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机构教案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优点1.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1.4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类型及应用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 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参数2.3 液力变矩器的维护与检修2.4 液力变矩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章:行星齿轮机构3.1 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与工作原理3.2 行星齿轮机构的性能参数3.3 行星齿轮机构的维护与检修3.4 行星齿轮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液压控制系统4.1 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4.2 液压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4.3 液压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4.4 液压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章:电子控制系统5.1 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2 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参数5.3 电子控制系统的维护与检修5.4 电子控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6.1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现象与原因6.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方法6.3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6.4 典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7.1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查与评估7.2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方法7.3 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更换步骤7.4 常见自动变速器零件的检修与更换案例第八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8.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要求8.2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与检查8.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结构8.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第九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的关系9.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9.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9.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9.4 自动变速器与车辆驾驶性能的优化第十章: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10.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10.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应用10.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10.4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展望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践11.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工具与设备11.2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流程11.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案例分析11.4 自动变速器故障排除实践技巧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操作12.1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工具与方法12.2 自动变速器主要零件的更换步骤12.3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实践案例12.4 自动变速器零件检修与更换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13.1 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类型与性能检测13.2 自动变速器油液更换与检查操作13.3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3.4 自动变速器冷却系统的维护与检修实践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与车辆性能优化14.1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动力性的影响分析14.2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经济性的影响评估14.3 自动变速器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研究14.4 自动变速器性能优化技术与应用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5.2 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前景15.3 自动变速器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展望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排除、零件检修与更换、油液与冷却系统维护、与车辆性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2.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件1.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类型2.1 课程目标1.掌握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了解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2 教学内容1.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特点2.常见自动变速器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案例分析2.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3.3 教学方法1.讲解2.动画演示3.小组讨论3.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件4.1 课程目标1.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了解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件2.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4.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4.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五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2.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流程5.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5.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六章:液力变矩器6.1 课程目标1.理解液力变矩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2 教学内容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2.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3.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特点6.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6.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七章:行星齿轮组7.1 课程目标1.熟悉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2 教学内容1.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2.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7.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动画演示7.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八章:控制单元与传感器8.1 课程目标1.了解控制单元的作用2.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2 教学内容1.控制单元的作用2.传感器的种类和功能8.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实物展示8.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九章: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9.1 课程目标1.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了解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测试方法2.自动变速器性能评估的标准9.3 教学方法1.讲解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9.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目标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掌握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2 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2.自动变速器未来技术的创新点10.3 教学方法1.讲解2.图片展示3.视频播放10.4 教学评估1.课堂问答2.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和难点: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汽修授导型教案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汽修授导型教案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3. 理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4. 能够分析常见变速器故障并制定维修方案二、教学内容1. 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1.1 作用: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1.2 分类: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CVT 变速器等2. 变速器的结构组成2.1 输入轴:接收发动机传来的动力2.2 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2.3 齿轮:实现不同速比的转换2.4 同步器:实现齿轮的平稳换挡2.5 油泵:提供变速器工作所需的油液2.6 控制单元:控制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和操作3.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1 液力变矩器:利用油液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3.2 齿轮换挡: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实现不同的速比和扭矩输出3.3 同步器作用:消除齿轮间的转速差,实现平稳换挡3.4 控制单元作用:根据行驶条件,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使用教学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变速器结构3. 安排实操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变速器,加深对工作原理的理解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变速器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 实操考试: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资源1. 教学模型或实物变速器2. PPT 课件3. 教学视频或纪录片4. 维修手册或教材5. 实操车辆和工具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变速器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变速器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详细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各种类型的特点,结合实际车辆进行分析。
3. 分析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利用模型或实物,逐个讲解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示意图和实际操作,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换挡过程。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电子教案 项目3 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

《自动变速器结构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一、首页二、教学活动设计三、考核评价标准1、能分析行星齿轮组成的能力2、能分辨行星齿轮基本变速原理的能力3、能描述汽车自动变速机构的能力4、能认识和简单分析行星齿轮在变速器上应用的能力四、主要知识点一、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液力变矩器虽能传递和增大发动机转矩,但变矩比不大,变速范围不宽,远不能满足汽车使用工况的需要。
为进一步增大扭矩,扩大其变速范围,提高汽车的适应能力,在液力变矩器后面又装一个辅助变速器――有级式齿轮变速器。
该齿轮变速器多数是用行星齿轮变速的。
·行星齿轮变速器是由行星齿轮机构及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等执行元件组成。
行星齿轮机构通常由多个行星排组成.行星排的多少与档数的多少有关,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用最简单的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说明。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组成(1)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基本元件是:太阳齿轮、齿圈、行星齿轮及行星齿轮架。
(2)太阳齿轮位于中心位置;几个行星齿轮借助于滚针轴承和行星齿轮轴安装在行星齿轮架上,这些行星齿轮与太阳齿轮相啮合,并一般均匀布置在太阳齿轮周围;外面是同行星齿轮相啮合的齿圈。
(3)单排行星齿轮机构通过固定不同的元件或改变联锁关系,可得出不同的传动状态。
二、行星齿轮工作原理(1)行星齿轮机构运动规律·设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分别为n1、n2和n3,齿数分别为Z1、Z2、Z3;齿圈与太阳轮的齿数比为α。
则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由作用在该机构各元件上的力矩和结构参数可导出表示单排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n1+αn2-(1+α)n3=0 和 Z1+Z2=Z3(2)行星齿轮机构各种运动情况分析·由上式可看出,由于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具有两个自由度,在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这三个基本构件中,任选两个分别作为主动件和从动件,而使另一元件固定不动(即使该元件转速为0),或使其运动受一定的约束(即该元件的转速为某定值),则机构只有一个自由度,整个轮系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
《手动变速器教案》课件

《手动变速器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手动变速器概述1.1 手动变速器简介解释手动变速器的作用和基本原理展示手动变速器的结构和组成部分1.2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详细说明手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使用动画或图示展示齿轮的啮合和传动过程第二章:手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2.1 齿轮组介绍齿轮组的结构和功能解释不同齿轮的大小和齿数对变速器性能的影响2.2 离合器解释离合器的作用和原理展示离合器的构造和操作过程第三章:手动变速器的操作技巧3.1 离合器操作技巧教授正确的离合器操作方法解释如何平稳起步和换挡3.2 换挡操作技巧教授正确的换挡步骤和时机解释如何避免换挡时的冲击和磨损第四章:手动变速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4.1 手动变速器维护的重要性强调定期维护和检查的重要性解释维护间隔和常规检查项目4.2 手动变速器故障排除介绍常见的手动变速器故障现象教授如何诊断和解决这些问题第五章:手动变速器的安全驾驶5.1 安全驾驶习惯强调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正确使用手动变速器提高行车安全5.2 紧急情况处理解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使用手动变速器教授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停车第六章:手动变速器性能测试6.1 测试设备与方法介绍手动变速器性能测试所需的设备和工具详细说明测试方法和操作步骤6.2 测试结果分析教授如何解读测试结果解释测试数据对变速器性能评估的作用第七章:手动变速器维修与改装7.1 维修工具与设备介绍手动变速器维修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强调安全操作和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7.2 变速器改装解释手动变速器改装的原理和适用场景教授如何进行改装操作和调整第八章:手动变速器在赛车运动中的应用8.1 赛车手动变速器特点介绍赛车手动变速器与民用变速器的差异强调赛车变速器在性能和耐久性方面的要求8.2 赛车手动变速器调校与驾驶技巧教授赛车手动变速器的调校方法解释赛车驾驶中手动变速器使用的特殊技巧第九章:手动变速器环保与节能9.1 手动变速器与环保讨论手动变速器在降低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方面的优势强调手动变速器对环境保护的贡献9.2 手动变速器节能驾驶技巧教授如何通过手动变速器驾驶节省燃油强调节能驾驶的重要性第十章:手动变速器的未来发展10.1 新技术在手动变速器中的应用介绍当前手动变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展示新型手动变速器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10.2 手动变速器的市场前景分析手动变速器在全球汽车市场的前景讨论手动变速器在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1. 手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组成部分:理解齿轮组的啮合过程和离合器的工作机制是掌握手动变速器操作的关键。
教案9变速器构造(操纵和分动器)

欲换倒档时,须用较大的力向一侧摆动变速杆,压缩倒档锁销弹簧后才能换入倒档档。其拨叉轴控制警告灯亮和报警器响(有的汽车仪表盘上有倒档指示灯)。
第二讲:5分动器P51
5.1、分动器的功用
越野汽车因多轴驱动而装有分动器。它的功用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其基本结构也是齿轮传动系统。输入轴直接或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变速器第二轴相连,其输出轴有若干个,分别经万向传动装置与各驱动桥连接。目前大多数越野汽车装用两档分动器,兼起副变速器的作用。
5.2、分动器的构造
1)齿轮传动机构
分动器的齿轮传动机构是由若干齿轮、轴和壳体等零件组成。有的还装有同步器。
①3个输出轴式分动器。图3-32为3轴式2档分动器,其结构简化为图3-33。分动器单独安装在车架上,其输入轴1用凸缘通过万向传动装置与变速器第二轴连接。输出轴8、12、17分别经万向传动装置通往后、中、前驱动桥。
分动器的降速增矩作用比变速器大,将接合套4左移与齿轮15的齿圈接合时为高速档,右移与齿轮9的齿圈接合为低速档。动力从轴8和12同时输出,后桥和中后桥便被接上。
将接台套16右移,轴17和12相连接,便接上了前驱动桥。
②两个输出轴式分动器。两轴式分动器用于轻型越野汽车,即前、后桥都为驱动桥。齿轮传动机构常采用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普通齿轮式的工作原理与前述3轴式分动器类似。只把行星齿轮式分动器介绍如下:
互锁装置有钉、板式,球销式和摆板滑槽凸面式。
①钉、板式互锁装置:图3-35,这种装置在前桥操纵杆上装有螺钉或铁板,与换档操纵杆互相锁止。多用于两拨叉轴距离较远的操纵机构。
②球销式互锁装置。如图3-36所示。两根拨叉轴之间装有互锁销,与轴上的凹槽对准时(即接上前桥驱动后),轴才能向左移动换人低档,同理应先退出低档后,才能摘下前桥驱动。
2024年自动变速器教案3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学生准备:
1、有级变速、无级变速的区别和优缺点?哪一个应用广泛?
2、常见变向机构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变向?
3、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4、从安装角度,齿轮分为哪几类以及它们的特点?
5、塔齿轮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其传动比成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
6、倍增变速机构工作原理?其传动比成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
7、拉键变速机构工作原理?
8、锥轮—端面盘式无级变速机构工作原理?
9、分离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工作原理?
复习引入:
高考大纲的知识点
复习知识:
1、有级变速:能在一定围获得某几个速度。
无级变速:能在一定围获得任何一个速度。
2、变向机构:输入转向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从动件转向的装置。
3、滑移齿轮变速机构:由固定齿轮和滑移齿轮组成。
靠滑移齿轮来改变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
4、塔齿轮变速机构:由滑移齿轮和一组宝塔式的固定齿轮组组成。
5、1、通过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
习能力的培养。
2、了解无级变速和有
级变速的区别。
3、了解变向机构的特
点。
学生活动:课前准
备
学生:讲解
教师:点评
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5、应用在转速不高,但需要多种转速的场合。
如卧式车床进给箱中的基本螺距机构。
其中塔齿轮机构传动比成等差数列。
6、倍增变速机构:由固定齿轮、空套齿轮和滑移齿轮组成。
通过滑移齿轮的移动,改变啮合的空套齿轮数,改变传动比变速。
传动比成等比数列。
7、拉键变速机构:由空套齿轮、固定齿轮和拉键组成。
通过拉键位置变化,固定不同的空套齿轮啮合,改变传动比。
8、锥轮—端面盘式无级变速机构4、了解变速机构工作
原理。
5、掌握倍增变速机构
的分析与计算。
学生:讲解
教师:点评
教学环节与主要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9、分离锥轮式无级变速机构
锥形轮4分开,R2变小
锥形轮2合拢,R1变大
(1)该机构的名称是变速机构。
主要由、机构组合而成。
(2)螺杆7两段螺纹的旋向(相同、不同)。
(3)采用该变速机构时,随着负荷性质的变化,发生现象。
(4)如果输入转速不变,要使输出转速比图示状态下高,则R1
(变大,变小),R2 (变大,变小)。
(5)设螺杆7的可见侧的转向为直线箭头向上,如要使输出转速比
图示状态低,则螺杆7左边的螺纹为(左旋,右旋),右边的
螺纹为(左旋,右旋)。
6、掌握分离锥轮式无
级变速机构的特点。
7、通过例题分析,培
养学生解题能力和自
主探究学习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