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归去来兮辞(并序)》文言知识梳理PPT19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归去来兮辞(并序)》文言知识梳理
6
、
露
凝
无
பைடு நூலகம்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归去来兮辞知识总结

兮
“兮”只作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或表停顿;或在句末 一、“兮”表停顿 例如:(1)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 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 奈若何! ——力量能拔山呀,气魄盖过世人; 命运不好呀,坐骑又不远行。坐骑不远 行呀怎么办?虞姬呀虞姬呀我对你该怎 么办?
二、“兮”用于句末 例如:(1)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 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稼不穑,胡 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 有貆悬 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砍伐檀木声音坎坎呀,放置在 河的边沿呀,河水清澈而且有小波澜。 不干庄稼活,为什么你取得谷物三百 廛呀?不去打猎,为什么你的庭中挂 着貆呀?那君子呀,无功不受禄呀!
三、“奚”作状语,一般问原由,译为 “为什么” 例如:(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 政?”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 什么不做官?” (2)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 独悲? ——既然自己委屈心情,使他 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不高兴而独自悲 伤?
焉 复驾言兮焉求
译: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用法:一、兼词 (一)相当于“于之”“于此” 例如:(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例如:(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堆土成为高山,风雨自然就 会在哪里兴起。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个人行走,一定有一个我的 老师在其中。
来
用法:一、“来”无实义,凑音节 例如:(1)既醉既饱,福禄来 反。 ——已经醉了,已经饱了,富 贵回来了。 (2)吾幼来在家,恒闻 如是。 ——我从小在家,经常听到这 么说。
二、“来”作结构助词,表示倒装 例如: (1) 匪安匪舒,淮夷来 辅。 ——不求安适,定要出征那淮夷。 解析:“淮夷来辅”是“辅淮夷” 的倒装。
何
二、“何”作定语,用于名词之前。 例如:(1)予谓童子:“此何声也? 汝出视之。 ——我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 你出去看看。” (2)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 中臣要害。 ——我夜深时,被一个不晓得什么样 的人刺 伤,打中我的要害。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归纳(教师版)一、重难点字词1、求之靡.途无,没有2、会.有四方之事恰巧,适逢3、心惮.远役畏难,害怕4、质性..自然本性5、于是怅然..慷慨失意的样子6、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7、归去来.兮助词,无意义8、觉今是.而昨非.正确;错误9、恨晨光之熹微..微明,天未大亮10、三径就.荒接近,近于1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满12、眄.庭柯以怡颜斜看,这里是“随便看看”的意思13、时矫.首而遐.观举起,扬起;远14、景翳翳..以将入晦暗不明的样子15、抚孤松而盘桓..滞留不进的样子16、木欣欣..以向荣草木生长旺盛的样子17、泉涓涓..而始流细水慢流的样子18、曷.不委心..任去留为什么;随心听任自然19、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心神不安的样子20、或植.杖而耘耔立,树立二、一词多义1、策(1)策扶老以流憩拄(2)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苏轼《武昌九曲亭记》)拐杖(3)执策而临之竹制的马鞭(4)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鞭策(5)策勋十二转策书(君王封土受爵或免官,用策书为符信)(6)战国策一种文体2、或(1)或植杖而耘耔有时(2)或百步而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代词,有的人(3)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者,也许(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贾谊《论积贮疏》)语气助词3、聊(1)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暂且(2)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战国策·秦策一》)依赖,寄托4、去(1)彭泽去家百里距,距离(2)自免去职离开(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赴,前往(4)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左传·隐公六年》)除去,去掉5、稔(1)犹望一稔.谷物成熟(或“年”,因庄稼一年一熟,故以稔称年)(2)熟稔熟,熟悉6、期(1)帝乡不可期期望,要求(2)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规定的时日,期限(3)不期而遇约定时日7、胡(1)田园将芜胡不归为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什么8、奚(1)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2)乐天天命复奚疑什么9、乘(1)聊乘化以归尽趁,顺应(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3)乘风破浪乘着10、以动词(1)自以寿不得长动词,认为(2)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动词,率领介词(3)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介词,按照,依照(4)投以小石,琅然作声,如坠深穴介词,用(5)宁以新居,久不成寐介词,因为(6)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介词,凭借(7)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8)即以身家计介词,从(9)余以光绪己亥四月介词,在(……时候)(10)田单以即墨攻破燕军介词,在(……地方)连词(13)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连词,用以,表目的(14)乐琴书以消忧连词,从而,表结果(15)请息交以绝遊连词,表并列(16)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顺承(17)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18)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淮南子·氾论训》)连词,表转折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和方位(19)数武以外助词,表方位通假字“已”(20)无以,则王乎!停止(《孟子·梁惠王上》)三、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小孩;形容词,不成熟2、既窈窕..以寻壑幽深的样子;美好文静的样子3、于是怅然慷慨..感慨,叹息;情绪激昂,奋发四、通假字乃瞻衡宇衡——横五、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2、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喜悦3、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快乐4、或棹.孤舟名作动,用桨划船六、句式辨析(一)宾语前置句1、复驾言兮焉求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3、乐天天命复奚疑(4、耕植不足以自给5、皆口腹自役)(二)介词结构后置句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七、固定词语1、遂见.用于.小邑被2、载.欣载.奔一边……一边3、诸侯以.惠爱为.德把……当作4、已矣乎...算了吧5、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八、文学常识陶渊明,是东晋(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1.归去来兮辞中的通假字1衡通“横”乃瞻衡宇,载欣载奔2景通“影”景翳翳以将入2.归去来兮辞中的古今异义的词1亲戚古: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属;“亲”是指父母亲,“戚”是指包括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不包括父母,指自己家庭有婚烟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2有事古:指有农事;今:有事情;3.归去来兮辞中的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快审容膝之易安易安,使……和悦安适2名词用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园,到园中,在园中日,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有时3名词作动词用乐琴书以消忧琴,弹琴书,读书或棹孤舟棹,划4归去来兮辞中的意动用法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快乐4.本文中的“以”、“之”以:1连词:表顺承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恰颜绮南窗以寄傲怀良辰以孤往登东皋以舒啸表并列请息交以绝游表修饰云无心而出岫舟遥遥以轻飏景翳翳以将入策扶老以流憩表目的问征夫以前路聊乘化以归尽乐琴书以消忧让既自以心为刑役用把农人告余以春及1助词的恨晨光之熹微悦亲戚之情话2助词取独不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动词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归去来兮辞中的特殊句式:1被动句既自以心为刑役“为”表被动;2“载欣载奔”载,zài;载……载……,即:一边……一边一边高兴,一边奔跑;今有成语“载歌载舞”即指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归去来兮辞中的文言实词;通假字:衡、景古今异义词:亲戚、有事词的活用:怡、易安、园、时、琴、书、棹、乐、悦、以、之等文言特殊句式: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省略句联系成语“载歌载舞”,理解“载欣载奔”中“载……载……”的意义。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学问点全梳理《归去来兮辞》是文言文中的一篇诗歌,由南朝宋代文学家谢灵运创作。
它描写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对于归程的期盼之情。
以下是对《归去来兮辞》的学问点全面梳理。
一、作品背景《归去来兮辞》创作于南朝宋代,此时南朝对北朝的统一形势格外不利,国家患病战乱的苦痛,人心思乱,民不聊生。
谢灵运以此作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担忧以及对回归家园的渴望。
二、作品结构《归去来兮辞》总共十四句,分为七组对仗句。
每句由五个字组成,接受“平起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的句式构成。
三、作品主旨《归去来兮辞》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对于回归家园的渴望。
诗人通过借鉴古人诗句,表达自己期望离开乱世归还家乡的心愿,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担忧和对将来的期盼。
四、作品风格特点1.语言简练:《归去来兮辞》语言简练,句子简洁明白,字数有限却表达了肤浅的思想和情感。
2.形象鲜亮:谢灵运通过运用具象的词语,营造了光明、悲凉、温馨等各种情感氛围。
3.用典奇妙:谢灵运奇妙地借鉴了古人的诗句,使整篇诗歌更添古意,凸显了对国家兴亡和家乡之情的叙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一些重要词语解析1.“归去来兮”:诗人通过这一开头,既表达了自己离开乱世归还家园的心愿,又表达了诗人的忧虑之情。
2.“太乎以静”:“太乎”表示格外;“以静”表示以平稳的心态、和平的环境来对待问题。
诗中表达了对战乱时代,和平平稳的憧憬。
3.“长太息以掩涕兮”:“长太息”表示长长的叹息;“以掩涕兮”表示用叹息来掩盖泪水。
表达了诗人内心深深的悲伤之情。
4.“不思考”:“思考”即思考、挂念;诗中表达了诗人并非不思考国家兴亡,而是对于国家灭亡的苦痛深思。
六、作品的影响《归去来兮辞》是南朝的名篇之一,不仅表达了当时社会人民的心声,更凸显了发自内心的爱国情怀。
该诗的简洁明白和情感肤浅,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归去来兮辞》的结构和词句的运用也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去来兮辞》(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

《归去来兮辞》晨读晚背资料(文言词句释义、作文素材提炼与运用、文言知识归纳、文化常识梳理、名句默写精选)一、文言词句释义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所赖以维持生活的,没有办法解决)。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忧虑解除而放松的样子)有怀,求之靡(没有)途。
会(恰逢)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表被动)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害怕)远役,彭泽去(距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思念的样子)有“归欤”之情。
何则(为什么呢)?质性(本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急迫),违己交病[违反自己的意志,(身心)都感到痛苦]。
尝从(从事)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失意的样子)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连夜)逝。
寻(不久)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为什么)不归?既自以(使)心为形(形体)役(役使),奚(为什么)惆怅(失意)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挽回),知来者之可追(补救)。
实迷途其未远(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阚(船缓缓前进),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怨)晨光之熹微。
乃(于是)瞻衡宇,载欣载奔(高兴地奔跑)。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代指隐士住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看)庭柯以怡(使动用法,使……愉快)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倚靠着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怀,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适)。
园日涉(游玩、游览)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拄着)扶老以流憩,时矫(举)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峰峦),鸟倦飞而知还。
景(日光)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徘徊)。
归去来兮,请息(断绝)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不合),复驾言(助词,无意义)兮焉求?悦亲戚(亲人和朋友)之情话,乐(意动用法,以……为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梳理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2)曷不委心任去留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今义: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今义:4.知来者之可追古义:今义:5.问征夫以前路古义:今义:6.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园日涉以成趣2. 时矫首而遐观3 策扶老以流憩 4. 乐琴书以消忧5. 或棹孤舟6. 实迷途其未远(二)形容词的活用1.倚南窗以寄傲2. 携幼入室3.善万物之行休(三)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四)意动用法1. 悦亲戚之情话2. 乐琴书以消忧四、一词多义(一)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为吾子之将行也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⑧《琵琶行》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二)引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②相如引车避匿③引壶觞以自酌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策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②策扶老以流憩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④蒙故业,因遗策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五.虚词归纳(一)而①觉今是而昨非②门虽设而常关③时矫首而遐观④鸟倦飞而知还⑤泉涓涓而始流(二).之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恨晨光之熹微③悦亲戚之情话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⑥求之靡途⑦公田之利,足以为酒⑧会有四方之事⑨感吾生之行休(三)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引壶觞以自酌⑤聊乘化以归尽⑥园日涉以成趣⑦木欣欣以向荣⑧问征夫以前路⑨乐琴书以消忧⑩耕植不足以自给⑾诸侯以惠爱为德⑿家叔以余贫苦⒀策扶老以流憩六、特殊句式(一)皆口腹自役(二)倒装句1.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问征夫以前路2.①复驾言兮焉求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③乐夫天命复奚疑④皆口腹自役(三)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遂见用于小邑(四)①寓形宇内复几时? ②稚子候门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五)固定句式载欣载奔七、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或棹孤舟(划)
策扶老以流憩(拄着)
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2.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每天)
时矫首而遐观(有时)
3.动词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空膝的小屋)
4.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幼儿,儿童)
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
5.意动用法
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愉快)
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
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
6.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
7.形容词作动词
审容膝之易安(安居)
三、古今异义词
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2.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
4.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
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
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
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
9.或植杖而耕耔古:立今:种植
10.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
四、一词多义
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
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
五、虚词积累
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
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
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
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
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
六、疑问词
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疑问词有“胡”(“胡不归”,相当于“为什么”)、“奚”(“奚
惆怅而独悲”,相当于“为什么”)、“焉”(“复驾言兮焉求”,相当于“什么”)和“曷”(“曷不委心任去留”,相当于“为什么”)。
除此之外,其他常见的疑问词还有“何”(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盍”(或“阉”“盖”,如:“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安”(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世家》)、“宁”(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恶”(或者“乌”,如:“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等。
七、特殊句式
1.介宾结构后置
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问征夫以前路
2.宾语前置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复驾言兮焉求/ 乐夫天命复奚疑
3.省略句——省主语和介词“于”
(我)归去来兮(省主语)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省介词)
4.被动句
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5.固定句式
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