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一)

合集下载

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

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

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论文关键词】声调偏误负迁移母语非声调语言【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以英语学生、韩语学生、越南语学生为例,描写了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上的语音偏误表现,简要的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如母语的负迁移、汉语声调自身的特点、过度泛化以及教学因素,并认为无论对非声调母语的学习者,还是有声调母语的学习者,汉语声调都会成为学习的难点。

一、引言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

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是有系统地利用不同调值来分辨音节或某一个词的语义,汉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声调语言。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由于汉语声调这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以至于中国语汇中有了“洋腔洋调”这样的词语。

从汉语语音来看,外国人学习汉语在声、韵、调上都会产生偏误,本文仅就不同母语的外国学生在向目标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中,某一静态阶段的语音状况——汉语声调做一简要分析,分析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输出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及产生偏误的原因。

本文的观察对象主要是汉语零起点及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平均年龄二十四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材料大多以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材为主,方法是随机记录、统计、总结、分析。

二、外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表现1.无声调语言——以欧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例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英语学生对汉语的声调极为陌生,他们对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很不习惯。

主要表现为:(1)阴平55,读不到位,起点较低,但阴平调值是四声中掌握较好的一个,这个音类似英语平调。

(2)阳平35,往往起点太高,升不上去。

有时尽管加大声音,把音拖长仍发不成升调,有的学生用英语的升调代替汉语的第二声,但是汉语的第二声是在一个音节上的音高变化,音高是渐升的,而英语是先平最后尾音很快上扬。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3)培养语言敏感度:通过听辨、模仿、跟读等训练方式,培养越南学生对 汉语语音的敏感度,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汉语语音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谢谢观看
(2)加强声调训练,特别是阴平调和去声调的训练。可以通过模仿、听辨、 练习册等方式进行训练,以提高越南学生的声调感知能力和发音准确性。
2、采用多元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效果。具体来说,可 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越南语和汉语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 重点强调不同之处,以避免越南学生出现混淆的情况。
一、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 分析
1、声母偏误
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受到母语的影响,出现混淆的情况。比如, 越南语的声母系统中有一些与汉语声母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不同,如越南语 的/Đ/和/TR/等声母,与汉语的/zh/、/ch/、/sh/发音相似,但实际发音并不 相同,容易造成混淆。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目录
01 一、越南学生学习汉 语语音偏误分析 三、解决越南学生学
03 习汉语语音偏误的方 案
02 二、越南学生学习汉 语语音偏误的原因
随着中越两国交流的日益加深,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在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语音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次演示将分 析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现象,探讨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也是解决越南学生学习汉语语音偏误的有效途径之一。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加强文化教育:通过向越南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知 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汉语语音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掌握汉 语语音。

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分析

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分析

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分析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人对学习汉语产生了兴趣。

由于汉语与意大利语在语音体系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会出现一些偏误。

本文将重点分析意大利学习者在汉语语音声韵母上的偏误,并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声母偏误分析1. 浊音与清音的混淆在意大利语中,浊音和清音是两种不同的辅音。

在汉语中,浊音和清音的对立关系并不明显,导致意大利学习者常常在发音时混淆这两类辅音。

意大利学习者在发音时经常将汉语清音“b”读成其对应的浊音“p”,将清音“d”读成浊音“t”等。

2. 辅音聚集现象意大利语中的辅音聚集现象较为常见,而汉语中的辅音聚集情况较少。

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可能会将汉语中的辅音聚集现象忽视,导致发音时出现偏误。

2. 韵尾的省略在意大利语中,韵尾的存在并不十分明显,而汉语中韵尾的使用非常重要。

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发音时可能会省略韵尾,导致发音不准确。

三、可能的原因分析1. 母语影响意大利语与汉语在语音体系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出现偏误。

2. 学习方法不当部分意大利学习者可能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采取了不正确的学习方法,未能有效地克服语音差异,导致出现偏误。

3. 缺乏练习学习语音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而部分意大利学习者可能缺乏足够的练习,导致在汉语语音上出现偏误。

四、解决方法探讨1. 强调对比在教学中,可以强调母语和目标语言的语音差异,帮助学习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两种语言在语音上的不同之处,从而避免出现偏误。

2. 多练习学习者可以通过大量的模仿和练习,逐渐克服语音上的偏误,提高语音的准确性。

3. 指导发音老师或者语音指导员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一对一的语音指导,帮助他们纠正语音上的偏误。

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偏误,如声母混淆、韵母混淆等。

这些偏误可能的原因包括母语影响、学习方法不当以及缺乏练习。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成因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成因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成因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成因浅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掌握汉语发音中的声调依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外国学生在发音时存在声调偏误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声调偏误的成因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发音。

一、汉语声调的基本概念汉语中的声调是指在语言中强调音高的不同程度,它不仅可以区分不同的意思,还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色彩。

汉语中一般有四个声调,即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

第一声和第二声用高调和升调来表示,第三声用降调表示,第四声用高低声来表示。

二、声调偏误的表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声调偏误的表现:1. 把第一声和第二声混淆。

2. 把第三声和第二声混淆。

3. 把第四声念成第二声。

4. 发音不准确,声调模糊不清。

三、声调偏误的成因声调偏误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主要成因:1. 语音基础不够好对于初学者而言,学习汉语的声调比较困难,学生需要有很好的语音基础才能更好地发音。

然而,很多外国学生的语音基础比较弱,特别是那些来自于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他们不知道在汉语中如何正确地使用声调,而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犯错。

2. 马蜂拍子现象在快速说话时,当外国学生不太懂得使用声调时,很容易出现马蜂拍子的情况。

这种现象就是把一个音节的声调错放到另一个音节上,一下子几个音调都混在一起,让人听得不明白。

3. 学习过程中缺乏重视对于一些外国学生来说,由于在汉语的声调方面表现欠佳,他们有可能变得沮丧并放弃。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声调的重要性。

4. 母语干扰另一个因素是母语的干扰。

外国学生在发汉语声调时,会受到其母语的影响,比如有些语言根本没有声调,有些语言的声调模式和汉语相差甚远。

母语对汉语的声调模式无法适应,就会产生声调偏误。

四、解决声调偏误的方法为了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声调,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议:1. 正确理解声调正确理解声调的概念和用法是让学生掌握声调的重要前提。

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分析

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分析

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汉语学习领域,对外汉语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

意大利作为欧洲国家之一,也有许多学习者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由于意大利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偏误。

语音是汉语学习中的重要障碍之一。

研究发现,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偏误,例如对清浊音的区分、舌头位置的准确掌握等方面存在困难。

这些偏误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发音准确性,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沟通效果。

深入研究意大利学习者汉语声母偏误的原因和特点,对提高他们的语音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对意大利学习者汉语声母偏误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通过对声母偏误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汉语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水平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帮助提高意大利学习者汉语发音准确性和流利度。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为意大利学习者克服汉语发音困难提供一定的帮助。

同时,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具体展示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偏误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行的改进方法,为相关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关于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的研究领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3 研究意义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一门富有魅力和挑战的语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间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学习者选择学习汉语。

由于语音系统的差异和学习者母语的影响,意大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存在一些偏误。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意大利学习者汉语语音声韵母偏误的情况,探讨其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语音系统,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对外汉语语音偏误研究

对外汉语语音偏误研究

二、语音偏误的类型
1、声母偏误:例如,有些学生会把“哥哥”发成“多多”,这是因为他们 的母语中没有相似的音素。
2、韵母偏误:如有些学生会将“花朵”发成“多火”,这是因为他们的母 语中没有相似的韵母。
3、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是区分意义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 困难。例如,他们可能会把“姐姐”发成“结结”。
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对比分析:在教学初期,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泰语和汉语的发音特点, 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掌握汉语发音。
2、注重实践: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大量的发音训练,让学生多听、 多说、多练习。同时,可以组织口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4、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发 音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汉语电影、听汉语歌曲等方式,让他们更 多地接触标准的汉语发音。
5、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模拟真实场景的语 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汉语的发音技巧。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语言角等 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汉语的发音。
3、声调偏误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而俄语没有声调。因此,俄罗斯留学生在学习汉 语声调时会出现一些偏误。例如,对于汉语中的四个声调,俄罗斯留学生往往难 以区分阴平和阳平、上声和去声之间的区别。此外,由于俄语中没有类似汉语声 调的语音现象,
因此俄罗斯留学生在发汉语声调时往往会出现音高不准确的现象。
2、韵母偏误
汉语的韵母包括39个元音和辅音韵尾,而俄语只有10个元音和辅音韵尾。因 此,俄罗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韵母时也容易出现偏误。例如,俄语中没有类似于 汉语韵母“ai”、“ei”、“ao”、“ou”的发音,因此俄罗斯留学生很难掌握 这些韵母的发音。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词语偏误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现象,探究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策略。

学习汉语对于外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许多其他语言存在显著的差异。

例如,汉语的声调对词义有重要影响,而印欧语系则没有;汉语的词汇中,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现象较为普遍。

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许多其他语言也不尽相同,例如修饰语和中心语的顺序、动词和宾语的关系等。

这些难点使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面临诸多挑战。

词语偏误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它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词语偏误会导致沟通不畅,甚至产生误解。

例如,学生可能会将“不好意思”和“对不起”混淆,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的意思相似,但在某些场合下,它们的使用是不同的。

词语偏误会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生可能会因为不知道某个词的正确用法而避免使用它,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表达效果。

词语偏误还会影响学生的成绩。

在考试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使用错误的词语而失去分数。

外国学生出现词语偏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母语干扰:学习者往往受到母语的影响,习惯性地使用母语的语法和词汇,从而造成词语偏误。

缺乏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者可能不知道某个词的正确用法,导致使用错误。

文化差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学习者可能不理解某些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某些场合下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词语偏误的类型也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同义词混淆:例如,“全部”和“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能。

声调错误:例如,“大”和“呆”虽然看起来很像,但它们的声调是不同的。

词性错误:例如,“快乐”是一个形容词,但学习者可能会错误地将其用作动词。

语境错误:例如,“请勿打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短语,但学习者可能会在不适当的时候使用它。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现象的成因浅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声调偏误现象的成因浅析
干扰 , 而使 当前存 储 的知识 信息变 异 。一旦 得 到强化 , 这 种 变异 则很 难 改 变 。因此 , 两种 语 言 的声 调 数量越 是相 近 , 调值 的 区分 度越 是细微 , 调 型越是相 异 , 母语 对 目的语 的干扰 越是强烈 。 而对 于母语 为非声 调语 言 的学 生来说 , 他们 缺少 有关声 调知识 的经验 , 必须 根据实 际经验 建构 新 的知识 体 系。 由于他们对 音高变 化 的感 知较 弱 , 在声 调发 音时找 不准基 调生长, 非声调语言没有相似的声调进行停靠 , 它们就依靠母语中的语调、 轻重音模式进行生长。比如说 , 受英语 中轻重音模式的影 响, 英语学生会将“ 张小姐 ” 说成 “ z h 6 n g x i a o i i b ” , 并且调值偏离正常的汉语调值 , 听起来“ 洋味十足” 。


学生的身心特 点是产 生声调偏误 的本质原 因

( 一) 不具“ 关 键年 龄期 ” 优势
学 习汉 语 的学生 大部分 都是 成年 人 , 他 们 已经错 过 了语 言学 习 的关 键期 , 而且 大部分 人在 婴幼 儿 时期 大都 没有接 触过 汉语 。根 据 “ 关 键年 龄 期 假设 说 ” , 某 种 行 为要 得 到正 常发 展 , 必 须在 幼 儿 阶段 的某 一 时期 给与特 殊刺 激 。如果错 过 了这一 发展 时 期 , 这 种 行 为将 不 可 能得 到预 期 应有 的发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 1 0
作者简介 : 孙宏愿, 女, 硕士 , 军事经济 学院外训 系助教 , 主要从 事对外汉语教学研 究。E m a i l : e i n d y s u n l 8 @1 6 3 . c o n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外国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一)
【论文关键词】声调偏误负迁移母语非声调语言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以英语学生、韩语学生、越南语学生为例,描写了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上的语音偏误表现,简要的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如母语的负迁移、汉语声调自身的特点、过度泛化以及教学因素,并认为无论对非声调母语的学习者,还是有声调母语的学习者,汉语声调都会成为学习的难点。

一、引言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

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是有系统地利用不同调值来分辨音节或某一个词的语义,汉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声调语言。

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由于汉语声调这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以至于中国语汇中有了“洋腔洋调”这样的词语。

从汉语语音来看,外国人学习汉语在声、韵、调上都会产生偏误,本文仅就不同母语的外国学生在向目标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中,某一静态阶段的语音状况——汉语声调做一简要分析,分析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输出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及产生偏误的原因。

本文的观察对象主要是汉语零起点及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平均年龄二十四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材料大多以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材为主,方法是随机记录、统计、总结、分析。

二、外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表现
1.无声调语言——以欧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例
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英语学生对汉语的声调极为陌生,他们对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很不习惯。

主要表现为:
(1)阴平55,读不到位,起点较低,但阴平调值是四声中掌握较好的一个,这个音类似英语平调。

(2)阳平35,往往起点太高,升不上去。

有时尽管加大声音,把音拖长仍发不成升调,有的学生用英语的升调代替汉语的第二声,但是汉语的第二声是在一个音节上的音高变化,音高是渐升的,而英语是先平最后尾音很快上扬。

他们会把阳平35,读成224、223、34或23。

(3)上声214,这是英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声调,反映出的特点是第三声无曲折,变成纯升调,失去降的部分,或低平后上升,类似第二声,表现为把第三声214读为24、34、224、334。

他们常会用英语的曲折调代替汉语降升调。

在连读三声中,把半三声读成全三声。

(4)去声5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学生降不下去,有时会用英语降调读,但汉语的第四声是全降调,调值51。

英语的降调,一般是半降调。

英语学生更大的困难在于词语一旦进入语流,英语腔调就浓厚起来。

因为他们常常把声调与英语的语调相混。

如把汉语陈述句中和疑问句句尾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升调,而把句尾重读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降调。

例:初学汉语的英语学生发音。

例1:你是学生吗?
例2:我不是中国人。

例1是用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语调代替汉语声调,把“你”读成高平调,把轻声“吗”读成上扬的调子。

例2是用英语陈述句语调代替句末“人”字,把“人”读成降调。

有许多英语学生反映,记一个汉字,又要记音(声、韵),又要记声调,太麻烦了。

这样他
们在学习时常常会顾此失彼,有的只记音不记调,有的记音记调,到了语流中却不能正确地把握。

2.无声调语言——亚洲以韩国学生为例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和同处于汉字圈,韩语学生对声调的把握是否好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

韩语基本上属于阿尔泰语,没有声调,各个音节有一个习惯的读法,但并不标明重音和次重音。

古代韩语有音长,1446年《训民正音》时是28个字母,现代为40个字母。

是字母音位文字。

另外,根据语言学家们的统计,在韩语里,至今仍有50%以上的汉字音。

又经专家求实考证认为:这些汉字音都是隋唐时代借去的。

至今仍完好地保留在韩语里,所以即使相同的汉字字形,语音并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而是古代语音,采用反切法注音。

韩语学生读汉字姓名时,经常能反映出中古时代的音韵。

今天的韩国汉字虽无声调,却有长短音之分。

例1,“光”与“广”都读gwang,“光”短音,“广”长音。

例2,“饭”与“半”都读ban,“饭”短音,“半”长音。

可以说,韩国汉字音的长音是中国汉字声调在韩国语中的一种变异,没有声调,只有长短音的区分。

但由于长短音大都不辨别意思,大部分人已经不去细分。

这样尽管韩语中有许多汉字音,但它独特的语音系统,无声调的发音特征,仍使韩国学生在声调上产生很多偏误。

主要表现为:
(1)第一声,高平调,起调不够高,声音拖长后跑调。

读单字调子时效果较好,在连读时就会出现偏误。

例如:天津(tiānjīn)读成天津(tiānjin)。

(2)第二声,阴平35,会读成接近44,较平而无变化,第二声上不去,很像第四声。

(3)第三音,上声214,会读成接近35、23、334,有的是34,总之,是曲折不够,常会在读第三声时失去降的部分,第三声是韩国学生的难点。

(4)第四声,去声51,常会读成44,不能降下来。

由于韩国语言音高变化不同于汉语,韩语音节大多只有固定的一个调值,区别词义主要依靠声音的长短、高低、轻重,一般长音读得长而低。

短音读的短而高。

如:〔ma:l〕长音:话;〔mal〕短音:马。

这样,韩语学生就去找近似汉语的音来处理汉语声调。

而且起点落点不够高或不够低,调域窄。

3.以有声调的越南语为例
无声调语言,见到声调无疑是完全陌生的,那么有声调的语言是否有了好的声调发音面貌呢?并不尽然。

世界上有声调的语言有许多种,如北欧的瑞典语、非洲东部的班图语、美洲的大部分印第安语等。

但各种声调语言的性质并不相同,大多数声调语言的声调只限于高、中、低的差别,像汉语这样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不仅有高低之分,又有升降曲折之别,并不多见。

因此,有声调语言的外国学生尽管能很快接受声调,但偏误却并不少见,下面以越南学生为例。

越南语为有声调语言,带入声韵尾,其声调含义包括抑扬性和顿挫性。

调值相同的两个音节是否带入声韵尾会导致其顿挫性不同而决定其是否为两个不同的声调。

据教学观察,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进度常常比其他母语背景的学生快,但遗憾的是其语音面貌并不理想,学习多年汉语,却难以摆脱“越南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