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小学教育)2019年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华夏之祖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导学案鲁教
版五四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课前探究
搜集有关【尧舜禹】的小故事,写到本上
三、自学探究
(一)、炎黄战蚩尤
1、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__________流域的著名首领。
2、炎帝和黄帝联合在___________大败蚩尤,从此炎帝和黄帝结合联盟,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______。
(二)、炎帝和黄帝——人文之祖(为什么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之祖)(1)炎帝的贡献:
(2)黄帝:本人:(衣食住行+总结)
妻子:
属下:
(三)、尧舜禹的“禅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首领。
2、“_______治水”的故事千古传诵,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
办法,称之为
3、公元前_________年,_______建立夏朝,我国_________社会结束,
____________社会开始。
四、反馈练习——《伴你学》
五、思维导图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3 页共3 页。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华夏之祖》课件 鲁教版五四制

1、知识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 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 历史知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及以古鉴今的学科分 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 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 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夏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它是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生活俭朴
尧 克己爱民
舜
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
禹 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
门而不入
1、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 因为(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 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课件展示)
部落调查组
• 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分别有哪些贡献?
• 炎帝和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人文初祖”
•
(课件展示)
会场报道组
• 选出演员,排练短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 什么是”禅让”?
炎帝
黄帝
炎帝
黄帝
课本剧表演 ——《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
※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黄帝对人类的贡献 夏朝的建立
难点: “人文初祖”黄帝、炎帝 “禅让”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自主先学,分组探究
全班分成9个小组 1-3组是战地记者组,4-6组是部落调查组,7-9组是会场报道组。
2、分组探究题目: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课题名称中华文明的起源课时1周次 1课标要求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命题方向选择题、材料题;简单,考查学生理解记忆。
必备知识通过了解良渚、陶寺等考古发现,了解中华文明有5000多年的历史,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通过了解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的形成,明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关键能力通过让学生模仿良渚古城学习模式,完成陶寺古城遗址学习,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卓越班、长华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想一想:从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说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初步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卓越班)学科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知识联系点原始农业在继承远古人类的发展的基础上,为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重点及突破重点:远古的传说突破:教师利用知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相关知识(卓越班、长华班)难点及突破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特点突破:教师教师利用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相关知识(卓越班);教师讲解知识,引导学生归纳(长华班)易错易混点及解决良渚、陶寺古城遗址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区分板书设计环节设计导入(3分钟)学生活动预设教师活动预设预设意图学生根据时间轴梳理时间展示时间轴,引导学生建立时空观。
展示学习目标: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培养时空观念让学生明确学习任目标展示(2分钟)新课讲授(30分钟)学生齐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知道本科的重难点根据自学提示阅读教材完成相应问题根据自学提示阅读教材完成相应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史料核问题,思考回答问题根据自学提示阅读完成相应问题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展示学习提示“1、早期城市逐渐形成的时间?早期城市出现的原因?早期城市有什么作用/影响?2.早期国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什么?”二、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一)良渚古城遗址教师展示自学提示“1、教材第16页,找一找:良渚古城遗址位于什么地点?哪一个区域?距今多少年?2、良渚古城遗址城市规模在同一时期的怎样?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3、良渚古城遗址墓葬情况反应了什么历史信息?”引导学生自学材料:...........国家形成的标志应修正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1、整合本单元的知识网络2、掌握每课的基本知识点。
3、理解动脑筋和材料分析。
学习重点掌握每课基本知识学习难点材料分析题学习活动一、单元知识整合元谋人原始文明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原始农耕中华文明起源农耕文明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炎黄战蚩尤中华文明起源炎帝和黄帝尧舜禹-禅让知识点归纳:原因类:1、北京人群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农耕居民定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始社会结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类: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顶洞人以______关系居住在一起,标志着山顶洞人进入________时期。
3、夏朝的建立标志着________的产生;标志着________社会的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之最类: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____________,距今约年。
2________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三项世界贡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是很早就种植________的国家。
4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早学会制造彩陶的居民是________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_______。
人物类:1、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联合打败蚩尤部落,后来结成联盟成为__________族。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历史第一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1

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没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其中虽有不少夸张,但有的传说也生动反映了远古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这段历史吧。
二、内容探究(一)炎黄联盟师:阅读课本炎黄联盟中第一段内容,并回答【导入新课】中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远古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传说人物是哪些?生:“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炎帝、黄帝。
师:阅读课本炎黄联盟中第二段内容问:距今五六千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有哪些著名的部落?生:主要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
师:随着部落逐步发展壮大,为争夺土地与财富,各部落之间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争有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那你们知道“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吗?生:从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回答。
师:炎黄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只不过是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的其中一个。
那么,这些战争对原始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生: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打破了氏族界限,促进了部落间的交流和融合,尤其是涿鹿一战,促使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师: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的关系——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案(附学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黄帝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的原因;“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准备: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和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图;《炎黄战蚩尤》图;祭黄帝陵活动相关图片;出土农具的图片;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导入:同学们,前面学习第一课时,我让同学们课后去阅读一些中国远古时代的故事。
其中有一篇叫《黄帝战蚩尤》,那是写一个黄河流域远古时代两个部落战争的故事。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我想同学们已经清楚了。
那么,黄帝除了打败蚩尤以外,还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被奉为华夏族的祖先?我相信,我们学了这一课后,这些问题都会解决的。
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的内容。
感知理解一、炎黄联盟1.出示《炎黄战蚩尤》示意图,引导: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炎帝、黄帝和蚩尤部落的位置。
然后说说自己从课外读物中了解到的关于炎黄战蚩尤的故事。
讲述:黄帝与炎帝是住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族,他们因争夺地盘发生战争,最终以黄帝获胜而告终。
从此黄帝声威远扬,各部族纷纷前来归附,黄帝的势力不断壮大。
再加上四方安定,国泰民安,黄帝渐渐产生了享受一番的念头,于是大修宫殿都城,开始耽于享乐。
九黎族的首领见黄帝荒废政事,就起兵反叛。
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展开一场大战。
黄帝的兵士被蚩尤布下的毒雾包围,黄帝踏上指南车指挥他们冲出毒阵。
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助战,黄帝请天女帮忙,使风停雨散,并乘机打败了蚩尤。
黄帝从此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并与炎帝精心合作,和睦相处。
两个部落共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历史第一册: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学案

远古的传说【学习目标】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初祖。
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养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学习重点】黄帝炎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学习难点】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的原因;“禅让制”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炎帝和黄帝生活在传说(远古)时代。
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
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远古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
古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大多功业显赫,留下了许多动听的故事。
这些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
二、自主预习(一)知识点一:炎黄联盟炎黄部落和东方的蚩尤部落结成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二)知识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_____。
2.相传在黄帝时期,_____创造文字,_____制作音律,_____发明算盘。
(三)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_____,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三、新知学习1.说说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2.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四、巩固练习1.禅让制的依据是()A.财产B.武力C.才德D.门第2.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3.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A.制作耒耜B.尝百草,寻药物C.具有天文和历法知识D.发明陶器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A.女娲B.黄帝C.炎帝D.禹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东夷部落6.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A.前任联盟首领任命B.部族首领推选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7.传说中的原始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教案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一、新课标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二、内容分析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起国家。
陶寺都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战胜蚩尤部落,渐渐新城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之后的著名部族联盟首领尧、舜、禹,通过部族联盟民主推举的“禅让制”产生。
他们德才兼备,克己爱民,带领人民共同抵御自然灾害,赢得人民的尊重。
三、教学目标1.通过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
(历史解释)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讲授新课1.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判断“文明”的标志有哪些?“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学生活动①物质文明的标准:金属工具②政治文明的标准:国家出现③精神文明的标准:文字出现④考古学上的标准:城市出现(3)教师活动国家产生的条件: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记笔记】2.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16,概况良渚古城的基本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鲁教版五四制
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逐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的主干。
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
学习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学习难点禅让制学习活动
一、自主预习炎黄战蚩尤
1、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最终打败蚩尤,从此______、_______结成联盟。
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炎帝和黄帝
1、传说中的炎帝,号_______,相传他发明了_______等农具。
教会人们________。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相传黄帝建造,制作,教人挖掘,发明。
仓颉创造,伶伦制作,隶首发明。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
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
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______________。
尧舜禹的禅让
1、相传在黄帝之后,、、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当时实行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____。
2、禹当首领的时候,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出现了贫富分化。
约公元前__________年,
_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也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________。
世袭制代替了_________。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___________社会开始了。
二、检查自主预习情况
三、想一想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小组合作、展示xx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0多人参加庆典。
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
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
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
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
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1)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
二、材料题:(1)人文初祖;炎黄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华夏族。
(2)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3)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学生用蓝色笔在教材上划出相关内容,
填空部分用红色笔圈起来,然后填写在导学案空白处。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5分钟时间进行识记,相互抽查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各组讨论后回答达标检测
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①黄帝部落②炎帝部落③蚩尤部落④夏部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嫘祖
3、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
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4、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①炎帝部族
②蚩尤部族③黄帝部族④尧部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5、“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
A、炎帝
B、黄帝
C、舜
D、尧
6、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黄帝
B、尧
C、舜
D、禹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
D、我们尊称蚩尤为“人文初祖”
8、现今的华夏族是哪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发展而成的()(1)蚩尤(2)炎(3)黄(4)尧(5)舜(6)禹
A、(2)(3)
B、(1)(2)(3)
C、(3)(4)(5)
D、(5)(6)
9、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0、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
A、世袭制
B、禅让制
C、民主选举制
D、人民代表选举制完成当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学习反思动脑筋: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