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高考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合集下载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附例文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附例文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一)并列式结构。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形式,又叫平行式结构。

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并列式分论点的好处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观点,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充分,并且易于组织材料。

其基本的结构形式是。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三四段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段重申中心论点例如《读书有益》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读书有益。

而后从这三个方面不分主次,进行论证。

1、读书可增长知识,充实头脑;2、读书可开拓视野,丰富情感;3、读书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

最后再强调读书有益,因而需要读书。

(二)对比式结构。

对比式结构又称正反式,就是在文章中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

真假对比,去伪存真;善恶对比,抑恶扬善;是非对比,拨乱反正。

运用这种结构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这种文章的结构模式一般为:第1段提出论点。

第2段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正面说理,正面举例第3段反面论证反面提出论点,反面说理,反面举例弟4段,得出结论也可反过来,即先从反面来举例论述,再从正面来重申论点。

例如《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开头提出论点,懂得感恩,他们创新的人世间温暖传奇。

正面论证,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反面过渡,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感恩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反面论证,感恩的心不在,伤人害己。

得出结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三)层递式结构。

这种结构说理深刻,操作起来有点难度。

但运用熟练之后,是得高分的较理想的结构。

其结构形式为: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论例如《孤独与幸福》论点。

青年人要能够承受孤独。

是什么。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为什么。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心的时空,他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怎么样。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的保持距离,他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结论。

享受孤独。

(四)三联系式结构。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课件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模式课件
⑥当然,这并不代表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理想,而是说要以社会、家庭为 前提,将三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人生坐标才最值得推崇和拥有。
习写作范式
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注意: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的划 分标准概括出来的,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 性,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 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层进式结构
• (1)由此及彼,环环相扣。可以通过分别回答“是什 么”“为什么”“怎么办”来体现,这是最简单的递进式。
角度二:为什么
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 题目也就是中心论点 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 命运,穷则思变。
分论点2: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分论点3: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认得许多 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角度三:怎么办
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
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卢战役的失败之例,论
证保持苏醒的必要性。 怎么办
环 环
• (3)保持苏醒第一要

做的是提升智慧,形成

正确判断。
《苏醒》层进式结构示例二
(1)保持苏醒,可以将 由
困境的危害降低。
浅 初级阶段:危害仍旧 入 存在,只是害处变小。

(2)保持苏醒,可化解 危机,因势利导。
层 层
中级阶段:危害虽然 存在,但可化解。
定的苏醒。 –(2)面对个人的恩怨、旁 对峙面,次要方面

范围明确,表述周密
的伤害,有时要保持适度的糊涂。 辩证。观点鲜明,又 避免了片面性。
这是句与句间的相关比较。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八段式议论文写作框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八段式议论文写作框架
材料三:德国美学家席勒说:“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 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和启发,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者结合自己参与的审美活动和美 育实践,以“美育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自信,但不能盲目。(观点句)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 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 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 被处斩,身首异处。(材料句)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 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 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分析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自信,但绝不能盲目。(总结句)
大体字数 50-100 50-120 150-200 150-200 150-200 50-150 100-150 50-80
温馨提示
从一定程度上说,八段式议论文是规律,不是套路! 八段式议论文只是议论文的基本模式之一,并不能代表议论文的所有模式。 八段式议论文也不是一层不变的: 有的可以写成七段,比如从反面进行论证的段落可以不要,比如联系实际的一段可以不要等。 有的可以写成九段,比如开头引用材料可以单独做一段,阐释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单独做一段等。 有的甚至可以写更多的段落,比如每个分论点单独做一段,对分论点的论证单独做一段。

适时放弃,行稳致远
揆诸当下,我们更应懂得放弃。放弃,不意味着躺平摆烂,而是为了实现更远大的追求;放弃, 也不是一定会失败,只因为相信自己创造的命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万里路遥,且歌且行。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一、引言。

随着高考的临近,作文成为备受关注的一大焦点。

而作文的框架结构模板,更是备受考生们关注和追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并分析其优缺点,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

二、常见框架结构模板。

1. 五段式结构。

这是最为常见的作文结构模板,包括引言、论据1、论据2、论据3和结论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用来引出文章主题,三个论据部分分别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

这种结构模板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容易让读者理解。

但也容易陷入刻板化的表达,缺乏灵活性。

2. 对比式结构。

这种结构模板适合于对比性的议论文,包括对比两种不同观点或事物的优缺点。

首先介绍两种不同的观点或事物,然后分别进行论述,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结构模板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对比的结果,但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3. 三段式结构。

这种结构模板包括引言、论据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引出文章主题,论据部分展开论述,结论部分总结全文观点。

这种结构模板简洁明了,适合于短文或者议论文的写作,但也容易显得简单粗糙。

4. 时间顺序结构。

这种结构模板适合于叙事性的作文,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

首先介绍事件的发生,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详细叙述,最后给出总结。

这种结构模板能够清晰地展现出事件的发展过程,但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叙述能力。

三、分析优缺点。

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各有其优缺点。

五段式结构逻辑清晰,但缺乏灵活性;对比式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对比结果,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段式结构简洁明了,适合短文写作,但容易显得简单粗糙;时间顺序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现事件的发展过程,但需要较强的叙述能力。

四、总结。

针对高考作文的常见框架结构模板,考生们应根据具体的作文题目和自己的写作风格选择合适的结构模板,灵活运用,避免刻板化的表达。

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叙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更好地应对高考作文。

高考语文-议论文结构6种模式,含范例与解析-最全

高考语文-议论文结构6种模式,含范例与解析-最全

高考语文-议论文结构6种模式,含范例与解析模式一:议论文段标准模式:观点+材料+分析+小结由议论文的三要素引入议论文段常用结构模式:观点+材料+评论+小结示例一: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变幻。

(观点)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外孙女,曾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她高雅的举止让英王室为之自豪。

然而,当扎拉公主毅然决定成为一个马术骑手时,她生命的光芒改变了颜色。

脱去冠冕,褪去礼服,她和普通骑手一样艰苦地训练,挤在地摊上挑选别人用过的马鞍。

2006年9月,她成功地赢得了“欧洲全能骑术锦标赛”冠军,整个英伦为之振奋。

(事例)在赛场这个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尽显光芒。

她那金黄色的皇室标签变成了鲜红色的勋章。

在皇宫里,她的美丽让皇室生辉;在赛场上,她的技术让众人折服。

(评论)在生命的锦缎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25岁的扎拉学习,怎样让适合锦色的繁花添到锦缎上绽放,怎样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

(小结引申分析)(317字)优点: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材料典型;分析紧扣中心,鲜明贴切,小结深化主题。

模式二:四段十二句,一篇满分作文搞掂!阅读寓言诗《鸟的评说》,完成两道作文题。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那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喜鹊说苍鹰好高务远/苍鹰说麻雀寸光鼠目根据《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1995年高考题)请认真读读下面这篇满分作文,讨论一下这篇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第1段(1)麻雀讥笑燕子怕冷,燕子就笑黄鹂虚有其表;百灵鸟歌声悦耳动听,却被黄鹂说成动机不纯,鹦鹉学人说话,却被百灵嘲笑为无原则的家伙。

(2)寓言诗《鸟的评说》,引起我们的深思,嫉妒而不正视别人的优点,是我们成长发展的大敌,要取得成功,必须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高考议论文写作常见规范结构

高考议论文写作常见规范结构

材料作文基本结构
2、读(观)后感重在“感”。首段为“读( 、 观 后感重在 后感重在“ 首段为“ 所感知的内容; 观)”(①)所感知的内容;接着是“议(析 ” ① 所感知的内容 接着是“ 析 )”(②)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内容。 对你感受最深、 ” ② 对你感受最深 启迪最大的内容。 提炼出观点;然后是“ 提炼出观点;然后是“联”(③),即联系 ③, 社会、思想或生活实际,展开联想, 社会、思想或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正 反例议发感;最后是“ 反例议发感;最后是“结”(⑤),归结引 ⑤, 申。“读(观)”是“议(析)”的基础, 观” 析 ”的基础, “联”是“议(析)”的引申发挥,“结” 析 ”的引申发挥, 则是对前述内容的综合概括, 则是对前述内容的综合概括,引申深化。
材料作文基本结构 1、首段概引材料(①),可在首段 、首段概引材料 ① , 段末也可独立成段鲜明地亮出观 (②);承上启下,由点及面, 点(②);承上启下,由点及面,正 反结合,举例论证(③④ ③④); 反结合,举例论证 ③④ ;联系实 深化中心(⑤ ;总结回应, 际,深化中心 ⑤);总结回应,画 龙点睛(⑥ 。 龙点睛 ⑥)。
二、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 、 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 最后进行结论。 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 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 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 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 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 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 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 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 作用。 作用。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 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 正反对比 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首段(起 释题意 亮出观点, 释题意, 是什么” 首段 起)释题意,亮出观点,即“是什么”( 引论: ,接着正面例证论述(承 “ 引论:①),接着正面例证论述 承)“为什 么”(②;详),再从反面例证论述 转)不“如 ② ,再从反面例证论述(转 不 此”将会导致什么后果(③),正反(②③ 比较、 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③ ,正反 ②③)比较、 ②③ 比较 对照,互为印证,以突出正面观点(本论 本论); 对照,互为印证,以突出正面观点 本论 ;然 说明应“ 结论; , 后(合)说明应“怎么样”(结论;④),最后引 合 说明应 怎么样” 结论 申回应、深化中心(⑤ 。 申回应、深化中心 ⑤)。 基本结构( ):破立结合 破立结合。 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范文借鉴】 别再为孩子进行微信拉票了
时下,特别流行在微信里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项荣誉拉票。有的家长在自 己的朋友圈持续数日发微信为孩子拉票;还有学校为了评比名次要求家长必须 为学校微信投票,并让老师监督;甚至,还有的家长因微信投票没完成老师下 达的指标,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等等,不一而足。
为给孩子或学校获得某种莫须有的荣誉,竟然如此弄虚作假、不择手段, 这不是在教育、在育人,而是在反教育、负育人。
“早”凸显出智慧。《礼记》有云:“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闪耀着智 慧之光的话语,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有所规划,否则就不可 能够取得成功。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军事家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就拿一战而 使天下成鼎足之势的“赤壁大战”来说,“孙刘联合”的方针早“预”在诸葛
亮的《隆中对》里——“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至于此后的 “黄盖假降”、“庞统献连环”、群英会上使“蒋干中计”、“借东风” 等等一幕幕的精彩无不是在战前做着周密的部署,这就是“预”。
“早”意味着勤奋。有了希望就要去实现它,毫无疑问人类就是通过实现 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才从原始蒙昧走向现代文明的。但同时人们也很清楚,希 望的实现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就是在告诉自己也告诫我们后人,莫负春光,勤奋耕读。于是就有了“闻鸡起 舞”,苦练本领报效国家的祖逖;于是就有了将一个“早”刻在课桌上,让它 向一盏灯烛一样,时刻警醒自己发奋读书终成民族脊梁的鲁迅。
2.按论点内涵递进(并列递进式结构) 分论点之间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间可用诸
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 例:严于解剖自己
1.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自己。 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有了自知之明,还要勇于自我批评。 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主体议论段的构段模式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主体议论段的构段模式

要增强议论文的阐释性,关键是要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落。

所谓标准议论段,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议论段,它依次包含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等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

标准议论段有常式和变式等多种情况,下面结合实例几种范式。

范式一:常规式常规式标准议论段是标准议论段最基本的写法,段落依次由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等五种不同功能的句子组成,一个议论段其实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

其结构模型: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例段:扬长避短,成就辉煌。

(观点句)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成功,需要扬自己所长,避自己所短,而不能一味地去补自己的“短板”。

(阐释句)史铁生原本要当运动健将,可19岁那年无情的上帝夺去了他健美的双腿,文学成了他活下去的理由,他也为文学的天空增添了最瑰丽的云朵!(材料句)残疾,那可是人生最大的短板啊,上帝可以剥夺他站立的权利,可无法剥夺他爱思考、爱文学的习惯,生命中的长板还在,正是靠这块长板,他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学辉煌。

(分析句)人应当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主攻方向,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如此当然也最容易成功。

(结论句)不难看出,这个议论段共五句话,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其实就是分论点;第二句话是对分论点的解释,揭示分论点的内涵;第三句话叙述论据材料;第四句话分析材料,促进材料与分论点的融合;第五句话总结全段,回扣分论点,首尾照应。

五句话构成一个议论段,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有结论,就是一篇微型议论文。

范式二:增强式增强式标准议论段是相对常规式标准议论段而言的,常规式标准议论段通常是一则材料+一则分析,而增强式标准议论段则是两则+两则分析,或者更多。

其结构模型: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1+分析句1+材料句2+分析句2+结论句例段: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小段三分论点五连环
——适合高考议论文的写作结构
高二语文李杏贤
清代戏曲家李渔认为,工匠造房盖屋必须首先筹划“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就是说胸中先要有“构图”方能“运斤挥斧”,正式开工。

写议论文犹如建房屋,挥毫着墨之前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写作过程中遵循这种构想,文章完成时要体现这种构想。

一篇好的高考议论文肯定也是一篇讲究构思、结构清晰的文章,而这种文章往往也是最容易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

议论文是高考写作的一种常见的文体,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介绍一种适合高考的议论文模式:五小段三分论点五连环,试行几年后效果很好。

“五小段三分论点五连环”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共五个环节。

具体阐释如下:“五小段”的结构安排体现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

引论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提出的观点要明确、醒目,还要简洁精练,就独立成一段;本论部分是论证中心论点部分。

这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可以用三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应该呼应分论点,联系现实,启示告诫今人或提出希望等,这些内容安排一段。

如果语言驾驭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用排比或比喻来开头或结尾,会使文章有文采,有气势,相当漂亮。

“三分论点”,即论证部分,有三个分论点。

作为议论文的本论部分应该做到内容充实,层次分明。

所以每个分论点的内容可以安排为一段,共三段。

三个分论点的安排能体现论证的层次性。

每个分论点下面都至少应有一个论据,体现议论文论据充分的基本要求,使得文体特征展示清晰,同时还能使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得以合理分配。

“五连环”,即每个分论点段都要经过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五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段。

第一个环
节是观点句。

就是提出分论点,这是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第二个环节是阐释句。

这就是在提出一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第三个环节是材料句。

也就是述例,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第四个环节是分析句,将材料和分论点勾连起来分析;第五个环节是结论句,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这个五环节的具体运用,可见下面语段:
工作上的成功源于对事业永不言弃的坚持。

(观点句)事业是工作的桥梁。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因此,追求工作上的桥梁需要坚持的力量。

(阐释句)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她没有因为丈夫的不幸深受打击,反而加倍努力,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心愿。

她起早贪黑,勤奋工作,经过数千次实验,终于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

(材料句)居里夫人之所以对事业一丝不苟,源于她对事业的永不言弃的坚持。

(分析句)因此说,在共组欧尚取得成功,就得对自己的事业坚持不懈。

(结论句)
“五环节”的各环节在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要求事项:
观点句: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论点,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概括性要强。

阐释句:
1、能概括话题、题目。

2、能诠释分论点。

3、能选准例子扣到话题的切入点。

4、要少而精,达到扣题符合题意的要求。

材料句:
1、使用那些准确概括事例的词语。

2、这些词语必须是扣住话题。

3、切入点的关键词。

4、对材料的表述概括性要强。

5、所有词语的指向都是话题、题目、论点、观点,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线,层次要分明,合情合理,符合事实。

6、可以一个事实论据或多个事实论据。

分析句:
1、“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常用句式有:
因为……所以(才),
……因此……
2、“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就是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应从例子的反面进行假设,并且用上导引词“如果”“譬如”“若”等。

常用句式有:假如(如果)……就……
正是因为……才……
试想……
3、“意义分析法”
“意义分析法”就是透过论据提供的现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所蕴含的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要害、危害等,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常用句式有: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这事告诉我们,……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结论句:脱开个例,引到同一类例子的共性上去总结共同的规律和事物的普遍性起到依次类推的作用不要重复引语中的语言,不要重复概述事例的语言。

下面我用简单的图示说明“五小段三分论点五连环”议论文模式
引论(提出论点) (100字左右) 论证分论点①: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
分析句、结论句 (200字左右) 议论文模式 本论 论证分论点②: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00字左右)
论证分论点③: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200字左右) 结论(回应全文) (100字左右)
这种模式最适合高考考场快速成文,也是最简单易学的,因此,
我们可以把它当作重中之重来训练。

在指导时,我们要注意几个细节。

首先肯定是要有论点,不仅要有中心论点,而且还要有分论点。

论点一定要用一句或几句话明确地表述出来。

其次,还要注意将论点
放在恰当、醒目的位置。

笔者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中心论点一般放在
第一段的末尾,语言要准确简练,明白扼要;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
的开头。

分论点的提炼和表述是指导的重点,要求学生注意以下要点:
1、一篇议论文要有三个分论点。

2、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内。

3、分论点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4、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
扣题。

⎪⎪⎪⎩⎪⎪⎪⎨⎧⎪⎪⎪⎪⎩⎪⎪⎪⎪⎨⎧
5、几个分论点应尽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
三个问题,重点解决其中一个问题
6、分论点段每段的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在考场议论文写作中,考生想要快速展开论题,使文章内容充实,并能达到一定的字数要求而得到应有的分数,这种作文模式比较有效。

当然,“五小段三分论点五连环”法作文只是一种写作形式,所谓“文无定法”,要想全面提高写作水平,不是单纯依靠一种所谓的模式就可以实现的。

我只希望通过指导学生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举一反三,再生根发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下面提供“五段三分四环节”写作模式范文一篇:
走向成功
成功,一个令人向往的名词。

不少卓越人物都从这里涌现出来。

他们或叱咤风云,傲视群雄;或矢志治学,硕果累累;或以长篇巨著传世,或凭艺术珍品留名。

总之,要想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

成功需要尝试。

儒勒·凡尔纳动笔写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是一次尝试,他拿着队的第一部小说走进出版社也是一次尝试,他在妻子的鼓励下走进了第16家出版社又是一次尝试,这些尝试最终使他成功了。

试想,如果缺少了这些尝试中的任何一个会怎样?也许我们就不会看到他的这部《气球上的星期五》了,也许世界上会少了位著名的科幻小说家。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是成功的开端。

然而尝试需要勇气。

人的一生中有着许多次尝试,而做任何事要的就是这敢于去尝试的勇气。

做一件事无论成功与否,首先就是要敢于去做,如果连最起码的尝试都不敢又何来成功呢?小孩子怕摔跤就永远学不会走路;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现在我们也尝不到螃蟹的美味;儒勒·凡尔纳不做出第16次尝试就不会成功。

所以凡事不要说不行,而要说:"让我来试试。

"
成功也需要毅力。

古语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它告诉我们恒心毅力是成就事业的保证。

山再高只要坚持不断地一步一步地向
上走,总有一天会登上顶峰;书再难,只要坚持不断地一页一页地去读,总有一天会全面读懂。

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法布尔的《昆虫论》写了20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写了20年,曹雪芹的《红楼梦》披阅了十载。

锲而不舍,水滴石穿,顽强的毅力使他们成功了。

成功当然还需要智慧。

智慧是成功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谓智慧,一是对于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对于事物的洞察力,二是有丰富的知识积累。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就是他对我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了解,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洞察力。

19世纪的著名数学家贝尔证明出了“阿贝尔--鲁菲尼定理”,他能证明这一定理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这就是他的智慧。

试想,如果让一个文盲来证明这一定理会怎样?也许花上一生的时间也不会成功。

如果说尝试是一扇门,那么成功就是门对面的一座城堡,智慧便是门前一条通往城堡的路,而毅力就是路上带刺的鲜花。

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当然除了尝试、毅力、智慧,成功还需要奋头号、自信等等。

而具备了这些条件便会带你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