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对公民权利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存在困惑。

此外,学生对权利的认识容易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明确权利的边界。

2.培养学生正确行使权利、尊重他人权利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的观念。

4.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权利的边界,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权利的正确行使。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讲解。

2.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正确行使权利。

4.准备课堂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公民权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2.呈现(10分钟)介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以及权利的边界。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出正确行使权利的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探究问题:小凡的哪些权利受到侵犯?他采取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此方式包括哪些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诉讼的特点和类型
四、课堂小结(3-5分钟)(板书设计)
权利是有范围的
权利行使有界限
依法行使权利行使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要求
维护权利守程序:维权的有效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五、综合检测提升(5分钟)(习题见导学案)
重点学会运用正确的方式依法维护权利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利益为代价教学模式主动适应性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宪法读本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的规定
设计意图:此活动使学生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2)维护权利守程序(板书)
1、公民维护权利守程序的重要意义
2、公民正确维护权利的方式:协商、调仲裁和诉讼
活动三:镜头三小明在淘宝上购买了一套四大名著,准备完成本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到货后,小明发现有一本书的序言页有损坏,于是跟卖家沟通,希望卖家调换。卖家态度很好,并表示:序言页并不影响阅读,换货来回还需要运费,既然书有损坏,可以退换小明10元钱;如果小明坚持要调换,也可以进行调换。小明觉得,序言页确实不影响阅读,于是接受了卖家赔偿10元的方案。
学科:政治年级:初二任课教师:
课题
依法行使权利 你我共建和谐校园
你我共建和谐校园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第七周星期一
教学
目标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

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

八下3.2《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依法行使权利》,主要探究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强调公民的权利既受法律保障,又受法律约束,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如果权利受到侵害,要懂得依法维护权利,这是公民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的表现。

因此,教材设定“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以下课程标准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要求。

:(1)“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

”2.《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

二、学情分析1.年龄特征:初中阶段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领域不断扩展,虽然对基本法律常识有所了解,但遇到具体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缺少理性的认识和判断。

2.认知基础:八年级学生步入青春期,权利意识随着其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增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权利,却忽视他人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能会比较冲动,而不懂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去维护。

学生对深入理解“法律对公民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权利行使对个人、社会、国家的意义”等教材观点有一点困惑。

3.实践水平:通过分析学生所做的课前问卷可以发现,虽然只有少数同学曾遭遇过侵权现象,但大都不清楚如何维权或因为所受损失不大而自认倒霉、不言而终、放弃维权;一些有维权意识的同学也因没有查看证照、保留证据等习惯,导致维权成本提高。

三、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直接讲授法、互动讨论法。

针对学情的真困惑,教师在具体生活案例的选择、案例分析过程的引导、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三个教学环节上,准确定位教学的方向,做到案例源于真实生活、分析过程鼓励争锋、方案设计突出问题解决,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在小组观点交锋中,在合作演绎生成中解决自己的困惑,同时落实核心素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依法行使权利》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2课时的一节重要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我国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良好品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权利和义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依法行使权利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容易在实际生活中滥用权利或忽视义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良好品质。

4.提高学生在生活中依法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原则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平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4.小组竞赛法: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材料。

4.划分学习小组,分配角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正确行使权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目标】1.认识到公民要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2.知道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3.懂得维护权利要遵守规则,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学会依法维护权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生成问题近年来,广场舞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妈们所喜爱。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小区广场上随处可见大妈们在“高音炮”震耳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也给小区的一些住户带来了烦恼。

有人为抵制大妈们这一行为,愤怒地砸毁了“高音炮”。

同学们,对上述大妈们的行为以及砸毁了“高音炮”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回答。

师:是呀,我们虽然有广泛的权利,但也不能滥用权利,而应依法行使权利,更要依法维护权利。

本节课我们学习——依法行使权利。

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__国家的__、__社会的__、__集体的__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__法定程序__,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__步骤__和__过程__进行。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__协商__、__调解__、__仲裁__和__诉讼__等。

4.__协商__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__协商__解决的。

5.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__人民调解__、__行政调解__、__司法调解__。

6.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__仲裁__。

7.公民可以通过__诉讼__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一学会依法行使权利1.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1甲队球迷因对本队比分落后不满,对乙队球迷破口大骂并打架斗殴的事例,探讨:甲队球迷因本队比分落后不满的行为存在什么问题?2.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1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谈谈自己的感悟。

小结:(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3.2《依法行使权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相关知识。

教材从权利意识、法治观念、公民责任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权利观念,但对于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以及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仍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概念和原则。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治观念。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依法行使权利的含义和原则。

2.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素材。

3.制作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权利意识、法治观念、公民责任等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权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优秀教案

依法行使权力教学设计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1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

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

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提示:不是。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一:角色扮演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

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

”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

“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

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1.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2.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提示: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

3.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提示: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时,要懂得规范自身言行,明确权利边界,自觉维护公共利益。

1.阅读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栏目。

2.认识球迷的错误行为,并思考其危害性,思考公安机关对这些球迷进行惩罚的必要性。

3.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初中道德与法治_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法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法制《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完成,生能够学会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新课探究(一)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一:观看视频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

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

”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

“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

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思考:(1)对李阿姨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活动二:案例分析思考:该女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给我们什么启发?请同学们结合P41——P44课本,并思考解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学生分析、思考、交流问题代表展示引出依法行使权利初步感知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理解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程序办事的意识,【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

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

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效果分析】本节课的落脚点是宪法在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同时,又对它加以限制,任何基本权利的行使都是有界限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要按照正确的方式依法维权。

下面谈谈对这节课的效果分析:本节课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以公民享有的权利为切入点,在教学中老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新颖的社会事件和热会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权利不能滥用,是有界限的,有什么界限问题。

让学生了解任何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只意味着公民可以做法律许可做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2.能力目标: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3.知识目标: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