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合集下载

建筑环境学课后期末复习资料

建筑环境学课后期末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均来源于网络,可能个别有错误!)1、室外空气温度升降的原因是(A)A 、空气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升温,夜间向天空进行长波辐射而降温B 、空气因与地面传热而白天升温、夜间减温C 、空气在白天接受太阳辐射而升温,夜间则由于海陆风导致降温D 、由于日、夜风的流向不同而导致空气温度变化2、在30 ℃的空气环境中,人体的发热量与在22 ℃的空气环境中相比(D)A 、更多,因为人体出汗蒸发促进散热B 、更多,因为高温会导致人体代谢率增加C 、更少,因为皮肤与空气的温度减少了D 、变化不大,因为发热量主要取决于人体的活动量3 、晴天清晨树叶最容易结霜,原因是(D)A 、空气的温度下降低于露点温度B 、空气的温度下降达到露点温度C 、树叶表面的温度下降低于湿球温度D 、树叶表面的温度下降低于露点温度4 、夏季潮湿的空气环境导致人体不舒适的原因是(A)A 、高湿导致皮肤湿润度增加带来粘滞感,使人感到不舒适B 、高湿度导致大气压力降低,从而使人感到不适C 、高湿度导致人体热量散不出去,因而使人感到闷热D 、高湿度导致人体的汗出不来,因而使人感到闷热5、常用CO2 浓度来作为室内空气品质的衡量指标,是因为如果CO2 浓度指标(C)A 、会使人中毒B 、会导致氧气浓度下降而使人窒息C 、表征了人体散发的污染物会影响感知空气品质D 、表征了室内散发的VOC 也超标,影响人体健康6 、地下室的温度是(A)A 、春天最低B 、冬天最低C 、冬天比夏天低D 、夏天最高7 、为了改善夏季热环境,双层玻璃窗温度会升高,影响室内热舒适(B )A 、应该通风,否则内层玻璃温度会升高,影响室内热舒适B 、应该通风,这样可以有效带走太阳辐射的热量,减少向室内传热量C 、不应该通风,因为这样会增加空调湿负荷D 、不应该通风,因为这样会降低玻璃窗的热阻8 、在北方地区用玻璃封闭了南向阳台会使房间(C)A 、冬天变暖,夏天变凉B 、冬天变凉,夏天变暖C 、冬、夏均变暖D 、冬、夏均变凉9、人体的产湿量随着_________ 而上升。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剖析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工程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球形颗粒在静止流体中作重力沉降,经历_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阶段,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

2、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3、某室内空气中O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在1.013×105Pa、25℃下,3该浓度可表示为__ _ __ μg/m3。

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

在吸收操作中_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收。

5、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

6、当系统中流速、压力和密度等物理量只是___ ___的函数,而不随_ ____变化,该系统称为稳态系统。

7、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8反映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和。

9、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_ ___的结果。

10、在深层过滤中,流体的悬浮颗粒随流体进入滤料层进而被滤料捕获,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行为:__ ___、附着行为、__ ___。

11、常用吸附剂的主要特性有:(1)__ ___;(2)__ ___;(3)稳定性好;(4)适当的物理特性;(5)价廉易得。

12、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_____一侧,而_____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_______控制。

13、在流动系统中,水连续地从粗圆管流入细圆管,粗管内径为细管的2倍。

则细管内水的流速为粗管内流速的___ ____倍。

14、传热的基本方式有、和辐射三种,传热可以以其中一种方式进行,也可以同时以两种或三种方式进行。

15、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逆流、错流、 __ ______四种。

建筑环境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气温升降的直接原因是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

2、真太阳时为15点时,时角为 45°。

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值是在真太阳时 12 点时。

3、PMV是0时,表示人体的热感觉是适中,其PPD是 5% 。

4、距大气层上边界x处与太阳光线垂直的表面上的太阳直射辐射照度的计算式为 Ix=Iexp(-kx) 。

公式说明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射线在大气中行程的长短及大气层质量(大气透明度)。

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由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一部分太阳辐射即大气层吸收掉的太阳辐射会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其中一部分能量送到地面。

6、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气温的日较差。

7、人体的热平衡公式是 M-W-C-R-E-S=0 。

8、室内必要换气量的依据有以控制臭气为标准的,有以 CO2允许浓度为标准,有以烟臭和氧气为标准的等多种。

9、室内某一点的压力和室外同标高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称该点的余压。

10、冷负荷的定义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11、透过透光外围护结构的显热得热包括通过玻璃板壁的传热量和透过玻璃的日射辐射得热量。

12、与温暖的地面直接接触的空气层,一般空气温度随高度呈高往低变化,在寒冷、晴朗的夜晚,在某个范围,温度变化会出现部倒置的现象。

13、热感觉是人对周围环境是“冷”还是“热”的主观描述。

人直接感受并非环境温度,而是自己皮肤表面下的神经末梢的温度。

14、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声音强弱的物理量是声强。

对于一个点声源,在自由声场中,描述声功率与声强的关系式是 I=W/(4 r)。

15、自然通风的动力有热压和风压,夏季,风压是造成空气渗透的主要动力。

16、置换空调的换气效率、排污效率和余热排除效率分别是 100% 、>1和>1 。

17、两个0dB的噪声源叠加后,其噪声的总强级是3dB 。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专升本)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专升本)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专升本)一、填空题1.围护结构表面越粗糙、颜色越深,吸收率。

2.采用两种积分变换法,得到和两种冷负荷计算方法。

3.对人体的能量代谢率M起绝对影响的是。

4.建筑物必须满足美观性、安全性和、四个要求。

5.冬季的太阳高度角 越小,则其日射强度越。

6.夜间辐射包括与长波辐射、与长波辐射、与周围建筑和其它物体外表面的长波辐射。

7.声速是声波振动状态的传递,与媒介的弹性、和有关。

8.按灯具布局情况可分为照明、照明、照明和照明四种照明方式。

9.不好的室内空气品质除了引起人的不舒适外,还会和。

10.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中暴露水平评价属于评价指标。

(选填“主观、客观”)11.高激发的热环境适合做的脑力工作。

(选填“简单”或“复杂”)12.室内污染物按其特性可分为:、、三类。

13.某点的空气龄越小,说明该点的空气品质越。

14.确定太阳位置常用的两个角度是和。

15.普通平板玻璃对太阳辐射能中的是高透过。

16.服装吸收了汗液后,热阻,会使人。

17.根据消声原理,可把消声器分为:、和消声器。

18.人工光源分为光源、光源和LED光源三大类。

19.获得自然通风压力差ΔΡ的途径有和。

20.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约在 Hz~ Hz。

二、判断题(对选“√”,错选“×”)1.温度波在向地层深处传递时有衰减和延迟。

()2.空气对长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

()3.常规的送风空调去除的冷负荷包括室内其他各表面向空调的辐射热量。

()4.热中性就是热舒适。

()5.吸烟是世界公认的肺癌的第二大诱因。

()6.物理吸附对所吸附的气体选择性弱。

()7.共振吸声结构主要用于吸收高频声波。

()8.在暗环境中,人眼能看清物体的颜色,但无法分辩物体的细节。

()9.我国气候分区有两种: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建筑气候区划。

()10.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长波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11.当室内外温差平均值远大于室内外温差的波动值时,可用稳态法计算建筑冷热负荷。

建筑环境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筑环境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筑环境工程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25分)1.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环境工程的分支学科?A. 建筑环境学B.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C. 气象学D. 建筑经济学2. 在建筑环境工程中,不属于室内环境质量要素的是: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声音3. 以下哪种建筑环境工程设计原则是错误的?A. 节能优先B. 舒适性优先C. 经济合理D. 环保低碳4. 在建筑环境工程中,下列哪种方式不能有效提高室内空气质量?A. 增加通风量B. 使用空气净化器C. 减少人员活动D. 增加室内绿化5. 以下哪种建筑环境工程设计方法最为节能?A. 自然通风B. 中央空调C. 地源热泵D. 电暖气二、填空题 (每题5分,共25分)1. 建筑环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创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室内外环境。

2. 建筑环境工程的分支学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3. 建筑环境工程的四大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 建筑环境工程设计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原则。

5.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建筑环境工程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请列举建筑环境工程的四大基本要素,并简述其在工程中的作用。

3. 请简述建筑环境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为什么这些原则至关重要。

四、论述题 (每题20分,共40分)1. 请论述建筑环境工程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评价一个建筑环境工程的优劣。

建筑环境学期末考试

建筑环境学期末考试

选择或填空1、设臵楼间距的依据是: 1纬度越高间距越大,楼房高度越高间距越大;2根据冬至日最低日照标准确定楼间距;2、最低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其中最低日照标准:居住建筑冬至日底层建筑不少于2h 日照 时间;日照质量是通过日照时间的积累和每小时的日照面积组成。

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和大气透明度4、能量利用系数 能量利用系数即η=00t t t t n p --其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为排风,送风,室内平均温度。

5、影响热舒适的物理因素:空气湿度、垂直温差、吹风感、其他(年龄、性别)6、影响人体与外界显热交换的4个环境因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周围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空气风速7、PMV —PPD PMV 是同一环境下绝大多数人的感觉;PPD 是人群对热环境的不满意率;PMV —PPD 指标的推荐值-0.5~+0.5间,允许10%的人感觉不满意。

8、响度级:将听起来一样响的声音的响度用11000hz 纯音的声压级代表,反映了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变化。

9、微气候:指离地面30~120cm 高度范围内,在建筑物的周围地面上及屋面、墙面、窗台等特定地点的风、阳光、 辐射、气湿与湿度条件。

10、阈值:空气中传播物质的最大浓度阈值的三种定义:时间加权平均阈值、短期暴露极限阈值、最高限度阈值11、分子污染:特指低浓度污染。

12、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在市区出现一个明显的高温区的现象13、余压:仅有热压作用时,窗孔内外的压差。

为了节能,建筑物的形体系数控制在0.3以下;冰蓄冷空调为了电力“移峰填谷”。

简答题1、热压、风压风压:风的作用在建筑物表面形成的空气静压力;热压:室内外空气密度差所形成的压差(n w ρρ-)gh 称热压。

2、室外空气综合温度,室外气温室外气温:距地面1.5m 高,背阴处的空气温度;综合温度:室外气温由原来的w t 值增加了一个太阳辐射的等效温度ws I α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答案)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2.太阳方位角指太阳至地面上某给定点连线在地面上投影与当地子午线(南向)的夹角。

3.室外气温距地面高。

背阴处的空气温度。

4.冷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5.热负荷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

6.基础代谢率BMR临床上规定未经早餐前,保持清醒静卧半小时,室温条件维持在18-25℃之间测定的的代谢率叫做基础代谢率。

:有机挥发物。

:总有机挥发物。

:室内空气品质。

:病态建筑综合症。

11.气味浓度可感阈值/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不定义区别区分开的气体浓度。

12.气味浓度可识别阈值一定比例人群(一般为50%)能将这种气味与无味空气以某种已知区别区分开的气体浓度。

13.热压由于温差引起的室内外或管内外空气柱的重力差。

gh=ρw-ρn14.自然通风指利用自然手段(热压。

风压等)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方式。

15.机械通风指利用机械手段(风机。

风扇等)产生压力差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方式。

16.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17.声强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18.声压指介质中有声波传播时,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介质静压强改变量。

声级L AA声级由声级计上的A计权网络直接读出,用L A表示。

20.光通量光源的辐射通量中可被人眼感觉的可见光能量(波长380-780nm)按照国际约定的人眼视觉特性评价换算为光通量,单位为流明。

21.照度>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为E。

22.发光强度点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是广元在这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元内发射的光通量,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

23 显色性物体在待测光源下的颜色同它在参照光源上的颜色相比的符合程度,定义为待测光源的显色性。

建筑环境学2(专升本)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环境学2(专升本) 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
1、某时刻进入房间的总热量称为()
A冷负荷 B热负荷 C传递热量 D 得热量
2、在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中,()形式的余热利用效率最高。

A 下送上回
B 上送下回
C 上送上回
D 上送侧回
3、遮阳设施设置在玻璃窗内侧和外侧,对玻璃窗的遮阳作用是不同的,外遮阳的遮阳系数要()内遮阳的遮阳系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不确定
4.我国现行的洁净度分为()等级。

A. 1
B. 2
C. 3
D. 4
5.下列光度单位中,唯一能引起眼睛视感觉的量是()。

A. lm
B. cd C lx D. nt
6.当环境温度迅速变化时,热感觉的变化比体温的变化要()
A慢 B快 C不确定 D没变化
7.在建筑群的布局和自然通风的关系,()很难使风导入,这种布置方式只适于冬季寒冷地区。

A行列式 B周边式 C错列式 D斜列式
8、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称为()。

A 声功率
B 声强
C 声压
D 声功
9、锥形细胞具有()的能力。

A 仅辨认细节,无法辨认颜色
B 仅辨认颜色,无法辨认细节
C 辨认细节和颜色
D 无法辨认细节和颜色。

10、音色取决于()的构成。

A 频率
B 幅值
C 响度
D 谐频分量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描述风特性的两个要素是(),以此构成风玫瑰图。

A 风向
B 风速
C 风量
D 风势
2、热传导的三种形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环境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室内热湿源包
括:、、。

2.影响热感觉的因素有冷热刺激的存在、和
三个。

3.人的下丘脑是同时利用温度和温度信号来决定调节
方式的。

4.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能主要包括:辐射和辐射两
部分。

5.影响太阳位置的因素包括:赤纬、和。

6.建筑热湿环境的主要成因包括和
两项。

7.某窗孔余压为10Pa,窗外部风压为3Pa,则该窗内外压差为 Pa。

8.建筑材料相同时,墙体越厚重、越密实,隔声效果越(选填“好”或
“差”)。

9.室内空气污染途径包括:室外来源、和。

10.排风口排风温度工作区温度时,说明余热排除效率高,经济性好。

(选
填:>,=,<)
11.根据人体冷、热感受器的数量和分布位置可以判断,人体对的感受更
灵敏。

12.低激发热环境适合做的脑力工作。

(选填“简单、复杂”)
13.中和面是
指。

14.纬度越高,气温的年较差越。

15.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程度取决于
和。

16.热负荷采用态计算法,冷负荷采用态计算法。

17.两个声压级为0dB的噪声合成的噪声是 dB
18.视觉功效一般用完成视觉作业的和来定量评价。

19.机械通风包括、和三种方式。

20.粒径d<0.2μm的尘粒,主要靠的机理来捕集。

二、判断题
1.室外空气综合温度是单独由气象参数决定的。

()
2.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线区域。

()
3.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绝对透明的。

()
4.对人体的能量代谢率M起绝对影响的是肌肉活动强度。

()
5.室内空气品质差就是因为室内污染物的浓度超标。

()
6.示踪气体释放点在送风口,测点在室内任一位置,测出的气流组织参数是该
点空气龄。

()
7.常用B计权频率网络模拟人耳听觉对低频声不敏感的特征。

()
8.在工作场所内,以照亮整个工作面为目的的照明方式称一般照明。

()
9.low-e玻璃对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是高透,对红外线是低透。

()
10.内遮阳比外遮阳的遮阳阻热效果好。

()
11.一般来说,人体的衣服热阻越大,则人体与外界的换热量越小。

()
12.总新风量满足要求,则室内空气品质一定满足要求。

()
13.热压是指进风窗孔和排风窗孔两侧压差的绝对值之和。

()
14.PMV值越大,说明感到热舒适的人群比例越大。

()
15.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约在20Hz~20000Hz。

()
16.响度级的单位是方。

()
三、名词解释
1.城市微气候:
2.冷负荷:
3.气流组织(广义):
4.视觉适应:
5.热岛强度:
6.热感觉:
7.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