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助人为乐活动策划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活动策划主题班会

03
加强小组讨论环节,提 高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能 力。
04
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学生 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 整活动策略。
06
总结与展望
活动总结
本次助人为乐活动策划主题班 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全班同学 积极参与,活动氛围热烈。
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 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提出了 许多有价值的策划方案。
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 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增 强了班级凝聚力。
极参与。
05
活动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 满意度和收获。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活动感受和收 获,相互评价。
观察法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评估 活动的实际效果。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馈进行评 价。
评估结果分析
参与度
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了解学生对活动 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奖品等。
邀请嘉宾
如有需要,可邀请老师 、辅导员或其他相关人
员参加班会。
活动宣传
01
02
03
04
制作宣传海报
设计吸引人的海报,张贴在班 级公告栏或学校公共场所。
发布活动通知
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渠 道,提前发布活动通知,提醒
同学们参加。
制作宣传视频
可以制作简短的宣传视频,在 班级微信群或QQ群中播放,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活动中能够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发挥自己
的特长和优势。
希望班级能够加强与其他班级的 交流与合作,共同进步、共同成
长。
THANK YOU
地点
学校多功能厅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1一、班会背景针对本班本学期德育阵地的主题“争做好人好事”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争做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助人为乐。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三、准备过程1.给参加活动的三个组取名分别为:阳光组.奋进组.快乐组。

2.每个组都收集助人为乐的真实事迹。

3.为学生准备助人为乐的小品两个。

4.教师准备每个组的好人好事名单及一份关于助人为乐的分析材料。

会场布置:教师在前板出好主题,其余由学生装饰。

四、活动过程主持人:班主任1.宣布活动开始,介绍参加活动的组合及此次活动的目的。

2.宣布近期每个组的好人好事名单,并对每个组中为集体做好事的同学进行表扬。

3.小品表演《爱护幼小》让学生交流感受,再在班上汇报。

4.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有什么感受具体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及当时的感受。

5.当别人帮助你解决了困难,你心里又有什么想法6.你帮助过别人解决过什么困难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怎么想的(引出助人为乐)7.材料分析,思考材料中谁真正作到了助人为乐,为什么8.学生交流助人为乐的真人真事,并教育学生向这些人学习。

9.通过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今后打算怎样做10.教师小结。

五、总结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道德建设的真谛,就是从行为养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

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教案2《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主题班会时间:2023.4.21 地点:二·一班教室参加人员:二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和班主任设计理念:关爱他人,特别是贫困儿童,让同学们心中有他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中闪光的精华。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教案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教案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教案【篇一:助人为乐_奉献爱心主题班会】《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并且寻找到奉献精神的真谛。

2、帮助学生发现在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适合小学生的是乐于助人,为班级学校奉献,有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共同发现助人为快乐之本。

二、教学重点:1、奉献精神的真正理解2、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三、活动形式:以主题班会形式,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以小故事,诗歌朗诵,大家交流心得等节目共同组成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奉献精神主持人a:3月5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是每年我们却用它来纪念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是雷锋。

今天,我们同样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也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号召。

二年六班“学习雷锋`奉献爱心”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b:我们一直在说奉献精神,那么真正的奉献精神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来进行领悟吧:节目一:(奉献精神的小故事)主持人a:听完这些小故事,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奉献精神呢?(请同学们发言)主持人b:大家说的都不错,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着无数的平凡的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无私做出奉献。

例如,警察叔叔,据统计,春节期间,当全国人民都在全市九成的民警,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你还能说出哪些职业一直默默奉献?主持人a:雷锋常说:“革命需烧木炭,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堵枪眼,就去做黄继光。

”他的确这样做到了,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当工人和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

主持人b:下面请听勾瑞瑶`汤函玉同学的配乐诗朗诵《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主持人a:听完这首诗后,让我更加感受到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小,但是只要每个人无私奉献下,聚集在一起就会变得无限的大。

高中生活中的助人为乐与关爱他人主题班会

高中生活中的助人为乐与关爱他人主题班会

教育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 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班会 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学生需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关 爱与支持,同时也有能力 去关爱他人。
主题目的
提高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增强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 重要性,培养其关爱他人的品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助人为乐的活动,培养 其乐于助人的精神。
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 该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
感到温暖和关怀。
尊重他人的选择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即使 我们不完全理解,也应对他人的
决定保持尊重。
积极帮助他人
主动供帮助
在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伸出 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关心他人的困难
我们应该关注他人的困难和挑战,并尽力提供帮 助和鼓励。
03
学生的参与和收获
学生们积极参与班会活动,通过互动和分享,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
解和友谊,还提升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
持续关注学生行为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将助人为乐与关爱他人的 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刻关注身边的人,积极传递正能量 。
组织相关活动
计划在未来继续组织类似的主题班会和活动,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观 念和社会责任感。
实际案例分享
雷锋的故事
雷锋是中国著名的助人为乐模范 ,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感动中国人物
每年评选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许 多助人为乐的典型事迹。
学生身边的例子
分享身边同学、朋友在日常生活中 助人为乐的实际例子,让同学们感 受到助人为乐就在身边。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参加公益活动
环保宣传活动
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 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义演义卖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义演义卖活动,筹 集资金用于慈善事业或公益项目

志愿服务活动
定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 提供帮助和服务,传递爱心和正
能量。
03
助人为乐的案例分享
义务献血
献血的意义
义务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能够拯救他人的生命,同时也 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收获友谊与快乐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 我们能够结交新朋友, 收获友谊和快乐,让生 活更加充实。
展望未来的学习与生活规划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 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
自己的综合素质。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 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全面和有
深度。
关注社会发展
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社会需求 ,为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做好准
备。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将助 人为乐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THANKS
敬老院志愿服务
定期前往敬老院为老人提供陪伴、 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帮助贫困生ຫໍສະໝຸດ 设立助学金提供学习辅导
通过学校或社会团体设立助学金,为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
组织学习优秀的学生为贫困生提供学 习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开展义卖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义卖活动,筹集资金用 于资助贫困生或公益事业。
3
沟通与协商
加强团队内部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05
助人为乐的收获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美德,它能够传递爱、温暖和关怀,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度。

为了进一步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今天我们举办了一场以助人为乐为主题的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培养同学们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意识,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

一、助人为乐的意义和价值助人为乐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学们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伸出援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助人为乐,我们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同情心、友爱心和忍耐心,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助人为乐的实践活动助人为乐不只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助人为乐,我们组织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自参与其中。

1. 做义工通过参与到社区的义工活动中,同学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意义。

我们安排了一次社区清洁活动,同学们分组前往附近的公园、广场清理垃圾,为社区的环境美化贡献力量。

2. 访问爱心机构我们组织了参观当地的爱心机构,让同学们了解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和组织。

通过与爱心团队的交流,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生活的改善意义。

三、分享助人为乐的故事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于助人为乐的兴趣和热情,我们邀请了一些有助人为乐经历的同学们来分享他们的故事。

这些故事涵盖了各个领域,有些同学在自愿者服务队参与了帮助贫困家庭的活动,有些同学积极参加乡村支教,还有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爱心改变了某个人的命运。

他们的故事激励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助人为乐的力量和意义。

通过这些分享,希望能够唤醒同学们内心最深层的感悟,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四、助人为乐计划在本次班会的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个名为“助人为乐计划”的活动。

每个同学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一个助人为乐的计划,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积极实施。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通过助人为乐的行为,可 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扬助人 为乐的精神,将有助于形 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 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 善举,可以推动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实现社会的和 谐与繁荣。
革命先烈的事迹
讲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 幸福而奋斗的事迹,强调爱国主 义和民族精神。
05
班会总结和行动计划
总结班会内容和意义
班会内容
通过观看助人为乐相关视频、分享个人经历等形式,深入了解助人为乐的意义 和价值。
班会意义
提高同学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计划内容
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参与志愿 服务、帮助他人等具体行动。
计划实施
明确计划实施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确保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助人为乐的活动
参与方式
鼓励同学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助人为 乐的活动,如参加志愿服务、捐款捐 物等。
参与意义
让同学们认识到参与助人为乐活动的 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关爱他人、乐于 奉献的精神。
02
助人为乐的行为
帮助他人的具体行为
01
02
03
04
给予他人物质帮助
如借给同学学习用品、为老人 提供拐杖等。
提供信息和建议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他们 相关的信息和建议。
陪伴和倾听
在他人需要倾诉或陪伴的时候 ,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
主动帮助
在看到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主动上前询问并提供帮助。

爱心传递,助人为乐主题班会PPT课件

爱心传递,助人为乐主题班会PPT课件

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
感恩
时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中的种种点点滴滴。
专注当下
沉浸在当下,用心感受当下的美好时刻,不被外界事物所干扰。
简单生活
减少对物质的追求,过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享受生活的本真乐趣。
爱心行动的实践计划
1
确立目标
明确我们要传播和实践的爱心目标,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
2
制定计划
社会之美
广泛传播爱心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这是爱心最宽广的意义所在。
爱心的体现形式
日常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爱心可以是主动帮助他人、为他人着想、主动分享资源等。这些看似平凡的行为都体现了内心的爱与善意。
志愿服务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我们可以将爱心具体化,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与支持。这不仅让受助者受益,也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满足感。
深入交流
同学们在小组内部深入交流,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爱心进行了认真探讨。
精彩分享
各小组都精心准备了演示,向全班同学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计划,取得了热烈反响。
爱心的意义和重要性
提升生活品质
爱心能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改善他人的生活质量,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培养良好品德
传递爱心需要我们培养同情心、宽容心和责任心,有助于塑造积极向上的品德。
如何关注和帮助他人
保持关注
时刻关注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主动了解他们的情况,及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主动倾听
倾听他人的诉求和困难,以同理心理解他们的感受,提供耐心的倾听和鼓励。
提供援助
根据他人的具体需求,给予相应的物质、精神或行动上的帮助,尽自己所能伸出援手。
长期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低年级:
1•懂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应热爱集体。

2•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应有爱集体,讲文明,懂礼貌”的品质。

3.理解学习雷锋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高年级:
1•感受到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让学生学习和体会到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3•利用各种表现形式,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活动, 希望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活动过程:
一、体会“助人为乐”的意义:
1•播放《世界需要热心肠》这首歌,让学生体会这首歌的意义,感受“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师:是啊,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为了大家都幸福,世界需要热心肠。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一直在说助人为乐,那么真正的助人为乐又是什么呢?助人为乐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来重温雷锋的故事:
3.助人为乐的意义: 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同样是帮助人,但不同的人,助人的动机不尽相同。

只有真正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关心,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解决,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才是助人为乐。

这种乐”是无私的,是与他人的乐”融为一体的,因而也是高尚的。

同学们生活、学习在同一个班集体里,相互之间应该互相友爱、和睦相处,才能使班级和谐,使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主持人A :但是我们都是平凡的中学生,不能够做出英雄事迹,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观看一个小品,或许看过之后,我们会有所收获。

(小品《身边的雷锋》)
主持人B :这个小品告诉我们,助人为乐要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那么就让我们想想,有哪些事,微不足道,却能够为班级,为年级争光添彩。

主持人B:那我先来说一个: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看到纸屑,要捡起
来。

尽管不是自己丢的。

为学校的环境着想。

(全体同学讨论发生在身边的助人为乐的事情)
主持人B:我相信,肯定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建议,请同学们
也说说自己的行动。

(配乐,爱的奉献)
主持人: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哲人对助人为乐的认识。

名人名言:1、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一一《礼记》
2、病人治病,忧人之忧。

白居易
3、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咼尔基
4、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一一拉布吕耶尔
主持人A :这些至理名言就是对助人为乐精神的精确概括和总结。

同学们,下面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说几句话
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个主题班会,让我们了解到助人为乐的精神,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个人力量虽小但是只要靠大家的团结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污泥掷人,先脏己手;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日行一善,德增一分;行善之人,人必善之。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用带有玫瑰余香的双手一起创造美好和谐的生活吧!主持人AB :同学们,七年级一班“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主持人A :看完这个小品,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助人为乐呢?(请同学们发言)
主持人B:?大家说的都不错。

一枝玫瑰,芳香淡雅。

你将它送给哭闹的孩子,孩子纯真的脸上会绽开笑容;你将它送给遭遇挫折的人们,他们
会坚强地站起来 ........
1、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
2、小品《身边的雷锋》
3、讨论:发生在身边的助人为乐的事情
4、助人为乐名言集锦
5、班主任总结
(三)活动纪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