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作文1000字6篇

合集下载

关于龙门石窟作文集锦5篇

关于龙门石窟作文集锦5篇

关于龙门石窟作文集锦5篇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龙门石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龙门石窟作文1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文化遗产,在我国河南省洛阳市有一个名叫“龙门石窟”的地方,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那里风景优美,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龙门石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说它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洛阳西山有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泊,它被青山环绕着。

山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男人们在山上砍柴,在湖里捕鱼;女人们在家照看孩子,做饭洗衣。

日子过得虽然不富裕,但是大家的日子过得幸福、平静。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洛阳百姓的日子发生了变故。

连年的旱灾,粮食产量下降,百姓吃不饱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苦,眼看就要过不下去了。

村子里有一个小孩,人们说他长得虎头虎脑的,他每天都去草长得茂盛的地方放羊。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去放羊,羊开始乱跑,紧接着他听见一个奇怪的声音:“开不开,开不开”。

这是怎么回事?于是他便快速跑回家把这件奇怪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对他说:“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就向里面喊‘开’”。

第二天果然又听见同样的声音,小孩按照母亲的做法大喊:“开,开”。

话音刚落,山便开了,水都涌了出来,两侧的石壁不断凹出无数像蜂窝一样的石佛。

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乡民都说:“这山是神山啊”!小孩无意间地一次发现,却造就一个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却使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龙门石窟的景色不仅让人流连忘返,而且它背后的传说总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旅游胜地!关于龙门石窟作文2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来到具有“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称的世界文化遗产风景区——龙门石窟。

著名的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以南13公里处,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称“伊阙”。

现在,“伊阙”已成为游龙门石窟的第一景观。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代,就刻凿在龙门山的石壁上,长有1公里多。

描写龙门石窟的作文满分范文

描写龙门石窟的作文满分范文
龙门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游玩了龙门石窟之后,描写一下你见到的龙门石窟吧。下面一起随小编欣赏一下龙门石窟游记作文范文吧!
描写龙门石窟的作文范文篇1:龙门石窟游记
来到洛阳的第一个早晨,我们就游览了三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
走过小桥,花的芬芳与草的清香便迎面扑来,让人感觉一阵清爽。
游览了龙门石窟,我心中不由得赞叹:龙门石窟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啊!我是个洛阳人,我为洛阳而骄傲!
>>>下一页更多关于“描写龙门石窟的作的大河穿梭于两座高山之间,高山之上一座座佛像清晰可见,大河两岸树木枝繁叶茂,几座古建筑若隐若现。
走入景区,我们登上一层层台阶,爬到山顶,我看见成千上万尊佛像映入眼帘,有尊大佛顶天立地,特别耀眼。妈妈告诉我,那尊大佛是卢舍那大佛,通体高17.14米,耳朵长1.9米,头高4米。气度不凡,撼人心魄。我想:“古人能把一块块冰冷的岩石雕刻成活生生的石像,而且雕刻的惟妙惟肖,他们的手艺真好啊!”我为他们精湛的手艺叫好!
最后我们还游览了香山寺和白居易墓园。
从龙门石窟走出,我为祖国山河的壮美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历史文物的损毁感到痛惜,我们应该爱护文物,不能再让这些珍贵的文物受到破坏。
描写龙门石窟的作文范文篇2:龙门石窟游记
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在洛阳南郊伊水河畔。
龙门石窟距洛阳市南十公里,依山傍水,景色优美,它全长大约有一公里。
走进龙门石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由我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元帅亲笔题写的“龙门”二字。前方不远处有一眼清澈的泉水从山上淙淙地流下来。
我们边走边看,最小的石佛只有两厘米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叫人惊叹。随后,我们来到了龙门最大的石窟——奉先寺。我们先看到的是卢舍那大佛,她大约有十七米高,头有四米高,耳朵有两米长。从正面看卢舍那大佛仪表端庄,面带微笑地俯视着我们,从下面仰望,她威严地盘坐在莲花座台上,她的手一只在上,手心朝下,另一只手在下,手心朝上,据说:因为它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她的这个动作表示“天下唯我独尊”的意思。导游说:奉先寺完工于武则天统治的唐朝鼎盛唐时期,所以她的面容与武则天有些相似。在她的身旁还雕刻有七尊佛像,两尊是她的弟子,五尊是天王,这七尊佛像神形兼备,巧夺天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10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10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10篇龙门石窟是中国的三大石窟之一,它位于洛阳市的伊闕峡谷,保存了悠长的历史,而且龙门石窟,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被誉为“天下奇观”。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1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

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

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

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

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

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

关于介绍洛阳龙门石窟的作文

关于介绍洛阳龙门石窟的作文

关于介绍洛阳龙门石窟的作文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一聊洛阳龙门石窟,这地方可真的是宝藏啊!我跟你们说,去过一次绝对会让你感到仿佛穿越回千年以前,看到那些古人留下的神奇艺术品。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这个地方可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听说有人曾经问过我:“龙门石窟好看吗?”我笑着回答:“那你得去看看才能知道!”别的不说,这儿简直是古代石雕艺术的宝库啊。

记得那天我和朋友们一块儿去了龙门石窟。

我们走进石窟的第一感觉就是——哇!这也太震撼了吧。

那些雕刻在山上的佛像,个个都挺得笔直,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呢。

“看见没,那是卢舍那大佛,他可是巨无霸呢!”我指着一个特别大的佛像对我的朋友们说。

“真的是大啊!”我朋友阿明惊叹道,“这佛像的鼻子都快有我脸那么大了!”除了这些巨大的佛像,龙门石窟还有好多小巧玲珑的雕像。

我们走在雕像前,发现每一个小雕像的表情都不一样。

有的慈祥,有的严肃,还有的则像在偷偷笑。

我的另一个朋友小丽对这些雕像特别感兴趣,突然对我说:“你看,这小佛像的笑容是不是很像我们班那个老教授?”我哈哈大笑:“真的有点像,不过这笑容要温柔得多,不像咱们教授那样严厉。

”而且,这里的每一个石窟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比如说,“万佛洞”,名字就很霸气。

这里的石雕非常精致,整个洞穴里几乎满满都是佛像。

听导游说,这里曾经有一位和尚在洞里住了十多年,天天雕刻,雕成这样也不容易啊。

我们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他是这儿的“老熟人”。

他坐在洞口,和游客们聊着天,告诉我们一些关于石窟的老故事。

他说:“你们知道吗,这些雕刻可都是用古代的工具做出来的,那时候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先进的机械。

”听完老爷爷的话,我跟朋友们开玩笑:“看来咱们这些现代人真得佩服古人的智慧,毕竟他们可没有咱们现在的‘电钻’和‘激光切割机’!”总的来说,龙门石窟的确是个值得一看的地方。

如果你对历史感兴趣,或者单纯喜欢美丽的艺术作品,这儿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走一遍龙门石窟,就像是体验了一场千年时光的旅行,古人的智慧和艺术真的让人感叹不已。

龙门石窟作文20篇

龙门石窟作文20篇

龙门石窟作文20篇龙门石窟作文(一):游龙门石窟星期日我和家人一齐来到了洛阳龙门石窟,由于是第一次来,所以我显得异常兴奋。

早上,当天刚蒙蒙亮时我们就坐车出发了,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不一会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洛阳龙门石窟。

刚从车上下来,一阵凉爽的微风扑面而来,我们跟着临时导游爸爸来到入口,龙门石窟的大门是横跨在伊河上的桥,门口人山人海,还有许多外国佬。

龙门石窟的参观大道是沿着伊河修建的,左手边是伊河,右手边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著名的石窟就修建在山上。

我们在人丛中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挤到佛像前。

当我看到耸立在我眼前的佛像时,不由得惊呆了:不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先们用了多大的智慧,竟然能把石头雕刻得如此精细,连指甲盖都雕刻出来了像这种几十米高的大佛像得刻多长时间啊在龙门石窟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

它劈山而造,气势雄伟,九尊大型雕像依山凿石而成,高度均在10米以上,其中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更是高达17米多,仅头部就有4米,耳长1。

9米,它光明普照的面部形象也被专家们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的典范之一。

当我们把视觉从山水风光转移到龙门石窟,你必须会为眼前他那宏伟的气势所惊叹。

同学们,如果你们有机会的话必须要去龙门石窟参观、学习,我想你们必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龙门石窟作文(二):星期天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爸爸说要带我去洛阳的龙门石窟游玩,我高兴极了,一下子就从床上蹦下来。

天气格外清朗,爸爸驾着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我们经过两三个小时的奔波,最终到达了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

一进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结队的游客,随后我们找了一名导游,我们一边观赏,一边听导游解说龙门石窟的来历: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的伊河两岸,从北魏至北宋400余年开凿有2100多个窟龛,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它不仅仅体现了佛教文化,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书法碑刻艺术。

一路上几乎所有的石壁上都凿有大大小小的佛像,有的躺着、有的立着、有的在微笑、有的在发怒……样貌千姿百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十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十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十篇坐落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拥有千百年的文化底蕴。

从北魏修建至今,充满了佛教风气,尤其在唐代盛极一时,被大肆加工修建,颇为壮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一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步入石窟,我便被旁边的小佛像吸引了,再往前走上几步,一个巍峨高大的佛像印入我的眼帘。

这就是卢舍那佛像。

听导游说:卢舍那佛像是按照《武后行从图》中武则天的原型造的。

它的神态严肃、威严,与两则的力士婀娜多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真是难以想象。

古代人是如何爬到这么高的地方,给它雕刻、上色的。

这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神仙上凡画的。

再向西走几步,上方水池出现了。

它就是禹王池。

池中鱼儿快乐地游着,清泉翻涌。

禹王池东雕有一只蛤蟆,称“蛤蟆嘴”!从蛤蟆嘴中“吐”出的,便是泉水了。

这泉水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一年四季水温都保持在25-26摄氏度之间。

更奇特的是,禹玉池是立有一柱石笋,这石笋的材质不同于龙门山的岩石。

据说是大禹治水时劈开龙门山所有的工具。

事后,便放在这儿。

人们为了记住大禹,就在石笋旁修建了这个池子。

参观完龙门石窟,我有了两个感触,一个是惋惜,一个是震撼。

惋惜的是70%的雕像遭到了破坏;震撼的是在那个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古人竟能用那双手造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精品。

尤其是卢舍那佛像。

给予人视觉和心灵上极大的震撼!龙门石窟,古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文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远望龙门山和香山,山上树木十分茂密,苍松翠柏,清秀挺拔。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宾阳三洞。

只见三尊巨大的佛像端坐在洞内,他们衣裙飘飘,那么慈祥,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宾朋。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1000字_记事作文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1000字_记事作文

关于龙门石窟的作文1000字_记事作文篇一:游龙门石窟初四上午去姥姥家时,我和爸爸商量:“这里离洛阳很近,明天咱去龙门石窟看看吧?”爸爸答应了。

他这样安排:“咱们下午先到洛阳,在龙门石窟旁边找一个宾馆住下,明早再出发!”我高兴地答应了。

下午离开姥姥家,我们很快到了龙门石窟景区附近。

我们在这周边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宾馆,爸爸说:“这景区旁边也没有个像样的宾馆?咱们上次经过这儿,不是在道德居住吗?离这不远。

”于是,我们绕出景区,驶向宾馆,订好房间,我们也该吃晚饭了。

晚上,我提前睡觉了,养好精神明天爬山。

一觉醒来,天有点亮了,我要先吃饱,再出发。

十分钟的路程就到了景区,走过卖纪念品的步行街,远远望见一堵高大的拱门,由青灰色的古砖建成,上面写着红色大字“龙门”。

买好票,我们走进去。

龙门是和高大的桥连为一体,桥下是伊河。

哇,好美!水面上朦朦胧胧,像披上了白纱,可以和西湖相媲美。

往里走,路旁的禹王池吸引了我,清澈的池水冒着淡淡的白气,伸手摸摸,噢,温的!池里的小鱼好幸福,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能生活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

在山下远远地望去,高耸陡峭的石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石阶上,游人上上下下。

我在想,这些洞就是石窟吧?里面的一个个佛像,一定很生动吧!我们走了一会,看见了指示牌,上面写着:宾阳三洞、潜溪寺。

我们登上石阶,首先,到了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深近七米,大约建于唐代初期。

窟顶上一朵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台上,面像丰满,衣纹流畅,神态安祥。

左右两侧是两弟子,旁边分别为两尊菩萨,丰满敦厚,仪态文静。

这时,听到旁边的导游在给游客介绍:这些石窟大都是在北魏和唐朝时期雕刻的,区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看脖子。

唐朝时期以胖为美,所以雕刻的佛像也胖,脖子上有三道纹,而瘦的就是北魏的。

哦,我学到了个好方法!我们到了宾阳三洞,这里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

洞中主佛身着宽袍大袖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龙门石窟详细介绍作文

龙门石窟详细介绍作文

龙门石窟详细介绍作文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旅行,游玩赫赫有名的洛阳龙门石窟。

之前听妈妈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哇!龙门石窟可真伟大,我一下子对它憧憬起来。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片人山人海,看样子这里果然名不虚传。

走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那大大小小的圆形洞,洞里有栩栩如生的佛像,精致万分!这些佛像,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双眼紧闭,有的面目狰狞,雕刻的十分生动。

然而,有的佛像却没有脸,令我很好奇,听导游说,是被外国侵略者盗取的,我听后十分愤怒。

那个时候,祖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才会丢失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接着往前走,看到了一个既惊艳又壮观的佛像,这座佛像有18米高,仅头部就有4米高,耳朵长1。

9米。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

她博大而壮美,慈祥和善,方额宽颐。

传说是按照唐朝女皇武则天的相貌雕刻的。

我真佩服古代的劳动人民,他们是多么伟大啊!那个时候没有电钻,没有大吊车和升降梯,他们就是用双手一点一点开凿出来,每一个佛像都流淌着汗水。

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用心保护龙门石窟,让它更加辉煌,更加美丽。

夜晚,我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龙门石窟那不计其数的小洞,栩栩如生的佛像,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梦见我把那些缺失的部分找了回来,让那些佛像恢复了原来的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门石窟作文1000字6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是镶嵌在古都洛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龙门原称“伊阙。

”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

”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而石窟里,刻的是佛像。

因为隋、唐朝时流行佛教,人们都认为把佛像刻在石壁上,能让佛祖消除你的罪孽。


是,人们就在这里凿开了佛像。

龙门石窟至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

五一放假期间,我们随着如织的人流首先来到了龙门石窟的“三佛洞。

”三佛洞之间的中洞是雕刻最精美的一个洞窟,洞中央的佛与两旁的菩萨雕刻的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让谁看了都交口称赞。

接着,我们来到了“万佛洞。

”走近万佛洞,首先跃入眼帘的是阿弥陀佛和二力士,阿弥陀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面露慈祥,左右二力士护卫。

洞窟的顶上有一朵精美的莲花,在洞窟的石壁上刻着一个个密密麻麻但栩栩如生的小佛。

我让妈妈打开掌上电脑,查了一下万佛洞共有小佛多少个。

哇!不得了啊!万佛洞左右壁竟共有佛像15000尊!我赞叹古人的勤劳与智慧。

正想着,妈妈一把摇了摇我。

我如梦初醒,这才意识到我们已经到达了奉先寺。

“这是什么台阶啊!”“这奉先寺怎么要走这么高的台阶!”我一边发着牢骚,一边走着。

到了
奉先寺前,我才知道楼梯没有白爬。

看那尊卢舍那大佛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据说,它是女皇帝武则天用自己的私房钱投资建成的。

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

通高17。

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

9米。

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

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

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

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

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着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似的衣纹,把头像烘托地异常鲜明而又圣洁。

一路前行,我们又游览了古阳洞,药方洞,莲花洞等洞窟跨过连接东西两山的石桥,来到了河对岸的观景台,此时暮色渐浓,抬眼向对岸望去那些精美的石刻逐渐在暮色中隐去,只留下若隐若现的轮廓。

我恋恋不舍的同这座人类文化遗产的宝藏挥手告别,可是那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精美石刻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
深地刻痕。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