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首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首都师范大学2019年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两类,其中硕博连读仅招收已获取我校2019年硕博连读生资格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成立于1955年。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成长为拥有哲学、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多专业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院,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重要基地。

学院现设有哲学系、法律系、政治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4个系,8个研究中心,还设有文科综合实验室、模拟法庭等综合性实践教学中心,以及藏书丰富的校图书馆政法学院分馆。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既有享有盛誉的学术名家,更有一大批在相关学科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学院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4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人;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各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2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人;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5人;获得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5人次,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2人。

学院形成了完整的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有哲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4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工作专业2007年获得教育部“司法矫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共计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哲学、法学、政治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和课程与教学论(含中学政治理论教学论、社会工作学科教学论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方向)、MPA等共计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学院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校重点学科1个(中国哲学),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宗教学),学校重点建设学科1个(法学)。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我校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优秀本科应届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接攻博")、普通招考四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采用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的院系、专业、导师见专业目录:专业目录备注中标注有“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或申请制)”的表明该院系、专业、导师以申请考核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刊发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具体刊出时间见培养处相关通知)。

”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不按导师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古籍研究所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古籍研究所,现任所长顾宏义。

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6人。

历任所长:徐震堮、李国钧、朱杰人、严佐之、陈大康。

是国务院学位办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二个专业。

古籍研究所的前身是成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曾承担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中《新唐书》、《新五代史》的整理工作。

1983年升格为研究所,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联系的重点研究所之一。

自成立以来,古籍研究所始终坚持严谨学风,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近三十年间,先后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近四十项,获得各类课题经费约300余万元,古籍整理的成果及学术论文,如《朱子全书》、《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华大典》等,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重点项目《顾炎武全集》的出版,在业界及社会上也取得了重大的影响。

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史文献研究,朱子学暨儒学文献研究,教育暨科技史文献研究,目录版本学。

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研究员:严佐之、顾宏义、刘成国(紫江青年学者);副研究员:李慧玲、丁红旗、任莉莉、丁小明;晨晖学者:张文、王耐刚。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师大基础数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师大基础数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北师大基础数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基础数学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山大学。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数学科学学院的基础数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四。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基础数学专业是一级学科数学下设的二级学科。

它包含了诸多的研究方向和新的、有活力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

基础数学最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应用动力系统、小波分析、非线性泛函分析与代数表示论。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制造业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IT业职员、商务人员、教师都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基础数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11个研究方向:070101基础数学研究方向:01调和分析及其应用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027现代分析基础或2212泛函分析或2213实分析③3337调和分析02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2泛函分析或2213实分析③3342微分方程定性理论03代数组合论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②2201抽象代数③3068组合数学04偏微分方程及其应用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2泛函分析③3348偏微分方程05拓扑学和微分几何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30代数拓扑③3117同伦论06函数空间及其应用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2泛函分析或2213实分析③3014Fourier分析07数理逻辑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1抽象代数或2213实分析③3213数理逻辑08函数逼近论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2泛函分析或2213实分析③3307函数逼近论基础09同调代数与代数表示论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1抽象代数③3343代数表示论基础或3346同调代数10复分析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28复分析③3338解析函数论11辛几何拓扑与非线性分析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6微分几何或2212泛函分析③3317非线性泛函分析或3318拓扑学二、考试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包括初试和复试。

同济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同济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同济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同济大学2019 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200 名左右,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生专项计划 4 名左右,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定向培养博士生专项计划12 名左右,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20 名左右。

上述招生计划以教育部最终下达为准。

本年度招生将进行两次,实行申请考核制,第一次招生不设置初试环节,报名时间2018 年10 月,考核时间为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 3 月,有10 个学院参加;第二次招生预计报名时间2018 年12 月,入学时间为2019 年9 月,所有学院都参加。

我校博士生招生实行“申请-考核”选拔机制。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同济大学的外语教学研究与建校历史同长,德语教学的历史更是近代中国德语教育的缩影。

一个多世纪以来,同济外语人不畏时艰、奋斗不止,诸多巨擘名流先后在此传道授业,成就卓然。

同济外语以德文创业。

1907年秋,德国军医埃里希·宝隆创设“同济德文医学堂”。

学堂始创,便设医学与德文两科。

这也便是同济外语的根基所在。

德文科的教学形式多样,德籍教师曾用格林童话作为教材授课,还出版了当时国内唯一的德语学习刊物《德文月刊》;诗人殷夫在德文补习科学习期间翻译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闻名中华大地。

1942年德文科更名为新生院;1946年,同济大学设立外国语文学专业,以德国文学为重点。

此时,同济德语教学与科研水平已闻名于海内外,俊彦云集,宛若星辰。

二十世纪的中国德语界,曾有“北冯南张”之说,他们都与同济外语有着重要缘分。

“冯”是指著名诗人、翻译家、教育家冯至,他曾出任同济德文补习科主任。

1987年获联邦德国最高荣誉的“大十字勋章”,是联邦德国、瑞典、奥地利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或通讯院士;“张”是指著名日耳曼学学者、教育家张威廉。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法大考博辅导班:2019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2018-2019年法律史专业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华东政法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法学院的法律史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法律史专业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内容、形式、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历史上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制度进行阐述、分析和对比,揭示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

法律史专业是法律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要的法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

学习中国法制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史上的一切法治文明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现行立法提供基于历史真实的长远视角,使法律移植与比较法研究更加合乎国情,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法律史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30102法律史研究方向:01中国法制史02中国法文化史03法律社会史04外国法制史二、考核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内容为:时间:2019年4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请关注学校及各学院通知)。

报到时须携带复试通知书及所提交申请材料相关复印件的原件,具体安排见后续通知。

复试内容:(1)外语考核;(2)专业考核,包括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3)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加试政治理论和2门专业课程。

各专业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情况及专业课考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政治理论考试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申请材料(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政审表”、“专家推荐信”(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打印填写),专家推荐信由推荐专家亲自封入单独信封并在封口处骑缝签字;(2)有效期内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页中;(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习成绩单(应届生须加盖教务或培养部门公章;往届生可从个人档案中复印,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公章);(4)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同等学力考生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学生证复印件,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获得学位者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复印件;拟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提交由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可以提前毕业的证明;(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论文开题报告);(6)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包括研究主题、已有基础、基本思路、预期目标等),字数不少于5000字;(7)申请人认为能够代表自身学术能力的代表性中外文专著、论文、调研报告等材料和能够证明自身外语水平的材料;(8)同等学力考生提交2篇所报考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全国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的学术论文。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学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华工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实行公开招考、申请考核、直接攻博以及硕博连读四种考试方式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对于学术型博士研究生,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不实行“申请考核制”外,其他招生学院均实行上述四种招考方式同时进行选拔录取博士研究生。

对于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各学院全部采用“申请考核制”考试方式。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2017年12月,美国吴贤铭基金会和美国密西根大学吴贤铭制造研究中心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以智能制造领域世界著名学者、原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美国国家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吴贤铭教授的名字冠名学院。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面向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器件等新兴领域为主要方向,将通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开发,为社会培养新一代智能工程创新人才。

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的新学院,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一方面将继承与发扬华南理工大学的优良传统,为学生们提供坚实的、全面的基础教育,以及深入的、前沿的科研经验。

另一方面将与国际著名的大学合作,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获取国际视野,成为新一代智能工程师,引领社会的发展。

二、招生信息华南理工大学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2个:080200 机械工程研究方向:01智能工程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01|数值分析③3302|机械优化设计或3305|自动控制原理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01智能科学与工程考试科目:①1101|英语②2214|线性系统理论基础③3334|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综合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申请者须符合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同时须具备下列条件:1.学术型学位博士(1)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突出的科研成果或贡献、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计划的应届或往届硕士毕业生(往届考生限毕业3年内,以入学年度为截止计算点)均可提出申请。

中共中央党校张忠军法社会学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张忠军法社会学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

中共中央党校张忠军法社会学考博参考书-考博笔记资料-考博辅导一、专业的设置张忠军老师的法社会学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张老师长期从事此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对于这方面造诣深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并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这个专业的人才正是是社会所需要的,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这一个方向属于法学理论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导师是张老师,张老师同时也是法经济学方向的导师。

二、导师介绍张忠军,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位:办公厅,职务:主任。

三、参考书目法学理论:1、《法理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孙国华、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西方法律思想史》,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谷春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法制史》,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曾宪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中国法律制度史研究通览》,曾宪义、郑定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宪法》,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许崇德、胡锦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张正钊、李元起,人大出版社。

6、《刑法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7、《民法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王利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商法总论》,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赵中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侵权行为法》,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九五”规划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

10、《刑事诉讼法学》,人大法学院21世纪系列教材,程荣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加试参考书目同初试。

四、党校考博英语党校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20题20分的词汇,10分的完形填空,5篇40分的阅读理解,15分的英译汉翻译,15分的作文。

党校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系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508社会发展系(4)030301社会学(4)01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李汉林①1001英语②2080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社发系)③3152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02发展社会学沈红①1001英语②2080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社发系)③3153发展社会学03社会发展政策葛道顺①1001英语②2080社会理论、历史与方法(社发系)③3154社会发展政策二、导师介绍李汉林,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导师。

1953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

1983年毕业于德国比勒菲尔特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社会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国际社会转型研究学会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执行委员。

学科专业:社会学,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制度社会学。

主要著作:《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2)》,2012;《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研究》,2012;《中国单位社会》,2004;《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2005。

主要学术论文:“转型社会中的整合与控制》,2007;《关于中国单位制度变迁的思考》,2007;《变迁中的单位制度》,2008主要承担课题:2006-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员工参与”;2007-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90年代以来工会的角色与作用”;2007-2009年,中德合作课题,“转型时期中国企业的员工参与”;2010-2013年,交办课题,“中国发展经验研究”主要获奖情况:2007年,《中国单位社会》获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荣誉称号:人社部“百千万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沈红,社会发展系博士生导师。

1965年5月出生于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大考博辅导班:2019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我校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优秀本科应届推免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接攻博")、普通招考四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采用申请考核招生方式的院系、专业、导师见专业目录:专业目录备注中标注有“招生方式为申请考核(或申请制)”的表明该院系、专业、导师以申请考核的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

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本校在读硕士研究生,具体选拔方式见我校研究生院培养处刊发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通知(具体刊出时间见培养处相关通知)。

”我校部分专业按专业招生,不按导师招生,详见专业目录中的备注说明。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913年以来,沪江大学、大夏大学前辈的开拓性贡献为我校社会学各学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华东师大社会学学科是历经百年发展的根基雄厚的学科,由吴泽霖、谢六逸、言心哲、胡焕庸、罗永麟等学科大师开创基业,建立了深厚的学术传统。

1979年中国大陆恢复发展社会学,在中国社会学会顾问言心哲教授带领下,华东师范大学率先建立社会学教研室,1982年建立全国首批社会学硕士点,并相继建立了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以及人口学博士点。

现为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五个博士点,并建有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海外来华留学硕士生和博士生。

目前,还与美国纽约大学、法国巴黎高师集团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项目。

2009年底,在原有社会学系,人口研究所基础上,整合我校民俗学、人类学研究力量,建立了社会发展学院,下设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民俗学研究所和人类学研究所五个基本单位,各专业得到均衡发展和有效管理。

社会发展学院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主力单位之一,与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密切合作,在上海纽约大学建立了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下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人口结构与发展趋势方向)是经教育部认定的省部级研究基地,社会学研究中心、社会调查中心、青少年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民俗、社会、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社区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移民与侨务政策研究中心等多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挂靠在本学院。

学院每年派出教师到海外著名高校进行研修和访问,并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挪威、日本、韩国、俄罗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著名高校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学院在读硕士生、留学生170多人,博士生70多名。

自1982年招收研究生以来,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350多名,博士生80名,许多人成为中国社会学各学科的知名专家。

学院设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

自招收本科学生以来,以改革教学制度、培养一流社会学、社会工作人才为宗旨,引用国外新型的教学方法,已有10多门主干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或全英文课程教学,在致力于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启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实践能力,已收到显著的成效。

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宽广,深受各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几年实现100%,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声誉。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现有教师61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21名,讲师19名,行政人员7名,兼职教授与副教授6名。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90%的专业教师具有海外求学或访问的经历。

大批知名海外教授在我院讲学,来自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高水平教师在我院全职任教,有众多的国外学子在我院求学,国际化色彩突出。

学院有国家级学会副会长2人;上海市级学会副会长以上5人。

中国地理学会人口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外国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我院。

近几年来,社会发展学院的教师出版各类著作、教材100多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60多项。

30多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居于国内前列,研究实力雄厚。

在2008年全国社会学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社会学名列第10位;2012年再次参加学科评估,位列第9名,学科实力得到了国内社会学界的认同。

2009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社会学系名列全国高校二级院系所第4名。

2013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论文转载量和综合指数排名均位列全国高校第5名。

二、招生信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招生专业有5个:社会学(030301)研究方向:01 应用社会学(含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02 城乡关系与社会发展03 教育社会学(宏观政策专项) 04 宗教社会学05 中华信仰与心态秩序研究06 应用社会学07 农村社会治理与内生发展08 法律社会学09 法治与公共政策10 法律社会学11 法治与公共政策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或1006韩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人口学(030302)研究方向:01 人口地理与城市化02 人口经济与就业03 人口社会与老龄化04 国际移民与侨务政策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或1006韩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人类学(030303)研究方向:01 族群与宗教人类学02 人类学中国研究03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04 社会医学(Social Studies of Medicine)05 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或1006韩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民俗学(030304)研究方向:01 非遗保护与经济民俗学研究02 神话传说与民间信仰研究03 文化人类学04 叙事与话语分析05 宗教与民俗06 信仰民俗学07 民俗学理论与实践08 非物质文化遗产(侧重传统技艺)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或1006韩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0303Z1)研究方向:01 社会福利与政策02 老年政策与社会工作考试科目: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或1004德语或1005法语或1006韩语②2058专业基础③3380综合测评三、报考条件2019年参加申请考核的考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通过审批同意硕博连读的我校在学硕士研究生;通过推免选拔程序同意接收直接攻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

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将取消录取资格。

3、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本科修读专业、修读5门硕士学位课程的专业、所报考博士的专业之间,不得跨专业。

③已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以第一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我校图书馆"帮助中心-核心期刊指南"栏内刊载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

④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报考外语专业亦须通过应试语种的六级考试)。

4、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同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5、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学院规定的其他学术条件和要求。

我校不接收在校非应届毕业生(本校硕博连读除外)的报考,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录取、入学、注册、就读、学籍等资格。

我校对考生的资格复查放在考生来校参加“综合考核”或复试时进行,若不符合申请、报考条件,即取消其参加“综合考核”或复试资格及之后的全部报考内容。

四、选拨程序报名时间: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26日,报名方式:在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网网站报名(在线输入https:///main/index.asp),详见"博士研究生招生"栏的"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办法"。

报考费:以申请考核、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须支付报考费250元,报名成功后通过网上银行系统支付。

请考生报名时仔细查看报考条件,确定符合报考条件后再报名、交报考费,报考费一旦交纳将不予退还。

所交材料应该至少包括:(1)材料目录(注明申请人姓名、材料项目、所在页码);(2) 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还须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3)体检表(硕博连读生不需交)。

考生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完成体检:①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体检;②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的体检中心体检;③县级及以上或二级甲等及以上的体检机构体检;④如为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或高校在职教师,可在学习或工作的学校医院体检。

上述体检报告的有效期为2018年9月1日起。

体检项目参照附件《体格检查表》,体检表可使用我校提供的《体格检查表》,也可使用体检机构自用表。

(4)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研究生须在入学前补交),在境外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的考生,须在报名前自行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确认其证书的有效性,并附上确认后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的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

持境外大学硕士学位证书者,需将证书原件、认证报告原件的扫描件按提示上传到报名系统;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需将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原件的扫描件上传到报名系统。

(5)硕士课程成绩单复印件(可在考生人事档案保管单位或硕士就读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