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合集下载

微量营养素与儿童健康

微量营养素与儿童健康

缺少维生素 C 最早的症状是不能以其它原因解 释的疲劳感,此时并不伴有任何阳性体征。疾病 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小瘀斑和瘀点,紧接着是毛囊 过度角化和全身出血加剧(包括齿龈、眼睑结膜、 关节腔以及内脏)和贫血,环绕毛囊的出血是维
生素C缺乏的特征性表现之一。由于神经递质代谢
障碍,患者可出现猜疑妄想、抑郁症和癔病发作。

病史:如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生长速 度过快以及排泄量增多;

症状和体征:如纳呆、异嗜、生长减慢、免疫机
能低下以及皮炎、舌炎等等;
锌的每日供给量为: 0~6月 3mg;
7~12月
1~10岁 成 人
5mg:
10mg: 15mg; 20mg
孕妇和乳母
动物性食物含锌丰富且吸收率高,植物性食物 含锌不多,吸收率也低,水果含锌极微。
时间的煮、炖和油炸均可使维生素C破坏殆尽。
造成缺乏的原因
3. 肠道吸收不良,离子铁的吸收率很低,乳糖酶缺 乏会引起乳制品的消化不良和腹泻。
4. 易感人群(儿童、孕妇、乳母)所需要的营养素
相对较多,故更容易缺乏。
缺乏微量营养素后的症状
1.维生素 A
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增加的维生素 A 缺乏症状
100万~500万人,其中10万~25万人因此而终
生失明。
我国儿童维生素A的缺乏现状

1999-2000年
42个县,8669名5岁以下儿童的调查:
亚临床微生素A缺乏为11.7%; 西部农村儿童为20%以上

我国居民人均每日维生素A摄入量仅占供给量的62%。 99年重庆市学龄前小儿调查表明, 维生素A明显缺乏占1.96% 症状不很明显的亚临床型缺乏占50.98%
2岁以下小儿缺锌患病率较高(28.5%);营养 不良小儿中高达74.68%。

微量元素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微量元素对宝宝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微量元素对宝宝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微量元素对宝宝的影响微量元素对孩子有什么作用?缺少某种微量元素而导致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今天,店铺为大家推荐微量元素对宝宝的影响。

微量元素对宝宝的影响1、保持人体生命活力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

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

微量元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与生命活力密切相关,仅仅像火柴头那样大小或更少的量就能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量元素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

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

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2、促进新陈代谢,抗癌、延年益寿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

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国外曾有报道:机体内含铁、铜、锌总量减少,均可减弱免疫机制(抵抗疾病力量),降低抗病能力,助长细菌感染,而且感染后的死亡率亦较高。

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影响人的智力和记忆力微量元素也会影响到人的生理健康。

微量元素对人的智力、记忆力等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钙、磷、铁等元素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很有帮助,而磷、氯、硫等元素却能使人的记忆力下降;铅过摄入量过多,不断地堆积在体内却不能排出体外,最后造成铅中毒,很有可能使孩子患上多动症。

此外微量元素的缺少可能还会导致失眠、精神不集中、养成怪嗜好等疾病。

人体内各项微量元素的正常值镁:男64.0(μg/g) 女65.7(μg/g)锌:①成人正常值:男:124.3(μg/g)女:131.2(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110.0(μg/g) 女:112.3(μg/g)铁:①成人正常值:男:38.20(μg/g)女:32.30(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32.05(μg/g) 女:27.25(μg/g)铜:①成人正常值:男:10.10(μg/g)女:11.40(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11.85(μg/g) 女:11.70(μg/g)锰:①成人正常值:男4.27(μg/g)女:4.85(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3.88(μg/g) 女:4.12(μg/g)锶:①成人正常值:男:2.18(μg/g)女:2.63(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1.84(μg/g) 女:2.10(μg/g)铬:①成人正常值:男:0.82(μg/g)女:0.96(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0.96(μg/g) 女:1.01(μg/g)钼:①成人正常值:男:0.38(μg/g)女:0.49(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0.31(μg/g) 女:0.38(μg/g)钴:①成人正常值:男:0.06(μg/g)女:0.06(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0.04(μg/g) 女:0.05(μg/g)硒:①成人正常值:男:0.65(μg/g)女:0.75(μg/g)②儿童正常值:男:0.37(μg/g) 女:0.49(μg/g)镍:男:0.24(μg/g) 女:0.34(μg/g)铅:①成人允许值:男:7.14(μg/g)女:7.42(μg/g)②儿童允许值:男:7.35(μg/g) 女:7.82(μg/g)镉:①成人允许值:男:0.42(μg/g)女:0.36(μg/g)②儿童允许值:男:0.22(μg/g) 女:0.20(μg/g)铝:①成人允许值:男:56.4(μg/g)女:76.2(μg/g)②儿童允许值:男:53.4(μg/g) 女:69.20(μg/g)宝宝缺乏微量元素的食疗方法1、锌元素:含锌丰富的食物有海产品,如牡蛎、干贝、瑶柱等;坚果类食物也含锌很高,例如核桃、杏仁、芝麻等。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须的营养要素,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元素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1/10000以下者称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硒等41种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已知地球表面存在的90多种元素,在人体内几乎都能找到。

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微少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它的功能是通过有关的酶表现出来的。

微量元素缺乏在儿童时期非常常见,如在我国某些地区铁缺乏症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30%伴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其中多数存在锌或铁缺乏。

若能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及时补充,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保证小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缺铁性贫血是儿科一种常见病,患儿在缺铁的同时,免疫功能也降低,因而容易感染。

锌是体内80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和激活因子,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

小儿缺锌可以导致免疫器官发育不良,补充后即可恢复。

但也要注意,补锌要适可而止,过多也会降低免疫反应,所以缺锌的小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锌剂。

铜在人体内参与细胞的氧化代谢,缺铜小儿的防御机制也会降低。

硒是一种半金属元素,它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微量元素对人体都有利。

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性。

铅污染不但引起小儿神经系统的损害,而且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相当一部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迁延不愈与其血铅水平增高有关。

铅进人人体的途径有二:一是经口食人,特别是喜欢吮手指的小儿;二是经呼吸道吸入。

进人人体的铅,除直接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外,尚可使血红蛋白合成困难,产生贫血,从而降低抵抗力。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我们的身体是一部构造精致,功能完备的机体,任何一个元素都与我们的生理状态息息相关。

微量元素在宝宝中占有的比例虽小,却对孩子的健康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孩子缺钙会贫血,孩子铅过剩会中毒,微量元素的多少会直接反映到孩子的健康上,我们针对铁、锌、碘、硒、铜、铬、钴、锰、钼、氟、铅和汞来为家长揭示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之间的联系。

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成人需要铁,孩子一样需要铁。

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量约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外,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细胞中,是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的构成成分之一。

还有一部分称为贮备铁,贮备在脾脏、肝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

铁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无法代替,家长要注意孩子日常对铁的摄入。

锌是仅次于铁的需要量较大的微量元素,是200多种含锌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激活剂,以锌为主要成员的锌指蛋白在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婴儿每天需锌量为3~5毫克,1~10岁儿童每天需锌量为5~10毫克。

婴幼儿锌供给不足,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也影响味觉和免疫功能,缺锌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

为了孩子的智力和对疾病的免疫能力,锌的补充刻不容缓。

钙在人体内的确非常重要,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而且对保持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重要,维持心跳节律、参与凝血过程,还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参与信号传导,体内许多酶的活性都离不开钙。

儿童,特别是婴儿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出现缺钙。

碘我们都不会陌生,一些常见的大脖子病就是因为缺碘引起的。

碘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合成甲状腺素。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沿海地区由于可通过食用海产品从饮食中得到碘,因而不易发生碘缺乏,而内陆地区由于食物和饮用水中多缺乏碘,长期缺碘成人很容易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发生克汀病,表现智能迟缓,听力障碍,常伴有体格生长落后。

微量元素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

微量元素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微量元素在小儿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它们在体内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缺乏或过量的微量元素都可能对儿童的生长、智力发育、免疫功能和骨骼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微量元素与小儿生长发育的关系,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儿童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是至关重要的。

1、什么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所需量相对较少的元素,但对于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和发挥至关重要。

它们以毫克(mg)或微克(μg)的单位进行计量。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扮演着各种重要角色,包括参与酶活性、维持酸碱平衡、促进神经传导、支持免疫功能和维护骨骼健康等。

根据在人体内所需的量和功能,微量元素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①主要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所需量较多的微量元素。

它们对于维持人体基本功能至关重要。

主要微量元素包括钙、磷、钾、钠、氯、硫和镁。

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存在于较高的浓度,并参与骨骼形成、细胞信号传导、神经肌肉功能、酸碱平衡和水平衡等多个生理过程。

②痕量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所需量较少的微量元素。

尽管它们所需的量较小,但它们在维持人体健康和发挥生理功能方面也非常重要。

痕量微量元素包括铁、锌、硒、铜、锰、碘、钼、钴、硼、硅、钒、砷、镍、锡、锑、铅、汞和镉等。

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以微量存在,但它们在酶催化、抗氧化反应、免疫调节、甲状腺功能、细胞生长和发育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微量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地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其迅速而显著的身体和认知发展。

在儿童期间,他们经历着快速的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和器官系统的成熟。

骨骼和肌肉发育、神经系统的形成和连接、免疫系统的发展以及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高都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特点。

这个阶段的营养需求和能量需求也相对较高,因此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是关键,以确保儿童健康、健全地成长。

微量元素在儿童生长发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阶段,他们的身体需要足够的微量元素来支持骨骼发育、器官形成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110 <120g/l
Hb← ——— 10 天——— 3 月——— 6 岁——— →
2.有明确缺病因:如供铁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加或慢性失血等。
3.血清铁 <10.7umol/L(60ug/dl)。
4.总铁结合力≥ 62.7mmol/L(350mg/dl)。运铁旦白饱和度<15%-10%。
5.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铁粒幼细胞<15%
神经系统表现
智力水平:ID小儿智力指数低。 心理过程:注意持续时间缩短 、记忆能力差。 视动统合:听觉、视觉发育延迟, 运动评分低、学会爬
行的时间晚于正常儿童;手指、前臂协调功能 及灵活度控制能差。
个性/情绪:情绪易于波动、焦虑、忧郁,好哭或好发
脾气(屏气发作)。
行为/社会:过分依赖、活力不足、害怕尝试新事物、
中国人食物中铁的吸收率 ≤10 %;膳食 ≥90 %为非血红素铁。 血 红 素 铁 :吸收率10~40%,平均25%; 非血红素铁:铁盐,必须二价铁,受膳食因素影响很大;
抑制因素:植酸(肌醇六磷酸盐):谷物、坚果、蔬菜、水果 酚类:茶、咖啡、可可、菠菜等; 牛奶、植物蛋白:机制不清,不能用植酸解释; 钙: 300-600mg 时,抑制作用高达60%;
铁缺乏症
概述 ID患病率: 全球4亿(美国25%;
中国 50%;第三世界80%)
IDA:
<3岁15%(农村25%); 3~5岁12% 6~10岁25%

年龄(岁)
铁需要量
0~ 0.5 0.5~ 1.0
1~ 11 11~ M
F
成人铁的需要 M
2.5
120+2X40
3.0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
• (l)锌与酶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决定并影响着 80种以上酶的活性。包括锌起催化作 用的酶(碳酸酐酶和羧肽酶),锌起结构作用的酶(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锌起活 性调节作用的酶(亮氨酸氨基肽酶),锌承担催化与非催化作用的酶(醇脱氢酶)等 等。 (2)锌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直接参与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的分裂生长及 再 生等,故对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儿、儿童、青少年有特别的营养价值。 (3)锌与创伤修复至关重要。锌可增强组织再生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可用于治疗 溃疡、炎症、湿疹、皮炎等 (4)锌在维持性器官和性功能的正常发育中至关重要。缺锌者性功能低下,性器官 及 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也可引起不育症和性器官萎缩及纤维化。 (5)锌影响味觉及食欲。缺锌时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增生及角化不全而易于脱落掩盖 和 阻塞舌乳头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与之而影响味觉及食欲。 (6)维持视力需要锌。锌参与肝脏及视网膜维生素A还原酶的组成,是视觉物质合 成 中的关键酶,缺锌时会影响视力和暗适应能力。 (7)提高免疫功能。锌是维护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防御机能所必需的物质。对淋巴 组 织、细胞免疫功能和吞噬杀菌作用的影响较大。 (8)锌能延缓衰老。老年人血清锌水平低于青年人,适当补锌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 T 细胞数、NK细胞活性均有明显提高。 (9)锌在维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锌可与硫醇结合,阻断它与铁结 合 所引起的强烈催化自由基的反应。锌还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稳定细胞膜的结构 与功能,使细胞对离子或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镁的生理作用
• 镁是许多酶系的辅助因子或激活剂,广泛 参与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包括蛋白质、脂 肪、糖及核酸的代谢。 • 镁离子对神经系统和心肌作用十分重要, 对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接头,镁离子 能起到镇静和抑制作用。 • 镁作用于外周血管可引起血管扩张。

幼儿缺乏微量元素会对其健康产生哪些长期影响?

幼儿缺乏微量元素会对其健康产生哪些长期影响?

幼儿缺乏微量元素会对其健康产生哪些长期影响?
幼儿缺乏微量元素会对健康产生一系列的长期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1.生长发育迟缓:幼儿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钙、锌、铁等,会导致生长发
育迟缓,表现为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低于同龄幼儿。

2.免疫力下降:幼儿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等,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容易感染疾病。

3.智力发育不良:幼儿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碘、锌等,会导致智力发育不
良,表现为学习能力、记忆力、反应能力等相对较差。

4.心理行为问题:幼儿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1、B6等,会导致心理
行为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等。

5.骨骼和牙齿发育不良:幼儿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钙、锌等,会导致骨骼
和牙齿发育不良,表现为佝偻病、牙齿生长缓慢等。

6.学习能力差:幼儿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铁、锌等,会导致学习能力差,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幼儿微量元素的补充,通过饮食调整和营养补充等方式,确保幼儿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并补充缺乏的微量元素,避免对幼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与儿童健康人体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有机体。

按各种元素在人体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共有11种,按需要量多少的顺序排列为: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

其中氧、碳、氢、氮占人体质量的95%,其余约占4%,此外,微量元素约占1%。

在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属元素共有14种,其中钾、钠、钙、镁的含量占人体内金属元素总量的99%以上,其余10种元素的含量很少。

习惯上把人体内所占比例高于0.01%的元素,称为宏量元素,低于此值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如铁、锌、铜、碘、铅等。

人体若缺乏某种宏量元素,会引起人体机能失调,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一般的饮食含有绰绰有余的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

必需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没有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因此,儿童的许多疾病与元素有关,缺少了或过多了都有可能导致疾病。

几个重要元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元素构成了人体,每种元素都有其重要的作用。

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来说,最受重视的宏量元素就是钙和磷,其中钙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元素。

而微量必需家族中较受重视的是铁、锌、铜、铬、钴、锰、钼、碘、硒、氟、铅和汞等元素。

钙在人体内的确非常重要,钙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而且对保持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重要,维持心跳节律、参与凝血过程,还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参与信号传导,体内许多酶的活性都离不开钙。

儿童,特别是婴儿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出现缺钙,医学上称之为“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 的缺乏所导致的钙吸收不良所引起的一系列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可出现低钙血症,甚至低钙惊厥,俗称"缺钙"是婴儿期常见病之一。

铁是人体需要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一个成年人,全身含铁量约3~5克,其中除了70~80%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外,约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细胞中,是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的构成成分之一。

还有一部分称为贮备铁,贮备在肝脏、脾脏、骨髓、肠和胎盘中,约占总量的15~20%。

此外,还有少量的铁,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称为血浆铁,数量约为3毫克。

血红蛋白能将氧气送至全身组织,肌红蛋白和氧的结合力很强,能储备部分氧气,在骨骼肌缺氧时可以释放这部分氧。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铁供给不足,血红蛋白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就会患贫血,医学上叫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

对婴儿来说,由于母乳中铁含量较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并储存在体内的铁会在生后6个月左右消耗完毕,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婴儿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发生铁缺乏症,进而出现贫血症状。

锌是仅次于铁的需要量较大的微量元素,是200多种含锌酶的组成成分,也是酶的激活剂,以锌为主要成员的锌指蛋白在核酸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婴儿每天需锌量为3~5毫克,1~10岁儿童每天需锌量为5~10毫克。

婴幼儿锌供给不足,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也影响味觉和免疫功能,缺锌是厌食症的主要原因。

铜元素对于人体也至关重要,它是生物系统中一种独特而极为有效的催化剂。

铜是30多种酶的活性成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由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临床上很少发现铜缺乏症,但部分喂养不当的早产儿,则可能会有铜缺乏的危险,而损害脑细胞的成熟。

铬在由胰岛素参与的糖或脂肪的代谢过程中,铬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也是维持正常胆固醇所必需的元素。

钴是维生素B12分子的一个必要组分,B12是形成红细胞所必需的成分。

钴缺乏时会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叫恶性贫血,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锰参与许多酶催化反应,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保护细胞中细粒体的完整,保持正常的脑功能,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可改善肌体的造血功能。

锰缺乏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影响智力发育。

锰缺乏还将导致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降低,影响糖代谢。

钼是某种酶的一个组分,这种酶能催化嘌呤转化为尿酸。

钼也是能量交换过程所必需的。

微量钼是眼色素的构成成分。

碘在体内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合成甲状腺素。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沿海地区由于可通过食用海产品从饮食中得到碘,因而不易发生碘缺乏,而内陆地区由于食物和饮用水中多缺乏碘,长期缺碘成人很容易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发生克汀病,表现智能迟缓,听力障碍,常伴有体格生长落后。

目前世界各国均通过食用碘盐补充碘,我国目前基本消灭因碘缺乏而发生的大面积碘缺乏症。

但内陆省份,要警惕因食用私盐(为加碘)而造成的儿童克汀病。

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抗肿瘤作用。

硒缺乏症又叫克山病,是因硒缺乏造成的骨骼肌、心肌及肝脏变质性病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

氟是形成坚硬骨骼和预防龋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儿童氟缺乏影响牙的生长,易患龋牙,氟过多则引起氟中毒和氟斑牙。

铅和汞是重金属,属于有害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会造成蓄积,并且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由母体传给胎儿和婴儿,当蓄积超过一定的量,就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毒性,特别受到关注的是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

元素补充的误区和注意事项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尤其在六个大人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家长对儿童健康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高了,不惜花大价钱给孩子补这补那,这些年我们从各种媒体可以听到或看到关于儿童“铅毒”、“缺钙”、“缺锌”、“缺铁”等等,父母也就跟着广告走,今天给孩子补钙、明天改补锌、后天再排铅,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父母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亟待提高广大父母在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不能盲目地跟着广告和传言走。

儿童成长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凡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称之为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钴、氟、钼等。

这些元素在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铁,是人体中的运输工具。

它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是运输和交换氧气的必需工具。

人体缺铁就会引起贫血,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就会丧失。

含铁较多的食物有动物的肝、肠、肾和心脏,果蔬中的桃、枣、葡萄、菠萝、桔、桂圆、菠菜、芹菜、蕃茄、蘑菇等。

锌是人体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缺锌会导致生长矮小、生殖器发育不良、智力发育差等。

牛羊肉、瘦猪肉、蛋黄中的含锌量较高。

微量元素在体内起什么作用(1)协助普通元素的输送,例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一个重要部分,血红蛋白之所以能把氧带到全身每一个细胞去,主要是依靠铁。

(2)微量元素为酶的活性不可缺少的因子,有些是酶的激活剂,如锌离子能激活肠磷酸酶及肝、肾过氧化氢酶,为胰岛素合成所必需。

(3)参与激素的作用。

(4)一些微量元素能影响核酸代谢,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除了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外,还需要一定量的铁、锌、铜等等。

其中尤为铁、锌最为重要。

铁的摄入量不足,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轻度缺铁的儿童注意力会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学习。

缺锌会影响骨骼生长和性发育,表现为食欲不振、味觉不灵敏,身高体重都赶不上正常的儿童。

因此,儿童的饮食一定要多样化,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成分。

别让微量元素成孩子健康“短板”最新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十大城市2岁以内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达24.2%,0岁至6岁儿童缺锌比例为39%,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儿童钙摄入量不足也比较严重,只达到其膳食钙推荐摄入量的1/3左右,而达到标准摄入量的不足5%。

补,还是不补周先生最近为两个月大的孩子该不该补钙的事犯愁。

他媳妇认为,孩子最近睡觉不好,晚上睡六七个小时,白天基本上只睡一两个小时,抱着睡得挺好,但往床上一放就醒,肯定是缺钙,必须得补。

而周先生则认为,孩子虽然睡得比较少,但孩子只要醒着,精神好得很,而且不哭不闹,不像是缺钙的样子,没有必要补,相反,补多了反而对孩子不利。

夫妻二人常为此争论不已。

对此,我省育儿专家、齐鲁医院博士生导师王玉玮认为,如今的家长对儿童健康非常关注,孩子稍有点异常,就会被认为是缺某种元素了,甚至有些家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

这其实是年轻的父母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王玉玮认为,判断孩子是不是缺某种元素,一是要看有没有相关症状,二是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由专业医生来判断如何处理,而不能由自己盲目地补充。

微量元素不能滥补面对众多的营养品广告,家长们往往会手足无措。

那么那些补钙、补锌营养品对孩子的健康到底有没有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主任营养师杜慧真介绍,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盲目给孩子补微量元素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比如儿童因盲目补铁造成体内含铁量过多,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在体内失衡,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增高,有导致小儿心肌受损的危险。

因此,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营养不良,应及时上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微量元素缺乏有症状可察据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儿童主要是缺乏锌、铁、钙、硒等四种微量元素。

那么,如何才能察觉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呢?王玉玮介绍,一般来说,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症状来判断,如果有相应的症状出现,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然后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微量元素。

为此,王玉玮告诉记者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判别方法:锌缺乏。

表现:食欲降低。

食欲降低是婴幼儿缺锌的早期表现之一。

缺锌的孩子味觉减退,对酸、甜、苦、咸分辨不清;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体重不增;抵抗力差,反复感冒或腹泻;易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缺锌还会损害孩子的味蕾功能,出现厌食。

富含锌的食物: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子、猪肝、牛肝等。

铁缺乏。

表现:缺铁性贫血对于育龄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重度缺铁性贫血可增加儿童和母亲的死亡率。

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青少年注意力、学习能力、记忆力异常。

铁缺乏的幼儿,铅中毒的发生率较无铁缺乏的儿童高3-4倍。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豆类、绿叶蔬菜、红糖、禽蛋类。

人乳的铁吸收率高达70%。

对婴儿来说,由于母乳中铁含量较低,胎儿期从母体获得并储存在体内的铁会在生后6个月左右消耗完毕,如果辅食添加不及时,婴儿会在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发生铁缺乏症,进而出现贫血症状。

钙缺乏。

表现:钙是儿童膳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之一。

快速成长中的婴幼儿长期摄食钙过低并伴有维生素D缺乏,日晒少,可引发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

富含钙的食物: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