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扬子地区震旦系-志留系富有机质页岩岩相古地理及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胡明毅等)思维导图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

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胡明毅;邓庆杰;胡忠贵【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基于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的野外露头、钻井、岩心等资料,通过显微薄片、扫描电镜及X-衍射、压汞分析、等温吸附等多项实验测试分析,以牛蹄塘组黑色页岩的地层、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页岩含气性等为重点,对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形成的成藏条件与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
研究表明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以浅水-深水陆棚沉积环境控制富有机质页岩的发育,沉积厚度一般在50~300 m;有机碳含量在1.5%以上,有机质成熟度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富有机质页岩脆性矿物丰富、粘土矿物演化程度高,以伊利石稳定矿物为主,不含蒙脱石;多种孔隙类型及裂缝发育,可为页岩气的赋存提供良好储集空间;富有机质页岩含气量达到了页岩气商业开发下限2.0 m3/t。
综合各种成藏条件,认为资阳-自贡一带、黔北和渝东南-湘鄂西地区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带。
【总页数】8页(P272-279)【作者】胡明毅;邓庆杰;胡忠贵【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相关文献】1.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 [J], 王光凯;焦鹏;2.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 [J], 王光凯;焦鹏3.湖南省保靖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J], 李斌;崔春兰;张跃恒;胡博文;罗群4.湖南省保靖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J], 李斌; 崔春兰; 张跃恒; 胡博文; 罗群5.重庆黔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 [J], 赵瞻;余谦;周小琳;刘伟;何江林;谢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模式及有利区优选评价

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模式及有利区优选评价本文以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重点,以大量的露头、资料井和评价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大量的实验分析,系统分析了页岩的沉积及储层特征,明确了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的主控因素,查明了影响页岩孔隙发育的控制因素,详细解剖了威远、长宁和巫溪地区页岩气藏特征,明确了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建立南方海相页岩气“甜点区”评价体系,并优选了页岩气的建产区,对我国中上扬子地区有利区、建产区的优选及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笔石生物年代地层划分为标准,针对五峰组—龙马溪组重点剖面及钻井开展了系统的笔石生物地层划分工作。
以蜀南、黔渝和川东北地区为重点研究区域,明确了三个不同区域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时间上的差异。
蜀南的威远地区富有机质页岩主要沉积于LM1-LM8,长宁地区主要沉积于WF2-LM4阶段,富有机质页岩沉积中心随时间向北逐渐推移。
黔渝地区富有机质页岩主要沉积于WF1-LM4阶段,厚度最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焦页1井及其周边区域,越靠近南部海岸线,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结束的时间越早,但在北部的华蓥山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较薄;川东北地区呈现整体抬升的趋势,其中巫溪地区是该地区的沉积中心,富有机质页岩沉积时间从WF2-LM9早期,厚度大。
总体而言,四川盆地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存在两个厚度中心,富有机质页岩厚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富顺—永川和川东的武隆—石柱地区。
系统总结了中上扬子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中孔隙特征,把页岩孔隙划分为有机质孔、粘土矿物间孔隙、草莓状黄铁矿晶间孔、溶蚀孔等,其中有机质孔隙是页岩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有机质是页岩孔隙度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通过对比不同层系(五峰组—龙马溪组和筇竹寺组页岩)、不同构造区域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发现(1)页岩有机质内孔隙孔径越大,有机质含量越高,对页岩孔隙的保存越不利;(2)页岩最大古埋深越大,生烃能力开始下降的时间越早,越不利于页岩中孔隙的保存;(3)区域构造条件越复杂,保存条件越差,越不利于页岩中孔隙的保存。
上扬子地区南部志留系龙马溪组笔石页岩有机质特征

上扬子地区南部志留系龙马溪组笔石页岩有机质特征摘要:上扬子地区南部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成熟度高,具有显著地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黑色笔石页岩中笔石化石的保存方式多为聚集式,丰度较高,为页岩气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研究区龙马溪组有机质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且该区域龙马溪组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Ⅰ型(腐泥型),有利于生气。
关键词:笔石页岩龙马溪组生物成因川南地区川南早古生代志留系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发育。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一套有利的页岩气气勘探开发层段,并且页岩气的成因与笔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还未予证实。
通过对川南龙马溪组页岩的实验分析研究发现,页岩中笔石中含碳量极高,基本与全岩中TOC含量相当。
但是笔石体在地质演化历程中,其结构的演变与页岩气生成之间的相关关系,一直研究甚少。
1项目区背景及样品来源四川盆地南部五峰组(O3w)-观音桥段(O3g)-龙马溪组(S1l)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一套连续沉积的暗色岩系,岩性以黑色泥岩、碳质页岩、灰岩等为主,并可伴生黄铁矿条带,产笔石和贝类化石。
据野外调查资料,地层中笔石含量丰富,种类多样,在不同的组段呈现出不同的组合特征。
笔石形态大多呈细、长组合与短、粗状组合产出,密集分布于泥岩层面上,富含笔石皮层体,有机显微组分属于动物有机组。
在长宁县双河剖面,龙马溪组下段含有机质页岩总厚度巨大,岩性以暗色页岩为主,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向上部灰岩组分增多,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
该套含有机质岩性地层厚度总体约100m,是较好的页岩气烃源岩层段。
本次实验样品来源于川南长宁-双河新鲜露头剖面,并系统采选剖面相关实验测试样品52件。
2研究区笔石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历来油气地质学家最为关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数量、质量(干酪根类型)及成熟度。
目前确定沉积物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镜质体反射率。
由于陆生高等植物在晚志留纪才出现,所以早古生代和前寒武纪地层中不含镜质体。
扬子地区寒武系油气藏地质条件

扬子地区寒武系油气藏地质条件
胡书毅;马玉新;田海芹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9(023)004
【摘要】中国扬子地区是一个元古代末形成的克拉通地区.将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相结合,对扬子地区寒武系的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扬子地区寒武系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最好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之一,又具有较为理想的生储盖组合系列及油气保存条件,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
【总页数】6页(P20-25)
【作者】胡书毅;马玉新;田海芹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中扬子长阳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J], 余江浩;周世卿;王亿;王登
2.下扬子地区早寒武系成气地质条件分析 [J], 刘章平;许卫;王俊涛;汪应庚;周存亭
3.中扬子宜昌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页岩含气性及影响因素 [J], 罗胜元;刘安;李海;陈孝红;张淼
4.下扬子地区寒武系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与资源潜力评价 [J], 黄正清;周道容;李建
青;吴通;徐菲菲
5.运用方解石脉包裹体和碳氧同位素评价页岩气保存条件——以中扬子地区寒武系为例 [J], 刘安;周鹏;陈孝红;蔡全升;李海;苗凤彬;彭中勤;黄惠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三矿
郭康良
普光气田主体气井不停产试井评价与应用
25
周阳
男
地质工程zyxw
陈波
叶建中
江陵凹陷地热资源研究
26
周杨
男
三矿
王振奇
车排子凸起春光区块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27
廖凯飞
男
三矿
张春生
镇北油田延安组延10有利区筛选及评价
第六组
时间:2014年5月14日,下午14:00~18:00
地点:石油科技大楼C202
17
汪明伟
男
三矿
高振中
八面河油田面138及其邻区沙三段沉积相研究
18
王猛
男
矿普
何幼斌
内蒙古达茂旗地区阿木山组碳酸盐岩微相及生物礁研究
19
王宇
男
三矿
张尚锋
河流相储层地质模型建立——以三叠盆地三叠系Tagi组为例
20
熊亭
男
矿普
陈恭洋
库车前陆盆地乌什凹陷东部白垩系沉积相研究
21
殷杰
男
三矿
李维锋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2井区下乌尔禾组扇三角洲沉积研究
19
谢天
男
三矿
郭康良
文23气田主块注气试验及产能测试研究
20
熊壮
男
矿普
戴胜群
梨树断陷沙二段、营一段页岩气资源评价
21
杨璐
女
矿普
王振奇
准噶尔盆地南缘四棵树地区成藏期次研究
22
于磊
男
三矿
郭康良
低孔渗储层试油测试技术应用研究
23
张骜
女
矿普
胡望水
长岭坳陷地区嫩江组二、一段及青山口组一段页岩油资源评价
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奥陶系颗粒灰岩类型及储集性能

中上扬子地区寒武系—奥陶系颗粒灰岩类型及储集性能中上扬子盆地是我国大型的含油气盆地,盆地中地层发育较全,从上震旦统到中三叠统均为海相沉积。
经过近几十年的勘探,普光、威远等大中型气田的发现说明中上扬子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较好。
寒武系-奥陶系作为上中扬子地区重要的海相地层之一,颗粒碳酸盐岩作为研究区域的主要岩石类型,根据颗粒类型成分可以划分为砾屑石灰岩、砂屑石灰岩、鲕粒石灰岩、生物碎屑石灰岩、砂屑粉屑石灰岩等。
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是研究区主要储集层,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溶洞及裂缝等,储集岩类型以裂缝型及裂缝-溶孔型碳酸盐岩为主。
标签:中上扬子盆地颗粒灰岩储集层1颗粒灰岩的类型和特征1.1砾屑石灰岩研究区砾屑石灰岩的颜色呈灰色,块状。
砾屑的粒径大部分为2mm到5cm 不等,个别粒径可以达到几十厘米,因此又可以据此将砾屑石灰岩划分成细砾屑、中砾屑、与粗粒屑石灰岩。
砾屑多为长条状或近等轴状,磨圆与分选由好到差均有,砾屑成分包括灰泥石灰岩、砂屑石灰岩、粉屑石灰岩、鲕粒石灰岩、藻石灰岩等。
根据填隙物的类型,砾屑石灰岩又可以分为灰泥砾屑石灰岩与亮晶砾屑石灰岩。
亮晶砾屑石灰岩中大部分为细砾屑石灰岩,其次较少砾屑石灰岩,胶结物通常呈粒状,砾屑的分选差到较好均有,磨圆不错,石灰岩中经常可以看见平行层理及大型交错层理。
其结构与构造特征中表明,这类岩石形成于能量较高的环境,大部分为高能浅滩的产物。
灰泥烁屑石灰岩中的砾屑多为细砾屑,其填隙物以灰泥基质为主或完全为灰泥基质。
砾屑分选一般较差,磨圆由差到好,这种岩石类型表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沉积作用,砾屑表现出高能环境,灰泥基质代表低能环境的产物,二者共同出现说明由高能环境形成的砾屑由高能水流(如重力流等)携带至低能环境沉积形成。
这种类型的岩石不但可以出现在浅水台地环境,而且还可以形成于斜坡环境。
研究区下奥陶统砾屑石灰岩较少,只有在桐梓及红花园等组中零星出现,相较于寒武系砾屑石灰岩的大量发育,表明研究区下奥陶统水动力条件有所减弱。
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资源前景分析

3 年 期 2 O 9 月 00 1
沉 积、与 特 提 斯 地 质 …
s dme tr 。。y a dT ty nGelg e i nayGe lg n eh a oo y
.0 Vo13 No 3
.
s pt 2 1 e . 。 。
文 章 编 号 :093 5 (00 0 —0 63 10 —8 0 2 1 )309 48
西 、I 、 川 南 湘黔 4个浅 水陆棚 区¨ , 沉积 了筇 竹寺 组
地、 吐哈盆地 、 汉盆地 、 江 塔里 木盆地 、 噶尔盆地 等 准
均有 页岩气 成藏 的地质 条 件 。初 步研 究 表 明 , 国 我 南方 中上扬 子地 区的下 占生 界 、 华北 地 区的石 炭一
二叠 系 、 尔多斯 盆地 的三叠 系 、 鄂 西北 地 区的侏 罗 系
摘 要 : 国 中 上扬 子地 区下 古 生 界 黑 色 页 岩 是 震 旦 系 、 叠 系 大 中 型 气 田 的 重 要 烃 源 岩 , 时 其 自身 也 具 有 形 成 页 我 二 同 岩 气藏 的 巨大 潜 力 。初 步 研 究 表 明 , 中上 扬 予地 区下 古 生 界 有 利 页 岩 气 层 主要 发 育 在 下 震 旦 统 陡 山沱 组 、 寒 武 统 下 筇竹 寺 组 、 奥 陶统 五峰 组 和下 志 留统 龙 马 溪组 , 些 层 佗 的 黑 色 页 岩厚 度 、 机 碳 含量 、 上 这 有 以及 R o值 等 各 项 参 数 均 符 合 形 成 页 岩 气 藏 的 特 征 , 今 后 页 岩 气 勘 探 的潜 力 地 层 是 关 键 词: 中上 扬 子 地 区 ; 岩 气 ; 山 沱组 ; 竹 寺组 ; 马 溪组 ; 机 碳 页 陡 筇 龙 有
中 上扬 子地 区 下 占生 界 页 岩气 资源 前 景 分 析
藏南隆子地区恰嘎流纹质次火山岩稀土元素类似四分组效应_胡古月

藏南隆子地区恰嘎流纹质次火山岩稀土元素类似四分组效应胡古月1,曾令森1,高利娥1,谢克家2HU Gu-yue 1,ZENG Ling-sen 1,GAO Li-e 1,XIE Ke-jia 2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1.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China;2.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摘要:恰嘎次火山岩侵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沉积岩系的东南部,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与藏南拆离系之间的地区。
通过镜下鉴定和对岩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组成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为流纹质次火山岩。
该岩体以富SiO 2、Al 2O 3、K 2O 、Na 2O ,贫MgO 、CaO 、TFeO 为特征,里特曼指数σ介于1.07~2.37之间,指示其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
微量元素的测试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其配分图上产生类似于四分组的“膝折”效应;富集LILE 、亏损HFSE ,K/Rb 和Rb/Cs 比值低于一般酸性岩浆侵入岩体,Y/Ho 、Nb/Ta 和Zr/Hf 的比值均偏离球粒陨石值。
结合前人对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的研究,认为富挥发分的流体作用于高度演化的酸性过铝质岩浆后,其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也能形成类似四分组的“膝折”配分模式,元素Gd 显示正异常。
关键词:特提斯喜马拉雅;“四分组”效应;熔体/流体作用;稀土元素;Gd 正异常中图分类号:P588.14;P5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552(2011)01-0082-13Hu G Y,Zeng L S,Gao L E,Xie K nthanide kinked shape,similar to Tetrad effect,observed in sub-volcanic rocks from Qiaga,southern Tibet,China.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11,30(1):82-94Abstract:Qiaga sub-volcanic rocks intruded into the southern-eastern Tethys Himalaya,between the Yardoi gneiss dome to the north and South Tibetan Detachment System to the south.Based on the study by thin-section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is,it is classified as rhyolitic sub-volcanic rock.Ge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se rhyolitic sub-volcanic rocks are rich in sil -icon,aluminum,alkalis,poor in calcium,magnesium and total iron.The Rittmann index(σ)varies from 1.07to 2.37,which shows the rhyolitic sub-volcanic rocks belong to calc-alkaline series.The trace elements data show that they are enrichment of LILE and deple -tion of HFSE,low total REE concentration (∑REE).Rare earth elements Chondrite-normalized distribution pattern is like a kinked shape,similar to tetrad effect;the ratio of K/Rb and Rb/Cs are below the average ratio of acid igneous rocks,and the ratio of Y/Ho,Nb/Ta and Zr/Hf are contrasting difference from those in chondrite.Thus,combine with former tetrad effect researchs,we concluded that after magmatic-hydrothermal alteration,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high-silica peraluminous magma can be a "kinked"shape,similar to tetrad effect,which has positive Gd anomaly.Key words:Tethys Himalaya ;tetrad effect;melt-fluid interaction;rare earth elements;positive Gd anomaly地质通报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第30卷第1期2011年1月Vol.30,No.1Jan.,2011Peppard 等[1]在酸溶液和苯系物的液-液萃取实验中,发现稀土元素的四分组效应(tetrad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