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的手法操作常规
2012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肘关节脱位治疗原则

⑴手法复位,多用牵引复位法。
在臂丛麻醉下,术者一手握住伤肢前臂、旋后,使肱二肌松弛后进行牵引,助手作反牵引,先纠正侧方移位,再在继续牵引下屈曲肘关节,同时将肱骨稍向后推,复位时可感到响声,如已复位,关节活动和骨性标志即恢复正常,如果一人操作,可用膝肘复位法或椅背复位法。
⑵注意事项:复位前应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复位时应先纠正侧方移位,有时要先将肘稍过伸牵引,以便使嵌在肱骨鹰嘴窝内的尺骨喙突脱出,再屈肘牵引复位,若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肘关节复位后,肱骨内上髁多可随之复位;但有时骨折片嵌入肱尺关节间隙,可高度外展前臂,利用屈肌的牵拉作用将骨折片拉出。
⑶复位后的处理:复位后,用石膏或夹板将肘固定于屈曲90°位,3~4周后去除固定,逐渐练习关节自动活动,要防止被动牵拉,以免引起骨化肌炎。
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内上髁骨折或桡骨小头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手术复位;成人可作桡骨小头切除。
2.陈旧性脱位:陈旧性肘关节脱位,损伤在三个月以内,可试行手法复位,如不能复位时,切不可强力复位,应采取手术复位。
如合并有尺神经损伤,手术时应先探查神经,在保护神经下进行手术复位,复位后宜将尺神经移至肘前,如关节软骨已破坏,应考虑作肘关节成形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3.肘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时,应将肘关节呈高度屈曲位进行,一助手牵拉上臂,术者握前臂,推前臂向后,即可复位。
复位后固定于半伸肘位4周,有时尺骨鹰嘴不能手法整复,需手术复位固定。
4.近愈标准:复位、固定良好。
5.治愈标准: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
手肘脱臼康复训练手法

手肘脱臼康复训练手法我有个朋友,叫小李,前阵子不小心手肘脱臼了。
那可真是遭了不少罪啊,疼得他龇牙咧嘴的。
不过好在经过医生的治疗,手肘复位了。
但这还没完事儿呢,医生说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可重要了,就像汽车修好了得好好磨合才能重新上路一样。
今天啊,我就和大家唠唠手肘脱臼后的康复训练手法。
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手肘脱臼复位后的前几天,这个时候可不能心急。
我们要做的是一些很轻柔的活动。
比如说,简单的握拳和松拳。
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它就像给手肘打个招呼,告诉它要开始慢慢恢复活力啦。
每次握拳呢,就像握住了希望,握个几秒钟,再慢慢松开,感受一下手臂肌肉的舒张。
这个时候啊,小李总是嘟囔着:“这也太简单了吧,这能有啥用?”我就跟他讲:“嘿,这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过了最初的那几天,我们就可以尝试一些小范围的手肘屈伸了。
这可有点难度了,得慢慢来。
坐在椅子上,把手臂自然地放在桌子上,然后像小幅度地弯曲手肘,就像小蚂蚁在慢慢搬家一样,一点一点来。
弯曲到自己能承受的最大程度,再慢慢地伸直。
这个过程中啊,会有一些疼痛,小李就总是喊:“哎呀,疼死我了,这是不是不对啊?”我就安慰他:“哪有不疼就能好的呀,这就像小树苗刚被扶正,扎根的时候也得费点劲儿呢。
”每次屈伸个十几下就可以了,一天做个几次。
等手肘稍微有点力气了,我们就可以进行一些抵抗训练了。
这时候可以找个小毛巾卷起来,用健康的那只手拿着。
然后让脱臼过的手肘弯曲,把小臂放在毛巾卷上,试着用力下压,就像要把毛巾卷压瘪一样,而健康的手则适当给予阻力。
这就好比两个人在拔河,不过要注意力量不能太大,不然就像刚发芽的小草被狂风摧残了一样。
小李一开始掌握不好力度,不是太用力就是太轻了。
我就跟他说:“你得找到那个刚刚好的感觉,就像走钢丝,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
”再进一步呢,我们可以做一些旋前和旋后的训练。
什么是旋前旋后呢?你可以想象自己的手是个小风扇的扇叶。
旋前就是让手心向下,然后慢慢转动手臂,让手心逐渐转向自己;旋后就是相反的过程。
肘关节脱位诊疗常规

肘关节脱位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及时完成病史采集。
2. 了解全身情况,排除其他损伤。
【检查】
1. 肘部明显畸形,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伸位,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鹰嘴后凸畸形。
2. 摄X线片可了解关节脱位情况和排除骨折。
3. 注意指端血供及活动、感觉情况。
【诊断】
1. 伸肘位跌伤,肘关节特有的畸形及弹性固定。
2. X线片证实。
3. 注意排除合并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动脉损伤。
【治疗原则】
1. 复位:手法复位均能成功,同时需注意纠正侧方脱位,关节腔内积血较多时应抽除。
2. 固定:用长臂石膏托外固定屈肘90°位3周。
【疗效标准】
1. 治愈:
(1) X线摄片达到解剖复位。
(2)经过功能锻炼,达到正常活动范围。
2. 好转:关节复位,但功能部分受限。
【出院标准】
关节复位,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
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
4种肘关节脱位的处理方法骨科基础

4种肘关节脱位的处理方法骨科基础肘关节脱位肘关节是人体较稳定的关节之一,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
其发生率约占髋、膝、肩、肘关节脱位的一半,多发于青少年。
新鲜脱位若能在早期确诊并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完全恢复,若在早期未进行有效治疗,常遗留部分功能障碍。
由于肘关节脱位常伴随肘部其他结构损伤,在诊断和治疗时应仔细检查。
肘关节后脱位损伤机制:肘关节后脱位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青少年多见。
后脱位常因跌倒时,手掌着地,肘部轻度过伸,跌倒后外力传导至伸直的肘部,尺骨鹰嘴顶端受猛烈撞击,使鹰嘴脱出肱骨滑车。
若肘关节处于过伸位,则副韧带与关节囊亦被撕裂,尺骨鹰嘴向后移位,肱骨下端向前移位,产生肘关节后脱位。
诊断:根据导致肘关节脱位发生机制及X线正侧位片即可诊断,应仔细观察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排除肱骨远端骨折、桡骨头骨折、冠突骨折。
治疗:手法复位前应排除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常见的血管损伤是肱动脉损伤,动脉搏动消失并不妨碍手法复位,若复位后仍未触及动脉搏动。
则需立即行动脉探查重建术。
神经损伤表现有神经支配的肌肉运动及皮肤感觉消失,应立即行手术探查。
•闭合复位:伤后时间较短者可不比麻醉,大于4个小时者应给予臂丛麻醉。
以右肘关节为例,屈肘60°~90°,助手双手紧握患者上臂,术者双手紧握住腕部持续牵引,并可稍加旋前,当听到复位弹响或抚慰震动感时,即复为成功。
复位后上肢石膏固定在功能位。
3~4周后拆去石膏,开始逐渐主动活动功能锻炼,此期不宜做剧烈运动。
•切开复位:急性肘关节脱位很少需要切开复位,若有骨折块嵌顿在关节间隙,闭合复位失败,可行切开复位。
预后:单纯肘关节脱位一般预后良好,进行有效治疗后3~4个月能恢复至健侧活动范围。
伴随骨折的复杂性脱位,愈合常遗留部分功能受限。
肘关节前脱位损伤机制:单纯肘关节前脱位比较少见,常常合并鹰嘴骨折。
其原因系因跌倒后屈肘撞击或者暴力直接作用于前臂,导致尺骨鹰嘴骨折,尺骨向前脱位。
肘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有哪些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肘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有哪些呢
导语:肘关节脱位或许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见,因为暴力行为或许过于激烈的运动,碰撞或是摔倒都会引起肘关节脱位,一般在肘关节脱位后一瞬间是不能
肘关节脱位或许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少见,因为暴力行为或许过于激烈的运动,碰撞或是摔倒都会引起肘关节脱位,一般在肘关节脱位后一瞬间是不能运动的,但多数不会引起疼痛症状,这是因为突然性驼背引发的疾病,那么在肘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有哪些呢?如何对肘关节脱位采取急救措施呢?
肘关节的运动,主要为屈伸。
尺骨冠状突较鹰嘴突小。
因此对抗尺骨向后移动的能力要比对抗向前移动的能力差。
在全身各关节脱位中,肘关节脱位最为多见。
常见于青少年中,因受到间接暴力伤害所致。
例如突然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沿前臂向上传递,肱骨前下端受身体中力作用突破薄产的关节囊前壁,向前移动,导致肘关节脱位。
受伤后患者表现为肘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明显,前臂缩短,肘关节周径增粗,肘前方可摸到肱骨远端,肘后可触到尺骨鹰嘴,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伸位。
急救措施:
发生肘关节脱位时,如果跟前无救助者,伤员本人根据肘关节的伤情判断是关节脱位,不要强行将处于半伸位的伤肢拉直,以免引起更大的损伤。
可用健侧手臂解开衣扣,将衣襟从下向上兜住伤肢前臂,系在领口上,使伤肢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固定在前胸部,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如果有人救助,若救助人员对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断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教学及宣教)

肘关节脱位概述肘关节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总数的一半,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
由于肘关节脱位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
多数为肘关节后脱位或后外侧脱位。
肘关节脱位发病机制肘关节脱位主要系由间接暴力所引起。
肘部系前臂和上臂的联结结构,暴力的传导和杠杆作用是引起肘关节脱位的基本外力形式。
1、肘关节后脱位当跌倒时,手掌着地,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旋后位,由于人体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引起肘关节过伸,尺骨鹰嘴的顶端猛烈冲击肱骨下端的鹰嘴窝,即形成力的支点。
外力继续加强引起附着于喙突的肱前肌和肘关节囊的前侧部分撕裂,则造成尺骨鹰嘴向后移位,而肱骨下端向前移位的肘关节后脱位。
2、肘关节前脱位其损伤原因多系直接暴力,如肘后直接遭受外力打击或肘部在屈曲位撞击地面等,导致尺骨鹰嘴骨折和尺骨近端向前脱位。
这种损伤肘部软组织损伤较严重。
3、肘关节侧方脱位当肘部遭受到传导暴力时,肘关节处于内翻或外翻位,致肘关节的侧副韧带和关节囊撕裂,肱骨的下端可向桡侧或尺侧(即关节囊破裂处)移位。
因在强烈内、外翻作用下,由于前臂伸或屈肌群猛烈收缩引起肱骨内、外髁撕脱骨折,尤其是肱骨内上髁更易发生骨折。
有时骨折片可嵌夹在关节间隙内。
4、肘关节分裂脱位由于上、下传导暴力集中于肘关节时,前臂呈过度旋前位,环状韧带和尺桡骨近侧骨间膜被劈裂,引起桡骨小头向前方脱位,而尺骨近端向后脱位,肱骨下端便嵌插在二骨端之间。
肘关节脱位临床表现肘关节肿痛,关节置于半屈曲状,伸屈活动受限。
如肘后脱位,则肘后方空虚,鹰嘴部向后明显突出;侧方脱位,肘部呈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
肘窝部充盈饱满。
肱骨内、外髁及鹰嘴构成的倒等腰三角形关系改变。
肘关节脱位时,应注意血管、神经损伤的有关症状及体征。
肘关节脱位辅助检查1.体格检查:接诊医师及时完成体格检查,重点注意肘关节活动情况,注意排除合并正中神经、尺神经及动脉损伤情况,同时注意有否存在其他部位的骨折。
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记录

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记录
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记录
患者信息:
患者张三,男性,35岁,因意外受伤导致肘关节脱位,急需进行手法复位手术。
手术过程:
1. 术前准备:医生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确认患者受伤情况,排除其他潜在的身体问题。
患者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
2. 麻醉方式: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减轻手术中的疼痛感。
3. 复位手法:医生使用专业的手法复位技术,首先进行牵拉和屈曲肘关节,以放松周围的肌肉和韧带。
然后,医生采用特定的复位手法,将脱位的关节复位。
4. 手术时间:本次手术从开始到结束历时约30分钟,期间医生一直与患者保持沟通,确保其无不适感。
5. 术中出血量:手术过程中几乎无出血。
注意事项:
1. 止血:医生在手术后对肘关节进行了加压包扎,以减少术后出血。
2. 加压包扎:医生使用弹力绷带对肘关节进行加压包扎,以减轻术后肿胀。
3. 术后康复:医生建议患者在术后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轻度活动肘关节以避免僵硬,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再次受伤。
医生信息:
本次手术由王医生主刀,王医生拥有多年的骨科临床经验,擅长各类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患者随访:
术后一周,患者张三进行了一次随访。
他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表示肘关节的疼痛感已经完全消失,且能够正常地进行日常活动。
医生也对他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肘关节已经复位,且无明显肿胀和疼痛。
医生建议他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
肘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有哪些详述肘关节脱位的复位步骤

肘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有哪些详述肘关节脱位的复位步骤肘关节脱位是指由于外力碰撞等一些外力因素,所导致的肘关节脱离原本的位置。
在肘关节脱位时掌握正确的复位步骤很重要,如果复位方法不正确,很可能造成肘关节的二次伤害。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实行手法复位之后,再用石膏对其固定一段时间基本就可治愈。
青少年骨骼处于发育期不稳定且较为活泼,故而肘关节常见于青少年。
当发生肘关节脱位时,及时给予手法复位,然后再用石膏固定就基本可以治愈了。
但这对复位手法要求较为严格,不正确的复位手法,可能造成关节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不可逆的运动障碍。
不过不用过于害怕,掌握一下这些步骤就可以有效避免二次伤害。
1、简单的屈曲复位此法针对于新鲜脱位或脱位为期较短者,关节脱位者取坐位,局部麻醉后令一人固定脱位者上臂;复位者双手握紧肘关节脱位者的腕部,将其肘关节屈曲60°~90°,以肘关节为着力点用力稍加旋前,当听到复位响声就证明复位成功了。
整个过程要快而有力,不可拖沓。
2、先伸屈活动再屈曲复位此法针对于肘关节陈旧性脱位者,因为时间较长,关节内可能已经形成了肉芽组织等,造成关节囊粘连。
故而局部麻醉后应先轻柔地做些肘部伸屈活动,使粘连松解,再令关节脱位者肘部轻而缓地屈肘;复位者用双手拇指按压其肘部鹰嘴,同时借力将肱骨下端向后方推按。
3、石膏固定经过X光拍片证实复位成功后,肘关节屈曲略小于90°左右,使用石膏托固定胸前位,2~3周左右后拆除石膏做康复锻炼。
固定解除后,应逐步加大锻炼难度,给机体一个恢复的时间,不可过于心急。
当觉得某些动作做不到时,不可使用外力粗暴辅助,否则可致肘关节软组织再次损伤,长久发展为骨化性肌炎,甚至导致肘关节不可逆损害。
若反复手法复位失败,关节脱位者应考虑手术切开复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肘关节脱位的手法操作常规
【定义】肘关节脱位包括.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前脱位、肘关节侧方脱位、肘关节分裂脱位。
脱位是肘部常见的损伤,常合并肘部其他结构损伤。
【康复评定】
肌力与肌张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测量、疼痛评定、肢功能评定常用量表、神经功能检查。
【操作方法与步骤】
(一)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尽可能多的活动手指,进行张手握拳练习以促进血液循环;如疼痛不明显,可活动腕关节。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每日)
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故以静力练习为主(即负重保持某一姿势直至疲劳的练习方法)。
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10次/组,10-15秒保持/次,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至疲劳为止
(二)术后1天-1周:
1.张手握拳练习——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所有手指,如伸指、分合指、对指、对掌等5分/组,1组/小时。
同时活动腕关节。
(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开始肩关节练习——在不增加肘部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全范围活动肩关节,以避免制动造成肩关节的粘连(肩周炎)及肌肉的萎缩。
尤以45岁以上中老年患者应加强此练习。
3.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开始关节活动度的练习。
屈曲(弯胳膊)――坐位,屈肘,手握拳,拳心朝向自己,手顶在墙上或桌边以固定,肌肉完全放松,身体逐渐前倾,使拳与肩头的距离接近,加大屈肘的角度。
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角度,20分/次,1-2次/日。
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肩头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屈曲的角度,距离越短即屈曲角度越大。
伸展(伸直胳膊)――坐位,伸肘,手握拳,拳心向上,将肘部支撑于桌面上,小臂及手悬于桌外。
肌肉完全放松,使肘在自重在缓慢垂直(必要时可于手腕处加轻小重物为负荷,加大练习力度)。
30分/次,1-2次/日。
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桌面所在水平面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伸展的角度,距离越短即伸展角度越大,与健侧差距越小。
(一)术后2周:
1.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主动屈伸的活动量,可在被动练习
后主动屈伸5-10次,并逐渐增加次数及动作幅度。
2-4组/日。
(二)术后3周
强化肌力:
肱二头肌(屈肘)肌力练习--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拳心向上,前臂向内弯屈(即弯屈肘关节)至50-60度。
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肱三头肌(伸肘)肌力练习――坐位,上体前倾,手握哑铃,手臂伸直,于体侧向后伸直至与地面平行。
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
要及时增加作业练习,如使用橡皮泥、玩积木、洗漱,迸餐、穿脱衣服、上厕
所、洗浴等。
某些伸直受限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辅助伸直位的夹板或石膏托在夜间睡眠时佩带以帮助肘的伸展练习。
(三)术后4周:
在医生指导下做强化肌力及活动度练习。
增加下列练习:
①肱二头肌抗阻肌力练习,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习均可。
②肱三头肌与腕屈伸肌群的抗阻肌力练习。
③前臂内外旋的肌力练习。
可使用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习等方法。
术后(5周—4个月)
随肌力水平的提高,中期以绝对力量的练习为主。
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
活动度练习时,应在关节有牵拉感处持续牵伸5-10分钟,以拉伸关节周围挛缩的组织,使其逐渐延长,使关节更为灵活。
注意:此期间随运动量的增加应密切注意关节的肿、痛程度,绝对禁止忍痛勉强练习。
(恢复运动期4—6个月)
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
强化肌力,及远动中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逐渐至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此期提高最大力量,选用大负荷(完成12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8-12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90秒,至疲劳为止。
术后3个月运动员可开始专项运动的基本动作练习。
【注意事项】
1.有条件的患者可到医、院让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关节是松动术﹚,被动活动20分钟即可,一天一次,活动后应立即冰敷。
2.早期绝对禁止以反复屈伸作为练习方法。
否则极易引发炎症及肿胀,造成骨化性肌炎等严重不良后果。
3.冰敷:关节活动度练习后必须即刻冰敷15-20分,以防止肿胀。
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4.力量练习的重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不得有明显疼痛,可勉强完成10次即有疲劳感的重量较为适当。
5.快速用力的强力(暴力)活动和引起疼痛的被动运动是不适用于肘关节,因可能有增加关节僵硬,产生骨化性肌炎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