没有从大学问、大聪明上着眼。这是时代的悲哀、社会 的病态,同学们须切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之周而不比练习附答案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周.而不比周:团结
B.观其所由.由:理由
C.好行小慧.慧:聪明
D.不以人废.言废:拒绝
解析:选B B项,“由”是“经由,经历”的意思。
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群而不党.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直,友谅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远.怨矣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结党营私(2)名词作动词,与……交友(3)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B.节用而爱人
C.忠告而善道之D.晏平仲善与人交
解析:选C C项,忠告而善道之,“道”通“导”,劝导。
4.下列对加点字“以”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视其所以.②以.德报怨③君子不以.言举人④君子以.文会友⑤不以.人废言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③⑤/④
解析:选B①名词,行为;②④介词,用;③⑤介词,因为。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焉.廋哉②毋自辱焉.③君子矜而.不争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选D①疑问代词,哪里;②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③连词,表转折关系;
④连词,表并列关系。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比而不周。
(2)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______。
(3)事君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疏矣。
(4)君子以文会友,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周而不比(2)不以人废言(3)斯辱矣朋友数(4)以友辅仁
二、《论语》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5.15)
7.上述文字,与韩愈《原毁》中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思想相通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8.请用一成语概括上述材料,并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身作则。
示例: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凡事都应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做到不令而行,使自己成为老百姓的表率。
(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
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
(《庄子·列御寇》)
9.第一则材料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看他的行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的习惯兴趣。
10.请说说第二则材料中孔子提出的九种识人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二则材料中孔子写辨人之难,但可以用远离自己、靠近自己、处理纷乱等九种情境来辨别人的忠诚、谦敬、能力等九个方面的优缺点,这种方式既有其可取方面、合理性,也有不全面之处。
答案:第二则材料中孔子认为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于是他提出九种方法,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