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最新慢性便秘诊疗指南

最新慢性便秘诊疗指南

一、便秘诊治流程提出的背景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

便秘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病症,包括胃肠道疾病、累及消化道的系统性疾病,许多药物也可引起便秘。

不少便秘无器质性病因,罗马II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提出和便秘有关的病症有功能性便秘、盆底排便障碍及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其中,功能性便秘需除外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因素。

而盆底排便障碍需符合功能性便秘的标准,并具备盆底排便障碍的客观检查依据。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以便秘为突出表现。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有些疾病如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症时的便秘甚至可导致生命意外;部分便秘和肛肠疾病,如痔、肛裂等均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高达15%~20%。

而北京地区对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

因此,预防和及时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大大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社会负担,制定适合于我国的便秘诊治流程,必将使整个社会受益。

2001年我国胃肠动力会议(深圳)提出便秘诊治流程,近10个月来在全国各地广泛征求意见,今年8月在北京中国慢性便秘论坛会上,我国200多名消化医师进一步讨论了诊治流程。

二、我国便秘流程的思路和依据:便秘的诊断要点:正常的排便需具备正常的结肠传输功能和排便功能。

如有任何环节的故障,均可以引起便秘。

对慢性便秘的诊断应包括便秘的病因(和诱因)、程度及便秘类型。

如能了解和便秘有关的累及范围(结肠、肛门直肠、或伴上胃肠道)、受累组织(肌病或神经病变)、有无局部结构异常及其和便秘的因果关系,则对制定治疗和预测疗效非常有用。

便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指症状较轻,不影响生活,经一般处理能好转,无需用药或少用药。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实用文档
功能性便秘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慢传输便秘
肠神经元和神经递质异常 Cajal间质细胞减少 肠胶质细胞减少 氯离子通道功能障碍
• 排便障碍型便秘
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 底肌失协调,直肠推进不足
感觉功能下降
• 正常传输型便秘
多见于IBS-C 多与精神心理异常有关
实用文档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13)
实用文档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13)
三级诊断
针对二级诊治无效的患者
再评估
生活习惯, 精神心理状态, 直肠肛管结构和功能
心理科 外科 消化科
实用文档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2013)
要点解读
治疗
实用文档
目的
• 缓解便秘症状 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
实用文档
基于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
器质性疾病
- 肿瘤 - 炎症性肠腐 - 各种原因引起肠腔狭窄、梗阻
系统性疾病
-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糖尿病等 - 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 - 脊髓损伤、帕金森病
药物因素
- 阿片制剂、精神类药、抗惊厥药、 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等
13版
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排便障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2 IBS-C
符合IBS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
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最近的 3个月满足症状标准
实用文档
Gastroenterology 2006,130:1480-1491
判断慢性便秘分型
慢传输型
排便障碍型 混合型 正常传输型
结肠传输延缓
排便次数减少, 粪便干硬, 排便费力
功能性排便障碍, 出口梗阻型便秘

2020年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最新课件)

2020年慢性便秘诊治指南(最新课件)
功能性排便障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动力障碍 肠道神经/肌肉病变 性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
器质性疾 肿瘤 病
炎症性肠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 窄、梗阻
2020-11-25
系统性疾 内分泌疾病:甲减、糖
13年 表1 慢性便秘常见病因与相关因素 病因 相关因素
功能性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 疾病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2020-11-25
10
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的监测
结肠传输试验:随标准餐顿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简易法于48小时拍腹 部平片1张,若48小时时大部分标志物在乙状结肠上,可在72小时再摄片 1张。
测压法:肛门直肠测压 球囊逼出试验:可反映肛门直肠对球囊的排出能力,健康人可在60s内排
出。 排粪造影:通常采用X线法,即将一定剂量的钡糊注入直肠,模拟生理
2020-11-25
7
鉴别诊断 • 对年龄大于40岁,有报警征象者,应进行必要时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 镜检查
便血、粪便隐血实验阳性、贫血、 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
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肿瘤家族史
2020-11-25
8
功能性便秘分型
慢传输型便秘: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 排便障碍型便秘: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6
个月。
2
流行病学
•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 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可高达22%。 •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2020-11-25
3
慢性便秘的相关因素
• 工作压力 • 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及不良生活事件) • 女性 • 低BMI • 文化程度低 • 生活在人口密集区 • 生活方式:低纤维素食物、液体摄入减少

秘诊治指南对临床医师的指导意义

秘诊治指南对临床医师的指导意义

观检查的相关性尚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但目前认 为分型对选择治疗方案的帮助非常大,在经验治 疗时即强调根据便秘症状初步分型,在二级和三 级诊治时强调根据客观检查分型,分型应作为治
疗选择的基础。
为什么强调个体化治疗?便秘治疗时的个体 化原则非常重要,因为:①症状的个体差异很大,治 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功能;②症状的间断性 和严重程度的波动性;③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 分型互相重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式;④不同患者 对某类药物的疗效存在明显的性别和个体差异。 作为内科医师都期望外科治疗可成为最后的 治疗手段,但殊不知目前外科医师对便秘的处理 和内科医师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特别是功能性便 秘的外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术前应充分了解结 肠、直肠、肛门的形态学和功能学变化,评估患者 的精神心理状态,预计手术风险和患者的获益。 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轻易选择手术治疗。 总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规范化,指南也 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需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体
陈克敏 郭传勇 李世荣


陈胜良
陈世耀
胡 冰
程留芳 胡伏莲 刘铁夫
施瑞华
迟宝荣 胡乃中
刘文忠
范建高 胡锡琪 吕愈敏
孙 夏 钢
方秀才 纪小龙 罗金燕 孙蕴伟 张振书
戈之铮 季
马Hale Waihona Puke 韩天权 李瑜元缪晓辉 王承党
峰 雄
刘厚钰 欧FEl钦
王立夫
孙大裕
巫协宁 张 军
唐国都 谢 钟 青

田字彬
魏良洲
叶胜龙
璐谢鹏雁
徐富星 周霞秋
志上。
一、便秘的诊断 以前便秘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给临床诊断 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国际上的学术交流语言也有 差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与临 床实践中的相关描述脱节,研究结果并不能真正 反映治疗的效果。因此,临床医师不但需要对这 类疾病进行诊断,更需要规范诊断。 如何诊断便秘?各医师对于便秘的理解并不完 全相同,如果都按照医师的理解给出诊断,可能又与 患者的实际情况不符。症状是患者的感受,无论患者 的理解和感受有多大差异,都应该以患者的主述为依 据。大量的临床研究认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 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是主要的便秘症状,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 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等口]。临床医师应该细致询问 患者的主观感受,分析并准确描述患者的主要便秘症 状,还需要指出,少数便秘患者的症状以非主要症状 为主,但他们也是便秘患者。 在病史询问中,还需要强调的是对患者心理 状态的正确判断,了解心理状态对便秘治疗非常 重要,特别是重度便秘、难治性便秘患者往往伴有 抑郁焦虑情绪,故在指南中提出一级诊治时即应 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对于难治性便秘患者考虑 心理专科医师的介入。 多数慢性便秘属功能性便秘,基于症状的诊 断是通过报警症状排除器质性疾病,与国外资料不 同的是,>40岁是报警指标之一,因为我国<45岁结 直肠癌患者的比例较高,可达20%。对于功能性 便秘,需要细致询问便秘的各个症状特点,因为根 据这些特点可初步判断便秘的临床分型,如慢传 输型、排便障碍型、混合型、正常传输型,需要根据 便秘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响判断便 秘的严重程度。 以症状为基础的诊断合理吗?相当多的医师 怕诊断功能性便秘,对诊断不放心,习惯于寻求病 理证据,使功能性便秘成为“排除性诊断”,这样临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21版)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21版)

便秘外科诊治指南〔2021版〕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随着人们生活程度的进步,饮食构造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加,以及精神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1年制定的"便秘外科诊治指南〔草案〕" ,对标准便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便秘根底和临床研究程度的进步,对慢性便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

我们这次对"便秘外科诊治指南〔草案〕"作相应的修订。

便秘表现为持续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排便次数减少。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量少、干结、排便费时和费力、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用手法帮助排便。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或长期无便意。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正常排便需要胃肠内容物以正常的速度通过消化道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并能刺激直肠肛管,诱发排便反射。

排便时盆底肌肉协调活动,完成排便。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障碍,均可引起便秘[2,3,4,5,6,7,8,9]。

1.结直肠外因素:〔1〕胃肠运动控制中枢:长期抑制便意、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认知障碍或痴呆;脑出血、占位、外伤[3]。

〔2〕神经传导: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传入、传出神经支配异常。

2.结直肠因素:〔1〕壁内神经传导:先天性巨结肠、特发性巨结肠、巨直肠。

〔2〕肠神经系统:慢传输型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10]。

〔3〕终末效应器:药物:如可待因、吗啡、抗抑郁剂、抗胆碱能制剂等[11];部分排便感受器缺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垂体功能低下、嗜铬细胞瘤、尿毒症、慢性肾病等;离子通道拮抗剂、冲动剂[3]。

〔4〕肌肉组织:假性肠梗阻、肛裂、肛管或直肠狭窄、老年、内括约肌失缓慢、盆底痉挛综合征、耻骨直肠肌肥厚、皮肌炎等[12]。

〔5〕间质组织:硬皮病、淀粉样变性、系统性硬化病等[13]。

〔6〕黏膜层:炎性肠病、泻剂结肠、直肠黏膜内脱垂[6]。

〔7〕直肠形态改变:直肠全层内脱垂、直肠前突。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为防治慢性便 秘提供了全面的策略和方法,有助于 推动防治工作的开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便秘的认识水平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 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
较大。
临床医生对慢性便秘的认识水平 参差不齐,导致诊疗效果不佳。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为临床医 生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慢性便秘 诊疗知识,有助于提高认识水平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慢性便秘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 ,容易出现跨学科诊疗的混乱 。
注意事项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
患者自我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
自我管理
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包括饮食调整、排便习惯改善、心理调适等方面。
随访计划
医生应为患者制定随访计划,定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05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的意义 与价值
对病因进行治疗。
02
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
治疗、病因治疗等。
03
方法选择
对于功能性便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方法改善症状;对于
药物性便秘,可以调整药物或停药;对于器质性便秘,需要针对病因进
行治疗。
04
慢性便秘的预防与康复指导
预防措施及建议
01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慢性便秘概述 • 慢性便秘的评估与诊断 • 慢性便秘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 慢性便秘的预防与康复指导 • 中国慢性便秘诊治指南的意义
与价值
01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中国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3、儿童:基础治疗包括家庭驾驭、合理饮食和排便 习惯训练。可选用开塞露或温氯化钠溶液灌肠,可应 用容积性泻药(同孕妇)
4、糖尿病患者:前提控制血糖,可选用容积性泻药、 渗透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
5、终末期患者:与患者运动、进食少,使用阿片类 药物有关。推荐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或润滑 性泻药。
慢性便秘
①Hale Waihona Puke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更闷直肠指针、粪便常规、粪便潜血、>40岁、报警征象
(+)
(—)
生物化学检查结肠镜 无效 经验治疗调整生活方式2-4周 无效 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
或结肠造影
认知治疗 慎用引起便秘的药物 ②
球囊逼出试验、心理评估
(—)
(+)
病因治疗 便秘治疗
正常
慢性传输型便秘 排便障碍型便秘
1)膳食: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每 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g,每日至少饮水15.2L。
2)适当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 年患者更有益。
3)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 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排便。排便时集中注 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只有建立良好 的牌匾习惯,才能真正完全解决便秘问题。
酚酞 蒽醌类 蓖麻油
3、精神心理治疗
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睡眠障碍的患者心理指导和认 知治疗等,使患者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 眠对缓解便秘症状的重要性。必要时精神心理科专 科治疗。
4、生物反馈
循证医学证实生物反馈是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便秘 的有效治疗方法(I级推荐,A级证据)
5、其他治疗方法:益生菌、针灸(改善STC患
一、概述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 难。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 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 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童卫东;姚宏伟;张忠涛【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22(28)2【摘要】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于2022年1月发布了《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该指南是在2008年发布的《便秘外科诊治指南(草案)》基础上进行的重大补充与更新,针对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方面常见的问题,以循证为基础,广泛查阅并参考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依据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评估及推荐强度分级并提出具体的推荐意见,对慢性便秘的临床信息的收集、评分量表的应用、辅助检查手段的选择,以及非手术治疗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同时,该指南对手术指征的把握进行了重点阐述,对不同术式的优劣进行了客观评价。

然而,在历时近1年的指南制定过程中,我们也深感便秘临床评估与外科处理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争议,譬如,部分推荐意见缺乏高级别的证据支持,部分国内专家的临床实践体会与国外同行之间存在差异。

本文对该指南制定过程中的争议与困惑进行解读,以期有助于从事慢性便秘外科诊治的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该指南。

【总页数】4页(P115-118)【作者】童卫东;姚宏伟;张忠涛【作者单位】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普通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系统修订的进展--2012-KDIGO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实践指南解读2.癌痛规范化治疗及2010年《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解读3.2011年《NCCN胰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解读(下)——外科治疗4.NKF-K/DOQI慢性肾衰竭营养问题的临床实践指南第一部分蛋白质能量状态评估5.NKF-K/DOQI慢性肾衰竭营养问题的临床实践指南第二部分酸碱平衡的处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透性泻剂


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 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 中度便秘患者 常用药物: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 (乳果糖)和盐类泻药(硫酸镁)
刺激性泻药

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和蓖 麻油等
短期服用安全有效

酚酞:可能有致癌作用,已撤出市场 蒽醌类泻药长期使用可致结肠黑病变, 与结肠肿瘤的关系尚存争议
中药
生物反馈治疗
手术治疗
•补充特殊人群的用药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mg
多饮水:每日至少饮水1.5-2L 运动:适度运动,老年人和长期卧床病人尤为重要



建议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
2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 干扰
饮食调整
① ② ③ ④
短期、间断使用
促分泌剂

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
包括: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
在中国尚未上市

慢性便秘的分级治疗
一线治疗方案
容积性泻剂(纤维摄入不足者) 渗透性泻剂(聚乙二醇、乳果糖)
二线治疗方案
促动力/促分泌药
三线治方案
加用栓剂/灌肠剂, 严重者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剂
此流程适用于无报警症状且不存在排便障碍的慢性便秘患者, 主要症状是粪便干结和(或)排便次数减少
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
定义
2007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 减少、粪便量减少 、粪便干结、排便 费力。 2013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 少、粪便干硬和(或) 排便困难。 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 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 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 难、排便不尽感、排便 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6 个月。
慢病便秘病程至少6 个月。
流行病学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 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可高达 22%。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慢性便秘的相关因素



工作压力 精神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及不良生活事件) 女性 低BMI 文化程度低 生活在人口密集区 生活方式:低纤维素食物、液体摄入减少
慢性便秘3级诊治流程图
全科医师应尽的职责
不同的症候群提示可能 的病理生理机制 便秘的症状 严重程度 全面询问病史 对便秘症状的感 受
伴随症状可为鉴别诊断 提供线索
慢性基础疾病和用药史 可能是导致或加重便秘 的主要原因
生活质量的影响
病人饮食结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精神心理等情况
初步了解肛门 直肠的器质性 病变,如直肠 息肉、直肠癌、 肛瘘等
肛 门 直 肠 指 捡
了解肛门括约 肌和耻骨直肠 肌功能
非常重要
小结
治疗原则:个体综合化治疗 合理的膳食结构 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对明确病因者行病因治疗 需长期使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滥用 泻药 应严格掌握外科手术适应证,并对手术疗效 作出客观预测
功能性便秘分型

慢传输型便秘: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费力 排便障碍型便秘: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
直肠堵塞感、排便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

混合型便秘: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
证据

正常传输型便秘:IBS-C多属这一型,患者腹痛、腹部
不适与便秘相关
便秘的严重程度
轻度 症状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通过整 体调整,短时间用药可恢复正常排便 中 度 重度 便秘症状重且持续,严重影响生活、工作, 需药物治疗,不能停药或药物治疗无效
糖尿病患者

容积性泻药
渗透性泻药 刺激性泻药


终末期患者

预防性应用泻药极为重要
不建议单纯使用容积性泻药 使用药物剂量少且副作用少的方法是刺 激性泻药联合渗透性泻剂/润滑性泻剂


终末期患者
一线治疗
刺激性泻剂或联合渗透性 泻药或润滑性泻药
二线治疗
加用栓剂/灌肠剂
三线治疗
甲基纳曲酮(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 鲁比前列酮
慢性便秘的危害



便秘与肛门直肠疾病关系密切 慢性便秘在结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 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中可 能起重要作用 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 过度用力排便甚至可导致死亡 便秘影响生活质量
07 年
表1 慢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排便障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病因 功能性疾 病 相关因素
注入直肠,模拟生理性排便活动,动态观察肛门直肠 的功能和解剖结构变化
治疗方法更细化,更多样,更全面
2007 一般处理 膳食纤维和膳食纤维制剂 通便药 促动力药
•调整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泻剂、促动力剂、 促分泌药、灌肠药和栓剂
2013
•精神心理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其他:益生菌、中药、针灸、 按摩推拿、骶神经刺激治疗 •手术治疗
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的监测

结肠传输试验:随标准餐顿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
简易法于48小时拍腹部平片1张,若48小时时大部分标 志物在乙状结肠上,可在72小时再摄片1张。
测压法:肛门直肠测压 球囊逼出试验:可反映肛门直肠对球囊的排出能

力,健康人可在60s内排出。

排粪造影:通常采用X线法,即将一定剂量的钡糊

慢性便秘患者还常表现为便意减少或缺乏便意、想排便而排不出 (空排)、排便费时、每日排便量少,可伴有腹痛、腹胀、肛门 直肠疼痛等不适。IBS-C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常在排便后或改善。
鉴别诊断

对年龄大于40岁,有报警征象者,应进行 必要时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
便血、粪便隐血实验阳性、贫血、 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 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肿瘤家族史
精神心理治疗

推荐:慢性便秘患者需要进行心理社会评估, 酌情给予一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国内外研究显示慢性便秘明显存在焦虑、抑郁 状态,心理治疗联合其他治疗可改善慢性便秘 症状

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有 效治疗方法(I级推 荐,A级证据) 混合型便秘患者先给 予生物反馈治疗,无 效时考虑加用泻剂
药物
药物因素
阿片制剂、精神类药、抗惊厥药、 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等
诊断
疾病名称 功能性便秘 表2 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1.必须包括下列2项或2项以上: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至少25% 的排便为干球粪或硬粪,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至少25%的排便 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至少25%的排便需手法辅助 (如手指协助排便、盆底支持),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 2.不用泻药时很少出现稀便 3.不符合肠易激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注: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每日进食2-3个水果和1斤以上的蔬菜 多吃全麦面包、麦片等 多吃豆类如红豆、绿豆等 多选高纤维的菌类如金针、云耳、发菜
至少每天喝八杯水
容积型泻药(膨松药)



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 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到通便作用,主要 用于轻度便秘患者 常用药物: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 等 服药时应补充足量的液体
13年
表1 慢性便秘常见病因与相关因素
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 易激综合征
动力障碍性 疾病
肠道神经/肌肉病变
先天性巨结肠
器质性疾 病
器质性疾病
肿瘤 炎症性肠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梗阻
系统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甲减、糖尿病等 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 脊髓损伤、帕金森病
肠道疾病(结肠肿瘤、憩室、肠腔狭窄或 梗阻、巨结肠、结直肠术后、肠扭转、直 肠膨出、直肠脱垂、痔、肛裂、肛周脓肿 和瘘管、肛提肌综合征、痉挛性肛门直肠 痈);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严重脱水、糖 尿病、甲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多发内 分泌腺瘤、重金属中毒、高钙血症、高或 低镁血症、低钾血症、卟啉病、慢性肾病、 尿毒症);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神经病变、 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或痴呆、多发性硬 化、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肌肉疾病 (淀粉样变性、皮肌炎、硬皮病、系统性 硬化) 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抗震颤 麻痹药、抗精神病药、解痉药、钙拮抗剂、 利尿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阿片类药、 拟交感神经药、含铝或钙的抗酸药、钙剂、 铁剂、止泻药、非甾体抗炎药
手术治疗

真正需要手术的病人非常少的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
一线治疗
溶剂型泻剂 聚乙二醇、乳果糖
二线治疗
普鲁卡必例、鲁比前列酮
三线治疗
加用灌肠剂/益生菌 严重者加用适量的刺激性泻药
孕妇



首先推荐生活方式调整 容积性泻剂是孕妇最安全的泻剂 乳果糖、聚乙二醇通常是安全的 如果以上无效,短期使用比沙可啶,比 沙可啶尚未见致畸报道 蒽醌类泻剂与先天性畸形有关,对孕妇 是不安全的;番泻叶可进入乳汁;蓖麻 油可引起子宫收缩,应避免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