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归纳详细

合集下载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全)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特殊句式
❖ 倒装句: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问征夫以前路 ❖ 将有事于西畴 ❖ 农人告余以春及 ❖ 状语后置
古今异义
❖ 尝从人事 ❖ 古义:指做官。 ❖ 今义:常用义,人的境遇,或关于工作人员
的安排等工作。 ❖ 幼稚盈室 ❖ 古义:小孩。 ❖ 今义:多形容不成熟的做法。
古今异义
❖ 问征夫以前路 ❖ 古义:行人。 ❖ 今义:出征的人。
❖ 恨晨光之熹微 ❖ 古义:遗憾。 ❖ 今义:多为“仇恨”之意。
古今异义
❖ 悦亲戚之情话 ❖ 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 今义:不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亲属。
❖ 将有事于西畴 ❖ 古义:指耕种之事。 ❖ 今义:指发生某事。
一词多义
❖ 以: ❖ 耕植不足以自给 ❖ 倚南窗以寄傲 ❖ 乐琴书以消忧 ❖ 诸侯以惠爱为德 ❖ 家叔以余贫苦 ❖ 既自以心为形役 ❖ 问征夫以前路 ❖ 农人告余以春及
表目的,来。 表目的,来。
表目的,来。 把
因为 让 把

一词多义
❖ 以: ❖ 连词,相当于“而” ❖ 舟遥遥以轻飏 ❖ 园日涉以成趣 ❖ 策扶老以流憩 ❖ 云无心以出岫 ❖ 请息交以绝游 ❖ 木欣欣以向荣 ❖ 登东皋以舒啸 ❖ 聊乘化以归尽
表修饰 表承接 表修饰 表修饰 表并列 表修饰 表承接 表承接
中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陶潜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
不能移。
-----孟子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
----李白

使……愉快
❖ 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
❖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 以……为悦 以……为乐 ❖ 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翻译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翻译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城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3、形容词活用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菲”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幼儿,儿童
(五)形作状 1. 心惮远役 (六)使动用法
到远处。2.矫首而遐观 向远方
1. 审容膝之易安
(七)意动用法 1. 悦亲戚之Fra bibliotek话 2. 乐琴书以消忧
使……安乐
2.眄庭柯以怡颜 使……愉快
以……为愉快 以……为乐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 皆口腹自役 (二)介宾短语后置 1.问征夫以前路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 将有事于西畴 (二)宾语前置 1. 复驾言兮焉求 2.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3. 乐夫天命复奚疑 4. 皆口腹自役 5.耕植不足以自给 (三)被动句 1.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 2.遂见用于小邑 (见,被)
(四)省略句 1.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2. 稚子候(于)门 3. 于是(余)怅然慷慨 4.(余)或命巾车,(余)或棹孤舟 5. 云无心以出(于)岫 6.深愧(于)平生之志 (五)固定句式 1. 载欣载奔(一边……一边……) 例:载饥载渴 载歌载舞
一、文学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1.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田园诗鼻祖。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 2.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韵文。起源于战国时期 的楚国,被称作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 作,又称作骚体。辞的特点是押韵,句式也较整齐,以四六字句 为主体。 3. 成语: 今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欣欣向荣: 本义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 乐天知命: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
三、词类活用 (一)名作状 1. 园日涉以成趣 3. 当敛裳宵逝 (二)名作动 1. 策扶老以流憩 3. 或棹孤舟
2. 时矫首而遐观 4. 情在骏奔 拄着 划船 2. 乐琴书以消忧 4. 实迷途其未远 2. 审容膝之易安 弹琴,读书 误入迷途

[人教版必修5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人教版必修5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必修5语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1、古今异义词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指农事今:泛指既窈窕以寻壑窈窕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觉今是而昨非是古:正确今:判断词非古:过错、错误今:不恨晨光之熹微恨古:埋怨、遗憾今:仇恨、怨恨2、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时矫首以遐观时:有时(2)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儿童、小孩子(3)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抚琴、读书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棹:划船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4)使动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5)意动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愉快善万物之得时善:以...为善羡慕3、一词多义引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导、引来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弓相如引车避匿掉转引兵欲攻燕率领、引导秦军引而去避开、退却乘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应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hèng 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牛十二,乘韦先四的代称行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必修5语文《归去来兮辞》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

(完整版)《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划)策扶老以流憩(拄着)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有时)3.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空膝的小屋)4.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5.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以……为愉快)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6.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7.形容词作动词审容膝之易安(安居)三、古今异义词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2.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4.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8.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9.或植杖而耕耔古:立今:种植10.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四、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五、虚词积累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六、疑问词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疑问词有“胡”(“胡不归”,相当于“为什么”)、“奚”(“奚惆怅而独悲”,相当于“为什么”)、“焉”(“复驾言兮焉求”,相当于“什么”)和“曷”(“曷不委心任去留”,相当于“为什么”)。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重点词解释: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一边一边)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二、通假字1、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三、一词多义1、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感吾生之行休(将要)李白乘舟将欲行(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2、引: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开)引壶觞以自酌(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退隐)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疏导,引来)3、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乘坐)聊乘化以归尽(顺应)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就着)4、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策扶老以游憩(拄着)退而论书策(竹简)蒙故业,因遗策(计策,策略)四、词类活用1、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名作动)2、园日涉以成趣(每天,名作状)3、或棹孤舟(划着,名作动)4、善万物之得时(以为善,意动用法)5、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意动用法)6、携幼入家(儿童,形容词作名词)7、眄庭柯以怡颜(使颜怡,使动用法)8、倚南窗以寄傲(自足自待的心情,形作名)9、感吾生之行休(将要,动作状)五、古今异义词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比喻纠纷和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治人之事;今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变动等)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寻找,追寻)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亲属戚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家庭的成员)5、觉今是而昨非(是:古义:正确;今义:判断词,是。

非:古义:错误;今义:判断词,不是)六、特殊句式1、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句)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句)3、乐天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句)4、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结构后置句)5、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6、童仆欢迎,稚子候(于)门(省略句)七、难句翻译1、悟已往之不谏,知道来者之可追译:我觉悟到过去做错的已无法挽回,知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2、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译:虽然走入迷途但还不是太远,现在已经明白了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
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
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圆/日涉//以
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
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
入,抚/孤松//而盘桓。
/之 得时,感//吾生/之行A 休。
16
朗读节奏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 委心// 任去/留?胡为乎 遑 遑//欲何之/ ?富贵 非 吾/愿/ ,/ 帝 乡 不可 期// 。怀/ 良辰 以/ 孤往//, 或 植杖 而/ 耘籽//。登 东皋 /以 舒啸// ,临 清流 /而赋诗// 。聊 乘 化/ 以归/尽/ ,乐夫 天命/ 复奚/疑/ !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 《饮酒》《五柳先生传》
A
4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A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A
1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
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 江)人。名潜,一名渊明,字 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 节先生,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 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 于苍生”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 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 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 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 令任上仅85天,就辞官回家, 躬耕陇A 亩,从此不再出仕。2
他长于诗文辞赋。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
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
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
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
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辞赋《归去来兮辞》著
称文史。
A
3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 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 诗可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 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 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 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 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 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 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 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 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A 欲辨已忘言。 6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 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 十五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
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
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 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 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 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
求之靡途。
吏。指小官。
我家境贫困,种田不能维(持6自)己脱然的:生轻活快。的家样中子孩。子 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7,)维有怀持:生有计所的思花念费(,指没 有办法解决。亲友多劝我有出了去做做官官的,念自头)己。心里也产 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A有8门)路靡途。:没有门路。19
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
辞》。
A。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 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 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 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 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 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 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 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 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A
15
朗读节奏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 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 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 春及,将//有事/于 西
畴。或命 /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 崎岖 /而经丘。木//欣欣/以 向
荣,泉//涓涓 /而始流。善//万物
A
17
A
18
序言解读
余家贫,耕植不
(1)幼稚:指孩童。 (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
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容器、如甏,瓮之类。
(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
瓶无储粟,生生所资, 前一“生”字为
未见其术。亲故多劝
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 (4)术:这里指经营生计
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的本领。
(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
惆怅 chóuchàng 飏 yáng 熹微 xī 樽 zūn 觞 shāng 眄 miǎn 庭柯 kē 矫 jiǎo 岫 xiù 翳 yì 盘桓 huán 棹 zhào 窈窕 yǎotiǎo 遑遑 huáng 皋gāo
A
12
文中的韵脚字
第一段:押两个韵:①uì韵,韵脚是“归”、“悲”、 “追”、“非” ②ì、uì韵,韵脚是“衣、微” 第二段:押两个韵: ①un韵,韵脚是“奔”“门”“存”“樽” ②an韵,韵脚是“颜”“安”“关”“观”“还”“桓” 第三段:押一个韵ou 韵脚是 “游”“求”“优”“畴”“舟”“丘”“流”“休” 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 脚有 “之”“期”“耔”“诗”“疑”
A
13
朗读节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
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
//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
/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
//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
光/之熹微。 A
14
朗读节奏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A 有骨气、清高。 8
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 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 已。”(《东坡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 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 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
A
9
题解
回去吧
归去来兮辞
回去
语气助词
A
10
辞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
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 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 、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思,读后稍作停顿。
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
A
11
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