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核医学总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核医学总论 ppt课件

谢图像同机融合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双探头SPECT
ADAC Vertex
Forte AZ
Skylppit课g件ht
CardioMD 20
ppt课件
21
符合线路SPECT/CT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CTA与心肌灌注融合
ppt课件
24
SPECT/CT
PET/CT
ppt课件
25
初步具备了核医学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
拥有颇具特点的临床诊治项目
ppt课件
12
核医学发展-规模发展(1961-1975)
加速器和发生器(如99mTc发生器)普遍应用 r照相机广泛应用 体外放射分析已发展到能测定300余种体内微量活性物
质 临床核医学逐渐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ppt课件
核医学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各个医学学科和专 业
现代核医学代表了当今核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尖端科技的发展水平
核医学融入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ppt课件
5
实验核医学的内容
放射性药物学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核素动力学分析 体外放射分析 活化分析 放射自显影 动物PET、SPECT的应用 稳定性核素分析
计量仪器:如电离室、胶片、热释光等辐射 计量仪
防护仪器: γ(β)辐射仪、放射性表面污
染监测仪、放射性报警仪等
ppt课件
17
核医学显像的主要设备
相机:提供平面的静态或动态影像 SPECT : ( 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双探头SPECT
ADAC Vertex
Forte AZ
Skylppit课g件ht
CardioMD 20
ppt课件
21
符合线路SPECT/CT
ppt课件
22
ppt课件
23
CTA与心肌灌注融合
ppt课件
24
SPECT/CT
PET/CT
ppt课件
25
初步具备了核医学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
拥有颇具特点的临床诊治项目
ppt课件
12
核医学发展-规模发展(1961-1975)
加速器和发生器(如99mTc发生器)普遍应用 r照相机广泛应用 体外放射分析已发展到能测定300余种体内微量活性物
质 临床核医学逐渐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ppt课件
核医学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到各个医学学科和专 业
现代核医学代表了当今核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尖端科技的发展水平
核医学融入了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ppt课件
5
实验核医学的内容
放射性药物学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核素动力学分析 体外放射分析 活化分析 放射自显影 动物PET、SPECT的应用 稳定性核素分析
计量仪器:如电离室、胶片、热释光等辐射 计量仪
防护仪器: γ(β)辐射仪、放射性表面污
染监测仪、放射性报警仪等
ppt课件
17
核医学显像的主要设备
相机:提供平面的静态或动态影像 SPECT : ( single photo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核医学总论课件

临床核医学:应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
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内诊断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
非显像检查法
临床
核医学
体外诊断核医学
治疗核医学
核医学显像
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 分布图,实现脏器和病变显像;
放射性药物根据自己的代谢和生物学特性, 能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特定的器官或病变组织, 并参与体内的代谢,标记在放射性药物分子 上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出射线能在体外被探 测。
发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在体内经湮灭辐射产 生两个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511keV 光子同时入 射至互成180环绕人体的多个探测器而被接收,把 这些光子对按不同的角度分组,可获得放射性核素 分布在各个角度的投影。
常用发射正电子核素主要有:18F、碳[11C]、氧 [15O]、氮[13N]、嗅[76Br]等。
治疗放射性药物:利用发射T 1 / 2 较长的-粒子的放射性
核素或其标记化合物高度选择性浓集在病变组织而产 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起 到治疗作用。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体外用Radiopharmaceuticals 体内用Radiopharmaceuticals
显像剂(Imaging Agent)、示踪剂(tracer) 引入体内能选择性聚集在特定脏器、组织和病变的放
裂变产物提取: 99Mo、131I 、133Xe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99Mo-99mTc发生器、 188W-188Re发生器、 82Sr-82Rb发生器、 68Ge-68Ga发生器、 81Rb-81mKr发生器
加速器
11C
20.4 min
13N
9.9 min
15O
《核医学》教学课件:核医学总论

放射化学纯度测定
放射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 Rp): 指以特定化学形态存在的放射性核素活度
占样品总活度的百分数。
主要方法: 放射性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泳法
产品的放射性计数
放射化学纯度 =
(%)
放射性总计数
生物学性质检测
细菌检查 细菌内毒素测定 毒性试验 生物分布试验
防治措施
注射室和检查室应备有急救 箱,其中有血压计、听诊器,处 理虚脱的各种药物等
还应备有氧气袋
出现荨麻疹、水肿、搔痒和胸闷等症状,可 用抗过敏药治疗
热原反应按常规处理
血压明显降低、出现休克时,成人可立即注 射 1:1000肾上腺素 0.5 ~ 1 mg 严重者可以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静脉注入 、吸氧、静脉开放,必要时点滴氢化可地松
适宜的射线能量和在组织中的射程是 选择性集中照射病变组织而避免正常组织 受损并获得预期治疗效果的保证。
放射性核纯度
指特定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 分数。
测定方法: 能谱法 屏蔽法 半衰期法
化学性质检测
pH值 化学纯度 放射化学纯度
化学纯度
是指以某一形式存在的物质的 质量占该样品总质量的百分数。
核医学总论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 放射教研室 石逸杰
第一节 概 述
定义(Definition)
核医学( nuclear medicine )是一 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 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 (radionuclide)及其标记化合物和生 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放射性药物不良反应
发生率很低
万分之二左右,远低于碘造影剂的不良 反应率
最新1.核医学总论幻灯片

放射性示踪剂的性质
同一性
– 放射性示踪剂和被标记物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 质,无差别的参与生物代谢。
– 生物体不能区分示踪剂和被标记物,而是一视同仁 的对待它们
可测性
–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发射γ射线
示踪原理基于示踪剂以上两个性质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性示踪原理
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一种标记,制备各种标记 化合物——放射性示踪剂
放射性探测仪器探测示踪剂在体内位置、数量 及变化过程,来研究生物体内相应物质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转移等规律——放射性 核素示踪技术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性示踪技术的优点
灵敏度高
– 37Bq,10-18 ~ 10-19 g – 研究微量物质具有特殊价值
操作简便
– 只需测定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数量 – 不受杂质的干扰,无需化学分析方法中的分离、提纯等步骤
同位素效应
– 同位素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可能影响其化学性质及生物学行为---
同位素效应。
– 同位素效应一般较小,但轻元素较明显,如3H和1H,质量差达两倍。
放射防护问题
– 需要专用的实验条件,严格的放射性操作程序,必要的放射性防护设备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示踪实验的设计
放射性核素的选择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核医学发展简史
1924年化学家Hevesy将同位素用于生理的示踪研究,1943年获诺贝尔奖 ,称为“基础核医学之父”。
1926年内科医师Blumgart,第一次应用了示踪技术, “临床核医学之父” 1930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家劳伦斯生产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4年艾伦·居里和她的丈夫约里奥用α粒子照射Al生成30P,第一次用人
同一性
– 放射性示踪剂和被标记物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 质,无差别的参与生物代谢。
– 生物体不能区分示踪剂和被标记物,而是一视同仁 的对待它们
可测性
– 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发射γ射线
示踪原理基于示踪剂以上两个性质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性示踪原理
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一种标记,制备各种标记 化合物——放射性示踪剂
放射性探测仪器探测示踪剂在体内位置、数量 及变化过程,来研究生物体内相应物质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转移等规律——放射性 核素示踪技术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放射性示踪技术的优点
灵敏度高
– 37Bq,10-18 ~ 10-19 g – 研究微量物质具有特殊价值
操作简便
– 只需测定放射性核素发射的射线数量 – 不受杂质的干扰,无需化学分析方法中的分离、提纯等步骤
同位素效应
– 同位素中子数不同,质量不同,可能影响其化学性质及生物学行为---
同位素效应。
– 同位素效应一般较小,但轻元素较明显,如3H和1H,质量差达两倍。
放射防护问题
– 需要专用的实验条件,严格的放射性操作程序,必要的放射性防护设备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示踪实验的设计
放射性核素的选择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2008年核医学大型设备上岗证技师培训
核医学发展简史
1924年化学家Hevesy将同位素用于生理的示踪研究,1943年获诺贝尔奖 ,称为“基础核医学之父”。
1926年内科医师Blumgart,第一次应用了示踪技术, “临床核医学之父” 1930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家劳伦斯生产出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1934年艾伦·居里和她的丈夫约里奥用α粒子照射Al生成30P,第一次用人
《核医学》教学课件:核医学总论

Nuclear reactor
Nuclear reactor production is a mainly source of radionuclides
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多采用发射γ光子的核素及其标记物。 99mTc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 量140 keV,T1/2为6.02 h、方便易得、几乎 可用于人体各重要脏器的形态和功能显像。
(1)诊断检查时尽量采用先进的测量和显像设备。 (2)采用必要的保护 。 (3)对小儿、孕妇、哺乳妇女、育龄妇女应用放射 性药物要从严考虑。
小儿应用原则
由于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所以一般情况 下,放射性检查不作为首选的方法。
小儿所用的放射性活度必须较成人为少。
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 折算,也可按年龄组粗算用药量,即1岁以内用成 人用量的20%-30 %、1-3 岁用30%-50%、3-6岁用 40%-70%、6-15岁用60%-90%。
左心室各壁心肌血流灌 注未见明显异常,左心 室收缩功能正常。
77
血流灌注明显减低,代谢基本正常或最高。 提示下壁和后壁心肌缺血但存活。
78
临床价值
(一)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二)冠心病的病情程度与预后估计 (三)室壁瘤 (四)心脏传导异常 (五)心血管疾病疗效评价 (六)充血性心力衰竭 (七)心肌病的辅助诊断 (八)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心病 (九)化疗对心脏毒性作用的监测
• 治疗药物: 131I,125I,32P,153Sm(钐),89Sr(锶),90Y(钇)等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特性: 1.具有放射性:能放射出射线,需按放
射性物质管理和防护等; 2.被靶器官选择性摄取和浓聚; 3.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使用期。
Nuclear reactor production is a mainly source of radionuclides
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多采用发射γ光子的核素及其标记物。 99mTc核性能优良,为纯γ光子发射体,能 量140 keV,T1/2为6.02 h、方便易得、几乎 可用于人体各重要脏器的形态和功能显像。
(1)诊断检查时尽量采用先进的测量和显像设备。 (2)采用必要的保护 。 (3)对小儿、孕妇、哺乳妇女、育龄妇女应用放射 性药物要从严考虑。
小儿应用原则
由于儿童对辐射较为敏感,所以一般情况 下,放射性检查不作为首选的方法。
小儿所用的放射性活度必须较成人为少。
一般可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按成人剂量 折算,也可按年龄组粗算用药量,即1岁以内用成 人用量的20%-30 %、1-3 岁用30%-50%、3-6岁用 40%-70%、6-15岁用60%-90%。
左心室各壁心肌血流灌 注未见明显异常,左心 室收缩功能正常。
77
血流灌注明显减低,代谢基本正常或最高。 提示下壁和后壁心肌缺血但存活。
78
临床价值
(一)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二)冠心病的病情程度与预后估计 (三)室壁瘤 (四)心脏传导异常 (五)心血管疾病疗效评价 (六)充血性心力衰竭 (七)心肌病的辅助诊断 (八)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肺心病 (九)化疗对心脏毒性作用的监测
• 治疗药物: 131I,125I,32P,153Sm(钐),89Sr(锶),90Y(钇)等
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特性: 1.具有放射性:能放射出射线,需按放
射性物质管理和防护等; 2.被靶器官选择性摄取和浓聚; 3.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使用期。
核医学总论PPT课件

Herrman Ludwig Blumgart,美 国Boston医院内科医师
第一次将示踪技术(放射性同 位素214铋)应用于人体循环时 间研究(1926)
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如肺循环 时间测定、肺血流量测定等
SNM 1969年称其为“核医学第 一位先驱”
Blumgart - The father of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γ衰变及同质异能跃迁:指核素由高能态向低能 态或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释出γ射线或单 光子的衰变,衰变后质子数及中子数均不变,仅
能级状态发和改变。 99mTc衰变成99Tc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衰变规律
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
N=N0e-λt λ: decay constant t: decay time e: base of natural logarithm
核衰变: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变成另 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 衰变类型: α、β、γ衰变、电子俘获等 α衰变:核衰变时释出出α粒子(氦核)的衰变。母核失 去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主要发生在质子>82的核素。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β-衰变:主要发生在中子相对过剩的核素。核中1个中子转 化为质子,释放1负电子,原子序数加1。
核医学发展历史
• 1938年,John H. Lawrence首次用 32P 治疗白血病 • 1938年,Joseph G. Hamilton 用 128I 研究甲状腺功能 • 1941年,开始用 131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 1946年,开始用 131I 治疗甲状腺癌
药物品种 仪器 开展项目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第一次将示踪技术(放射性同 位素214铋)应用于人体循环时 间研究(1926)
开展多项临床研究,如肺循环 时间测定、肺血流量测定等
SNM 1969年称其为“核医学第 一位先驱”
Blumgart - The father of 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
γ衰变及同质异能跃迁:指核素由高能态向低能 态或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释出γ射线或单 光子的衰变,衰变后质子数及中子数均不变,仅
能级状态发和改变。 99mTc衰变成99Tc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衰变规律
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
N=N0e-λt λ: decay constant t: decay time e: base of natural logarithm
核衰变: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变成另 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 衰变类型: α、β、γ衰变、电子俘获等 α衰变:核衰变时释出出α粒子(氦核)的衰变。母核失 去二个质子和二个中子。主要发生在质子>82的核素。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β-衰变:主要发生在中子相对过剩的核素。核中1个中子转 化为质子,释放1负电子,原子序数加1。
核医学发展历史
• 1938年,John H. Lawrence首次用 32P 治疗白血病 • 1938年,Joseph G. Hamilton 用 128I 研究甲状腺功能 • 1941年,开始用 131I 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 • 1946年,开始用 131I 治疗甲状腺癌
药物品种 仪器 开展项目
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核医学总论课件

1896
2006
放射现象
Becquerel
• 核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 真正形成核医学学科的历史很短
核医学与诺贝尔奖
1903 Becquerel 发现放射现象 物理学奖 1903 Marie.Curie 发现镭等元素 物理学奖 1911 Marie.Curie 化学奖
1908 Rutherford 发现铀能发射α和β粒子,化学奖 1921 Frederick Soddy 放射性物质和天然同位素研究,化学奖,“同
History look back
Anger andγcamera
• 1957年Anger研制出 第一台γ照相机, 称之为 Anger照相 机。
• 1963年在日内瓦原 子能和平会议上展 出。克服了逐点扫 描打印的不足,使 核医学显像走向现 代化阶段。
History review
Berson & Yalow
Becquerel
History look back
• 18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法国物理学家 Becquerel发现了铀的放射 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 他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 使附近黑纸包裹的感光胶片 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 发射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 强的射线。
• 1903年与Curie夫人共获 Nobel物理学奖。
• 1969年,“Nuclear Medicine”正式在一本“ 术语学 手册 ”中作为放射性同位素在疾病诊断和治疗应用 的分支被确立。
• 1970‘将同位素科更名为核医学科。
•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 临床学科
• 核医学有其自身的理论、方法 和应用范围
• 有诊断、治疗、门诊甚至病房
• 承担教学、科研和培干工作, 不同于一般的医技科室。
核医学课件:核医学总论

(一)定义:凡是符合医用要求的放 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 物,并且能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 疗的制剂称为放射性药物。
(二)放射性药物的分类
1.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1)、理想的核物理性质 射线种类 射线能量 物理半衰期
(2)、理想的生物学性质 定位性能:靶/本 比值
生物半衰期: 有效半衰期
(1)、纯γ射线发射体药物 99mTc (99m鍀)
99m锝:纯γ;低能140Kev;卤素; 短物理半衰期(T1/2):6h
短半衰期核素<10h
99钼-99m锝发生器
发生器是什么?
为一种分离装置,可以从长半衰期母体 核素中分离出由它衰变产生的短半衰期子 体核素
99钼-99m锝发生器(99Mo-99mTc generator):
(2)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
三、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 四、体外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临床核医学在诊治上 的主要特点
一、显像的主要特点
1.诊断方法简便易行、安全、 无损伤、不痛苦
2.能反映组织器官整体或局 部的形态
3.能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
4.能反映组织器官的代谢
5.能决定肿瘤的分期、探寻转移灶等 6.可以了解受体的分布部位、数量和功能 7.能提供动态的诊断数据 8.早期诊断疾病 9.能从基因水平研究疾病的变化
PET/ CT
3、功能测定类仪器
1.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2. 肾图仪
甲吸测定
肾图
甲 状 腺 功 能 仪
核多功能仪
4、体外分析法的仪器 (γ免疫计数器)
5、 剂量监测仪器
活度计
2.辐射检测仪
总之: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试剂 放射性器件 核医学仪器
(二)放射性药物的分类
1.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1)、理想的核物理性质 射线种类 射线能量 物理半衰期
(2)、理想的生物学性质 定位性能:靶/本 比值
生物半衰期: 有效半衰期
(1)、纯γ射线发射体药物 99mTc (99m鍀)
99m锝:纯γ;低能140Kev;卤素; 短物理半衰期(T1/2):6h
短半衰期核素<10h
99钼-99m锝发生器
发生器是什么?
为一种分离装置,可以从长半衰期母体 核素中分离出由它衰变产生的短半衰期子 体核素
99钼-99m锝发生器(99Mo-99mTc generator):
(2)正电子类放射性药物
三、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原理 四、体外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临床核医学在诊治上 的主要特点
一、显像的主要特点
1.诊断方法简便易行、安全、 无损伤、不痛苦
2.能反映组织器官整体或局 部的形态
3.能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
4.能反映组织器官的代谢
5.能决定肿瘤的分期、探寻转移灶等 6.可以了解受体的分布部位、数量和功能 7.能提供动态的诊断数据 8.早期诊断疾病 9.能从基因水平研究疾病的变化
PET/ CT
3、功能测定类仪器
1.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2. 肾图仪
甲吸测定
肾图
甲 状 腺 功 能 仪
核多功能仪
4、体外分析法的仪器 (γ免疫计数器)
5、 剂量监测仪器
活度计
2.辐射检测仪
总之:核医学必备的物质条件
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试剂 放射性器件 核医学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核医学总论 (Nuclear Medicine
Pandect)
ppt课件
1
一、核医学定义和内容
1.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
的学科。 学科分类: 根据我国专业学位点的设置,核医学属于“影像医学与核
医学”学位点。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Dr. Yalow
ppt课件
10
A、核医学体外分析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 标记的示踪剂在体外测定从人体内采取的 血、尿、组织液等样品内微量生物活性物 质含量的方法。 B、代表性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Radioimmunoassay,RIA)是利用放射性 核素示踪技术的高灵敏度结合免疫学反应 的高特异性,以抗体为结合剂,标记抗原, 探测待测物上的标记信号,方法灵敏(1012-10-15 g )、简便 C、197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分类
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 实验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
治疗核医学
体内
显像 检查法
非显像 检(测查功定法能)
体外 分析
ppt课件
5
3.内容
3.1 诊断核医学
体内诊断:将放射性核素引入受检者体内
ppt课件
14
(二)放射性药物的分类 1.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1) 99钼-99m锝发生器(99Mo-99mTc generator):
ppt课件
15
(2)回旋加速器(cyclotron):
ppt课件
16
回旋加速器生产
正电子:18F PET
湮没辐射
ppt课件
17
(3)其它放射性核素: 反应堆生产 :131I、125I (4)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物分子上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出射线能在体 外被探测。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仪器包括扫描机、r照 相机、ECT、PET 等
ppt课件
7
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显像剂)
引入
体内 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学行为 靶器官
在体内脏器代谢通过或选择性积聚
形成分布
同时放出射线
体外
分布图
像
ppt课件
8
2、非显像检查法-放射性核 素器官功能测定
(In Vivo),包括显像检查法和Leabharlann 显像检 查法(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体外诊断:放射性核素不引入受检者体内
的检查称体外检查法,又称体外分析法 (In Vitro)。
ppt课件
6
1、放射性核素显像
❖ 核医学显像是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放射性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图。实现脏器和病变显像
放射性药物根据自己的代谢和生物学特性,能 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特定的器官或病变组织,并 参与体内的代谢,标记在放射性药
身
肢
骨 显
静 脉 显
像
像
肺 显 像
ppt课件
32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脑 血 流 p灌pt课件注 显 像
33
PET 正电 子发 射型 计算 机断 层显 像仪
ppt课件
34
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pt课件
35
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pt课件
36
PET/ CT
ppt课件
37
(五)功能测定类
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后,不是以图象的方式 显示出来,而是在体外记录放射性药物在体 内某器官分布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等, 通过对数据、曲线的分析,就能对脏器的功 能作出判断,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心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查等等。
ppt课件
9
3. 核医学体外诊断
—体外分析法 (体外免疫测定)
(In Vitro Nuclear Medicine)
ppt课件
27
脑r照相
部分脏
器的γ照
相图片
肝胆系统r照相
甲状腺r照相
ppt课件肾脏r照相
肝脏r照相28
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ppt课件
29
甲状腺ECT显像
ppt课件
30
肾 脏 E C T 显 像
肝脏ECT显像
肝 胆 E C T 显 像 肾血流灌注ECT显像
ppt课件
31
全
下
ppt课件
22
射线如何被探测?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与激发(电离作用)
2、闪烁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现象)
3、感光材料形成潜影(感光作用)
ppt课件
23
核仪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ppt课件
24
ppt课件 放射性核素扫描仪25
甲状腺扫描
部分脏器的扫描 图象
肝扫描
肺扫描
ppt课件
脑扫描
26
r照相机
1.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2. 肾图仪
ppt课件
38
甲吸测定
ppt课件
肾图
39
甲 状 腺 功 能 仪
核多功能仪
ppt课件
40
(六)体外分析法的仪器
ppt课件
41
各种核医 学体外检 查分析仪
多,但疗效较好,有方法 简便、副反应小等优点、 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ppt课件
12
第二节、临床核医学开展的必 需条件
ppt课件
13
一、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
(一)定义:凡是符合医用要求的放 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 物,并且能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 疗的制剂称为放射性药物。
ppt课件
11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属于内照射治疗,其治疗原 理是通过高度选择性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 性核素所发出的射程很短的β-粒子、俄歇电 子等,对疾病进行集中照射,在局部产生足 够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达到抑制或破坏病 变组织的目的,而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全身辐 射吸收剂量很低。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疾病不
ppt课件
18
2、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1)βˉ 射线发射体:
(2) γ射线发射体: 125I粒子
ppt课件
19
(3)α射线发射体:
把稳定性核素硼引入到肿瘤组织内,
利用中子照射硼,产生核反应,发射 α射线。α射线电离能力最强,但穿透 能力最弱,全部辐射能量消耗在肿瘤 中,所以对肿瘤组织的破坏比βˉ 射线 强,我国已经建立了合成单硼和多硼 核苷类中子治疗黑色素瘤及晚期脑瘤 的新方法。
ppt课件
20
二.放射性试剂 (radioactive
reagent)
凡不引入体内而用于体外 放射分析的放射性核素及 其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称为 放射性试剂。
ppt课件
21
三.核仪器(nuclear instrument)
定义: 在诊疗及科研工作中,凡能用来探
测和记录射线种类、活度、能量的装 置统称为核仪器。
Pandect)
ppt课件
1
一、核医学定义和内容
1.定义: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
的学科。 学科分类: 根据我国专业学位点的设置,核医学属于“影像医学与核
医学”学位点。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Dr. Yalow
ppt课件
10
A、核医学体外分析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 标记的示踪剂在体外测定从人体内采取的 血、尿、组织液等样品内微量生物活性物 质含量的方法。 B、代表性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Radioimmunoassay,RIA)是利用放射性 核素示踪技术的高灵敏度结合免疫学反应 的高特异性,以抗体为结合剂,标记抗原, 探测待测物上的标记信号,方法灵敏(1012-10-15 g )、简便 C、197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分类
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 实验核医学
诊断核医学
治疗核医学
体内
显像 检查法
非显像 检(测查功定法能)
体外 分析
ppt课件
5
3.内容
3.1 诊断核医学
体内诊断:将放射性核素引入受检者体内
ppt课件
14
(二)放射性药物的分类 1.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1) 99钼-99m锝发生器(99Mo-99mTc generator):
ppt课件
15
(2)回旋加速器(cyclotron):
ppt课件
16
回旋加速器生产
正电子:18F PET
湮没辐射
ppt课件
17
(3)其它放射性核素: 反应堆生产 :131I、125I (4)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物分子上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放出射线能在体 外被探测。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仪器包括扫描机、r照 相机、ECT、PET 等
ppt课件
7
放射性核素显像原理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显像剂)
引入
体内 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学行为 靶器官
在体内脏器代谢通过或选择性积聚
形成分布
同时放出射线
体外
分布图
像
ppt课件
8
2、非显像检查法-放射性核 素器官功能测定
(In Vivo),包括显像检查法和Leabharlann 显像检 查法(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
体外诊断:放射性核素不引入受检者体内
的检查称体外检查法,又称体外分析法 (In Vitro)。
ppt课件
6
1、放射性核素显像
❖ 核医学显像是显示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放射性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图。实现脏器和病变显像
放射性药物根据自己的代谢和生物学特性,能 特异地分布于体内特定的器官或病变组织,并 参与体内的代谢,标记在放射性药
身
肢
骨 显
静 脉 显
像
像
肺 显 像
ppt课件
32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脑 血 流 p灌pt课件注 显 像
33
PET 正电 子发 射型 计算 机断 层显 像仪
ppt课件
34
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pt课件
35
PE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pt课件
36
PET/ CT
ppt课件
37
(五)功能测定类
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后,不是以图象的方式 显示出来,而是在体外记录放射性药物在体 内某器官分布的数据、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等, 通过对数据、曲线的分析,就能对脏器的功 能作出判断,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心功能检查、骨密度检查等等。
ppt课件
9
3. 核医学体外诊断
—体外分析法 (体外免疫测定)
(In Vitro Nuclear Medicine)
ppt课件
27
脑r照相
部分脏
器的γ照
相图片
肝胆系统r照相
甲状腺r照相
ppt课件肾脏r照相
肝脏r照相28
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ppt课件
29
甲状腺ECT显像
ppt课件
30
肾 脏 E C T 显 像
肝脏ECT显像
肝 胆 E C T 显 像 肾血流灌注ECT显像
ppt课件
31
全
下
ppt课件
22
射线如何被探测?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与激发(电离作用)
2、闪烁物质发出荧光(荧光现象)
3、感光材料形成潜影(感光作用)
ppt课件
23
核仪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ppt课件
24
ppt课件 放射性核素扫描仪25
甲状腺扫描
部分脏器的扫描 图象
肝扫描
肺扫描
ppt课件
脑扫描
26
r照相机
1.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2. 肾图仪
ppt课件
38
甲吸测定
ppt课件
肾图
39
甲 状 腺 功 能 仪
核多功能仪
ppt课件
40
(六)体外分析法的仪器
ppt课件
41
各种核医 学体外检 查分析仪
多,但疗效较好,有方法 简便、副反应小等优点、 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ppt课件
12
第二节、临床核医学开展的必 需条件
ppt课件
13
一、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
(一)定义:凡是符合医用要求的放 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 物,并且能引入体内进行诊断、治 疗的制剂称为放射性药物。
ppt课件
11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属于内照射治疗,其治疗原 理是通过高度选择性聚集在病变部位的放射 性核素所发出的射程很短的β-粒子、俄歇电 子等,对疾病进行集中照射,在局部产生足 够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达到抑制或破坏病 变组织的目的,而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全身辐 射吸收剂量很低。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疾病不
ppt课件
18
2、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1)βˉ 射线发射体:
(2) γ射线发射体: 125I粒子
ppt课件
19
(3)α射线发射体:
把稳定性核素硼引入到肿瘤组织内,
利用中子照射硼,产生核反应,发射 α射线。α射线电离能力最强,但穿透 能力最弱,全部辐射能量消耗在肿瘤 中,所以对肿瘤组织的破坏比βˉ 射线 强,我国已经建立了合成单硼和多硼 核苷类中子治疗黑色素瘤及晚期脑瘤 的新方法。
ppt课件
20
二.放射性试剂 (radioactive
reagent)
凡不引入体内而用于体外 放射分析的放射性核素及 其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称为 放射性试剂。
ppt课件
21
三.核仪器(nuclear instrument)
定义: 在诊疗及科研工作中,凡能用来探
测和记录射线种类、活度、能量的装 置统称为核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