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内容复习 修改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专升本考试大纲《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旨在使大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如下:一、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考试内容可分为文学作品和写作两大类,其中文学作品部分又包括对语言知识、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能力等的考核。

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具体如下:(一)语言知识部分语言知识,主要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对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角度出发,要求学生辨识、说明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现代文体中疑难词语的意义。

1、文言实词考核。

主要是辨识常见的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解释常用的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

应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文言虚词考核。

主要是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含义或用法,辨识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或作用,掌握其一般规律和特殊用法或含义。

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者、所、以、于、而、焉、乃、则、诸等。

3、文言句式考核。

主要了解文言文中那些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名词作状语,以及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等。

要求在古文今译时,能把这些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和句式正确转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

(二)文学知识部分文学知识,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

对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作者的字号、所属朝代和国别,主要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和风格、所属文学流派或团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最基础的知识点)、作品集名称;认识课文所属专书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对文体知识的考核,要求认识课文所涉及的各种文体及其主要特征;认识我国古代诗文的特殊文体分类(如散文中的语录体、纪传体、书信体、史论体、游记体、寓言体,古体诗中的楚辞、乐府、歌行,格律诗中的律诗、绝句以及词和散曲等)及其主要特征。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策略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策略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策略考试复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准备考试。

1. 制定复计划:制定一个详细的复计划是复的第一步。

根据考试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任务。

确保每个重要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复时间。

2. 整理笔记:复时,可以通过整理笔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点整理成清晰、简洁的笔记,方便日后温和回顾。

3. 多做题:通过做大量的题可以加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选择一些与考试内容相符的题,并逐步提高难度。

通过做题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4. 阅读经典文本:大学语文考试经常涉及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选择几篇经典文本,认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品味。

5. 写作练:语文考试中的写作部分往往需要较好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多做些写作练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选择一些常见的写作题目,多加练,并注意写作的结构、逻辑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6. 组织讨论:与同学一起组织讨论小组,相互交流研究心得和问题解答。

通过参与讨论可以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维。

7. 制定复计划:在复过程中,及时做好总结和反思。

每天回顾当天的复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及时调整复计划。

以上是一些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的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并坚持执行,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祝你考试顺利!。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2辨析修改蹭教师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考点精讲复习板块3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练透2辨析修改蹭教师
(3)改后检验。修改完毕,代入语段,检验是否准确流畅。
2.因病施策
修改病句时,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尽量保持句意的简洁、句式或陈述对象的一致。
(1)搭配不当——换,更换词语使之搭配恰当。
(2)语序不当——调,调整语序。
(3)成分赘余——删,删掉多余的成分。
A.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
B.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时,既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C.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也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
D.中国印章运用铁刀精雕细刻,既创造中国绘画的艺术美感,也直接体现中国书法的运笔特征。
【修改病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答:_汉字还衍生出各种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段,更造就了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艺术生活。__
【解析】画横线句语病有二:一是“诞生出各种表现形式和造型手段”搭配不当,二是“特有的中国书法艺术”语序不当。
关联词
出现了如“虽然”“但是”“如果”“就”等关联词,往往容易造成语序不当的错误
判断词
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命题者往往会设置主语与宾语之间搭配不当的语病
抓“否则”
“否则”表示“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的语病
对点强化
1. (2023·浙江省温州市第三次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辞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发展起来的楚国地方特色,屈原及其后学宋玉是楚辞最主要的创作者,与《诗经》迥然不同。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诗歌:诗歌是以意象为诗情表达的基本结构单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新奇的比喻,具有强烈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表现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由衷咏叹的文学体裁。

2、悲剧:悲剧源于古希腊。

是描写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破灭的戏剧。

目的是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3、雷雨:曹禺的话剧《雷雨》写于1933年,是中国”五四”以来最优秀的剧目之一。

剧本以20 世纪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周朴园家庭内部的种种纠葛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当时黑暗的中国社会。

4、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是指以互联网为发表平台和传播媒介,借助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演绎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在网上创作、发表,供网民阅读的文学作品。

5、科学小品:科学小品又称科普小品,是指以文学小品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让一般读者了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的文艺性科普文体。

一、单选、多选、填空1、蒹葭——《诗经》《诗经》是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伊人”可以是所渴望的贤才,也可以是所追求的心上人,甚或可以是所憧憬的某种理想、愿景。

“在水一方”可看作是对一切渴望而不可及的人生经验的艺术概括。

2、渔夫——《楚辞》《楚辞》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惯用格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大解放。

背----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的形象往往是参破人生、远离尘俗的隐逸思想和超旷人格的象征。

屈原是一位忠而见黜、历尽磨难,却始终坚持理想人格的正直士大夫形象。

3、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简介大学语文考试是每位大学生必须参加的重要考试之一。

它旨在考核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加强语文素养,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以下是大学语文考试的详细内容要求。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大学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题目涵盖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类文体,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思想主旨、情感色彩、修辞手法等,并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同时,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和信息,能够做到快速而准确的阅读。

三、写作能力写作是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大学语文考试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主题明确的议论文写作。

作文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语句通顺流畅,层次清晰,观点明确。

考生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四、文学常识大学语文考试中也会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了解。

文学常识包括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作品、作者、流派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古代文学名著,熟悉其主要内容和作者,能够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和艺术手法。

五、诗歌鉴赏诗歌鉴赏是大学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和理解诗歌,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点。

考生需要理解诗歌的意象、韵律和修辞手法,并能对诗歌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六、修辞与辨析修辞与辨析是考查考生对语言修辞和词汇用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能够辨析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效果和意图。

七、古代文学作品阅读和解析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是大学语文考试的一部分,要求考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元曲明传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考生需要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意思,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把握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并能作出恰当的评析。

以上是大学语文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简介,希望考生能够根据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和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应试能力。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考试复习要点作为大学语文考试的复习要点,我们需要系统地掌握和回顾语文学科的知识点。

下面将按照语文学科的核心领域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古代文学1. 古诗词:复习古代诗人及其作品,包括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重点关注作者的生平背景、创作风格、作品主题等。

2. 古典小说: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理解其意蕴和价值观。

3. 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古代文言文,掌握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典故、引证和修辞手法等。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了解现代散文作品的代表性作者及其作品,熟悉其风格、主题和思想内涵。

2. 新诗与现代诗歌:学习现代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重点掌握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意境的表达。

3. 现代小说:重点阅读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掌握小说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等要素。

三、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1. 修辞方法: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运用,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熟练辨析修辞手法在诗歌、散文、小说中的应用。

2. 写作技巧:掌握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如段落衔接、语言表达、结构安排等,注重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语言文字知识1.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增加词汇的掌握程度,特别要注意近义词、反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

2. 语法知识:重点学习并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点,特别是句子成分、时态、语态和语气等方面。

3. 阅读理解: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注重提高对文章细节、主旨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五、写作范文与素材积累1. 熟悉范文:阅读各类范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学习范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2. 积累素材:关注社会热点事件,积累素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学会将素材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总结:通过系统的复习和总结,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在大学语文考试中的应试能力。

掌握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方法与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文字知识等复习要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成绩。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考试题型及资料整理以下资料纯属个人整理,有需要就看看,不需要可忽略,大家认真复习,预祝大家期末稳过!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来自往年试卷二、判断题(10分)往年没有判断题,可能会改编选择题或者课本基本常识之类的1.“潮州八景”中的“鳄渡秋风”相传与( C )有关:A.韩非子B.韩元吉C.韩愈D.陈尧佐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C )A .《庄子》B .《老子》C .《论语》D .《孟子》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者是( B )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子4.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是( A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王粲5.“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诗句中“白”是指( B )A.白居易B.李白 C.白朴D.白行简6.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B )A.欧阳修B.苏轼C.陆游D.辛弃疾7.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诗集是( A )A.《女神》 B.《红烛》 C.《死水》 D. 《北方》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出自( d )A. 朱熹B.苏轼C.白居易D. 韩愈9.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柳三变”是( D )A.柳宗元 B.柳公权 C.柳开 D.柳永10.元代有“曲状元”之称的作家是( B )A .关汉卿B .马致远C .王实甫 D. 郑光祖11.曹七巧是张爱玲小说( B )中的主人公A.《倾城之恋》B.《金锁记》C.《半生缘》D.《红玫瑰白玫瑰》12.由徐志摩发起的文学社团是( A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13.鲁迅的作品集中,属于散文诗集的是( C )A.《呐喊》B.《坟》C.《朝花夕拾》D.《野草》14.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B )A.问题与主义之争B.《新青年》杂志的创刊C.《每周评论》的创刊D.《努力周报》的创刊1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A.《狂人日记》B.《孔乙己》C.《药》D.《阿Q传》16.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D )A.《幻灭》B.《动摇》C.《追求》D.《子夜》17.老舍小说的代表作是( A )A.《骆驼祥子》B.《猫城记》C.《老张的哲学》D.《赵子曰》18.《雷雨》的作者是( C )A.老舍B.茅盾C.曹禺 D.郭沫若19. 散文《背影》的作者是( B )A.鲁迅 B.朱自清 C.梁实秋 D.周作人20.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 D )A.《柏子》B.《萧萧》G.《神巫之爱》D.《边城》21.“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

《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大学语文二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大学语文二是为了考察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文学鉴赏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通过该考试,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形式1. 阅读理解考生将会面对一篇篇不同题材和难度的文章,要求对文章进行细致的阅读,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题目类型可能涉及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赏析等。

2. 写作表达写作表达是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写作展示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写作题目可能包括命题作文、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3. 文学鉴赏考生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题目会以文学作品的摘录、情境分析和文学知识的考察等形式出现。

三、考试要点与技巧1. 阅读理解(1)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逐步提升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关键信息的捕捉能力。

(2)注重扩充词汇量,加强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练习做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2. 写作表达(1)熟悉不同文体的写作风格和结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素材和观点,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在表达时注重观点的准确性和深度。

(3)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性。

3. 文学鉴赏(1)熟悉一定范围内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关注作品中的主题与问题。

(2)学习一些常见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3)运用鉴赏的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注重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意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四、备考建议1. 多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提高语言运用和文字理解能力。

2. 注重积累文言文的词汇和阅读技巧,提高对古代文献的理解能力。

3. 多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作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主要内容复习考试时间:6月28号占期末总分60%题型:主观题(大部分)和填空题一:诗歌1、(必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_谓我何求__。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__。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比喻。

相当于现在的比喻修辞方法。

形容一个女子:手如柔荑,肤如凝胭,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相当于现在的象征修辞方法。

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3、《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二:诗经、楚辞1、精彩语言辑录(必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不需要掌握)△帝子降兮北诸,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湘夫人》)△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渔父》)(不需要掌握)2、古诗十九首·十五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三:魏晋南北朝诗歌1、(必背填空题)●建安风骨“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正始之音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南北朝诗歌*陶渊明*谢灵运2、建安文学a.建安文学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土壤b.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云:“观其时文, 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犯, 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概而多气也。

”(考试内容:这是对曹植的评价)3、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三十四一日复一朝,一昏复一晨。

容色改平常,精神自飘沦。

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人。

对酒不能言,凄怆怀酸辛。

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愁苦在一时,高行伤微身。

曲直何所为?龙蛇为我邻。

5、陶渊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登池上楼》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A.考试内容:对比这两首诗歌同:内容:陶渊明田园诗和谢灵运山水诗都以客观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但谢诗重描摹山水,陶诗则表现了更多进步内容;在表现诗人与自然的相亲中,陶诗体现“乐”,谢诗则表现出“忧”。

艺术风格:陶诗和谢诗都有清新自然的一面,但陶诗显现古朴之风,谢诗则追求声色;陶诗情、景、理浑然天成,谢诗则是游离的;陶诗的启示性语言平淡自然,谢诗的写实性语言精工雕琢。

《归园田居》中,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投身其中则为“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看作冲出“樊笼”,重返自然。

透过诗人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描写,我们可心感受到诗人摆脱尘网、回归田园的兴备和愉悦之情。

生不逢时,悲士不遇,只有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才是他们心灵的栖居之地。

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大自然的灵秀、真美和官场的黑暗、虚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官场是“樊笼”,而自然却能将他们的思想引向自由和适意。

由此,表现和赞美大自然的灵秀和真美是陶谢诗歌创作的共同内容。

异:所抒发的感情不同陶渊明:抒发的是决心归隐、乐于归隐的那份欣喜之情。

谢灵运:集中抒发失意贵族的那份苦闷和牢骚之情。

归隐是陶渊明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的标志。

在归隐时期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以此来抒发自己对污浊社会的愤恨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如他的《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写出了陶渊明辞职归田后,那种愉快的心情和乡居的乐趣。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塑造了一个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图:“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把这种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与当时社会官场中尔虞我诈、互相倾轧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陶渊明讨厌现实的黑暗,尽管实现理想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还是洁身自好,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对于自己的归田园居犹如久被束缚的小鸟冲出樊笼,重返自然一样欣喜。

而谢灵运是世袭康乐公,又是在任职期间获罪被诛,他的山水诗大多写于被贬之时,正因为被贬心情忧虑,于是他寄情于山水,把自己那份失意和牢骚显现于自己的山水作品之中。

如他的山水诗代表作《登池上楼》有“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佳。

”意思是说潜虬能棲于深渊之中,飞鸿能止于云霄之中,皆能各得其所,而自己却羁于世俗尘网之中而进退不得,因此面对虬、鸿而感到惭愧。

自己想要及时增进德业,做一番事业,遗憾的是自己的智能不及,想要回家种田,则自己怕体力也担当不了。

寥寥数笔,把自己那份失意、无奈的苦闷、牢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陶渊明:陶渊明(363—427),一名潜,字元亮,谥号(私谥)靖节先生,锺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田园诗人。

清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

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是陶渊明。

谢灵运:山水诗的鼻祖,其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

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

B.宗白华语、朱光潜、鲁迅对陶渊明的评价:❖宗白华:“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

这优美的自由的心灵找到了一种适宜于表现自己的艺术,这就是书法中的行草。

行草艺术纯系一片天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划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这种超妙的艺术,只有晋人萧散超脱的心灵,才能心手相应,登峰造极。

”❖朱光潜:“屈原阮籍李白社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

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处,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考试内容:他们评价的观点相反。

我们的看法是什么?四:唐代诗歌唐代诗歌——王维、李商隐考试内容:宏观思想上评价王维的辋川诗《无题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考试内容:典故《贾氏》《宓妃》五:现代诗歌(必背)1、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世纪初:新诗的“尝试”❖20年代:徐志摩与新月派❖30年代: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40年代:七月派;穆旦与九叶派❖70、80年代考试内容:填空派别和诗人2、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考试内容:背诵《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也许我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每一个时刻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一片天空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和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我让它们挨得很近让它们相爱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我还想画下未来我没见过她,也不可能但知道她很美我画下她秋天的风衣画下那些燃烧的烛火和枫叶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画下婚礼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想涂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想画下风画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岭画下东方民族的渴望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最后,在纸角上我还想画下自己画下一只树熊他坐在维多利亚深色的丛林里坐在安安静静的树枝上发愣他没有家没有一颗留在远处的心他只有,许许多多浆果一样的梦和很大很大的眼睛我在希望在想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让它们去寻找蝴蝶让它们从今天消失我是一个孩子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3、《感觉》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4、海子《春天,十个海子》❖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春天,十个海子❖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5、舒婷【童话诗人】——给G·C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于是,人们相信了你相信了雨后的塔松有千万颗小太阳悬挂桑椹、钓鱼竿弯弯绷住河面云儿缠住风筝的尾巴无数被摇撼的记忆抖落岁月的尘沙以纯银一样的声音和你的梦对话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五:从诗歌走向戏曲白居易:《长恨歌》白朴《梧桐雨》洪昇与《长生殿》六:戏剧1、从四个层面解读《霸王别姬》考试内容电影赏析:主题、分析人物、人物关系、分析意象(镜子:代表着虚幻剑:代表着定情信物)、分析细节主题:电影通过京剧艺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的当代史,并试图探讨历史变更对中国京剧艺术地位的影响人物关系:蝶衣与段小楼是在同一剧团的师兄弟,童年时遭受的苦难以及师兄的关爱使蝶衣对师兄有一种特殊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和师兄永远在一起,但在师兄看来,蝶衣仅仅只是他的师弟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