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_知识点整理

归去来兮辞一、基础知识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任仅八十五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二、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3、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4、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5、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6、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7、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8、委: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委托)教化从来有源委(末尾)委命下吏(把……交给)9、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10、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1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13.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思)和“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归去来兮辞知识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二、古今异义1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2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
3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4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而遐观3、形容词活用名词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四、重要实虚词: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以1.介词让--既自以心为行役拿---问征夫以前路把---农人告余以春及因为---家叔以余贫苦2.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目的,来----倚南窗以寄傲表承接,从而----园日涉以成趣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顺承)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景翳翳以将入景:日光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友:老朋友生生所资生:维持资:凭借求之靡途靡:没有悟以往之不谏谏:劝止,挽回知来者之可追追:补救聊乘化以归尽聊:姑且乘:顺随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富贵非吾愿(“非”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2)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未见其术(见,通“现”)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灵活掌握)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灵活掌握)二、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4)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5)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6)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7)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8)舟遥遥以轻飏古义:船漂流摇动的样子今义:遥远(9) 问征夫以前路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人(10)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老人(11)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生死今义:离开和留下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或棹孤舟棹,名词作动词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城趣时.矫首而遐观2、动词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名词作动词,维持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策扶老..以流憩动词用作名词拐杖3、形容词活用携幼入室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公田之利利形容词作名词利益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善万物之得时善,形容词作动词羡慕4、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5、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6.名词作状语当敛裳宵逝宵:名词做状语在晚上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做状语每天四.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以:耕植不足以自给(用来)诸侯以惠爱为德(把)家叔以余贫苦(因为)既自以心为形役(让)舟遥遥以轻飏(表修饰)问征夫以前路(拿,把)引壶觞以自酌(连词,来,相当于“而”)眄庭柯以怡颜(连词,来,相当于“而”)倚南窗以寄傲(连词,来,相当于“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来,相当于“而”)策扶老以流憩(连词,来,相当于“而”)乐琴书以消忧(连词,来,相当于“而”)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怀良辰以孤往(连词,来,相当于“而”)登东皋以舒啸(连词,来,相当于“而”)聊乘化以归尽(连词,相当于“而”,表顺承)云无心以出岫(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景翳翳以将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既窈窕以寻壑(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灵活掌握)请息交以绝游(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而:抚孤松而盘桓(连词,“而”表修饰)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也有说表顺承)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顺承)亦崎岖而经丘(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灵活掌握)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而”表修饰)或植杖而耘耔(连词,“而”表修饰)五.文言句式:1 判断句(1)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富贵非吾愿(“非”表否定判断)2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倒装句宾语前置(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篇辞赋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文体知识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开创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到了西汉,在辞的影响下又产生了赋这种新文体。
汉人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2、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泛指有事情。
)(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3、一词多义(1)行:①感吾生之行休(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走)(2)引:①引壶觞以自酌(端起)②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拉)(3)策:①策扶老以流憩(拄着)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4)审:①审容膝之易安(明白,知道)②博学之,审问之(详细,周密)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②或棹孤舟(划船)(2)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有时)(3)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生活)(4)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傲世的情怀)(5)使动用法①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②悦亲戚之情话(使……高兴)三、重点句子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理解: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2.名词作动词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归纳整理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在我们上学期间,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全梳理篇1一、文学常识: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入刘宋后改名陶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三、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四、一词多义:心:1、因事顺心(心愿)2、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1、问征夫以前路(名词)2、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1、故便求之(所以)2、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2、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3、四方之事(助词“的”)奚:1、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2、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1、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2、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3、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4、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以:1、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把)2、舟遥遥以轻飏(连词,表修饰)3、问征夫以前路(介词,往)4、引壶觞以自酌(介词,表承接)5、云无心以出岫(连词,表修饰)6、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7、请息交以绝游(连词,表并列)8、乐琴书以消忧(连词,表目的)9、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五、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梳理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2)曷不委心任去留二、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古义:今义:古义:今义:2.将有事于西畴古义:今义:3.既窈窕以寻壑古义:今义:4.知来者之可追古义:今义:5.问征夫以前路古义:今义:6.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今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园日涉以成趣2. 时矫首而遐观3 策扶老以流憩 4. 乐琴书以消忧5. 或棹孤舟6. 实迷途其未远(二)形容词的活用1.倚南窗以寄傲2. 携幼入室3.善万物之行休(三)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四)意动用法1. 悦亲戚之情话2. 乐琴书以消忧四、一词多义(一)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为吾子之将行也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⑧《琵琶行》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二)引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②相如引车避匿③引壶觞以自酌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策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②策扶老以流憩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④蒙故业,因遗策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五.虚词归纳(一)而①觉今是而昨非②门虽设而常关③时矫首而遐观④鸟倦飞而知还⑤泉涓涓而始流(二).之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②恨晨光之熹微③悦亲戚之情话④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⑥求之靡途⑦公田之利,足以为酒⑧会有四方之事⑨感吾生之行休(三)以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舟遥遥以轻飏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引壶觞以自酌⑤聊乘化以归尽⑥园日涉以成趣⑦木欣欣以向荣⑧问征夫以前路⑨乐琴书以消忧⑩耕植不足以自给⑾诸侯以惠爱为德⑿家叔以余贫苦⒀策扶老以流憩六、特殊句式(一)皆口腹自役(二)倒装句1.①将有事于西畴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问征夫以前路2.①复驾言兮焉求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③乐夫天命复奚疑④皆口腹自役(三)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遂见用于小邑(四)①寓形宇内复几时? ②稚子候门③或命巾车,或棹孤舟(五)固定句式载欣载奔七、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整理

十八归去来兮辞一、基础知识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 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任仅八十五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二、一词多义1•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行人)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2.归田园将芜胡不归?(动词,归隐)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到死)3、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4、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5、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6、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7、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委:曷不委心任去留顺从,随从王年少,委国事大臣(委托)教化从来有源委(末尾)委命下吏(把……交给)9、寻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寻壑(探寻)10、往怀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谏(过往)11、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农人告余以春及(介词,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表修饰,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12、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13 .之悦亲戚之情话(结构助词,的)感吾生之行休(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往)18个“以字之中,除去“既自以心为形役”以”是介词,“让”的意思)、问征夫以前路”(“以”是介词,“用”的意娜口“农人告余以春及”以”是介词,“把”的意思之外,剩下的,全部是连词,相当于“而。
三、古今异义词1.悦亲戚之情话古: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2 .悦亲戚之情话古:知心话今: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 .将有事于西畴古:农事今:指有事情4 .既窈窕以寻壑古: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于时风波未静古:指战乱今:常用来比喻乱子6.景翳翳以将入古:日光今:景色,光景7.或命巾车古:有时今:或者,或许&何不委心任去留古:指生死今:离开留下9 .或植杖而耕籽古:立今:种植10 .问征夫以前路古:行人11.审容膝之易安古:觉察12.悟已往之不谏古:劝止、谏止三、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4、胡不归(胡,通“何”,为什么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A、或棹孤舟(划船)B、策扶老以流憩(拄着)C、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2.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有时)3.动词作名词审容膝之易安(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4.形容词作名词携幼入室(幼儿,儿童)倚南窗以寄傲(傲世,指傲然自得的心情)5.意动用法悦亲戚之情话(以 .... 为愉快)乐琴书以消忧(以……为乐)善万物之得时(以••…为欢喜)6.使动用法眄庭柯以怡颜(使……丿愉快)四、文言句式:1、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将有事于西畴/农人告余以春及/问征夫以前路(2)宾语前置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B、复驾言兮焉求?C、乐夫天命复奚疑?3、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4、固定句式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五、课文分析1、本文的叙事线索:辞官一一归途一一抵家一一室内生活-涉园――外出一一纵情山水一一如何度过余生本文的抒情线索:自责自悔一一自安自乐一一乐天安命2、本文作于他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乃瞻衡宇:衡,通“横”。
二、一词多义
1.去:①相距,距离:彭泽去家百里
②离开:自免去职
③我从去年辞帝京:过去的
2.行:①行为: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②走,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
③前往:赵王畏秦,欲毋头发
④将要:感吾生之行休
⑤经历: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实行,践行:余嘉其能行古道
⑦古代兵制单位,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读hánɡ):蹑足行伍之间
⑧辈分(读hán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引:①举起: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②拿,取:引壶觞以自酌
③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至
④拉,拔:引佩刀自刺//左右欲引相如去
⑤引来:引以为流觞曲水
⑥掉转:相如引车避匿
⑦伸直:秦王惊,自引而起
⑧连接:控蛮荆而引瓯越
⑨序言: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⑩牵攀:虞常果引张胜
4.策:①马鞭,鞭子: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策略,对策:蒙故业,因遗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拄着:策扶老以流憩
④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5.乘:①趁着: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聊乘化以归尽:顺随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或棹孤舟:棹,划桨,划船
②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
2.名词作状语
①当敛裳宵逝:宵,在夜里
②园日涉以成趣:园,在园里;日,每天
③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时,时常
3.形容词作动词
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
4.形容词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悦,以……为悦
②乐琴书以消忧:乐,以……为乐
5.形容词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愉快
6.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傲,傲然自得的情怀
②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幼,小孩子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
富贵非吾愿。
“非”表判断
2.被动句式
①遂见用于小邑。
“见”表被动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
“为”表被动
3.宾语前置句式
①皆口腹自役。
“自役”即“役自”
②复驾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
④乐夫天命复奚疑?“奚疑”即“疑奚”
五、五个疑问代词。
奚:奚惆怅而独悲?奚,为什么
胡: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为什么
曷: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为什么
焉:复驾言兮焉求?焉,什么
何: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何,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