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敦煌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

敦煌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敦煌的气候特点属于什么类型敦煌市,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敦煌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敦煌的气候特点敦煌年平均气温:9.5℃ ; 年平均最高气温:17℃ ;年平均最低气温:2℃历史最高气温:44℃ 出现在1952年 ;历史最高气温:-31℃ 出现在1991年年平均降雨量:39毫米大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明显的特点是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年平均降水量39.9毫米,蒸发量2486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
这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月),极端最高气温43.6℃,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雨量39.9毫米,蒸发量249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42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一个小类型)。
敦煌的地理环境位置境域敦煌市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东西分别与瓜州县、肃北蒙古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相接。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介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40′—41°40′之间,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千米,仅占总面积的4.5%。
地形地貌敦煌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
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水文概况敦煌市境内有党河、西水沟、东水沟、南湖泉水区,年径流量0.62亿立方米。
党河发源于祁连山,全长390千米,流域面积1.68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3.02亿立方米。
介绍家乡酒泉

此外,酒泉市还将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 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在教育方面,将继续加大投 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酒 泉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01
酒泉市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 力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 和文化资源、良好的交通条
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02
在未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 的进一步开发和扶持,以及战 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酒 泉市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6
酒泉有着丰富的历史底 蕴
这个美丽的城市见证了 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壮大
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 这里就已经建立了酒泉郡
而关于酒泉的命名,据说是由于汉武 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后, 汉武帝赐御酒以赏,霍去病倾酒入泉, 与将士共饮,因此得名酒泉
➢ 酒泉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 ,既有自然的壮美,也有 人文的精致。首先,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的三 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是 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里程 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从酒泉到额济纳旗的" 航天路",途经戈壁沙漠 和绿洲田野,可以领略到 自然的壮美和生命的坚韧
➢ 此外,还有众多的历史文 化遗址,如酒泉钟鼓楼、 敦煌莫高窟等,这些地方 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在 酒泉钟鼓楼,你可以感受 到古代城市的繁华和热闹 ;在莫高窟,你可以欣赏 到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酒泉的美食也是非常丰富的
当地的特色小吃如油炒粉、酿 皮子、奶皮子等都是不能错过
的
此外,由于酒泉是甘肃省的重 要农业基地,所以这里的瓜果 蔬菜也是非常出名的,如甜瓜、
酒泉的交通非常便利。酒泉机场可以连接全国各大城市,而随 着兰新高铁的开通,酒泉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此外,酒泉 的公路交通也非常发达,形成了以酒泉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络。 这些便利的交通条件为酒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酒泉文化

酒泉——家乡知识知多少酒泉市- 基本概况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总面积19.1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全市共辖肃州、玉门、敦煌、金塔、瓜州、肃北、阿克塞7县市区,市人民政府驻肃州区。
全市有汉、蒙古、哈萨克、回等24个民族,总人口近110万(2006年普查)。
这是一片充满神奇魅力和无限生机的热土。
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构成了雄浑独特的西北风光,既有银妆素裹的冰川雪景,也有碧波溪流的平原绿洲,还有沙漠戈壁的海市蜃楼,是一个令人向往的观光乐园。
酒泉市- 历史沿革先秦时,这里称西戎地、西羌地、匈奴右地,羌、戎为这里土著居民。
元狩二年,汉武帝派霍去病进军河西,打垮了浑邪王,把匈奴残部追逐到玉门关外,西汉王朝将中原几十万人迁来河西酒泉等地居耕,设置酒泉郡,于是这里的文明昌盛开始了新的一页。
唐代宗时属吐蕃(中国古代藏族政权)所据。
唐末至五代属回鹘(中国古维吾尔族政权)。
宋代归西夏,西夏败亡后,酒泉归蒙古,元朝时设肃州路,明代设肃州卫,清代改置为肃州直隶州,1949年酒泉解放。
大约4000年前,这里已有先民游牧,繁衍生息。
古代酒泉,林木茂密,草地广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因霍去病有功,汉武帝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故而得名。
酒泉市- 地形地貌气候酒泉市地处祁连山北麓的缓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三面环山,形成酒泉盆地。
全境以灰漠钙土和灰棕漠钙土为主,南部沿祁连山由各山口形成若干较高的冲积扇,造成新地、红山、金佛寺、丰乐、清水、屯升等绿洲。
各绿洲间为洪漫滩及砾石滩。
东部为古代淤积的干旱沙漠和风蚀残丘。
北部和中部为山水河和泉水河交织形成的绿洲,地表较平坦。
西部为砾石戈壁边缘。
属半沙漠干旱性气候,其特点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
酒泉市- 社会经济一隅酒泉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西部枢纽位置,是祖国中部通往新疆、青海、内蒙、西藏的陆路要冲,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毗邻,发展贸易前景广阔。
酒泉的基本概况

酒泉的基本概况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酒泉的基本概况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
甘肃省名“肃”字由来地。
东接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有汉、蒙、哈萨克、回等40多个民族,总人口110万人。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肃州区,邮政编码:735000,电话区号:0937。
整个酒泉市行政区域东接甘肃省张掖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南接青海省,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国。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万1200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
城区面积 76.4 9 平方公里(不含嘉峪关),城区规划总面积273平方公里(不含嘉峪关规划的260平方公里)全省第二大。
酒泉市人口合计110万(2010年)其中城市人口70万,城镇化比率64%。
在全省14市中排名第3,前2名依次为:兰州、天水、接下来是酒泉。
酒泉城区人口40万人,在甘肃仅次于兰州,天水。
全区共辖肃州区、金塔县、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代管敦煌市、玉门市,市政府驻肃州区。
全区有汉、蒙古、哈萨克、回等24个民族。
酒泉人在浩漠奇山里创造了新时代壮美画卷:酒泉大地拥有15万公顷耕地、466.3万公顷牧草地。
在48个矿种的572处矿床中,举世无双的矿产令人惊心羡慕,其中塔尔沟钨矿为亚洲第一大钨矿,老君庙则是我国最早的天然石油基地,黑沟铁矿被酒泉的铁山精神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并与酒钢之魂一齐写在了共和国的工业史上。
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古老的西、氐、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互争雄长。
酒泉市情

酒泉市情简介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连青海,西邻新疆,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东与张掖市连接,是甘、新、青、蒙四省的交通要冲。
酒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设郡以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酒泉地域辽阔,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2%。
全市辖肃州区、金塔县、玉门市、瓜州县、敦煌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7个县(市、区),有汉、蒙、哈萨克、回等40个民族,总人口109万人。
酒泉以敦煌文化遗产和航天科技而闻名于世,基本市情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
酒泉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年平均气温3.9-9.3℃,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与大中型水利工程相配套,是传统的灌溉农业区,己培育形成现代制种、特色林果、蔬菜、啤酒原料、棉花、草畜等6大农业特色产业,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繁育基地和最具优势的瓜菜制种、花卉外贸制种基地和啤酒原料基地。
二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已探明矿产地487处,矿种48类。
石棉、钨,铬、菱镁、黄金等储量居全国或全省前列,已建成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轻工制造、矿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风力发电等工业体系,是全国和甘肃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矿产品采选冶炼基地。
三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全市境内已查明的文物景点1153个,其中国家级文物景点14处,省级208处,目前已开发利用98处.莫高窟、月牙泉、榆林窟、西汉胜迹、梦柯冰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是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旅游胜地,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四是新能源建设前景广阔。
酒泉风能光热资源充足,境内的瓜州、玉门素有“世界风库”和“世界风口”之称。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占全省储量的85%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2009年酒泉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我的家乡酒泉(王欣)

我的家乡酒泉
酒泉市东关街第二小学四(1)班王欣
我的家乡酒泉,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为这里有酒泉胜迹——“酒泉”。
这眼泉位于鼓楼东约2公里处的泉湖公园中。
据历史记载,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奉命,西征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赏赐了一坛御酒犒劳霍去病。
霍将军认为功劳属于全军将士,于是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们共同饮用,所以“酒泉”的美名传承至今。
酒泉人为人纪念他们,但在泉旁用石头雕刻了石像。
“酒泉”前面不远矗立着一口石鼎。
石鼎上刻着唐代诗人李白游酒泉时作的一首诗“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相住诗圣杜甫接道:“道逢曲车口流廷,恨不移封向酒泉。
”
在酒泉,醉人的除了酒之外,还有蓝天、白云、树木,更有热情好客的酒泉人民!
我爱我的家乡,我为自己是一个酒泉人民而感到骄傲、自豪!。
酒泉简介

酒泉市简介;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之间,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城市。
东西长约680公里,南北宽约55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的42%,全市辖“一区两市四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总人口110万人。
酒泉城区人口40万人,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
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
酒泉春光农产品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春光市场,位于酒泉城区南312国道立交桥东侧,市场占地面积218亩,总投资4600万元,现有球型钢屋架主交易大棚3762平方米,露天交易场地50000多平方米;有5500吨的果蔬恒温库一座(内有650平方米冷冻库和制冰车间),100—1000平方米不等仓储式门点292间,市场常住各类经营户达1326户,每天入市交易的市内外商户及农户8000多人,日平均交易量1300多吨,每天从外地调进交易果蔬占总交易量的30%以上,经销全国各地名、优、新、特农产品100多种,形成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的双重特征,2008年交易量达47万多吨,交易总额达到6.2亿元,已成为以及连接东南沿海及内陆地区、辐射西北五省,带动地方经济、服务当地群众重要的农产品交易龙头企业,仅带动肃州区蔬菜种植面积就达15万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县、市、区及张掖等地180多万亩果蔬种植基地。
“风电三峡”

“风电三峡”【摘要】甘肃省酒泉市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风能开发的条件得天独厚。
已被国家确定为风能开发示范基地,是我国第一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
酒泉风电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关键词】酒泉;风电;三峡酒泉,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因受“狭管效应”的地形条件和干旱荒漠的气候的共同影响,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风能资源,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辖区的内瓜州县被称为“世界风库”,玉门市被称为“河西风口”,民间自古就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之说。
据气象部门测算,酒泉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5亿千瓦,可开发量约4000万千瓦,远景风电总装机容量为3565万千瓦,先期计划建设装机容量1065万先千瓦。
预计到2015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71万千瓦,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以后将逐步形成4000万千瓦的规模。
在我国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中,酒泉风电基地是第一个被国家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风电建设项目。
项目建成后酒泉风电基地将成为世界上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也是我国继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之后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和我国“风电三峡”工程建设的示范性工程。
1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1.1风力能量密度大。
据初步测算,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 6.2-6.5米/秒,风功率密度达310-400瓦/平方米,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小时数达2300小时,风速年内年际变化小,风场风向稳定,无破坏性风速,开发价值大,是我国少有的高效能风田。
1.2风力发电的气候环境好。
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少雨,相对湿度较低,有利于风机寿命的延长和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1.3风电场建设条件好。
规划中的30多个风电场都位于戈壁荒滩上,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条件好,构造稳定,可利用面积大,不占耕地,没有移民安置问题,投资成本低,具有连片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优越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接青海,西邻新疆,北界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东西长约700公里,南北宽约500公里,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总面积的42%。
辖肃州区和玉门、敦煌2个县级市,金塔、安西、肃北、阿克塞4个县,共有76个农村乡镇、522个行政村,有汉、回、蒙古、哈萨克、裕固等26个民族,总人口近百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
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大约4000年前,这里已有先民游牧,繁衍生息。
西汉时期,汉武帝曾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出击河西,因霍去病有功,汉武帝钦赐御酒奖赏,霍去病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故而得名。
霍去病大败匈奴后,西汉王朝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修长城、设亭障,对河西实行有效统治,酒泉从而成为汉朝经营河西、开拓西域的重要基地和战略前哨。
西汉、魏、晋、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延伸、扩展和繁荣,这里成为与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中转站,创造了以敦煌莫高窟为主体,包括敦煌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在内的敦煌艺术,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敦煌莫高窟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单位,1991年又授予"世界文化遗产"证书。
自然资源富集。
酒泉市以三大资源著称。
一是水土光热资源丰富。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68万亩,草原6689万亩,宜农宜林宜牧荒地478万亩,年均日照时数3400小时,有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3大水系,年径流量3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9.5亿立方米,建有大中小水库73座,历史上就是一个开发较早的灌溉农业区,素有"戈壁绿洲"之称。
目前已培育形成粮食、棉花、设施农业、啤酒原料、制种和草畜乳六大主导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啤酒原料生产基地、最好的制种基地以及全省重要的优质棉集中产区和养殖业基地。
二是矿产资源富集。
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全市已探明的5个成矿带有矿点572处,构成矿床92处、矿种48类,均分布在走廊南北的山脉中。
钨矿储量居全国第二,铬铁矿、石棉储量居全国第三,菱镁储量居全省第一,黄金开采量居全省首位,新探明的玉门青西油田储量达1亿吨。
境内有27座水电站、4座火电厂和1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54.34千瓦,年发电量29亿度。
初步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矿产品采选冶炼、轻工医药和电力工业等六大工业体系,成为全国和全省有一定影响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矿产品采选加工基地。
三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全市境内留存着大量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胜迹,有包括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榆林窟在内的古代石窟寺7个,锁阳城、桥湾城、阳关、玉门关等古代城关遗址27个,保存完好的汉长城13段,烽燧100余座,已查明的文物景点达1153个,其中国家级文物景点14处、省级208处,目前已开发利用98处。
莫高窟、榆林窟举世闻名,鸣沙山、月牙泉独具神韵,阳关、玉门关、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蜚声中外,雅丹地貌国家地质公园雄宏壮阔,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旅游观光者,属古丝绸之路上的黄金旅游地段。
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西部名城"评选活动中,酒泉以其厚重的历史、现代的文明荣获"最具人气的西部名城"殊荣。
区位优势独特。
境内分布有玉门石油管理局、青海石油基地、核工业404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28家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和众多科研机构,兰新铁路、国道312线横贯东西,国道215线通达南北,敦煌机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机场和下河清机场及临近的嘉峪关机场与全国部分城市通航,通讯网络覆盖全境,信息交流四通八达。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0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位居全省第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61元(1337美元),位居全省第四。
第一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8.59%;第二产业增加值45.95亿元,增长11.48%;第三产业增加值35.68亿元,增长9.78%,三次产业比例为23.4:43.1:33.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66%,其中市县属固定资产投资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1%。
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7%,占GDP的比重为10.4%。
城镇居民人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82元,比上年增长9.1%,位居全省第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24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长6.4%,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全省排名第三位。
全年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人数8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6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市农村增加值达到3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
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全年全市消费品零售额达到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
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21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进口364万美元,增长66.9%;出口1792万美元,增长51.6%。
全市引进利用国外资金2913.73万美元,增长1.5%。
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2项,落实到位资金5.77亿元,其中,引进资金4.92亿元,增长17.3%。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8.3%;其中,海外游客2.8万人次,下降62.3%。
实现旅游收入3.4亿元,下降5.6%。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8.63亿元,比年初增加23.43亿元,增长15.1%。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7.19亿元,比年初增加12.24亿元,增长18.84%。
200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高举一加强"的战略方针,全市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发展抓项目建设,改革抓体制完善,保证抓党的建设的总体工作思路,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第一要务的思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和城市化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115亿元,增长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增长10%。
财政收入11亿元,增长6%。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000万美元,增长39%,其中出口2500万美元,增长4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00元,净增300元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净增200元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在项目建设上,今年计划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8项,计划完成投资62.1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6项,当年计划投资34亿元;新开工项目52项,当年计划投资28.18亿元。
在98个重点项目中,农林水利项目17项,当年计划投资8.21亿元;工交能源项目63项,当年计划投资46.39亿元;社会发展项目9项,当年计划投资1.69亿元;城建及其它项目9项,当年计划投资5.88亿元。
计划开工建设百万元以上的项目265项,当年计划投资64.2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98项,当年计划投资20.97亿元;新建项目167项,当年计划投资43.28亿元。
肃州区区情概况【地理位置】肃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段,酒泉市东部,东经98度12分--99度18分,北纬39度10分--39度59分之间。
肃州区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设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全境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338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农村有6镇12乡,164个行政村,1334个村民小组。
城区辖6个街道办事处32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有汉、回、裕固等15个民族,总人口35.1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已突破15万人,农村人口20.1万。
【农业】全区总耕地面积63万亩,可开发利用的宜农、宜林、宜牧荒地120万亩,水利资源丰富,光热充足,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豆类、果品、瓜类等190多个品种,尤其是甜菜、洋葱、大蒜、西瓜、苹果、锦丰梨等产品,品质好产量高,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是全国500个商品粮生产大县之一、全国第二大对外制种和洋葱生产基地,每年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也是甘肃省畜产品的主要产区。
【工商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以造纸、印刷、化工、机电、电器、食品、酿造、针织、服装、五金、建筑建材、机械制造、工艺美术、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为主的较为完备的地方工业体系。
1992年以来,先后投资建成了十大市场、十大宾馆饭店、十大专业批发市场和五条商业街,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建设】先后拓宽改造了76条城区道路,打通了西关路、环城路,开发了酒泉公园、北郊公园、市政广场、夜光杯广场等休闲景点,市容市貌等到了明显的改观。
【旅游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发现的文物古迹多达266处,其中全国独一无二的汉、晋、唐古墓群就达184外,特别是长流2000多年的酒泉古泉、独具特色的明代钟鼓楼、东晋壁画和西河滩四坝文化遗址已闻名全国,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经济】2003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5亿元,同比增长10.1%;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增长10.5%;农业增加值达到7.7亿元,增长5.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6.85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8亿元,增长38.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15亿元,增长0.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8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5元,净增210元;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96亿元,同比增长9.15%。
金塔县县情概况【地理位置】金塔县位于河西走廊北段、酒泉市东北部,与内蒙古额济纳旗相接。
总面积为l.88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80万亩,现有耕地40万亩,可垦荒地130万亩。
讨赖河、黑河两大水系贯穿全境,南北环山,内居平川地带,是镶嵌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颗"绿色明珠"。
【行政区划】全县辖4镇9乡,123个行政村,694个村民小组,城市辖6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总人口13.9万,其中农业人口11.2万。
【农业】农业发展具有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年日照时数达3193.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9.5毫米,适宜种植各类旱作农作物。
现有耕地面积40万亩,可垦荒地130万亩,其中宜农面积30万亩,宜林面积100万亩。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讨赖河流经全境,境内有鸳鸯池、解放村、大墩门、红沙墩等大小水库14座,总库容量达1.8亿立方米,可基本满足金塔、鼎新两大绿洲的农业灌溉需求。
农产品有小麦、棉花、甜菜、玉米、籽瓜、豆类、孜然、蔬菜、饲草等90多个品种,所产棉花色泽好、纤维长、品质优、产量高而闻名于全国,最高年产量达60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