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教案 声调
现代汉语教案

现代汉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2.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音和语调;3.能够正确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4.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音和语调1.汉语拼音的基本发音规则;2.汉语语调的基本规律和变化;3.汉语音节的组合和读音。
2. 词汇和语法1.常用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2.基本的语法结构和句型;3.语法规则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3. 口头和书面表达1.口头表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和格式;3.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语言交际和合作学习。
3. 归纳式教学法通过对语言现象和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语音和语调1.汉语拼音的基本发音规则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汉语拼音的基本发音规则,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2.汉语语调的基本规律和变化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汉语语调的基本规律和变化,如四声、轻声、连读等。
3.汉语音节的组合和读音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汉语音节的组合和读音,如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等。
2. 词汇和语法1.常用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常用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如时间、地点、人物、动作等。
2.基本的语法结构和句型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基本的语法结构和句型,如主谓结构、并列结构、从句结构等。
3.语法规则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语法规则和语法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如主谓一致、时态、语气等。
3. 口头和书面表达1.口头表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教师通过演示和讲解,介绍口头表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语音语调、语言表达、交际技巧等。
现代汉语语音4声调

古调类 清声母
去声 浊声母 次浊 全浊
普通话调类 例字 去声 富对去试 去声 慢浪岸用 去声 附盗汗寺
古声调 清声母
普通话声调 阴(哭)阳(革)上(北)去(学直)
四、中古汉语的声调演变为现代汉语声调的 三条规律:
(一)平分阴阳,即古平声清声母字演变为 普通话阴平字,浊声母字演变为普通话阳平 字。
(二)浊上变去,即古上声浊声母字,演变 成普通话去声字。
(三)入派四声,即入声字消失,分别归到 了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 声调中。
第四节 声 调 【知识点】 1.声调是指音节高低升降的调子。 2.声调包括调值和调类两个概念。 3.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 变化形式。 4.调类是声调的种类。
第四节 声 调 一、声调 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声调取决于相对 音高。声调是汉语音节三要素之一,具有区别意义 的作用。 二、调值和调类。 (一)含义 调值是声调的实际读法,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 变化形式。 调类指声调的类别,就是把调值相同的音归纳在 一起建立起来的声调的类别。
(二)普通话的调类调值 1.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2.调值: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 51
51
三、古今声调的比较
古调类
普通话调类
清声母
阴平
平声 浊声母 次浊
阳平
全浊
阳平
例字 夫汤妻诗 门难牛油 符糖齐时
清声母
上声
次浊
浊声母 次浊
上声 上声 去声
府短酒纸 米老藕有 妇稻旱似
《汉语拼音四声调拼读》教学课件

《汉语拼音四声调拼读》教学课件一、引言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四声调是汉语拼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四声调拼读对于学习汉语发音至关重要。
本教学课件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拼音四声调的拼读规则,提高汉语发音准确性。
二、四声调的定义与特点汉语拼音四声调是指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每个声调都有其独特的发音特点和规律。
掌握四声调拼读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语语音系统,提高发音准确性。
三、四声调拼读规则1.阴平(第一声):发音时声带振动,音高保持平稳,发音清晰、响亮。
例如:mā(妈)、dā(打)。
2.阳平(第二声):发音时声带振动,音高由低到高,发音清晰、响亮。
例如:má(麻)、dá(答)。
3.上声(第三声):发音时声带振动,音高由高到低,发音清晰、响亮。
例如:mǎ(马)、dǎ(打)。
4.去声(第四声):发音时声带振动,音高由高到低,发音清晰、响亮。
例如:mà(骂)、dà(大)。
四、四声调拼读练习1.阴平拼读练习:mā(妈)、dā(打)、bā(巴)、fā(发)。
2.阳平拼读练习:má(麻)、dá(答)、bá(把)、fá(法)。
3.上声拼读练习:mǎ(马)、dǎ(打)、bǎ(把)、fǎ(法)。
4.去声拼读练习:mà(骂)、dà(大)、bà(爸)、fà(发)。
五、总结本教学课件通过讲解汉语拼音四声调的定义、特点和拼读规则,帮助学习者掌握四声调拼读技巧。
通过大量练习,使学习者能够熟练运用四声调拼读,提高汉语发音准确性。
希望本教学课件能为学习者的汉语学习之路提供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声调拼读规则一、阴平(第一声)拼读规则动,声音从喉咙发出。
2.音高保持:发音过程中,音高保持平稳,不要有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3.发音清晰:发音时,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要放松,确保发音清晰、准确。
现代汉语 声调

的形式,即声 绝对音高。
调的实际读法。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
续的,中间没有停顿和跳跃,类似
于小提琴上的滑音,不像钢琴的敲
调值的描写
打音。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赵元任发明了五度标记法, 使调值的描写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
•5
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
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
浊声母(才唐平)
阴平 阳平
(失惜说) (识即竹) 清声母
清声母(古展纸) 上声 (尺索匹)
上 次浊声母(五女染)
(试切各)
全浊声母(坐断位)
(石食读)全浊声母
去 清声母(正醉对) 去声 (纳入六)次浊声母
浊声母(共害岸)
普通话四声与古四声调类比较表
普通话调类古调
类
古声母
平声
清声母 浊声母 次浊
全浊
阴调:清辅音声母的声调。 阴平、阴上、阴去、阴入
阳调:浊辅音声母的声调。 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古汉语的 四声八调
2、全浊和次浊
全浊:声母是声带振动(浊辅音)的塞音、
塞擦音、擦音。
次浊:声母是声带振动(浊辅音)的鼻音
和边音(m、n、l、r)。
(二)演变规律
1、平分阴阳
古清平
古平声 古浊平
今阴平 今阳平
第四节 声调
目录
说 明
A. 用鼠标点击某课目标题,即可播放该课目。 B. 课后在播放状态下点击下次课标题前的小圆窗,使中间 出现黑圆点,可帮助记忆授课起点。
1.调值和调类
2.普通话声调
3.古今调类比较
4.声调辩证
第四节 声调
山河锦绣 花红柳绿 资源满地 山明水秀 英雄好汉 身强体健 胸怀广阔 光明磊落 兵强马壮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语言与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加之讨论和练习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
语言的功能特征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外,还有人类必不可少思维工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二)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2.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属于汉藏语系。
(三)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 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书面语(文学语言)↘口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判定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1、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1)共同语书面语的发展:先秦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学——白话文——普通话书面语(2)共同语口语的发展: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
汉语拼音四声调拼读教学学习教案

汉语拼音四声调拼读教学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汉语拼音四声调的拼读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取自《汉语拼音》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四声的发音及其书写”。
详细内容包括四声调的发音规则、声调符号的认识与书写,以及通过例词进行四声调的拼读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语四声调的发音要领,能准确拼读四声调的拼音。
2. 使学生了解四声调符号的书写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运用四声调进行词语拼读的能力,提高汉语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声调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四声调符号的书写。
教学重点:四声调的发音规则及其在词语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四声调卡片。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问路、购物等,让学生体验四声调在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四声调的发音要领、声调符号的书写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词,引导学生拼读,并解释四声调在词语中的意义。
4. 随堂练习:分发四声调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拼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四声调拼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四声调的发音规则及声调符号书写方法。
2. 典型例词及其四声调拼读。
3. 四声调拼读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妈妈:mā ma,爸爸:bà ba,哥哥:gē ge,姐姐:jiě jie。
(2)美好:měi hǎo,蓝天:lán tiān,白云:bái yún,绿草:lǜ cǎo。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四声调词语,下节课进行分享,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多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现代汉语 声调

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二 普 通 话 的 声 调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表
调类 调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高平
高升 降升 全降
调值 55 35 214 51
调号 / √ \
例字
高低
提挈 好友 大卫
第四节 声调
一 调 值 和 调 类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汉语的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 方面分析
调 值
调值: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 化形式 声调由相对音高决定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 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赵元任:五度标记法
51
调 类
调类:声调的类别,即把调值相同 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调类由调值决定。 古代汉语调类:平、上、去、入 现代汉语普通话:
现代汉语声调

现代汉语声调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语言之一,在语音特点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声调。
声调在汉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词义的表达,还能够帮助语言流畅、准确地传递信息。
本文将深入探讨现代汉语声调的特点以及其在语言中的应用。
一、声调的定义和分类声调指的是字音在发音过程中的音高变化。
在现代汉语中,共有四个基本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其中,阴平和阳平声调的音高相对较平坦,上声和去声的音高变化较为曲折。
阴平声调用数字1表示,阳平声调用数字2表示,上声调用数字3表示,去声调用数字4表示。
二、声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1. 阴平声调(1声)阴平声调的音调相对稳定,音高比较平坦。
它的基本特点是音调平稳,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例如,“爸爸”、“妈妈”。
2. 阳平声调(2声)阳平声调与阴平声调相比,音高稍微上扬。
它的基本特点是音调起伏,音高变化较小。
例如,“哥哥”、“姐姐”。
3. 上声调(3声)上声调的音调起伏较大,音高从低到高,然后再降低。
它的基本特点是音调的上升与下降,音高变化较剧烈。
例如,“喊话”、“数学”。
4. 去声调(4声)去声调的音调变化较为复杂,音高呈现起伏曲线。
它的基本特点是音调的下降,音高变化较大。
例如,“书包”、“自行车”。
三、声调在汉语中的应用1. 区分词义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词汇在发音上只有声调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声调的准确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词义。
例如,“鸡”(jī)和“几”(jǐ)在音节的发音上完全相同,只有声调不同,但词义截然不同。
2. 表达感情语气声调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感情和语气。
例如,使用上声调可以表示祝贺、赞扬;而去声调则可用于疑问、反问等。
3. 语言的韵律与节奏声调的起伏变化也赋予了现代汉语以韵律和节奏感。
通过合理运用声调的变化,可以使语言更加流畅、动感。
这对于诗歌、歌曲的创作尤为重要,它能够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和美感。
四、声调训练的重要性准确地发音声调对于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阴平,又称第一声。调值55,故又叫高平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ˉ”表示。
2.阳平又称第二声。调值35,故又叫中升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ˊ”表示。
3.上声,又称第三声。调值214,故又叫降升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ˇ”表示。
阳平字例:
流行寒流,农民学习,云南石油,桃红旗袍,哲学才能
前年完成,油田来人,衡量才能,谋求结盟,沉着弹琴
上声字例:
展览场馆,洗洗小脸,美好理想,老鼠老虎,猛煮马肚
法语语法,整垮你我,胆敢眨眼,蒙古好酒,影响很小
去声字例:
计划社会,数量变化,再次抗日,日夜做梦,注意现在
饭菜质量,历届会议,教育运动,重要会议,电视任务
(1)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频率的高低,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声音的高低。声调中的音高是指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2)构成调值的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类似于小提琴上的滑音,而不像钢琴,在敲打每一个琴键时有停顿和跳跃。
在目前已知的各种语言里,平调的高低不同不超过五种,这证明,把调域分为五度是符合语言的客观实际的。
用五度标记法描写调值,可以有三种方法:(1)符号式(即调号),如普通话的四声,可以分别用“?、2、3、4”来表示;(2)数字式,如普通话的四声,也可以分别用“55、35、214、51”来表示;(3)文字描写式,如普通话的四声,还可以分别描写为“高平、高升、降升、全降”。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入派三声
1、平分阴阳
指平声分成阴平和阳平两类。其条件是声母的清浊,清声母(包括全清、次清)的平声字归阴平,浊声母(包括全浊、次浊)的平声字归阳平。即
清声母平声——阴平
浊声母平声——阳平
2、浊上变去
指全浊上声归去声。全浊指浊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而次浊和清声母的上声字依然读上声。即
全浊上声——去声
2.调类
调类是指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一种语言中有几种调值,就有几个调类。汉藏系语言中调类最多的可达15个,最少的仅有2个。
注意:特定调类与特定调值之间的对应在不同的方言中有不同的表现。调类同并不意味着调值同,调值同也不意味着调类同。
三、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4.去声,又称第四声,调值51,故又叫全降调,标记符号为?,汉语拼音方案用“ˋ”表示。
调类
阴平
(第一声)
阳平
(第二声)
上声
(第三声)
去声
(第四声)
调值
55
35
214
51
调型
高平调
中升调
降升调
全降调
例字
千
锤
百
炼
四、古今调类对比
中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与现代汉语的阴、阳、上、去四声不同,通过把古今声调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声调有这样一些变化规律,即
(二)调值改读
同一调类的字,在不同方言中读音调值不一致,同为上声,有读214的,有读33的,有读35的,要进行改读。
阴阳上去四声字例:
阴阳上去,中国伟大,天才领袖,说学捧唱,
喝茶醒胃,吃鱼吐刺,坚持法制,非常喜爱,三条领带
阴平字例:
中央空军,担心吃穿,资金输出,山东山西,周三开工
抽根香烟,天天插秧,鲜花歌声,苏州真丝,三星公司
(3)五度标记法:
①为了把调值描写得具体、好懂,着名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发明了“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声调。
②五度标记法是用五条竖标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一种方法。
③五度标记法的制作原理是:画一条竖线,分成四格五个调域,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在竖线的左侧,从左到右画一条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便是声调的高低变化,也就是声调的调值。
3.入声尾合流为一个。如吴方言
4.保留中古韵尾[-p,–t,-k]。如粤方言。
《辨入声字口诀》:
“资雌司耳”与uei韵,同于鼻尾无入声。
入声独占fa与fo,d3母z3母拼e是促音。
卷舌uo韵来于入,再加不送气阳平。
bd七母拼ie韵,“爹咩乜”而外无舒声。
“嗟瘸靴”外全üe韵,“北得黑给”是入声。
4.通过趣味练习加深学生对普通话韵母的感性认识;
5.小结,并留作业;
作业
思考练习三的第二题,第五、六题
教学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四节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汉语的声调可以从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来分析:
1.调值:指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即声调的实际读法。调值最基本的类型:平、升、降、曲折(包括降升、升降)
现代汉语(上)教学教案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授课教师:徐娅棋
课程名称
现代汉语
授课专业班级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一年级1、2班
总学时数
40学时
授课学时
2学时
上课周数
16周
上课周次
第5周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内容
现代汉语(上册)(黄伯荣、廖旭东),第二章,语音,第四节,声调
教学目的
1.掌握调值和调类,学会规范地使用调类名称;
(三)入声字问题
入声字的问题,一方面是个声调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韵母问题。就是说,入声字与其他声调之间,除了在读音的音高(还有音长)上有区别以外,韵母也不同。中古汉语(广韵系统)的入声有[-p,–t,-k]三个韵尾。现代汉语中,入声在各方言中的表现不一,大致有四种情况:
1.完全消失。如普通话。
2.韵尾失落但保留入声类。如长沙话。
2.能准确地读出各种调类;
教学重点
调值、调类、标调法
教学难点
声调辩证。声调式外国人学习汉语语音最难点之一,方言区对声调的辩证有些疏忽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声调声母的重难点知识;
2.通过普通话韵母总表讲解韵母的不同分类;
3.重点讲解舌面元音舌位图;
清和次浊上声——上声
3、入派三声
指入声消失,归入平、上、去三声(就现在讲,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其中,全浊入声归阳平,次浊入声归去声,而清声母的入声字则比较混乱,分散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即
全浊入声——阳平
次浊入声——去声
清入——阴、阳、上、去
六、声调辨正
(一)调类区分
汉语历史久远,各方言调类差别很大,其一调类数量不一,其二各调类收字有别,需要同普通话进行比较,找出其对应规律,向普通话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