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走路》教案模板范文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教学目标1.让幼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3.练习幼儿的大肌肉运动,提高协调性;4.发展幼儿的社交技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教学将选择《走路》这首歌曲进行教学,主要内容包括:1.歌曲欣赏:播放《走路》的音乐,让幼儿听一遍,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情。

2.节奏打拍:将幼儿分为两组,让一组以手拍击出歌曲的节奏,另一组在旁边跟随跳舞。

3.动起来:利用歌曲的节拍,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跳舞,模仿步伐走路。

4.制作小乐器:为了更深入地体验音乐的魅力,可以让幼儿制作简单的小乐器,如拇指琴、哨子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第一步:歌曲欣赏1.播放歌曲并向幼儿简单介绍歌曲的内容。

2.聆听歌曲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情。

3.询问幼儿对歌曲的感受,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二步:节奏打拍1.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跳舞,一组拍手打出歌曲的节拍。

2.适当的让幼儿交换组别,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感受到不同的角色。

3.强化幼儿对歌曲的理解,让每个幼儿都能打出歌曲的基本节奏。

第三步:动起来1.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带领幼儿一起跳舞,模仿走路的步伐。

2.通过不同的节奏和动作组合,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变化和韵律的跳跃。

3.鼓励幼儿可以自由地运用自己的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步:制作小乐器1.教师向幼儿演示制作简单的小乐器,并简单介绍一下使用方法。

2.发放材料,引导幼儿制作他们自己的小乐器。

3.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自己的小乐器加入到音乐中来。

教学效果经过本次音乐教学,幼儿不仅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大肌肉运动和协调性。

在走路这个主题下,幼儿在动态中自由表现自己,他们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进一步培养了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制作小乐器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动手能力,还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魅力,增强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参考资料1.《幼儿园音乐教育》(陈进校著)。

《走路》中班教案(通用15篇)

《走路》中班教案(通用15篇)

《走路》中班教案(通用15篇)《走路》中班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路》中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路》中班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能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歌曲中四种小动物走路的特征。

2.能力目标:会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唱歌曲,并根据歌曲的内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3.情感目标: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愿意参加音乐游戏。

二、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能理解歌曲的内容,知道歌曲中四种小动物走路的特征。

活动难点:会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唱歌曲,并根据歌曲的内容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三、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歌曲《小朋友想一想》、歌曲《走路》、四种动物图若干(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四、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歌曲《小朋友想一想》导入,激发幼儿兴趣教师:今天我们班要来几位客人哦。

现在他们还在路上。

现在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等等他们吧,看看你听到了什么?什么小动物?你喜欢它们吗?(二)基本部分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教师:你还喜欢什么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请你学一学。

2.第一次播放歌曲,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按歌词顺序贴小动物图教师:咦,我们的客人来了。

我们仔细听一听,看看都有谁(按小朋友说的顺序贴小动物图)。

你听到他们是怎样走路的?3.第二次播放歌曲,幼儿贴小动物图教师:这首歌叫做《走路》我们再听一次,大家可以轻轻跟着一起唱,你来说一说是谁先出来的?然后谁来了?4.第三次播放歌曲,初步创编简单肢体动作教师:我们来学一学小动物走路吧。

(三)结束部分1.律动游戏结束教师:我们跟着音乐唱歌,用自己的动作来进行表演游戏吧。

(游戏重复多次,可用集体、分组的形式分别进行)五、活动延伸回家教爸爸妈妈唱《走路》并且一同玩游戏。

《走路》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乐于参与体育游戏的兴趣,体验游戏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走路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走路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走路教案5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和教育工具来增强教案的适切性,使教学更具吸引力,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培养自我管理和组织能力,下面是网作者为您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走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中班走路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走路》,把握好节奏。

2、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

3、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4、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6、欣赏歌曲《走路》,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各六个;花仙子服饰一套;创设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图片各一张、节奏图卡。

知识准备:熟悉歌词并会分角色边说歌词边表演作为入场词。

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引出歌词,导入课题。

幼儿分角色带好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进入活动室,每一类小动物站一队。

教师扮演森林音乐会主持人花仙子开始活动: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小动物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本届音乐会的主持人花仙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森林音乐会的现场,今年的音乐会我们有请到了许多小动物朋友们,下面有请他们闪亮登场!花仙子按歌词顺序一一介绍小动物们,小动物随花仙子介绍边说入场词边做相应动作进入活动范围。

小兔入场词——小兔走路#跳小鸭入场词——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入场词——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入场词——小花猫走路静悄悄花仙子:你们边走边说的是什么呀?真好听,快教教我吧!分别请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复述自己的入场词,帮助幼儿复习歌词。

2、体验音乐(再次理解歌词、审美愉悦),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并进行歌表演《走路》。

(1)花仙子:真好听,真好听,说的我都想唱出来了!教师弹琴,示范唱歌曲《走路》,连唱两遍。

幼儿欣赏。

(2)提问:花仙子姐姐唱的好不好?(好)你们想学吗?(想)教师分句演唱,幼儿跟唱两遍。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教案: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材中的歌曲《走路》。

歌曲内容简单易懂,歌词描绘了小动物们走路的样子,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

歌曲旋律轻快,节奏明显,适合幼儿学习和演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走路》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走路》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难点:音乐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小动物走路姿势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动物图片。

学具:幼儿音乐教材、歌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走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展示相关动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小动物们的走路姿势。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乐节奏。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每组学生轮流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走路》的歌词和旋律,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歌曲《走路》。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歌词卡片的制作,加强学生对歌词的记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走路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走路》,让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通过展示和练习,学生们的演唱水平得到了提升。

在课后作业中,学生将所学歌曲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增强了家庭教育的参与度。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走路(精选3篇)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走路(精选3篇)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走路(精选3篇)教案1:《走路的旋律》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模仿音乐中的走路动作。

2. 能够用简单的音乐节奏表达走路的感觉。

3. 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小提琴或其他乐器演奏《走路的旋律》音乐。

2. 相应的音乐器材和道具,如手鼓、节拍器等。

教学过程:1. 观察和讨论:播放音乐,让学生观察和讨论音乐中的走路动作。

2. 模仿走路动作: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中的走路动作进行模仿。

3. 集体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导他们一起表演走路动作。

4. 用音乐表达:演奏音乐,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走路动作。

教案2:《小螃蟹走路》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模仿音乐中的小螃蟹走路动作。

2. 能够用身体表达小螃蟹走路的感觉。

3. 培养学生的动感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音乐《小螃蟹走路》。

2. 道具和音乐器材。

教学过程:1. 观察和讨论:给学生播放音乐,让他们观察和讨论音乐中的小螃蟹走路动作。

2. 模仿小螃蟹走路动作: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中的小螃蟹走路动作进行模仿。

3. 身体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小螃蟹走路的感觉。

4. 集体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导他们一起表演小螃蟹走路动作。

教案3:《快乐的步伐》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模仿音乐中的步伐动作。

2. 能够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达音乐中的步伐感觉。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表现力。

教学准备:1. 音乐《快乐的步伐》。

2. 舞蹈器材和道具。

教学过程:1. 观察和讨论:给学生播放音乐,让他们观察和讨论音乐中的步伐动作。

2. 模仿步伐动作: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中的步伐动作进行模仿。

3. 舞蹈表演:指导学生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达音乐中的步伐感觉。

4. 集体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导他们一起表演舞蹈动作。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学会歌曲《走路》,提高音乐节奏感。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走路》,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课件: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图片。

2.音乐:歌曲《走路》。

3.教具:动物头饰。

四、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带领学生做《走路》律动,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节奏。

1.2学生自由发挥,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

2.新课展示2.1教师播放歌曲《走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2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不同动物走路方式,如:兔子、乌龟、大象等。

2.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

3.歌曲学唱3.1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2学生分组练习,相互合作,提高歌曲的完整性。

3.3教师挑选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4.活动延伸4.1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新的动物走路方式,并进行表演。

4.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如:分组唱、集体唱等。

5.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学唱歌曲《走路》。

2.家长协助孩子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并进行录像,发送给教师。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儿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学会歌曲《走路》,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2.观察并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理解歌曲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保持稳定的节奏感。

2.准确地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与学生互动:"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是怎么走路的呀?""有没有人看到过小动物们是怎么走路的呢?"学生自由分享观察到的动物走路方式。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听懂音乐中的走路节奏,并通过身体语言来表达;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走路》;2.音箱;3.幼儿房中的木制路障、路标、红绿灯等道具;4.简单的英文单词卡片,如walk、stop、go、turn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让孩子按照音乐节奏进行简单的走路、跑步等活动,让孩子们打开身体。

2. 导入环节老师出示英文单词卡片并说出单词,然后让孩子跟着老师模仿动作。

如 Walk,让孩子们模仿走路的动作;Stop,让孩子们模仿停止的动作。

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英文单词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掌握基础的单词和表达。

3. 音乐欣赏播放音乐《走路》,让孩子在听音乐的同时对歌曲的情感有所感知。

4. 理解、表达介绍《走路》的歌词:Walk,walk,walk,walk,I can walk everywhere. Go, go, go, go, let’s all go together. Stop, stop, stop, stop, let’s stop and look aro und. Turn, turn, turn, turn, let’s all turn together. 让孩子们跟教师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跳跃、踩脚等接地气的动作,减轻孩子的紧张情绪,增加孩子的参与度。

通过自由的跳动和表达,让孩子们对歌曲的感觉更深入。

5. 探究、尝试老师在幼儿房里设置几个木制的路障、路标、红绿灯等道具,让孩子体验在路上行走时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阻碍,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解决。

6. 结束活动放缓音乐的节奏,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慢慢走会散步,孩子使用英文单词卡片描述着自己的感受。

最后点评本课的学习内容与节目编排。

四、教学反思这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英文单词学习、音乐欣赏、道具体验等让孩子们在学习和探索中逐渐体验到音乐的魅力。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走路》含反思引言:音乐教育在幼儿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的欢乐和活泼,幼儿们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节中班的音乐课《走路》的教案,并对该教案进行反思。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力,通过音乐感受和表达走路的节奏。

2. 启发孩子们对走路的动作进行探索和表达。

3. 培养孩子们的协作精神,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示他们的走路动作。

二、教学准备:1. 走路相关的音乐素材和背景音乐。

2. 拖鞋,跑步机,小雨靴等实物道具。

3. 图片和动态图片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动作。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引导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和拉伸运动,以帮助他们准备接受音乐课的内容。

2. 导入:老师播放一段跟走路相关的音乐,例如《小苹果》,并让孩子们一起跟着节奏走路。

3. 探索:老师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走路方式。

孩子们可以模仿老师、舞蹈动作或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走路方式表达出来。

4. 合作表演:老师分组,每组挑选一种走路方式进行合作表演。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并用实物道具来装饰舞台。

5. 反思和总结:老师引导孩子们回顾整个课堂的内容,让他们思考和表达通过音乐走路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本节课通过引入音乐和走路动作,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有趣和活泼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积极参与,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不足:教师在课前准备方面可以更加充分,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走路相关的音乐素材和实物道具。

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改进:下次教学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例如模仿动物的声音和走路方式,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结尾: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从孩子们最初的年龄起,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示例,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堂课堂,更是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音乐《走路》教案模板范文.docx
活动目标:
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把握好节奏。

2、初步学习用跳音、连音、渐慢、渐弱演唱歌曲。

3、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听指挥团结协作的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4、萌发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各六个;花仙子服饰一套;创
设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小袋鼠、小企鹅、小蜗牛、小朋友图片各一张、节奏图卡。

知识准备:熟悉歌词并会分角色边说歌词边表演作为入场词。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出歌词,导入课题。

幼儿分角色带好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头饰进入活动室,每一类小
动物站一队。

教师扮演森林音乐会主持人花仙子开始活动: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小动物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本届音乐会的主
持人花仙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森林音乐会的现场,今年的音乐会我们有请到
了许多小动物朋友们,下面有请他们闪亮登场!
花仙子按歌词顺序一一介绍小动物们,小动物随花仙子介绍边说入场词边
做相应动作进入活动范围。

小兔入场词——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
小鸭入场词——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
小乌龟入场词——小乌龟走路慢吞吞
小花猫入场词——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花仙子:你们边走边说的是什么呀?真好听,快教教我吧!
分别请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复述自己的入场词,帮助幼儿复习歌词。

2、体验音乐(再次理解歌词、审美愉悦),引导幼儿学习歌曲并进行歌表演《走路》。

(1)花仙子:真好听,真好听,说的我都想唱出来了!
教师弹琴,示范唱歌曲《走路》,连唱两遍。

幼儿欣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