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存在困惑。

此外,学生对权利的认识容易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明确权利的边界。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观念。

4.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的边界,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权利的正确行使。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讲解。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正确行使权利。

4.准备课堂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公民权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2.呈现(10分钟)介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以及权利的边界。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

3.2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设计

3.2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设计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情景再现四:小张的烦恼在继续,三天后小林半夜又开始放音乐啦!设问:如果你是小张,怎么办?并说明理由。

结论: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依法维权。

引出维权的正确方式。

分组讨论:这些维权方式的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并举例子说明。

完成表格的填写案例回顾:小张用了哪些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情景续写:在物业的调解下,小林关掉了音响设备。

不料三天后的半夜,小林家又响起了音乐声。

运用所学的知识,续写之后的故:(要求:故事合情合理,体现维护权利的方式)拓展;:考考你?四种维权方式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先后顺序细读案例,思考问题分析材料,完成填表,对比四种维权方式,继续分析材料续写故事(说)知晓不同的维权方式各自的适用范围,依据,优势强化对维权方式的理解考察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维护合法权益的事。

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维权成本,采用适当的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吗?收获二:维护权利我有支招①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②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收获感悟: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

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巩固提升(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结合案例表达根据前面所学知识,汇总答案巩固提升系统地再次理解维权的方式。

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

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明确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对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以及权利的边界有所迷茫。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的正确行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明确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明确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的正确行使。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情景模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法律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权利的正确行使。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权利正确行使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情境结束后,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权利的正确行使和义务的履行。

《依法行使权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依法行使权利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依法行使权利》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观点,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在平时生活中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导入1. 引入话题:你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吗?在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侵犯自己权益的情况?2.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好处?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权利?权利是指个人在法律上所享有的利益和自由,是法律赋予个人的一种权力。

2. 什么是依法行使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是指在恪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行使自己所享有的权利。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言论、出版、会议、结社等权利,同时也有恪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等义务。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在校园里被同砚欺负,他应该如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 案例二:小红在网上购物时遇到了假货,她应该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四、讨论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侵犯权益的情况吗?你们是如何解决的?2. 学生分享:请几位同砚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大家一起探讨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总结反思1. 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平时生活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反思: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依法行使权利,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权利,还要明白自己的义务,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六、课后作业1. 回家后,思考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2. 搜集相关新闻报道或案例,了解更多依法行使权利的实践案例,并准备下节课分享。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依法行使权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共同提高法律认识和维权能力。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培养家国情怀,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法治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收到法律保护(行使权利有界限),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上特权。

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学会如何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权利守程序)。

【学习重难点】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探究法、集体讨论法【教学过程】环节一:游戏导入:(温故知新自主预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一起温习一下我们的基本权利相关内容。

通过游戏我们同学们已经能准确分清属于我们公民合法权益有哪些,那这些权利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呢?如果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该怎么办呢?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依法行使权利》。

(指导自学)PPT展示本节课的相关内容,学生自己预习。

请大家结合PPT上展示的三个问题,从课本找到相应答案。

环节二:探究分享化疑解难(情景探究一)有点敏感、内向的麦麦同学偶然听到小A、小B、小C对自己的不友好议论。

回到家里,在网络上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添油加醋把这件事情发布了一个帖子。

这时候,出现了几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网友在帖子下面附和麦麦同学。

最后,热心正直又懂法律的吉吉同学刷到这个帖子,并且私信了麦麦同学……请各小组同学共同探讨:1、麦麦同学认为自由是什么?2、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2、麦麦同学发表的言论有什么危害?答案预设:1、在网上发帖,想说什么说什么,言论自由。

2、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政治权利自由其中就包含言论自由。

3、会损害其他同学的名誉、造成不好的舆论影响。

继续思考: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是否属于自己的权利?为什么?答: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我国法律体系下,公民如何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并明白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强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等方面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自觉维护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表现和原则。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权威依据。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讨论。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总结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和原则。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则,分析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案例,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何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教学设计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设想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收集与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典型案例,准备教学课件和实践活动方案。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与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2.课中教学:
(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维权途径。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3)教师引导: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请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取一个与依法行使权利相关的新闻事件,分析事件中各方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并撰写一篇评论文章。要求文章观点明确,论述充分,结合所学知识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6.组织一次课堂分享活动,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法律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或书籍,介绍其中的依法行使权利情节,并谈谈自己的感悟。通过分享,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依法行使权利的观念。
作业布置时,教师请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与家长、同学沟通交流,共同提高法律素养。
3.教师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依法行使权利的具体途径,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
4.教师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维权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3.2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掌握解决权利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要求及其在生活中的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利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行使权利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激发他们自觉遵守法律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自觉维护法律秩序的现代公民。

二、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解决权利争议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某地居民因环保问题集体维权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居民们要集体维权?他们是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居民维权原因和维权方式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即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等。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1、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2、案例对于我们行使权利,有怎样的启示?
教师总结:
1、甲队球迷的行为影响了赛事进行,影响了其他球迷的观看,扰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2、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行使权利是有界限的:(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它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学策略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学习,通过归纳总结对知识进行概述;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
信息技术运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复习
提问
现象
享有、行使、维护的权利
张某拒绝了超市保安对其搜身的要求
小明在学校读初二
李某工作获得了报酬
杨某实名举报王某贪污受贿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课《公民权利》的第二课时“依法行使权利”,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民权利都是有边界的,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约束,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依法维权的正确方式。
重点
依法行使权利
难点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学情
分析
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社会经验少,虽然通过学习公民基本权利,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但对于如何正确行使和维护自身合法权利还是不太清楚,尤其理解不了有限制的自由是什么样的自由权,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堂探究2:晚上,同学们大部分都在宿舍里休息了,只有李军边玩电脑边大声说笑。为此,有同学提醒他:“小声点,不要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李军不耐烦地说:“说笑是我的权利,怎么说怎么笑是我的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你管得着吗?”
思考:你认为李军的做法和说法对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李军的做法和说法都不对。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学生阅读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小琳在超市的经历引导学生明白维护和行使权利都要依法
讲授
新课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课堂探究1:某足球比赛现场,上万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甲乙两支球队正在鏖战。部分甲队球迷因对本队比分落后不满,迁怒于乙队,对乙队球迷破口大骂,随后投掷杂物,现场一片混乱。公安机关迅速将参与打架斗殴的人员带离现场,并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他们作出行政拘留5至7日的处罚。
思考:1、超市员工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小琳的做法对吗?
3、小琳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呢?
教师总结:
1、超市女员工的做法不对,她侵害了小琳的人格尊严权。
2、小琳的做法也不对,她们大吵大闹并堵住超市的安检门影响了其他客人的正常购物。
3、小琳可以到法院起诉该超市的侵权行为。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了侵害,我们应该依法行使权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那我们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课题
3.2依法行使权利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版本
人教版
课型
新授课
教师
王道辉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了解维护权利的正确途径。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维护权利意识;理解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小东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填写表格
通过实例对上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导入
新课
小琳因出安检门时警报响起,在一大型超市被女员工强行带进卫生间,剪掉牛仔裤内侧的一条布质商标后,警报才解除。小琳因觉得受到了污辱,就找了几个亲戚到超市大吵大闹,堵住了超市的安检门,要求讨个说法。
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
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因为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课堂探究5:村民张某在机械厂购买了一台小麦播种机,为周边村民播种小麦,并收取费用。不久,村民发现小麦出苗缺行,要求张某赔偿损失。张某前往厂家查找原因,厂家经过检查认为播种机无质量问题,但由于交付机器时未进行试机,未能发现出种口被堵挡。张某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任,厂家只同意对播种机进行重新调试,不同意赔偿相关损失。
当事人
法律、事实、道理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调解
当事人、调解人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社会公德
广泛适用
仲裁
当事人、仲裁庭
仲裁协议、法律
合同纠纷、财产权益争议等民事纠纷
诉讼
当事人、代理人及人民法院
事实、法律法规
民事纠学校操场玩耍时,小强不慎致小西受伤。双方家长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产生纠纷。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悉后高度重视,及时介入调解。调解员协同公安民警、街道干部、学校老师开展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心结解开了,两名同学又能继续在和谐友好的校园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长了。
课堂探究3: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教师提示:可从本书前面学过的宪法内容中查找相关限制性规定。
教师总结: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就是行使权利的界限,这个界限既是对权利的约束,也是对权利的保护。我们只有依法行使权利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课堂探究4: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吉祥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思考: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教师总结: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课堂探究6:学生阅读教材P42-P43,同桌合作完成下列表格:
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
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
教师总结:
方式
参与人
依据
适用
协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