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杨氏之子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小古文阅读。

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②也。

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

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

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

⑤诟:责骂。

⑥胡: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好:__________使:__________执: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喜欢派拿着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3.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

因为他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他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③乎!(《吕氏春秋·察今》)注①遽:急忙,立刻。

②契:用刀刻(记号)。

③惑:愚蠢,糊涂。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_______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3)求剑若此.________6.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A.看风使舵B.见机行事C.随机应变D.墨守成规7.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

(真题)2019-2020江苏年镇江市春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部编版,有答案)

(真题)2019-2020江苏年镇江市春学期期末学情调研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部编版,有答案)

2019-2020年镇江市春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考试小学五年级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牛刀小试。

(25分)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sh āng b ā b āo fu ji ān d ū ch ū m óu hu à c èl íng d āng chu āng li án ni ǔ k òu x īn j īng d ǎn zh àn2.对号入座(11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提供.(g ōng ) 蚌.壳(b àng ) 抡.(l ún)起 B.纨. (w án ) 绔 憎.恨(z èng ) 凤.(f èng )凰 C.戴冠.(gu ān ) 蜷.曲(qu án ) 提供.(g ōng ) D.揪.住(qi ū) 发怔.(zh èng) 拧.开( n ǐng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土匪 症所 委托 肃然起敬B.渺小 赞许 板凳 磨拳擦掌C. 讥讽 侵犯 吓唬 养尊处优D.锻练 姆指 手腕 拳打脚踢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垂头丧.气(丢掉) B.转败为胜.(胜利) (4) 毫.无所得(细而尖的毛) D.绞.尽脑汁( 纠缠) (5)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6) A.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要再提了。

(7) B.这个星期天的上午,太阳整整一天没有露脸。

(8) C.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

(9) D.黄山美景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10)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11) A.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B. 茅盾曾评价“呼兰河传”为“一串凄婉的歌谣”。

C. C.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真题卷(一)附答案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真题卷(一)附答案

期末真题卷(一)(用时:90分钟总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填序号)(1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放肆.(sì)牲畜.(cù)B.蚌.壳(bànɡ)审.视(shěn)C.师傅.(hù)奔赴.(fù)D.弓弩.(nǔ)琴弦.(xuán)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单薄.薄.饼B.哗.然喧哗.C.惊吓.吓.唬D.监.视监.狱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骏马兴致勃勃B.慈详摩拳擦掌C.包袱眼急手快D.锻炼出谋画策4.下列字体不是表示同一个汉字的一项是()A. 并B. 马C. 鼠D. 车5.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吾矛之利.锋利.B.群儿戏.于庭嬉戏.C.唯.戎不动唯.独D.誉.之曰名誉.6.下列选项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项是()虽然王爷爷年逾,但他的身体还是非常硬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A.弱冠B.而立C.不惑D.古稀7.下列词语中,感情色彩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神机妙算B.当机立断C.投机取巧D.舍己为公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台演出前要把服装道具准备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B.听了袁隆平爷爷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

C.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残余的敌人个个胸有成竹....,准备再次反扑。

D.奶奶不肯穿金戴银,更不愿养尊处优....,晚辈送的贵重礼物多成压箱之物。

9.下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大闹天宫C.刘姥姥——进大观园D.曹操——三顾茅庐10.下面句子中填入歇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爸爸说:“要想暑期去旅游,咱们必须,你得自己负责规划路线,自己做好攻略,爸爸妈妈只能给你打下手。

”A.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B.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C.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详细解析)

第八单元专项训练——按课文内容填空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杨氏之子》一文出自《________》,杨氏之子回答孔君平的话“________”说明了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2.《手指》一文通过刻画五根手指的形象告诉我们____________的道理。

3.一个懂得羞耻的人,就会主动拒绝做一些事情。

就像《朱子语类》所言:“_________,_________。

”4.作恶多端的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正如《左传》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把格言警句补充完整。

1.你的邻居总是做一些伤害别人的事,你会用《左传》中的一句“多行不义,_________”来劝他。

2.你的同桌在测验时偷看书本,你会用《朱子语类》中的一句:“人有耻,_________”来劝说他。

3.“_________,仁之端也。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谁不会心生同情之感呢?4.“_________,小人喻于利”的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________,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_____的小说。

2.《手指》是____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________。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______和_____。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要_______________。

3.《童年的发现》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______的特点和惊人的_________。

4.《论语》中讲道:“_______,小人喻于利。

”“_______,小人长戚戚。

”4.日积月累。

首先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

(1)多行不义,____________。

(2)________,则能有所不为。

(3)________,仁之端也。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期末素质测试题(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期末素质测试题(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题五年级语文试题2020.7一、看拼音写词语。

(10 分)Xiōng táng sh uāi jiāo duànliàn juàn liàn shúliàn()()()()()shēn g chùniǔkòu cāo zòng fùyōng cù yōng()()()()()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把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

(9 分)1.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白昼(zhòu)倭(wěi)瓜B无垠(yíng)擂(lēi)鼓C金钗(chā)粘(nián)稠D腮(sāi)帮澄(chéng)澈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神技妙算肃然起敬B 一声不坑越越欲试C 养尊处优出谋划策D 心惊胆站风平浪净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 乐此不疲.(厌烦)B 情不自禁.(禁止)C矜持不苟.(马虎)D颇负.盛名(享有)4.“暑假,小明和家人一起到泰山旅游。

来到山脚下,()泰山,小明情不自禁地感叹:“山可真高啊!”爬上山顶,()山谷,人就如蚂蚁一般大小。

()远方,远处的景物(),大自然真美丽!”这句话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仰望俯视瞻仰登高眺远B 远望眺望俯视一览无余C瞻仰俯视仰望一览无余 D 仰望俯视眺望一览无余5.下列语句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农家春耕时热闹的劳动场面。

B《田忌赛马》一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

C《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醒世恒言》。

D《威尼斯的小艇》的作者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课文主要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B.小篆在秦朝统一六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统一的文字。

C.金文是刻在木头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D.“楷书”中“楷”的意思是规矩、楷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负责撒慌招待小心翼翼B.故意出息淮南得意扬扬C.取笑矮小吩附了如旨掌D.解释家禽尊重若无其是3.下列形声字分类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①材②辐③秧④缄⑤颈⑥攻⑦囿⑧琶⑨闻⑩颖A.①材②辐③秧④缄B.①材②辐③秧⑤颈C.①材④缄⑦囿⑩颖D.④缄⑤颈⑥攻⑩颖4.对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A.反复排比B.排比比喻C.反复比喻5.下列关于汉字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甲骨文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是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B.金文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

C.隶书的线条或直笔或方笔,是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楷书魏晋以后使用,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

二、填空题6.选择同音词填空。

功课攻克琵琶枇杷(1)军军说:“等我,______________了这个难题,我今天的____________就做完了。

”(2)小红多才多艺,她不仅会唱歌,还会弹______________。

她最喜欢的水果是_____________。

7.根据下面图中字形的变化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甲骨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歇后语填空。

(1)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2)打破砂锅——(____________)(3)和尚打伞——(____________)(4)井底青蛙——(____________)(5)竹篮打水——(____________)9.在下面括号中填入不同的动词。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习题含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2)于是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类文阅读(附答案)类文阅读-9 古诗三首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理解词语。

元:但:无:2.诗中的“乃翁”指的是。

3.诗中作者的遗憾是:,诗人的嘱咐是:。

4.诗人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答案:1.同“原”,本来。

只。

不要。

2.诗人自己(陆游)3.不见九州同无忘告乃翁4.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的无比渴望之情。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从题材上说,这首诗是()。

A.田园诗B.边塞诗C.送别诗2.第二句“单于夜遁逃”描写的事件是。

3.根据古诗意思,你觉得下面哪幅图做这首诗的配图最合适?写出原因。

A. B.4.试着分析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表达效果。

答案:1.B2.单于的军队准备趁夜色逃跑,惊起了栖息的大雁飞向高空。

3.A 因为本诗描写的时间是月夜,环境是大雪,从这里看图A符合诗意。

4.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试的场面,引发读者的联想。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qín 家()()劳()国弹()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2.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

最新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部编版语文五年级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4小题)1.从刷子李说出了徒弟的心理,可以看出刷子李是个什么样的人?()A.刷子李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心细如发。

B.刷子李说了徒弟的心理,是要让徒弟好好佩服自己。

C.刷子李这样做,明显是要压服一下徒弟。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又誉.其矛曰()A.夸耀。

B.荣誉。

C.指着。

3.下面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山路骏马毫迈此起彼伏B.停泊保姆绵羊手忙脚乱C.门帘毛毡丝绒极目远跳4.读下面的句子,选择停顿恰当的句子,填序号。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填空题(共11小题)5.选字组词。

[饥讥机]讽饿荒智[冈岗刚纲]领强位井山6.给下列句子选择相应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排比D.反问E.夸张F.设问(1)大虫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2)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3)石猴是那么顽皮。

那么勇敢。

那么聪明。

(4)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7.用“〇”圈出广告用语中的错别字,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并完成练习。

百衣百顺(某服装店广告)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见伊思迁(某房地产广告)你如何看待广告中化用成语的现象呢?8.按要求写诗句。

(1)王之涣的《凉州词)里表达戍边将士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诗人忽闻捷报喜极而泣的诗句是:,。

(3)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中原人民愿望的诗句是:,。

9.选择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1)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

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
(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
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
1.(1)A (2)B
2.球忽跃入树穴
3.穴深
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
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答案:
1.(1)是(2)于是
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
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