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案例一:2016年6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被患者男家属暴打被打医生伤心的是,事后不但打人者逍遥法外,而且医院领导也冷漠对待,警方也要求双方和解。

无比气愤和委屈下,被打年轻女医生在网上悲愤写到:命大家都有一条,大不了同归于尽!或者我死,你们做一辈子牢!如此义愤填膺的话语,让我很难相信这还是我熟识的那个温柔和善的师姐……案例二:2015年10月28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30分眼科医生开始查房,因为要在裂隙灯下检查,值班医生都会将病人带到暗室等候。

这天,值班医生将3床李大爷带到暗室,因病人多,李大爷没有按序轮到他,很生气,自己回到病床不让医生检查,张晓峰主任过去病床边,他也不肯出来检查,此时此刻,老人家大发脾气,谁也劝说不了……张老师立即打电话给老人家的女儿,说明事情的经过,并对因为我们工作流程问题导致老人家生气之事表歉意;希望家属劝劝老人家。

护士长也来到病人床边,让老人家道出心中的不愉快后以诚恳的态度分析早上我们在暗室检查流程存在的问题,表示通过这件事我们将改进工作……。

护士长诚恳的态度,温馨的话语令老人家紧绷的脸上有了松动,“不情愿”让值班医生手电下检查了眼睛。

时候双方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李大爷的女儿也向我们表示了感谢。

在实习生涯里,这对我有着很大的启发。

案例分析:案例一就是可怕的“医闹”,令医患两败俱伤的“医闹”。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上百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

我认为医闹频繁可总结为以下几大主要原因:(一)患者认为闹事图快捷:多数患者选择“医闹”,是出于无奈,更是出于弱者的惶恐。

大家都知道可以用法律途径来维权,但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

‘闹事’图的是快捷,能在短时间内向医院讨回自已的损失。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
医患沟通失效案例剖析:从误解到和谐——一起误诊事件的反思与整改
一、事件经过
患者李先生,45岁,因持续胸痛前往某三甲医院就诊。接诊医生王医生在询问病史和进行初步检查后,初步判断为心绞痛,建议李先生住院治疗。然而,住院期间,李先生的病情并未缓解,反而加重。经过进一步检查,王医生确诊李先生患有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4.建立投诉反馈机制:医院设立投诉反馈部门,及时了解患者意见,调解医患矛盾,提升服务质量。
5.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医生应树立正确医德医风,关爱患者,耐心解答疑问,减少医患矛盾。
四、总结
本案例中,医患沟通不足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医生不信任,引发医患矛盾。通过分析原因,我们提出整改措施,以期提升医患沟通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和医院应总结经验,改进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理解医生压力,积极配合治疗,共同促进医患和谐。
手术前,李先生及其家属对王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表示质疑。他们认为王医生初次就诊时未能准确判断病情,导致病情恶化。李先生家属情绪激动,与王医生发生多次争执,甚至提出投诉。
二、原因分析
1.医患沟通不足:王医生在接诊过程中,虽然询问了病史,但未能在短时间内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未充分了解患者的担忧和需求。诊断过程中,王医生也未对患者进行详细解释,导致患者对病情和治疗方案产生误解。
2.信息不对称:患者和家属对医疗知识了解有限,对病情和治疗方案有疑虑。而医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提供详细信息,导致患者和家属对医生不信任。
3.医生工作压力:王医生作为一线医生,日常工作繁重,面对众多患者,可能在沟通上有所疏忽。
4.医患关系紧张: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医生持有质疑态度,组织医生参与医患沟通培训,提高沟通技巧,更好地了解患者需求,解答疑问。

医患沟通法律案例(3篇)

医患沟通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

其中,医患沟通不畅、患者隐私权受损等问题尤为突出。

本案例将以一起患者隐私权纠纷案为例,分析医患沟通中的法律问题。

(一)案情简介患者甲,男,32岁,因突发心脏病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甲的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甲的妻子乙,发现甲的病历中有其丈夫与其他女性的暧昧短信,认为医院泄露了甲的隐私权,遂将医院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1. 医院是否泄露了甲的隐私权?2. 医院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案例分析(一)关于医院是否泄露了甲的隐私权隐私权是指个人对其个人生活、个人信息的控制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本案中,甲的病历中包含其与其他女性的暧昧短信,属于甲的个人信息,医院未经甲的同意,将其信息公开,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二)关于医院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1. 医院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守医疗秘密,保护患者隐私。

”本案中,医院作为医疗机构,有保护患者隐私的法定义务。

2. 医院未履行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本案中,医院在甲死亡后,未对甲的病历进行保密处理,导致甲的隐私权受到侵害。

因此,医院未履行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

3. 医院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医院侵犯了甲的隐私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医院未履行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侵犯了甲的隐私权,判决医院赔偿乙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启示1. 医患沟通应注重隐私保护医患沟通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隐私,未经患者同意,不得公开患者个人信息。

2. 加强医患沟通的法律意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加强法律意识,了解医疗法律法规,提高医患沟通的规范性。

3. 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维护医患关系和谐。

医患沟通案例法律分析(3篇)

医患沟通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其中,医患沟通不畅是导致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一起因医患沟通不畅引发的纠纷案例,本文将对该案例进行法律分析。

案例:患者李某因感冒到某医院就诊,经诊断为流感。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案存在质疑,但医生未给予充分解释,导致患者对医院产生不满。

患者出院后,发现病情加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律分析1. 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二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本案中,患者与医院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

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提供方,有义务为患者提供符合医疗行业标准的医疗服务。

2. 医患沟通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风险等事项进行充分告知,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本案中,医生未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进行充分解释,违反了医患沟通的义务。

3. 医疗事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由于医生未履行医患沟通义务,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产生质疑,并在出院后病情加重,可以认定医院存在过错。

4. 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在本案中,患者主张医院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患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医院未履行医患沟通义务,导致其病情加重。

5. 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案中,法院可以根据患者的损失情况,判决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案例启示1. 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维护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充分履行医患沟通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因沟通不畅引发医患纠纷。

医患沟通的法律案例(3篇)

医患沟通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频发,医患沟通问题日益凸显。

本案例以一起因医患沟通不畅引发的医疗纠纷为切入点,分析医患沟通的法律问题,以期对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二、案情简介患者李某,男,60岁,因头晕、头痛入院就诊。

经医生初步诊断为高血压、颈椎病。

入院后,医生为李某制定了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李某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提出质疑,认为治疗方案过于简单,治疗效果不佳。

于是,李某要求医生更换治疗方案,但医生坚持原方案。

在沟通过程中,双方产生矛盾,李某情绪激动,要求医生承担责任。

随后,李某向医院提出书面投诉,要求医院对医生进行处罚。

医院调查后,认为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但不足以构成医疗事故。

于是,李某将医院及医生告上法庭。

三、案件焦点1. 医患沟通的法律依据2. 医患沟通不畅的法律责任3. 医疗机构的处理措施四、案例分析1. 医患沟通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诊疗规范,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前款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遵循诊疗规范,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对患者的隐私保密。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前款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医患沟通不畅的法律责任本案中,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未能充分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产生质疑。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医生的行为已构成侵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医疗机构的处理措施本案中,医院在接到患者投诉后,进行调查并认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过错。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完整版)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完整版)医患沟通案例解析

1、患者概要患者女性, 49 岁,工人,高中文化,汉族,丈夫为某公司的业务员,家庭经济富裕。

2、诊疗概况患者因患子“宫肌瘤”在某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半月,阴道流血 3 小时于周一上午 8:30 左右前来就诊。

由于门诊病人较多,此病人候诊约 1 小时。

首诊医生是一位进修医生。

根据病史和症状,该医生考虑阴道流血可能系阴道残端出血所致,未作妇科检查,嘱病人口服止血药新“安咯血” ,如出血多再来医院。

1 小时后,病人因出血量大增来院就诊,遂收入院治疗。

病人入院时,患者的丈夫对当日门诊医生意见很大。

3、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表现入院时,患者和家属对子宫切除后阴道流血感到恐惧和不安。

当日上午就诊时,挂号、候诊、处方批价、交费、取药,在医院耗费了 2 个多小时,而与医生交流的时间仅几分钟,感到受轻视。

门诊医生仅仅询问病史,未作进一步检查,对病情未作解释,病人和家属认为医生工作不认真,未作体格检查,处理不当。

以至延误了病情。

病人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嗓音粗大,要追究门诊医生责任,病房医生无法进一步了解病情。

4、沟通过程与成效由于门诊医生的处理不当,病人未能得到恰当的治疗,患者和家属对医方不满意实在情理之中。

然而,病人就诊的最终目的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尽快得到合理的治疗。

当病人的病痛被解除后,医患之间的矛盾便会基本解决。

针对当时的情况,床位医生考虑,过多的语言解释可能耽误时间。

于是,医生首先安慰了病人几句,让她不要紧张,取得病人和家属合作,并寻找出血原因。

当发现阴道残端有活动性出血后,给予缝合止血。

待出血基本控制后将病情详细向病人解释,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

当病人的紧张情绪缓解后,家属的情绪也有所好转,为医患交流创造了条件。

在交代病情过程中,向他们介绍了必要的医学知识,使他们知道阴道是有菌环境,阴道残端出血是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顶端缝合处缝线化解所致,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术后并发症,并非手术失败。

另外,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了首诊医生未按诊疗规范检查是不对的,取得了病人及家属的谅解。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合集5篇)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合集5篇)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合集5篇)第一篇:医患沟通案例分析医患沟通案例分析摘要:目的:根据医患沟通实例,结合医学沟通学所学知识,找出医患沟通系统评价证据,对案例进一步分析评价,为建设医学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契机。

方法:通过医患沟通实例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析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

结果:在本案例中,不管是医者还是患者,在询问问题和回答问题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才产生了这个局面,导致医患沟通困难。

结论:要杜绝此类案例,追踪根源,主动发现问题,阻断不良沟通行为,关注病人心理和求医意愿,做到愿意并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医疗就诊满意度。

关键词:医患沟通案例分析以病人为中心医者与患者前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也越拉越大,医患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渐渐疏远,矛盾日益加剧,纠纷频发。

当代医患关系实践证明,医务人员不仅需要精湛的医疗技术,还需要极高的人文素养,而且人文素养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医者和患者能更好的进行沟通,现根据此案例进一步分析评价,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愿意并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简述案例患者李某,女,42岁,患更年期引起的停经。

1.2患者就诊心理患者因“不明原因停经数月”,挂了知名妇产科专家符教授的号,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等候,终于轮到她就诊。

因时间不早了,要求符教授将其泌尿道感染一并处理,但符教授拒绝写处方给药,两人为此产生了争论,随后符教授在众人面前(其丈夫亦在门外等候)大声说她是“更年期”,令其自尊心受到伤害。

1.3沟通过程和成效面对患者的无理要求,在争论之中,符教授在诊室门大开的情况下,一时性急,大声说她是“更年期”,令其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导致了本案例的发生。

李某认为在公众场合,符教授的语言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故提出正式投诉,要求对方道歉。

符教授作为本专业的翘楚,技术水平勿庸置疑,但在语言沟通技巧和透视患者心理方面尚需加强学习,在不方便“实话实说”的场合就应该讲究语言的艺术。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

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

学号:1645010785 姓名:王锋安医大二附院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医患沟通案例及分析案例一:2016年6月23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被患者男家属暴打被打医生伤心的是,事后不但打人者逍遥法外,而且医院领导也冷漠对待,警方也要求双方和解。

无比气愤和委屈下,被打年轻女医生在网上悲愤写到:命大家都有一条,大不了同归于尽!或者我死,你们做一辈子牢!如此义愤填膺的话语,让我很难相信这还是我熟识的那个温柔和善的师姐……案例二:2015年10月28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每天早上8点30分眼科医生开始查房,因为要在裂隙灯下检查,值班医生都会将病人带到暗室等候。

这天,值班医生将3床李大爷带到暗室,因病人多,李大爷没有按序轮到他,很生气,自己回到病床不让医生检查,张晓峰主任过去病床边,他也不肯出来检查,此时此刻,老人家大发脾气,谁也劝说不了……张老师立即打电话给老人家的女儿,说明事情的经过,并对因为我们工作流程问题导致老人家生气之事表歉意;希望家属劝劝老人家。

护士长也来到病人床边,让老人家道出心中的不愉快后以诚恳的态度分析早上我们在暗室检查流程存在的问题,表示通过这件事我们将改进工作……。

护士长诚恳的态度,温馨的话语令老人家紧绷的脸上有了松动,“不情愿”让值班医生手电下检查了眼睛。

时候双方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李大爷的女儿也向我们表示了感谢。

在实习生涯里,这对我有着很大的启发。

案例分析:案例一就是可怕的“医闹”,令医患两败俱伤的“医闹”。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上百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

我认为医闹频繁可总结为以下几大主要原因:(一)患者认为闹事图快捷:多数患者选择“医闹”,是出于无奈,更是出于弱者的惶恐。

大家都知道可以用法律途径来维权,但必须考虑到成本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能是手术的
时候伤到神经 了”。
场景再现
一定是王医生手术失败切 错部位导致的声音嘶哑, 投诉!我要投诉!!
案例分析
换种回答少纠纷
由于我不是您的主治 医生,对病情及手术 你会怎样机智的回答? 不要做高智商低情 不太了解,我先看一 商的”人才“ 下病情记录并询问王 医生后回答您好吗?
启发总结
谢谢观看
2015.1.24
医患沟通案例分析
--三思而后“言”
场景再现 案例分析 启发总结
场景再现

患者:女,46岁
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 时间:术后第2天 手术主刀:王医生
场景再现
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 进行了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 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声音稍 有些嘶哑,倍感焦虑于是去 询问正在查房的且对患者情 况并不是很了解的刘医生 (而为其进行手术的主刀医 生为王医生),刘医生听完 患者家属的问题后随口便回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