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主观题期末复习 答案

合集下载

哲学主观题

哲学主观题

唯物论(习题)1.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

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调控土地的行政性法规。

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制定和落实土地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我国土地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是从我国目前人均耕地少、耕地资源流失严重的国情出发制定的。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才能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

2. 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

答案(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世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主观题答题模版)-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答题模板(一)探究世界的本质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时会是“意识的相关知识”)【参考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错误的,树立正确的意识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参考答案】(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在运动变化中利用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守旧思想。

4、规律的有关知识(规律的含义回答)【参考答案】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5、探究世界的本质的核心知识【参考答案】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或者答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自然界是物质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⑤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有其存在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典型主观题集

高三政治:《哲学常识》典型主观题集

《哲学常识》典型主观题集一、唯物论部分1.由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忽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忽视对发展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的科学治理,以致造成了自然环境严重污染,臭氧层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今天人类又不得不高喊:要保护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结合材料回答:1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观点(2分)答:①材料体现出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②也体现出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2分)2应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有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8分)答:①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承认并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2分②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行为须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规律(2分③人在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将开发自然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2、某市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认真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识到股份制是摆脱困境有效办法,但他们没有盲目进行股份制改造,首先他们对全市62家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共有3家大型企业,15家中型企业,51家中小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他们对3家大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15家中型企业分别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对44家小型企业分别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破产、兼并、租赁和出售。

一年来,他们勇于探索,根据出现的问题和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措施,经过努力该市国有企业终于扭亏为盈。

上述材料中是怎样做到主、客观相统一的(15分)答:1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将方针、政策与各地不同的实际结合起来,并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进行调整。

(5分)2该市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没有搞"一刀切",而是对全市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适合股份制的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对于其它不适合股份制的企业,则运用别的方式进行改造,这体现出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

哲学主观题参考答案 (1)

哲学主观题参考答案 (1)

高中政治同步导学与训练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前言生活与哲学三、简答题1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结底是为了运用。

请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认识自己有什么积极作用?(1)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会更加自觉,取得更大成效。

(2)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懂得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正确回答有关学习目的的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我们的政治觉悟。

四、分析说明题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当然也不例外。

请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的密切关系。

“马哲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说明:一方面,马哲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生活,马哲内容来源于时代,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当然,马哲也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另一方面,马哲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具有高度的实践性。

马哲总是倾听实践的呼声,紧紧抓住时代的重大问题,把握社会的脉搏,探求历史进步的动力,对社会发展和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引领的作用。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三、简答题21、两千多年来,唯物主义哲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请回答:(1)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和提高经历了哪三个阶段?(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1)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个阶段。

(2)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全面地、彻底地贯彻和应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因而它是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

高中哲学主观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区别。

答案: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精神,意识或精神决定物质。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看法不同。

2. 什么是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辩证法是一种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变化性和联系性。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在于,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唯物性和辩证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它强调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

唯物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辩证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这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体系。

2. 结合实际,论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任何具体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矛盾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普遍性也存在于特殊性之中,通过对特殊矛盾的分析和解决,可以揭示矛盾的普遍规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某社区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居民对于改造方案有不同的意见和需求。

请结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分析社区应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答案:在处理旧城改造的问题时,社区首先应该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即认识到改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利益和需求的矛盾。

马哲,主观题答案

马哲,主观题答案

一、选择题(第 1-9 题为单项选择题,第 10-15 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 哲学是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 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心无外物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3.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 哲学史上二元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5.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是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6.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其中一种是循环论,另一种是A,激变论 B,庸俗进化论C,直线论 D,庸俗唯物论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的是A,认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B,认识来源于绝对精神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 辩证的同一是A,不包含任何否定因素的同一 B,不包含任何差别的同一C,实物与自身的完全等同D,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同一9.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 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存转化的是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11.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要求的有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声东击西,欲擒故纵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1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别的是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13,“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哲学主观题练习及答案

哲学主观题练习及答案

哲学主观题练习及答案哲学主观题练习1、背景:综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

辨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声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结合材料说明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3、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还在这里……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试列举他体现在哪些方面?4、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

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

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5、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答案 精品PPT文档共25页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答案 精品PPT文档共25页
高中政治-哲学主观题答 案 精品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评析“针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争议,有人认为此次修改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12分)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水平存在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样的,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所以,对抗战历史的认识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声音。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随着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要不断纠正对历史的看法,这种修改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将“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强调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是实践中对真理的深化和发展,而不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哲学主观题答案1.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评析“针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争议,有人认为此次修改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12分)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每个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水平存在差异,加上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复杂多样的,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所以,对抗战历史的认识长期以来有着不同的声音。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随着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要不断纠正对历史的看法,这种修改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将“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强调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是实践中对真理的深化和发展,而不是对“八年抗战”的否定。

2.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10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

哲学主观题答案2.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

(10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的发展导致新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深化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实践的发展,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以跟进实践的需要;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认识水平经得住实践的检验;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

3.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能动的而不是消极的。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12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要以正确认识非遗为前提、以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为基础,尊重非遗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

(3分)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非遗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再创造,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3分)③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不断提升非遗的当代实践水平,保护并增强非遗的生命力。

(3分)④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能动而有创造性的活动,非遗的主要形态是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非遗应在实践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3分)哲学主观题答案3.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是能动的而不是消极的。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12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要以正确认识非遗为前提、以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为基础,尊重非遗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和权利。

(3分)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非遗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再创造,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3分)③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不断提升非遗的当代实践水平,保护并增强非遗的生命力。

(3分)④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实践是能动而有创造性的活动,非遗的主要形态是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非遗应在实践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3分)4.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

(10分)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它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重的情况,认清该事情的本质,积极推动“机器换人”。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中该市政府采用“机器换人”,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哲学主观题答案4.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

(10分)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它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重的情况,认清该事情的本质,积极推动“机器换人”。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材料中该市政府采用“机器换人”,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5.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M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

(12分)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了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了措施精准;②正确发挥了意识的指导作用。

通过建立大数据信息库,提高了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③尊重了客观规律,做到了按扶贫规律办事,有利于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出现。

哲学主观题答案5.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M省在扶贫、脱贫工作中是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

(12分)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了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了措施精准;②正确发挥了意识的指导作用。

通过建立大数据信息库,提高了扶贫的精准性和效率;③尊重了客观规律,做到了按扶贫规律办事,有利于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出现。

哲学主观题答案6. 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应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14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抗战剧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不能随意篡改、戏说。

(4 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正确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抗战剧创作者应该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不应任意篡改和戏说。

(6分)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又要进行艺术的升华。

(4 分)哲学主观题答案6. 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应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

(14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抗战剧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不能随意篡改、戏说。

(4 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正确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抗战剧创作者应该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不应任意篡改和戏说。

(6分)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又要进行艺术的升华。

(4 分)7.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应怎样进行新闻报道。

(12分)①新闻报道要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从客观事实出发,准确无误、新鲜(实效性强);(4分)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挖掘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

(4分)③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使新闻报道反映全面和变化发展的新闻事件。

(4分)哲学主观题答案7. 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应怎样进行新闻报道。

(12分)①新闻报道要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从客观事实出发,准确无误、新鲜(实效性强);(4分)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挖掘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

(4分)③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使新闻报道反映全面和变化发展的新闻事件。

(4分)8.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对党内法规进行创新发展的原因。

解析:首先,注意知识范围,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需要从唯物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其次,全面梳理材料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内容来组织答案,如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真理的特点与认识过程等。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国的国情和党情要求我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去不断创新发展党内法规。

②意识对人类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党内法规,才能让正确的意识推动党的建设。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我国党建工作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推动着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党内法规。

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条件和进程的变化,要求党内法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不变成谬误。

⑤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的党内法规建设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多次修改才能完成。

⑥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我国的党内法规需要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完善。

哲学主观题答案8.. 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对党内法规进行创新发展的原因。

解析:首先,注意知识范围,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知识需要从唯物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其次,全面梳理材料信息,以此调动相关知识内容来组织答案,如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意识指导、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真理的特点与认识过程等。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国的国情和党情要求我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去不断创新发展党内法规。

②意识对人类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对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只有不断创新发展党内法规,才能让正确的意识推动党的建设。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我国党建工作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推动着我们不断创新和发展党内法规。

④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条件和进程的变化,要求党内法规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不变成谬误。

⑤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的党内法规建设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多次修改才能完成。

⑥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