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入学试题2002到2010年
福师大2002-2011年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考研真题(全部)

2002年人文地理学一、简答题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
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有何关系?4、试比较资源危机论与资源无限论的不同观点与共识各有哪些?5、如何全面理解持续发展的概念?6、规定持续发展所应达到标准的原则有哪几项?相应的持续发展的目标有哪几项?二、综合分析题1、试从人地关系历史发展过程,正确分析和评价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试比较人地相关论与人地协调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观点,并评价这两种观点。
3、试以中国或全球的实际为例,分析为什么说人口问题是当今全球性资源、环境、区域发展问题的核心。
4、以你熟悉的某个区域为例,说说三大全球问题在该区域的表现,试提出在该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比较三大全球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表现,世界各国在环境问题和持续发展问题上有哪些共识?6、试就某个人文地理学研究课题设计一份调查提纲。
2003年人文地理学(书已换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人文地理学2、综合人文地理学3、资源问题4、环境问题5、人地协调论6、人地适应论7、人地关系的动态性8、区域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1、阐述法国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人地关系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2、什么是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对地理环境有何影响?3、举例说明区域文化与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4、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什么是正确的资源观?5、叙述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识6、分别画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模式图三、问答题1、试以某个区域为例,说明人类应该如何协调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人地关系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3、比较调查研究方法与实验研究方法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作用、优势和局限性。
4、举例说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2004人文地理试题一简答1 从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出发,分析说明人地关系的动态性2 运用美国学者巴罗斯人类生态论的观点,说明文化生态的内涵和特点。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

人文地理学考博试题一、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 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及其特点是什么?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其主要特点包括:首先,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关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改变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次,人文地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人类的意义建构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
它探究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感知、观念和意义,以及不同社会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再次,人文地理学采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
它结合了自然地理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实地考察、统计数据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和问题。
最后,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理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它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等问题的回应和管理。
2. 解释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分异。
空间分异是指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着不同特征的分布现象。
它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
首先,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在空间上的不均衡性。
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
其次,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不同地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
最后,空间分异强调了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
地理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空间分布也会发生演变。
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因素都会导致空间分异的变化。
3. 简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采用了多种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调查是人文地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获取有关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数据和信息。
统计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881人文地理学考研真题业务课名称:881人文地理学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名词解释
1.形式功能区
⒉聚落地理
3.文化生态学
4.迁移扩散
5.或然论
6.千预机会理论
二、简答题
1.对汤因比挑战-应战学说的认识
2.对弗里德曼核心-边缘理论的认识
3.海权论的认识
三、论述题
1.地缘政治,中美科技战,地缘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2.通勤行为空间,对其的研究对城市交通体系的作用
3.全球生产布局,疫情对其演变趋势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 2002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招生专业:教育技术学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原理
1.依据教育技术定义(AECT’94),阐述你对教育技术领域主要任务和目标的观点。
(10分)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阐述你对整合内涵和目标的理解?(10分)
3.请画出加涅(R. M. Gagné)“学习与记忆理论“的信息加工模型,并简述信息加工过程的主要流程。
(15分)
4.依据布鲁姆(B. S. 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包括哪六个目标层次?(15分)
5.教学系统开发(ISD, Instruc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方法包括哪五个主要步骤?(15分)
6.你认为目前我国在教育技术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教育技术领域又有哪些主要问题值得研究?(15分)(研究问题至少要列出3个,并简要说明问题提出的依据和研究的意义)7.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有哪些主要特点?你认为目前远程教育还有哪些主要技术问题值得研究?(20分)。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教育学)

华东师⼤大2010年⽐比较教育1.试述⾯面向新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你觉得有何重⼤大意义。
2.谈谈你对“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有积极作⽤用”这句话的认识。
3.你对⽇日本教育制度的弊端是怎么看的?4.美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如何利⽤用社区资源的?你认为我们的幼⼉儿教育机构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有哪些?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华东师⼤大2011年⽐比较教育1.请你总结⼀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教育的特点,对法国的国家发展有何帮助。
2.论述: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谈谈你的认识。
3.1947年郎之万--华伦教育改⾰革⽅方案的改⾰革六原则及其意义具体有哪些不⾜足和优点。
4.请你阐述德国教师资格证书的特点,它的推⼲⼴广对德国的教育有哪些积极意义。
华东师⼤大2012年⽐比较教育1.请你简述英国1972年《詹⺟母⼠士报告》中关于师资培训的三段试师范教育,有何重⼤大意义。
2.“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向。
”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3.请你试论述英国视导制度的内容以及皇家督学的主要任务。
4.请你谈谈⽇日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政策制定⽅方⾯面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何重⼤大启⽰示。
华东师⼤大2013年⽐比较教育1.法国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你认为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有哪些?为什么,请你说出你的看法。
2.试论述前现代儒家传统中的⼉儿童与⻄西⽅方⼉儿童的⽐比较。
3.德国资助与指导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英国“幼⼉儿凭证计划”的基本涵义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北师⼤大2005年⽐比较教育1、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理念、制度层⾯面的差距 2、国际⽐比较视⾓角谈课程改⾰革原则3、⽐比较教育对认识教育现象规律的作⽤用4、⻄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教育理论模式5、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的影响。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试题(回忆版) (1)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华东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试题考研试题考研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1984北京地理坐标系统
1980西安地理坐标系统
1984WGS
2 、R-树索引
3、TIN
4、线条简化和平滑的意义和方法
5、RGB、HSV、CMLK ?颜色模型
二、简述简述
1、根据有效性原则如何提高空间数据精度和扩大空间数据智能化
2、有道路图(线性)和植被内型分布图(多边形),现某区域向建立道路,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各个影响范围分别为50,40,30m,问如何知道受影响的植被区域
3、根据地理道路编码,是确定至少要了解多少标识码才能确定道路的左右两侧
4、在进行数字化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中心线相交却没有将交点标明,有时候是多个中心线相交于一点却没有表示出来,则请分别用两种方法来纠正错误
5、空间数据共享的意义和方法。
华东师大人文地理博士统考专业课真题

博导:杜德斌老师招生方向:(1)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2)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地理考试科目:(1)人文地理学(专业基础)(2)世界经济地理(专业课)(3)英语(外语)《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题2002年:1.试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
2.试述当代跨国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
3.试论网络经济与世界生产力布局的新趋势。
4. 从周边各国的地缘经济环境分析我国边境地区的开发开放前景。
2003年:1.试述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因与区域格局。
2.试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区域分工。
3.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论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性。
4.试比较分析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与五大湖城市带的经济与空间结构特征。
2006年:1.试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基本特征。
2.试分析二战后世界汽车生产和市场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试论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基本格局及其对我国石油安庆的影响。
4. 试论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007年1.试论“9.11”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2.试述EU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3.试论当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特征。
4.下图是2004年美国本土各州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和企业数的分布情况,结合该图分析美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08年1.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从当前石油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分析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试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空间分布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2009年1. 试论述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空间表现。
2. 试论述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与地缘政治环境及我国与中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3. 试论述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
4. 试分析投资动机对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区位的影响。
2010年1. 试论述科技革命与产业布局的关系及当前世界产业布局的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09-10(A)参考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填空题(20分)1) 从理论上讲,在地理学中,数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有两个目的:(1)运用数学语言对地理问题进行描述,建立地理数学模型,从更高、更深层次上揭示地理问题的机理;(2)运用有关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化的计算和分析,对地理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揭示有关地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每空1分,共2分)2) 集中化指数的计算公式I=(A-R)/(M-R),其中集中化指数在区间[0,1]上取值,各参数的意义分别为A —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R —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 —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
(每空0.4分,共2分)3) 线性模型''a b y x =+是由双曲线模型1/y=a+b/x 转化而成的,其中'y =1/y ,'x =1/x 。
(每空0.5分,共1.5分)4)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计算步骤①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 ②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③计算主成分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 ④计算主成分载荷 。
(每空0.5分,共2分) 5) 变异函数的四个重要参数分别是:基台值(Sill )、变程(Range )或称空间依赖范围(Range of Spatial Dependence )、块金值(Nugget )或称区域不连续性值(Localized Discontinuity )和分维数(Fractal Dimension )。
变量函数的理论模型可分为三大类:有基台值模型、无基台值模型、孔穴效应模型。
(每空0.5分,共3.5分) 6) 请写出线形规划问题: Min Z=2X 1+3X 2+X 3 满足 X 1+2X 2+X 3≥33X 1-X 2+2X 3≥4X 1,X 2,X 3≥0 的标准形式(1.5分) 7) 在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资源利用优化模型中,对于不同的目标函数,其约束条件均为(1.5分) 8) AHP 决策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为①明确问题;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③构造判断矩阵;④层次单排序;⑤层次总排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入学试题2002到2010年《世界经济地理》考试试题
2002年:
1(试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性。
2(试述当代跨国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
3(试论网络经济与世界生产力布局的新趋势。
4. 从周边各国的地缘经济环境分析我国边境地区的开发开放前景。
2003年:
1(试述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动因与区域格局。
2(试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区域分工。
3(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论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可能性。
4(试比较分析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与五大湖城市带的经济与空间结构特征。
2006年:
1(试比较分析世界经济三大板块的基本特征。
2(试分析二战后世界汽车生产和市场的动态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试论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基本格局及其对我国石油安庆的影响。
4. 试论当前世界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007年
1(试论“9.11”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新特点。
2(试述EU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3(试论当前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区位特征。
4(下图是2004年美国本土各州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和企业数的分布情况,结合该图分析美
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008年
1(试论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从当前石油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分析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区位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试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空间分布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
2009年
1. 试论述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空间表现。
2. 试论述中亚地区的自然地理与地缘政治环境及我国与中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景。
3. 试论述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
4. 试分析投资动机对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区位的影响。
2010年
1. 试论述科技革命与产业布局的关系及当前世界产业布局的特点。
2. 试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及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与障碍。
3. 试论述中国科技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及优化其空间布局的方向和途径。
4. 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近年来出现了较明显地向上海等中国大城市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一
现象的发生机理及其对我国实施创新性国家建设战略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考试试题
2009年
1( 1. 试从人文地理学视角,论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和核心内涵~ 2. 2. 试述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东西部区域差异、区际合作的近期和远
期影响~ 3. 3. 试从学科科学性视角出发,论述人文地理学与其它自然科学科学相比,其研究方法的共性
与特殊性~
4. 4. 试述我国开放改革三十年来,区域发展重点的空间移动过程及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空间格局
发展的影响~
5. 5. 试评述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对经济地理学发展重要贡献。
2010年
1( 试论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色及其国际化的障碍和途径。
(25分)
2(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展,试分析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和举办城市选择的合理性,讨论
这次世博会对中国城市化可能带来的中长期影响。
(25分)
3( 试述中央政府“三农”政策及其对城乡关系发展的影响。
(25分)
4( 试论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影响。
(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