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天气和气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_《天气和气候》知识点解析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解析1.天气(1)含义: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
(2)描述语言: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3)特点: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释疑点天气的多变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
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很大。
【例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它是经常变化的。
选项A、B、C描述的都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选项D描述的是一夜之间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
答案:D2.气候(1)含义: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特点:气候具有相对稳定性。
析规律天气和气候的共同点天气和气候都是描述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
【例2】下列描述中,表示气候的是()。
A.多云转晴B.四季如春C.暴风骤雨D.风和日丽解析:多云转晴、风和日丽、暴风骤雨是对短时间内天气状况的描述,四季如春是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答案:B3.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1)卫星云图: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拍摄的地球大气的图像。
谈重点卫星云图上的颜色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2)天气预报①主要内容:天气预报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②天气符号:天气符号是指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风、雨、雪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
常用天气符号如下图:谈重点天气符号的组合由于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经常出现两个天气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情况,是指左面的符号表示的天气转右面的符号表示的天气,如下图表示的是多云转晴的天气。
③空气质量日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根据污染指数的大小,把空气分成五级质量级别和七种质量状况。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件 七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

在大雾的情况下,航空机场会停航;大雾、积雪结冰天气,高 速公路会关闭…
请你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说一说天气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交通、生命财产等。
天气与气候
1.天气 (1)天气的含义?
我 们 可 以 从 哪 些 途 径 了 解 天 气 情 况 呢?
天气与气候
1.卫星云图 说出图中颜色表示什么?
绿 色:陆地 蓝 色: 海洋 白 色: 云区
天气与气候
1.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节目中,我们会得到哪 些天气信息? 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主要包括:气温(最高或最 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 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 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A.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东边日出西边雨
C.西风紧,北燕南归
D.长夏无冬
5. 下列天气符号表示霜冻的是( B )
昨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农民早起到农田查看灾情,发现玉米秆大 都向西北方向倾倒。据此完成6~7题。
6.昨晚的风向是( D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7.下图四个风向标能正确表示“昨晚风向”的是( D )
代表一级,一条长线代表两级, 风旗代表8级
西南风
北风
东北风
东风
南风
东南风
小试牛刀
判断下列风向标的风向和风力?
东北风
4级
南风
5级
西南风
8级
西北风
8级
空气质量日报
近些年来,由于大气污 染严重,传统的天气预 报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许多国家在发布天气预 报的同时也公布每天对 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 即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ppt课件【32页】

• 依据课本中的四幅图画,结合生 活经验,从多方面说明天气对我 们生活的影响。
C
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
A
交通
D 寒潮将至注意添衣保暖 生活 科研 E 夏收遇到好天气,收割顺利。 生产
B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据当 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 风出现,与周瑜借风火攻曹操 船队,大获全胜。 军事
更多资料……
思考:下面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2 昆明四季如春。 • 3 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 雨。 • 4 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 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批蓑衣。 •
下列词语中,表示气 候的是 A 风雨交加 B 风和日丽
C 冬冷夏热 D 阴转多云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1~50
51~100 101~200 201~300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优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空气质量的高低对人 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 1952年12月上旬,伦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 的烟雾事件,四周内造成大约4000人死亡,8 周后增加到8000人。这一事件的祸首是空气污 染。 •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二氧化硫、二氧 化氮等废气与日俱增。一些地方浓烟笼罩,城 市上空难觅蓝天,酸雨腐蚀着建筑物……空气 污染已经成为多种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尤其 是肺癌发病率高,与空气污染有密切关系。
返 回
试试看:你能再列举几句关于天 气和气候的语句吗?
• • • • • •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沙里煮鸡蛋,墙上烙大饼。 重庆夏热冬暖,湿润多阴。 北京四季分明,冬季干燥。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东虹轰隆西虹雨。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案

教案:天气和气候【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67-P70。
主要包含“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等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并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能够解读简单的天气预报信息,理解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天气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通过小组合作,识别并解释天气符号。
3.运用多媒体资源,模拟天气预报播报,提升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挑战。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常用天气符号的识别与应用。
•天气预报的基本解读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气候的复杂性及其对地理环境的长期影响。
•运用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信息,分析特定地区的天气状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天气符号、天气预报视频、气候类型图片等)。
•常用天气符号卡片。
•学生预习材料(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等)。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不同天气下的生活场景视频,如晴天下的户外活动、雨天中的行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有什么不同?它们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出天气的话题。
•明确目标:简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天气与气候、掌握天气符号、解读天气预报。
二、新知讲授(20分钟)1. 天气与气候(10分钟)•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及其区别。
强调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案例分析:选取一两个典型案例,如“北京的一年四季天气变化”或“南极洲的寒冷气候”,分析天气与气候对当地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 常用天气符号(5分钟)•展示符号:利用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天气符号,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雷阵雨等。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1天气和气候课件

相关分析
探讨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 相关关系,如气温与湿度 的关系、风向与风速的关 系等。
05
应对不同天气和气候条件
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
针对极端天气事件制定应急计划
01
包括疏散路线、紧急避难所和救援资源的准备。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
连续观测
对某一气象要素进行连续不断 的观测,并记录数据变化,如 连续记录风向风速变化。
自动记录
使用自动气象站等设备进行自 动观测和记录,实现数据的实 时更新和存储。
分析天气现象数据
01
02
03
统计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算平均值、极值、标准 差等统计量,以揭示天气 现象的规律和特征。
图表分析
影响
候变化的关系
对
影响及责任
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垂直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气候类型出现垂直分异。
影响气候形成因素
太阳辐射
纬度位置决定太阳辐射的强弱,进而影响气候的 冷暖。
下垫面状况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对气候的形成 和变化有重要影响。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 因素。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排放温室气体等 方式影响气候变化。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主要分布在南北 纬40°-60°的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四季分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60°的大陆内部。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02
01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与气候 课件(共25张)

冰雹
长沙
25—℃
株洲
14—22℃
湘潭
3—8℃
乌鲁木齐 14—22℃
在下列天气中,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
否
否
否
是
如果我是…… 四、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IF I AM……)
A、如果我是北京市天气预报员,北京明天有 我应该怎么提醒北京市民? 少出门,关门窗、戴口罩…… B、如果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今天会有 在驾驶的时候,我会…… 减慢车速,打开防雾灯…… C、如果我是走在回家路上的学生,这时突然下起 我应该…… 避开大树、高压电线,不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 D、如果我是农民,明天的天气有 我应该怎么 保护我的农作物? 在农作物上盖干草或塑料薄膜……
风的来向
风的强弱
风尾
风杆
每一道风 尾代表 风力1~2级
北风5级
风的来向
风的强弱 8~12级用风旗表示
北风11级
北
西北
西
东北
东
东南 南
西南
6级风
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8级风
西风4级
东风6级
南风8级
西北风2级
常用的天气符号“抢答”时间
晴
多云
阴
雷阵雨
S
中雨 霜冻 沙尘暴 西北风6级 大雪 雨夹雪
③晴空万里
④秋高气爽 ⑤和风细雨
⑩四季如春
⑪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 手机 电视 电脑 广播 报纸 看云识天气 农谚 节气 ……
观 测
• 三、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绿色代表 陆地 •蓝色代表 海洋 •白色代表 云雨区
七年级上地理湘教版天气与气候

中度轻污 中度污 重 染 染 度 污染
你都掌握了吗
下列天气与图中所从事的活动是否 妥当?并说明理由。
A
B
C
D
S
下列诗句描述的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1.东边日出西边雨。 2.昨夜西风凋碧树。
3.春光明媚,莺飞草长。 4.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蜻蜓 知了 蚂蚁
搬家将有雨下 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潮,下雨兆
泥鳅
乌龟
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 染指数来表示。见下表:
Ⅰ Ⅱ Ⅲ1
学科网
空气质量 级别
Ⅲ2
Ⅳ1
Ⅳ2
Ⅴ
空气污染 指数
1~ 50
50 ~ 100
101 ~ 150
151 ~ 200
201 ~ 250
251 ~ >300 300
空气质量 状况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7.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终年
炎热干燥 8.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3.暴风骤雨
4.春旱多风沙,夏热多暴雨,秋 短晴朗,冬季干寒 5.今夜到明天晴转多云,局部有 雷雨,南风2-3级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昨夜雨疏风骤,满地落 花飞走
蓝色:海洋
绿色:陆地
白色:云区
青藏高原
全国总体情况预测
三、熟悉天气符号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 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 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 的负面影响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区别。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天气和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特点以及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区别,认识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关爱环境,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区别,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影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天气预报节目,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和气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天气和气候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3.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加深对天气和气候的理解。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和区别,强调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区别一、释义不同:
天气:
1、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如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风、云等的情况。
2、指时间;时候。
气候:
1、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
它与气流、纬度、海拔、地形等有关。
2、比喻动向或情势。
区别二、用法不同:
天气:;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
气候: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1)湘教版天气和气候扩展资料
一、天气的近义词:
1、气象;[ qì xiàng ];
解释: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引证:;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没有高山不显平地……(闯王)才是打江山的气象。
”
2、天色;[ tiān sè ];
解释:天空的颜色,借指时间的早晚和天气的变化。
引证: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天色不早了……少陪你了。
”
二、气候的近义词:
气温;[ qì wēn ];
解释:空气的温度。
气温的高低直接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高度的大
小决定,同时还受气流、云量、地形等条件的影响。
2、天气与气候有哪些不同和联系?
主要目标要学生学会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1、概念不同: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T、E、P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
气候是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它不仅包括该地多
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还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
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二者之间存
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2、从时间尺度上讲:
天气是短时间的,气候是长期的
天气具有多变性,气候则比较稳定
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的天气不完全一样,同一地区不同时间
内的天气也常常是不同的。
气候一般比较稳定,而且一个地方的气候
特征受它所在的纬度、高度、海陆相对位置等影响较大。
形成原因不同:天气由气团、锋,气候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形成
3、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联系)
3、气候和天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地球大气经常在运动和变化着,因此人们看到的天气现象总是处在千变万化之中。
有时晴空万里、知风和日丽,有时浓云密布、风狂雨骤,具有瞬息万变的特征。
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风、云、雨等大气现象的综合状况。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和特殊的年份偶然出现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气候和天气有密切关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道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水、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版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
例如,北京的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是-4.7℃,7月份平均气温是26.1℃,最低气温记录是-22.8℃(1951年1月13日),最高气温记录是42.6℃(1942年6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636.8毫米,夏季(6—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
概括说来,北京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权温多雨。
4、请问下天气和气候具体是怎么区别的啊
5、七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各种气候的气候特征
共13种: [热带](大致在南北纬30°之间) 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盛行赤道气团,高温多雨。
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全年高温多雨年雨型.
2.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处在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季湿季明显交替。
当赤道低压带控
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信风控制时,盛行热带
大陆气团,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
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
3.热带季风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一年中风向随季节转变非常明显。
夏季风来临时,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水;冬季风来临时,降水明
显减少。
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年降雨量大都在1500~2000毫米之间。
夏雨型.
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
日照强烈,气温极高。
少雨型.
[亚热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30~40°之间): 1.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
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热冬温,季节变化明显,盛行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雨;盛
行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降雨减少。
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
温差较小,一年中降水分配也较均匀。
夏雨型. 注:亚热带季风气候
只在东亚.
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纬度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就
北半球而言,夏季因副热带高压带北移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
年降水
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
冬雨型.
[温带](大致在南纬或北纬40~60°之间): 1.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
朝鲜半岛。
冬夏季风向明显交替。
冬季风时,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极地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
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
夏雨型.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
很大。
夏雨型(少雨).
3.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
地带。
终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气团影响,终年湿润,冬雨较多。
冬不
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小。
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之间。
年雨型.
[亚寒带](南北极圈附近): 1.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
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降水量少,而且集中在夏季。
[寒带](极地附近): 1.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皆为冬季。
最热月气温仅达1~5°C。
降水少,多云雾,蒸发极弱。
2.冰原气候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内陆地区。
全年酷寒,各月气温皆在0°C以下,是全球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南极大陆年
均气温约在-29~-35°C,北极地区在-22°C以下。
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
安第斯山等。
6、天气和气候有什么不同?
7、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怎样区分
①纬度因素:
总的来说,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减少。
②海陆因素:
一般来说,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从沿海到内陆,
降水越来越少;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③地形因素: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此外还有:④洋流因素;⑤人类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