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的意义》主题班会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教案

2024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教案

2024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简介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学习中小学生守则。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需要遵守一定的守则规范,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和行为习惯。

通过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守则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二、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守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守则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守则?•讲解守则的定义:守则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准则,是为了维护秩序、促进和谐而制定的规定或规则。

2. 为什么要遵守守则?•引导学生思考遵守守则的重要性:守则是学校、社会生活的基础,遵守守则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3. 学校中的常见守则•分享学校常见的守则,如课堂纪律、校园安全、卫生整洁等,并解释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4. 如何遵守守则?•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建议,如遵守规章制度、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守则意识。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守则的内容和意义。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就守则问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守则的重要性和遵守守则的好处。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模拟情境中感受守则的应用和作用。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生动的故事或情景,引起学生对守则的关注和思考。

2.讲解守则的定义(10分钟):向学生解释守则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他们理解守则对学校和社会的意义。

3.分享常见守则(15分钟):列举学校中常见的守则,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其背后的道理和作用。

4.讨论守则的意义(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守则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守则的价值。

5.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次班会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守则。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讨论、互动中的表现,观察其对守则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可以设计简单的问答或情景模拟,考察学生对守则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规则的意义》主题班会教案

《规则的意义》主题班会教案

规则的意义七(1)班主题班会执教:岳晓明活动目的:1、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违反规则的危害。

2、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3、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4、引导学生思考法律规则与道德意识的关系。

设计理念:本次班会以“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教育目的,通过读故事谈感受、问题讨论、反面案例启示、看电影谈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活动准备: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准备和规则有关的材料。

3、准备电影《规则》的视频,制作PPT。

活动时间:2013年5月27日下午第四节活动过程:一、引入:哈佛大学的一个故事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

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

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的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读完后归还。

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

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

霍里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有一个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道,原来的铁轨不用了,新的路轨建好并通车了。

在新修建的路旁,树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

有几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的警告后,他就跑到了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耍,而其他三个学生虽然看到那块牌子,但他们不理会,仍旧跑到新修建的轨道上去玩。

这个时候突然一辆火车疾驶而来,速度太快,学生们已经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遵守规则》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遵守规则》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遵守规则》教案名称:遵守规则教学目标:1. 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常见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内容:1. 规则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3. 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好处。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情况;2. 倡导法:通过倡导和引导,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3.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和影响。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什么是规则?规则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回忆并谈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遵守的一些规则。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会变得怎样?第二步:讲解(15分钟)1. 讲解规则的定义和分类,如生活规则、学习规则等。

2. 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规则和学习规则。

3. 讲解遵守规则的意义和好处,如维护秩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等。

第三步:活动和讨论(20分钟)1. 分小组讨论:列举一些学校和班级中的规则,并解释其意义和好处。

2. 小组展示并进行讨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或反对意见。

第四步:情景模拟(25分钟)1. 安排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比如,模拟上课时的场景,学生分角色扮演老师、学生和违反规则的学生,情景模拟老师作出适当的反应。

3. 让学生根据情景模拟的经历,讨论并总结出学习规则的重要性和好处。

第五步: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遵守规则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帮助?3. 延伸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下需要遵守规则?我们应该如何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和习惯?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用于导入和讲解的辅助资源;2. 情景模拟所需的道具和角色扮演任务卡。

《班级生活有规则导学案-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班级生活有规则导学案-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班级生活有规则》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日我们要进修关于班级生活规则的内容。

班级生活规则是指在班级中同砚应恪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它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建立良好的进修环境。

在进修这个主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班级生活规则以及恪守规则的重要性。

二、目标1. 了解班级生活规则的作用和意义。

2. 理解恪守班级生活规则对于个人和集体的重要性。

3. 分析一些常见的班级生活规则及其背后的道理。

三、进修内容1. 什么是班级生活规则?班级生活规则是指在班级中同砚应恪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它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建立良好的进修环境。

班级生活规则通常包括如守时、尊重他人、守纪律、关怀公物等内容。

2. 为什么我们需要班级生活规则?班级生活规则的存在可以援助我们建立秩序和规范,维护班级的正常运转和进修氛围。

恪守规则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班级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干系,提高进修效率。

3. 恪守班级生活规则的重要性- 恪守规则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干系。

- 恪守规则可以维护班级秩序,让进修更加高效。

- 恪守规则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表现,可以培育同砚的责任心和自律性。

四、案例分析1. 尊重老师和同砚恪守班级生活规则,表此刻尊重老师和同砚,不打搅教室秩序,不说脏话、不损坏教室设施。

这样的行为有助于维护良好的进修环境,让大家更好地专注进修。

2. 守时守时是一项分外重要的班级生活规则,它可以培育同砚的时间观念和自律性。

恪守守时规则,不迟到、不早退,可以援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进修习惯,提高进修效率。

3. 关怀公物关怀公物是我们班级生活规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在桌子上乱涂乱写、不随地乱扔垃圾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关怀公物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学校财产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卖力。

五、总结班级生活规则是我们在学校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恪守规则,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干系,提高进修效率,培育自律性和责任心。

2024年《有规矩才有方圆》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有规矩才有方圆》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有规矩才有方圆》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希望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规矩”与“方圆”的内涵,明确规则与纪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规则与纪律的认同感和遵守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将规则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中,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阐释“规矩”与“方圆”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遵守规则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秩序的维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并愿意遵守规则,形成自律意识。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融合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

三、教学过程引入阶段通过一则关于“规矩与方圆”的寓言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规矩重要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经历。

理解规矩的内涵讲解“规矩”的定义和内涵,包括个人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遵守或违反规矩的实例,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规矩与方圆的关系探讨阐述“规矩”与“方圆”之间的隐喻关系,即规矩是划定行为边界的“方圆”。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和不遵守规矩的场景,直观感受规矩对于维持秩序的重要性。

如何遵守规矩分享个人遵守规矩的经验和策略,如制定学习计划、遵守课堂纪律等。

开展小组活动,设计并展示“我的规矩生活”计划,鼓励学生将规矩意识融入日常生活。

总结与行动倡议总结本次班会的核心内容和讨论成果,强调遵守规矩的意义。

发起“从我做起,遵守规矩”的行动倡议,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分享交流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角色扮演道具、分享板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一份“我的规矩生活”计划,包括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内容。

守规则学规范主题班会教案

守规则学规范主题班会教案

守规则学规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则和规范,并明白守规则学规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

1.规则和规范的概念和重要性。

2.如何守规则学规范。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自觉守规学规范。

2.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1.准备PPT,包括规则和规范的相关内容。

2.准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规则和规范的重要性。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守规学规范。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规则和规范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规则和规范,并说明守规则学规范的重要性。

2.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规则和规范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白守规则学规范对个人和集体的意义。

3.案例分析(15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规则和规范的重要性,以及不守规则不遵守规范可能带来的后果。

4.小组讨论(20分钟)。

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守规学规范,每组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进行交流讨论。

5.展示和总结(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总结,并强调守规则学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

六、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守规则学规范的心得体会,或者制定一份班级规范,明确规定班级成员应遵守的规则和规范。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规则和规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守规则学规范的重要性。

但是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守规学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八、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或者相关工作人员来进行规范教育讲座,加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一些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规则和规范。

中职规章制度班会教案范文

中职规章制度班会教案范文

中职规章制度班会教案范文第一节: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一、规章制度的意义1. 规章制度是对学校行为规范的明确规定,是学校管理的基础。

2.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 规章制度的存在可以减少学校管理的难度,促进学校秩序的稳定。

二、规章制度的内容1. 学校纪律2. 学习规范3. 日常生活规定第二节:常见违规行为及处理方式一、迟到早退1. 迟到早退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秩序,应该严格禁止。

2. 迟到早退三次以上要进行警告,超过五次要进行批评教育,并通知家长。

二、擅自离校1. 学生擅自离校会造成学校管理混乱,应该坚决禁止。

2. 对于擅自离校的学生,要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理,严重者要进行严厉处罚。

三、违反学习规范1. 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提前离开等行为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

2. 对于违反学习规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三节:班级管理方式及班会制度一、班级管理方式1. 班级实行班干部制度,建立班级民主管理机制,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2. 每周召开班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及时解决问题。

二、班会制度1. 班会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2. 班会内容包括学业情况、生活情况、学生意见等,要求班级干部及时反馈。

第四节:班会教案范例教案名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规章制度的意义和内容。

2. 掌握常见违规行为及处理方式。

3. 了解班级管理方式及班会制度。

二、教学内容1. 规章制度的意义2. 规章制度的内容3. 常见违规行为及处理方式4. 班级管理方式5. 班会制度三、教学过程1.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2. 在教学中逐一介绍规章制度的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规章制度的执行。

3. 结合实际情况,讨论常见违规行为及处理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

4. 介绍班级管理方式及班会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遵守规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遵守规则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恪守规则》导学案第一课时主题:恪守规则的重要性目标:了解恪守规则的意义,培育同砚的规则认识和自律能力。

一、导入(10分钟)1. 通过引入一个小故事或情境,让同砚谈论“为什么我们要恪守规则?”2. 谈论一些恪守规则的例子,如教室纪律、交通规则等。

二、熟识规则(20分钟)1. 介绍不同类型的规则,如学校规则、社会规则、家庭规则等。

2. 通过小组谈论,让同砚列举一些他们熟识的规则,并谈论规则的作用。

三、规则的意义(30分钟)1. 规则能够带来秩序,让生活更有序。

2. 恪守规则可以保卫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恪守规则是维护公平宁公理的方式。

四、恪守规则的好处(20分钟)1. 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交干系。

2. 增强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3. 营建和谐的进修和生活环境。

五、规则的执行(20分钟)1. 介绍规则的执行者和规则的后果。

2. 谈论不恪守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并分析其影响。

六、小结与反思(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恪守规则的重要性。

2. 让同砚沉思自己平时对规则的态度,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七、作业(5分钟)1. 让同砚写一篇关于“我是如何恪守规则的”作文。

2. 提示同砚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恪守各种规则,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八、延伸活动(30分钟)1. 让同砚分角色扮演小组对话,模拟在不同情境下恪守规则的场景。

2. 打算小组竞争或游戏,加深对规则观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堂课的进修,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度地理解恪守规则的重要性,培育自律和遵纪守法的认识,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能够增进同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营建和谐的进修氛围。

期望同砚们能够从中受益,成为守规则、尊重规则的好公民。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将能够理解为什么需要恪守规则,明白违反规则的后果,并精通一些常见的规则及其重要性。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砚回忆一下平时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规则是什么?为什么要恪守这些规则?2. 演示:老师可以通过举例或视频展示的方式,让同砚了解违反规则的风险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则的意义
七(1)班主题班会执教:岳晓明活动目的:
1、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违反规则的危害。

2、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活动。

3、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4、引导学生思考法律规则与道德意识的关系。

设计理念:
本次班会以“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为教育目的,通过读故事谈感受、问题讨论、反面案例启示、看电影谈体会等一系列活动对本班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准备和规则有关的材料。

3、准备电影《规则》的视频,制作PPT。

活动时间:
2013年5月27日下午第四节
活动过程:
一、引入:哈佛大学的一个故事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

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

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的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读完后归还。

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

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

霍里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讨论
有一个火车轨道,由于道路改道,原来的铁轨不用了,新的路轨建好并通车了。

在新修建的路旁,树了一块牌子,上写“严禁在此轨道玩耍”。

有几个学生放学后来到了这里,有一个学生看到牌子的警告后,他就跑到了原来的旧轨道上去玩耍,而其他三个学生虽然看到那块牌子,但他们不理会,仍旧跑到新修建的轨道上去玩。

这个时候突然一辆火车疾驶而来,速度太快,学生们已经来不及从轨道上离开。

假定这两个岔道口中间有个控制装置,可以决定火车往哪个方向开,既可以沿着新的轨道也可以沿着原来的旧轨道开。

讨论:(1)如果你是控制员,你会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是原来的旧轨道还是新的轨道?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2)如果你是下面那三个在新轨道上玩耍的学生之一,你希望控制员把火车调到哪个方向?为什么?说说你此时的心情。

(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生命负责!
规则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护!
三、知识辨析
何谓规则?
为什么需要规则?
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教师参考: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和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

规则具有普遍性。

另外规则也指大自然的变化规律。

自然法学家认为,制定规则是为了避免人类在相互争夺中自我毁灭。

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四、读故事,谈感想
抓螃蟹的渔民往往会携带头小肚子大的竹篓。

捉到第一只螃蟹后,他们会把盖子盖严,以防止螃蟹逃走。

捉到第二只螃蟹以后,渔民就不再盖盖子了。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当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出口处拥去。

但是,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蟹通过。

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
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由另一只强大的蟹踩着它往上爬。

尽管篓口一直敞开着,但却没有一只螃蟹能够幸运地脱离牢笼。

思考: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五、我们的社会在规则意识方面表现如何?我们离法治社会有多远?
社会热点:北京自2013年5月6日起,行人闯红灯当场罚10元,“整治中国式过马路”正式开罚。

然而从首日开罚的效果来看,并没有完全震住闯红灯者,有的被罚,有的逃跑,有的找理由搪塞被教育两句便过关。

思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如此无视规则?
总结:文明从来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国家如此,个人也不例外。

国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法律来推动,当靠宣传教育已难以根治国人闯红灯的陋习,当国人已难以通过心中的自律来尊重规则、遵守秩序,通过罚款等法律途径来倒逼国民养成“红灯停、绿灯行”的基本规则意识,也很合情合理。

六.反面案例启示
案例一:上海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

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

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

”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

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

”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

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案例二:2002年9月21日,尤溪县某校学生卓某因张某对其殴打,把被殴打的事告诉了同班同学姜某等人,要他们第二天晚上晚自习找张某算帐。

次日晚自习第一节下课后,卓某带着姜某等人到张某的教室外挑衅,张某欲持水果刀冲到教室外与卓某等人殴打。

卓某等人要求姜某等人在晚自习后到学校门口拦截张某。

晚自习后,张某携带一刀水果刀走出校门,当卓某看到张某走出校门,即和姜某等人围住张某,对张某进行殴打,在殴打过程中,张某从口袋里拔出水果刀乱捅,姜某的左胸部被捅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后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教师点评: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以上同学平时在校表现非常不好,每天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经常与校外不良分子来往,从不遵规守纪和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可以说酿制如此惨祸也是他平时在校不遵规守纪埋下的祸根,我们要引以为戒!
七、遵守还是不遵守?这是一个问题.
世间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你遇到过让你困扰的事情吗?
事例:一厘米的良心义务
德国柏林墙倒塌的前两年,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因射杀一位企图翻墙逃向西德的青年克利斯而在1992年2月受到了审判。

亨里奇和律师都辩称卫兵的行为仅仅是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

然而,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却认为:“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

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

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

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被判处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

亨里奇案成了关乎“最高良知原则”的著名判例!“抬高一厘米”的主权成了人类面对恶政(或邪恶的上司)时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任何人都不能以服从命令为借口而超越一定的道德伦理底线!
八、看电影《规则》,谈体会
这是通过一起交通事故所引发的一段让人深思的小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大社会的背景下谁也逃脱不了规则的体系与重蹈覆辙.小的秩序构成了大的规则,在大社会中上演了循环的悲剧,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是游戏中的一员.
九、总结
规则是人类社会顺利运作的保障,规则意识越高,社会将会越文明,所以我们要遵守规则。

作为一个中学生,除了遵守之外,还应多一份对规则的审视与思考,为国家的法治化进程尽自己的力量。

此外,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要善于思考,在法律法规之外,还要有自己的良心判断和道德标准。

最后,让我们以康德的墓志铭共勉:
“有两件事我越思考越觉得神奇,心中也越充满敬畏,一是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一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准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