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分析(XRD)

合集下载

XRD分析方法介绍

XRD分析方法介绍

XRD分析方法介绍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结构表征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

它通过将X射线射向样品,然后测量和分析X射线经过样品后的衍射图样,从而得到样品的结构信息。

1.非破坏性:XRD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样品在接受X射线照射后不会发生永久性损伤,可以反复使用。

2.不受样品形态限制:XRD适用于固体、液体、薄膜和粉末等形态的样品,对样品的晶型、晶体结构和晶粒尺寸等信息进行分析。

3.高分辨率:XRD可以提供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检测出样品中微小的结构变化,如晶格畸变、相变等。

4.定量分析:XRD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衍射峰的强度和位置,可以获取样品中不同晶相的含量,并计算晶格参数、物相纯度等信息。

5.多功能性:除了结构表征外,XRD还可以用于拟合数据、表面分析、粒度分析等应用。

1.菲涅尔衍射法:菲涅尔衍射法是一种传统的XRD方法,主要用于粉末样品的结构分析。

它是通过测量样品晶粒间隔的变化,然后将这些信息转换为衍射图样,从而得到样品的结构信息。

2. Laue衍射法:Laue衍射法是一种快速的结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晶体表面和薄膜样品的分析。

它通过将样品放在X射线束下,然后测量并分析样品中衍射出的X射线图样,从而得到样品的结构信息。

3.粉末衍射法:粉末衍射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XRD方法,主要用于粉末样品的结构分析。

它是通过将样品制成细粉,然后进行衍射测量,并根据布拉格方程计算晶格参数和相量等信息。

4.单晶衍射法:单晶衍射法是一种高精度的XRD方法,主要用于单晶样品的结构分析。

它是通过将样品制成单晶,然后测量和分析样品中衍射出的X射线图样,从而得到样品的三维晶体结构信息。

5.傅立叶变换衍射法:傅立叶变换衍射法是一种用于薄膜和多晶样品的XRD方法,主要用于分析样品中的表面形貌、界面反应等信息。

它是通过将样品经过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中的信号转换为频域中的信号,然后提取相应的结构信息。

X射线衍射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
• 具有高功率(18kW)X光源,能测定粉末、 薄膜和纤维样品,中低温测量(液氮~300℃)
• 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多晶衍射仪
• 可测定材料样品的X射线衍射花样,进行物相 分析、多峰分离、晶粒大小计算、结构度计算、 取向度分析、长周期分析、晶粒分布分析 • 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纳米材料的研究和 应用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在点阵中设定参考坐标系,设置方法与确定晶 向指数时相同; • 求得待定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若该晶面 与某轴平行,则在此轴上截距为无穷大;若该 晶面与某轴负方向相截,则在此轴上截距为一 负值; • 取各截距的倒数; • 将三倒数化为互质的整数比,并加上圆括号, 即表示该晶面的指数,记为(h k l)。
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 (1)制备待分析物质样品;
• (2)用衍射仪法或照相法获得样品衍射花样;
• (3)利用索引检索PDF卡片;
• (4)核对PDF卡片与物相判定。
PDF卡片
物相分析存在的问题
• ⑴ 待测物图样中的最强线条可能并非某单一相的最强 线,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某些次强或三强线叠加 的结果。这时若以该线作为某相的最强线将找不到任 何对应的卡片。 • ⑵ 在众多卡片中找出满足条件的卡片,十分复杂而繁 锁。虽然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检索,但仍难以令人满 意。 • ⑶ 定量分析过程中,配制试样、绘制定标曲线或者K 值测定及计算,都是复杂而艰巨的工作。
• 将这3个坐标值化为最小整数u,v,w,加以方括号, [u v w]即为待定晶向的晶向指数。
晶向指数的意义
• 表示所有相互平行、方向一致的晶向;
• 所指方向相反,则晶向指数的数字相同,但符号 相反; • 晶体中因对称关系而等同的各组晶向可归并为一 个晶向族,用<u v w>表示

X射线衍射XRD分析1课件

X射线衍射XRD分析1课件


(2)X射线的粒子性

X射线的粒子性表现在它是由大量的不连续的粒子流构 成的。它具有一定的能量和动量。能量ε和动量p与X射 线光子的频率v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如下: 能量: hv
hc

动量: p
h
h 为 普 朗 克 常 数 , 为 6.625×10-34J· s,c为光速,为 2.998×108m/s
1.1 X 射线的发现

1895年 11 月 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在研究真空管的高压放电时,偶然 发现镀有氰亚铂酸钡的硬纸板会发 出荧光。这一现象立即引起细心的 伦琴的注意。经仔细分析,认为这
是真空管中发出的一种射线引起的。
于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诞生了,由于 当时对这种射线不了解,故称之为X
射线。后来也称伦琴射线。
特征X射线的命名方法

因此,当原子受到K激发时,除产生K系辐射外, 还将伴生L、M……等系的辐射。除K系辐射因波 长短而不被窗口完全吸收外,其余各系均因波长 长而被吸收。 Kα 双线的产生与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相关。 L 层 的8个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而分别位于三个亚层 上。 Kα 双线系电子分别由 LⅢ 和 LⅡ 两个亚层跃迁 到K层时产生的辐射,而由LI亚层到K层因不符合 选择定则(此时ΔL=0),因此没有辐射。


周上祺, X 射线衍射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1. 刘粤惠,刘平安. X射线衍射分析原理与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10月

1. X射线的物理基础

1.1 X射线的发现 1.2 X射线的本质 1.3 X射线的产生及X射线管 1.4 X射线谱 1.5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6 X射线的探测与防护
正如太阳光包含有红、橙、黄、绿、蓝、靛、

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

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

一站式的材料检测、分析与技术咨询服务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1、X 射线衍射仪技术(XRD)X射线衍射仪技术(X-ray diffraction,XRD)。

通过对材料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其衍射图谱,获得材料的成分、材料内部原子或分子的结构或形态等信息的研究手段。

X射线衍射分析法是研究物质的物相和晶体结构的主要方法。

当某物质(晶体或非晶体)进行衍射分析时,该物质被X射线照射产生不同程度的衍射现象,物质组成、晶型、分子内成键方式、分子的构型、构象等决定该物质产生特有的衍射图谱。

X 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优点。

因此,X射线衍射分析法作为材料结构和成分分析的一种现代科学方法,已逐步在各学科研究和生产中广泛应用。

2. 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可为客户解决的问题(1)当材料由多种结晶成分组成,需区分各成分所占比例,可使用XRD物相鉴定功能,分析各结晶相的比例。

(2)很多材料的性能由结晶程度决定,可使用XRD 结晶度分析,确定材料的结晶程度。

(3)新材料开发需要充分了解材料的晶格参数,使用XRD可快捷测试出点阵参数,为新材料开发应用提供性能验证指标。

(4)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变形等失效现象,可能涉及微观应力方面影响,使一站式的材料检测、分析与技术咨询服务用XRD可以快捷测定微观应力。

(5)纳米材料由于颗粒细小,极易形成团粒,采用通常的粒度分析仪往往会给出错误的数据。

采用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谢乐法)可以测定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

3. X射线衍射仪技术(XRD)注意事项(1)固体样品表面>10×10mm,厚度在5μm以上,表面必须平整,可以用几块粘贴一起。

(2)对于片状、圆拄状样品会存在严重的择优取向,衍射强度异常,需提供测试方向。

(3)对于测量金属样品的微观应力(晶格畸变),测量残余奥氏体,要求制备成金相样品,并进行普通抛光或电解抛光,消除表面应变层。

XRD

XRD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是利用晶体形成的X射线衍射,对物质进行内部原子在空间分布状况的结构分析方法。

将具有一定波长的X射线照射到结晶性物质上时,X射线因在结晶内遇到规则排列的原子或离子而发生散射,散射的X射线在某些方向上相位得到加强,从而显示与结晶结构相对应的特有的衍射现象。

X射线衍射方法具有不损伤样品、无污染、快捷、测量精度高、能得到有关晶体完整性的大量信息等。

X射线衍射分析-样品要求1、金属样品如块状、板状、圆拄状要求磨成一个平面,面积不小于10X10毫米,如果面积太小可以用几块粘贴一起。

2、对于片状、圆拄状样品会存在严重的择优取向,衍射强度异常。

因此要求测试时合理选择响应的方向平面。

3、对于测量金属样品的微观应力(晶格畸变),测量残余奥氏体,要求样品不能简单粗磨,要求制备成金相样品,并进行普通抛光或电解抛光,消除表面应变层。

4、粉末样品要求磨成320目的粒度,约40微米。

粒度粗大衍射强度底,峰形不好,分辨率低。

要了解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是否易燃,易潮解,易腐蚀、有毒、易挥发。

5、粉末样品要求在3克左右,如果太少也需5毫克。

6、样品可以是金属、非金属、有机、无机材料粉末。

用途1、物相分析衍射图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像实质上是晶体微观结构的一种精细复杂的变换,每种晶体的结构与其X射线衍射图之间都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特征X射线衍射图谱不会因为它种物质混聚在一起而产生变化,这就是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方法的依据。

制备各种标准单相物质的衍射花样并使之规范化,将待分析物质的衍射花样与之对照,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相,就成为物相定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鉴定出各个相后,根据各相花样的强度正比于改组分存在的量(需要做吸收校正者除外),就可对各种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常用衍射仪法得到衍射图谱,用“粉末衍射标准联合会(JCPDS)”负责编辑出版的“粉末衍射卡片(PDF卡片)”进行物相分析。

xrd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xrd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xrd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分析技术,用于研究晶体结构、晶体学和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特征。

下面是XRD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概述:
工作原理:XRD利用入射X射线与样品中的原子发生衍射现象,通过测量衍射图样来推导出样品的晶体结构、晶格常数、晶格畸变等信息。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布拉格定律,即入射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遵循2d sinθ = nλ,其中d是晶面间距,θ是衍射角度,n是整数倍数,λ是入射X射线的波长。

使用方法:
1.准备样品: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样品,可以是晶体样品或
非晶态材料样品。

晶体样品必须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而
非晶态材料样品则可以是无定型的或非晶结构的材料。

2.调节仪器参数:根据样品的特性和研究目的,调整XRD仪
器的参数,如X射线管的电流和电压、入射角范围、衍射
角范围等。

选择合适的参数可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扫描样品:将样品放置在XRD仪器中的样品台上,通过控
制仪器进行扫描。

仪器将采集到的衍射数据转换为衍射图
样或衍射强度图像。

4.分析数据:根据获得的衍射图样或衍射强度图像,使用专
业的XRD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可以包括通
过模拟与标准数据的比对来确定样品的晶体结构或晶格常
数,通过解析峰的位置和形状来研究晶体的畸变等。

XRD技术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生物化学等。

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发现新的材料性质,并优化材料的制备和加工工艺。

X射线衍射法-XRD

X射线衍射法-XRD

X射线的发现


伦琴很晚也没有回家,于是 他的妻子来实验室看他,当 时伦琴要求他的妻子用手捂 住照相底片,就得到了这张 戴有戒指的手指骨头的影像。 不过当时伦琴还不知道它是 什么射线,X表示未知,于 是取名“X射线”。
X射线的简介



X射线可以用于医学成像诊断,例如 常见的胸透。 这是由于当X射线与原子撞击后,原 子中电子跃迁至较高电子轨态,而 原子吸收X射线能量。 一般来说,较大的原子有较大机会 吸收X射线。人体的骨头比软组织含 较多的钙离子,因而骨头比软组织 吸收较多X射线。 并且X射线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铂氰 化钡时,可使物质感光。 因此,X射线可以用于检查人体。此 外, X射线也可以用于金属探伤。

X射线的产生原理


X射线的产生原理:高压加速的电子轰击金属原子,电子 减速或停止,电子损失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从金属原 子发出,产生X射线。 X射线由X射线管产生,X射线管是具有阴极和阳极的真空 管。阴极向阳极发射高速电子,高速电子轰击阳极金属靶, 产生X射线。

具体地说,高压加速电子轰击阳极金属靶。将靶极原子内 层即K、L层电子逐出,产生空穴, 空穴由外层电子跃迁填 入,同时释放出能量,就产生具有特征波长的特征X射线。
X射线衍射分析法-单晶法
晶体空间堆积图
X射线衍射分析法-粉末法


(1)照相法 照相法以德拜法的应用最为 普遍, 它是以一束准直的特征X射 线照射到小块粉末样品上, 用卷成圆柱状并与样品同轴 安装的窄条底片记录衍射信 息。 照相法获得的衍射图是一些 衍射弧。如图所示。
X射线衍射分析法-粉末法
X射线衍射分析法 XRD
X射线的简介

仪器分析课件X射线衍射分析XRDN

仪器分析课件X射线衍射分析XRDN

定期校准仪器
定期更换易损件 严格按照操作规 程使用仪器
确保仪器无破损、污垢和 锈迹。
避免灰尘和污垢影响仪器 性能。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如阳极靶材、真空泵油等 。
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仪器损 坏或测量误差。
0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实验技术
样品制备技术
01
02
03
粉末样品
将待测物质研磨成粉末, 以便在XRD实验中获得更 准确的衍射数据。
XRD的基本原理
X射线衍射分析基于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现象进行物质结构分析。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时,晶体中的 原子或分子会对X射线产生散射,由于晶体具有周期性结构,散射波之间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特定 的衍射图形。通过对衍射图形的分析,可以推断出晶体的结构信息。
XRD的基本原理基于布拉格方程:nλ=2dsinθ(其中λ为X射线的波长,d为晶面间距,θ为入射角) 。通过测量不同角度下的衍射强度,可以计算晶面间距,从而确定晶体的晶格常数、晶格类型等结构 参数。
奥秘。
XRD的优缺点
优点
X射线衍射分析具有非破坏性、无损检测的优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晶体的 结构和相组成。此外,XRD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结 构信息。
缺点
X射线衍射分析需要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对于非晶态或无定形样品的分析存 在局限性。此外,对于复杂样品或纳米级样品的分析可能存在散射背景干扰和 峰宽化效应,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0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仪器
XRD仪器的结构
01
02
03
04
X射线发生器
产生X射线,通常采用阳极靶 材(如Cu、Cr、Fe等)在高
能电子束轰击下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厚积薄发
Page 5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1845 年 3 月 27 日生于德国莱茵省的雷内普( Lennep)。 1868年伦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程学院,成为一 名机械工程师。 186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889-1893年任耶拿大学和乌德勒兹两大学的教授。 1894 -1900 年任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和慕尼黑物理研究 所所长。他是柏林和慕尼黑科学院的通讯院士。
厚积薄发
Page 10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1895年年底,他以通信方式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题为 《一种新射线(初步通信)》。 伦琴在一开始并没弄清楚X射线的本质。因为当时电子还 未发现,阴极射线的本质还没有搞清楚。因此伦琴把这 种新发现的射线取名为X射线。 在伦琴之前,就有人在研究阴极射线的过程中发现了X 射线,但没有得出正确的认识。而伦琴经过长期磨炼, 掌握了完美的实验艺术,摆脱了任何偏见,在研究中一 贯严谨自觉,才抓住机遇作出别人作不出的新发现。正 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机遇偏爱有准备的 头脑。”
厚积薄发
Page 8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伦琴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射线,它具有特别强的 穿透力,从来没有观察到过。于是立刻集中全部精力进 行彻底的研究。他一连许多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连 自己的助手和家人都不告知。 他把密封在木盒中的砝码放在这一射线的照射下拍照, 得到了模糊的砝码照片;他把指南针拿来拍照,得到金 属边框的深迹;他把金属片拿来拍照,拍出了金属片内 部不均匀的情况。他深深地沉浸在这一新奇现象的探讨 中,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0.001
0.01 0.1 1.0 10.0 100 200 nm
厚积薄发 学而知新
Page 21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X射线的能量
量子理论将X射线看成由一种量子或光子组成的粒子流,每 个光子具有的能量为: (依据X射线的波长即可计算出其能量)
1.24 E (keV ) h h (nm)
1923年2月10日因癌症在慕尼黑去世,享年78岁。
厚积薄发
Page 6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伦琴对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在 1895 年从实验中发现 了X射线,并随后对其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为多 种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他还有一项 意义重大的发现,就是所谓的伦琴电流。此外,他还 在弹性、液体的毛细作用、气体比热、热在晶体中的 传导、压电效应以及偏振光的磁致旋转等方面也都有 研究。 伦琴对科学有崇高的献身精神。他无条件地把 X射线的 发现奉献给全人类,自己没有申请专利。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Page 1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第六章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6.1 前言 6.2 X射线物理学基础 6.3 X射线衍射 6.4 X射线衍射仪器 6.5 X射线粉末衍射及应用
厚积薄发
Page 2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6.1 前言
简单的回顾
1895年,物理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它的几个主要部 门--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分子运动论、电磁学和光学, 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在应用上也取得了巨大成果。 这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顶了,以后 的任务无非是在细节上作些补充和修正而已,没有太多 的事好做了。 然而, X射线的发现唤醒了沉睡的物理学界。因伦琴发 现X射线,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把人们的注意力引 向更深入、更广阔的天地,从而揭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 的序幕。
厚积薄发
Page 7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2.X射线的发现过程
1895年,伦琴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当时他正担任维尔 茨堡大学校长和该校物理研究所所长。 1895 年 11 月 8 日, 正当伦琴继续在实验室里从事阴极射线的实验工作,一 个偶然事件吸引了他的注意。当时,房间一片漆黑,放 电管用黑纸包严。他突然发现在不超过一米远的小桌上 有一块亚铂氰化钡做成的荧屏发出闪光。他很奇怪,就 移远荧光屏继续试验。只见荧光屏的闪光,仍随放电过 程的节拍断续出现。他取来各种不同的物品,包括书本、 木板、铝片等等,放在放电管和荧光屏之间,发现不同 的物品效果很不一样。有的挡不住,有的起到一定的阻 挡作用。
厚积薄发
Page 23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连续谱(或韧致辐射):高速 电子在阳极原子核场中运动 受阻,能量迅速损失而产生 宽带连续X射线谱。
特征X射线:当化学元素受 高能光子或粒子照射,如内 层电子被激发,将产生空穴, 当外层电子跃迁时,就会放 射出特征X射线。
厚积薄发
Page 24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Cu 靶 产 生 的 X 射 线 谱
厚积薄发
Page 25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4.特征X射线的产生
1920年,W. Kossel首次正确的提出了依照波尔(Bohr)的 电子能级理论对X射线光谱的合理解释: 一个原子内的所有电子是分布在K, L, M, N(对应于 n=1,2,3,4,…)等若干个壳层里面。 该理论推测:相邻壳层间的能量差随着主量子数n的减小而 增加,而且从n=2到n=1的电子跃迁会导致非常强烈的辐射 (短波长); 相反,外层电子跃迁(例如,从n=5到n=4)就弱得多(长 波长).
厚积薄发
Page 20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X射线的波长范围
X射线是一种波长较短的电磁辐射: 波长0.01 ~ 10nm;能量:124 keV - 0.124 keV 其短波段与γ 射线长波段相重叠,其长波段则与真空紫外 的短波段相重叠。
g-rays X-rays UV Visual
厚积薄发
Page 27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如果入射电子的能量足够高的话,他们就会将靶材料中的 原子K壳层电子打出,因而产生一个空位。 (需要明确的是,K到L的激发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L壳层 已被占据:激发必须是从n=1到n=∞。) 只要空位一旦产生,它可以被该原子L或M壳层上的电子填 充。这样的内部电子跃迁就导致产生了短波长的,具有高 “穿透”能的“特征”X射线。 (因为电子流用于产生X射线,所以X光管必须是真空的—— 用于分散到达标靶的能量流量,而且靶的阳极支持材料是 由循环水冷却。)
厚积薄发
Page 9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平时一直帮他工作的伦琴夫 人感到他举止反常,以为他 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甚至 产生了怀疑。六个星期过去 了,伦琴已经确认这是一种 新的射线。才告诉自己的亲 人。1895年12月22日,他邀 请夫人来到实验室,用他夫 人的手拍下了第一张人手X 射线照片(如图)。
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
厚积薄发
Page 15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5.莫塞莱定律
1914 年也是 X 射线物理学进展的重要一年,莫塞莱 ( Henry Gwyn-Jeffreys Moseley)对 X射线轰击不同 靶金属后所产生的特征谱线进行了一系统研究 ,证明 如给各元素指定一定序号 Z(后来称之为原子序数), 任何元素 X射线谱线的频率的平方根是原子序数的函 数 即:(1/)1/2=Q(Z-) 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础
厚积薄发
Pa程
X 射 线 管
劳 厄 斑 点
铅 屏
晶体
底 片
晶体可看作三维 立体光栅 根据劳厄斑点的 分布可算出晶面间距 掌握晶体点阵结构
厚积薄发 学而知新
Page 13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德国物理学家
劳厄 ue (1879-1960)
劳埃实验的成功可 以认为是凝聚态物 理学发展史上的一 个里程碑,奠定了 劳埃作为射线衍射 学的开拓者的历史 地位。
公式 E(keV) (nm) =1.24/ E (nm) MgK 1.253 0.9895 CaK 3.69 0.3360 FeK 7.057 0.1757 PbL 10.55 0.1175
c
厚积薄发
Page 22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2.X射线的产生
X射线是由高能量粒子(电子)轰击原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包括: - 连续谱(或韧致辐射) - 特征X射线
厚积薄发
Page 18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6.2 X射线物理学基础
目录 什么是X射线?
X射线的产生
X射线的性质
厚积薄发
Page 19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1.什么是X射线?
X射线的本质
X射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显示波粒二象性,故两者的本质 是相同的, 都会产生干涉、衍射、吸收和光电效应等现象, 两者的主要差别于波长不同。 X射线是由高能量粒子轰击原子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电磁 辐射的辐射能是由光子传输的,而光子所取的路径是由波 动场引导。 X射线这种波、粒二象性,可随不同的实验条件表现出来。 显示其波动性有:以光速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衍射、 偏振和相干散射;显示其微粒性有:光电吸收、非相干散 射、气体电离和产生闪光等。
厚积薄发
Page 14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4.布拉格定律
1913年,W.L.Bragg父子即对这些劳埃斑点进行了深入 的研究,证明劳埃衍射花样中的各个斑点可以认为是 由晶体中原子较密集的一些晶面反射而得出的,由此 得出著名的
布拉格公式:nλ =2d sinθ (λ =波长 θ =入射角 d=晶面间距)。
厚积薄发
Page 16
学而知新
X射线分析系列教程
1943年:科学家获得DNA的X射线衍射图
厚积薄发
Page 17
学而知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