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深化转型定位解析
中国电信的战略转型及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

诺基亚与西门子电信部门
12
融合化—网络融合
移动/卫星
无缝接入 互联网通信
网络覆盖
固定
多媒体业务 内容服务
有线电视
通信服务
有线电视
话音
数据
内容
传播
三网边界已不明显,用一张网络提供更多的服务,降低成本
13
融合化—业务融合
全业务运营
1 2 NTT Verizon 全业务运营 全业务运营
固网移动融合(FMC)
电信业发展趋势 与中国电信的战略转型
0
目 录
一、电信业主要发展趋势
IP化
移动化
宽带化 融合化
二、中国电信战略转型
1
IP化:网络
第三方业务 自营业务 全网共享用户信息资源
应用层
控制层、 基本业务层 HLR 用户管理
加强用户控制、业务融合
MSC
SS
IMS
AAA 业务控制
广播 业务
IT 支
接入无缝 用户可选
时尚
餐饮
购物
旅行
…
+
移动电话固定电话 电缆 电视
…
价 值 链 的 合 作 共 赢
虚拟商店 定单查询 在线票务 网上预定 …
多网络、多终端、多业务融合
20
在深入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 中国电信愿与大家携手合作,实现 共赢发展!
21
谢 谢
22
PDC
•FDMA •话音
•TDMA •话言和低速数据
WLAN
•CDMA
•宽带多媒体
• 802.11a/b/g已基本成熟,802.11n标准 尚在制定中
WiMAX
• 标准尚未成熟 • 固定、便携和移动三种方式 • 支持固定和移动性的802.16e将是 WiMAX的发展方向
中国电信二次转型精准定位“新三者”

中国电信二次转型精准定位“新三者” 2011年08月25日 11:31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李安民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及新业务层出不穷,各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环境变化更加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信企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空前的挑战。
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电信通过不断推进深化企业转型,市场收入持续增长,业务结构日趋合理,用户服务明显改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员工素质普遍提高,综合实力大幅增强,企业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我们又应该清醒地看到,面临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时代的到来,中国电信还存在着对传统优势和思维的路径依赖比较严重、对移动互联网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还比较表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核心能力还比较欠缺等问题。
中国电信要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然站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在前几年企业转型的基础上,推进二次转型,这既是外部环境和发展趋势的客观使然,也是中国电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次转型的目标要求就是要打造中国电信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综合能力,保持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二次转型的内涵特征就是要按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规律来发展企业;二次转型的关键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新三者”的要求。
中国电信王晓初总经理提出了公司在“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定位: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新三者”角色定位的提出,一是对中国电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二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规律进行了准确把握;三是对中国电信自身的优劣势进行了精确界定。
“新三者”的角色定位清晰而精准,为中国电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同时“新三者”角色定位的内涵又非常深刻,需要企业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来不断丰富完善。
◆做好客户、市场和运营三方面需求的结合“新三者”的角色定位首先是源于客户、市场和运营三方面的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不仅仅是企业通常意义上的公众和政企类最终客户,还包括移动互联网公司等合作伙伴,客户的需求包含已有的需求、潜在的需求和趋势性的需求3个层面,这些客户的需求构成了“新三者”角色定位最直接和最现实的输入。
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趋势及重点研究

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趋势及重点
研究
内容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是指将传统电信业务从早期的模式转变为基于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模式,以满足用户更高效能、更低成本以及更多样性的业务需求。
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重点研究内容如下:
一、网络建设和升级:传统的电信网络并不能满足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因此必须建立新的网络来支持高带宽和低延迟的需求。
为此,运营商应该重点研究新一代网络技术,包括5G、SDN/NFV等,以及新一代光纤技术,如FTTH 等。
二、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如SDN/NFV)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将物理上分散的网络硬件资源集中管理,大幅提高网络维护和管理的效率,并显著降低网络运行成本。
因此,电信运营商应该重点研究
SDN/NFV的技术细节,以便更好地利用虚拟化技术提高网络运营效率。
三、云技术:云技术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之一,可以将电信运营商的IT资源从本地化向云端扩展,提高运营商的业务能力和可扩展性,并减少运营成本。
因
此,电信运营商应该重点研究云技术,以更好地利用云技术来提高业务能力、降低成本和增加可扩展性。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

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第一篇: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中国电信战略转型与业务创新的学习与思考摘要文章从理念和对策等方面围绕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创新展开探索。
文章认为,理念是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首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八个观点,即新经济观、新系统观、新网络观、新业务观、新接入观、新基站观、新终端观、新用户观。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中国电信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目标是“一个用户,一个标识;一个客户,一套服务;一个客人,一个世界”,其可能的选择是实施“蓝色海洋”的竞争战略和“鸡尾酒”策略。
关键词产品与服务创新理念“蓝色海洋” “鸡尾酒”当前,中国电信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电信企业要完成支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仅靠政治责任感和社会意识是不够的,必须靠自身拥有的实力和创新的能力。
产品与服务创新是电信企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理念对今天的电信企业来说,由于价值链被分割,已经由过去的简单上下游关系变化为价值网络,价值创造主体复杂,运营商控制能力降低,现实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
著名学者斯坦福大学谢德荪教授认为,“在动态的环境下,其实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理念的竞争。
”这也是中国电信业产品与服务创新的首要问题。
1.新经济观:体验经济(1)体验经济“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很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记忆事件。
而服务只是指由市场需求决定的一般性大批量生产。
正如服务经济的地位高于产品经济一样,体验经济高于服务经济。
由于一项服务被赋予个性化之后,变得值得记忆,所以一项服务的顾客定制化,就使它成为一种体验。
如果顾客愿意为这类体验付费,那么体验本身也就可以看成某种经济上的给予。
它创造的价值来自个人内在的反应。
”《体验经济》作者派恩关于体验和体验经济的论述,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详解转型3.0战略实施规划!800M重耕亮了!

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详解转型3.0战略实施规划!800M重耕亮了!八年携手,格局焕然一新中国电信重新运营移动业务至今,已经八年时间。
八年来,产业链合作伙伴与我们携手奋进,使产业格局焕然一新。
2008年,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用户份额只有区区4.4%,今年5月已经达到15.8%,跨越了15%的生存线。
在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天翼终端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5%,提升到了今年1-5月的26.7%。
产业链不断繁荣,手机芯片从2008年只有高通1家,到现在6家,物联网芯片目前13家。
终端品牌从不足20个发展到现在的100个。
在售终端款型从不足50款发展到约1200款(其中4G机型约400款)。
渠道网点规模从1.5万自有厅发展到30万各类渠道网点。
几年来,产业伙伴积极响应中国电信率先倡导的互联网手机(2009年)和全网通手机(2014年),始终引领终端产业发展潮流。
今年2月,全网通手机标准已经成为国标,将再次引领终端产业走向新的阶段。
感谢有您,“翼”路前行各位合作伙伴,俗话说“独行快,众行远”。
八年来,正是因为有您“翼”路同行,中国电信才能屡创佳绩。
近几年来,中国电信收入增长始终领跑行业。
移动用户2.1亿户,其中4G用户占比58.1%,行业第一;宽带用户1.37亿户,其中光宽用户超9000万户,全球第一。
信息文明进入智能时代截至目前,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智能化是信息文明的高级阶段,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化时代,人机智能将拓展和延展人类的大脑智慧,甚至超越自然人,创造全新的社会形态。
综合贝恩、麦肯锡、波士顿等著名咨询机构对智能化的研究,我们认为,未来智能化发展主要有四大方向,即认知计算(C)、弹性连接(C)、自然交互(C)、智能数据(D),而且形成了一个智能有机体(I=3C+D),就像人体一样。
智能数据就好比人体内的各种信息流,通过人体的神经网络(类比,弹性连接)进行传输,经过大脑(类比,认知计算)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感知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类比,自然交互)。
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

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分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信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字化转型成为了电信企业的必经之路,只有适应数字化转型,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业务的拓展和增长。
本文主要从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为电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电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于高速、安全、便捷、全天候的通信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通信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对于多元化通信服务的需求,电信企业需加速数字化转型。
其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能够为电信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通信服务,也能够协助电信企业开展巨大的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商业决策支持。
二、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电信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呢?这里笔者提几点建议和思路。
首先,电信企业需要根据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制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工程,而是需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业务创新,涉及企业的战略转型和组织变革。
因此,电信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业务特征和数字化条件,制定针对性的数字化转型策略,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其次,电信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组织创新。
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线的协同和配合,需要充分利用员工的创造力和智慧,建设数字化化转型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这包括电信企业的组织架构调整、重新定义业务流程、提升员工技能等。
第三,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电信企业需要探索创新的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
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通信服务,建立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都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三、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数字化转型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其中,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是电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推动力量。
中国电信发布转型升级新战略

中国电信发布转型升级新战略6⽉29⽇,中国电信董事长杨杰在MWCS 2016上发布了中国电信转型升级新战略,公司将致⼒做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着⼒推进⽹络智能化、业务⽣态化、运营智慧化,实施⽹络、业务、运营、管理四⼤智能化重构,进⼀步加⼤开放合作⼒度,⼴泛运⽤智能化技术,充分挖掘企业内外部的数据资源,开展互联⽹应⽤的融合创新,满⾜⽤户随需接⼊、⾃动响应、逼真体验、⾼性价⽐的智能化信息服务需求。
杨杰在题为“转型升级智创未来”的演讲中说,智能化服务时代即将到来,'智能'是以数字化、⽹络化为基础;以云计算、⼤数据、移动互联⽹、物联⽹、⼈⼯智能等智能化技术的⼴泛应⽤为主要驱动;以⽹络软件化、功能虚拟化、硬件通⽤化、能⼒平台化的云⽹深度融合为重要前提;以企业内外部数据资源的深度挖掘、价值呈现为常态;以多元智能化终端为载体,实现跨界拓展。
在此基础上提供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包括智能连接、智能平台、智能应⽤,以及三者深度融合形成的业务⽣态。
杨杰表⽰,中国电信将顺应信息通信业智能化发展趋势,着⼒推进⽹络、业务、运营、管理四⼤智能化重构:通过“SDN NFV 云”,推进⽹络重构,深化开源技术应⽤,引⼊SDN/NFV/云等新技术,打造简洁、集约、敏捷、开放的新型⽹络,实现⽹络、IT融合开放;加强协同,培养⼈才,机制配套,⾛向开发运营⼀体化;⾯向⽤户,提供可视、随选、⾃服务的全新⽹络体验,提升⽤户价值;⾯向业务,提供快速部署、安全的⽹络能⼒,促进业务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
聚焦'2 5'经营重点,开放合作,融合创新,推进业务重构,构建'⼀横四纵'重点业务⽣态圈,实现共⽣、共创、共赢:夯实4G、光宽'2'⼤基础业务,打造'⼀横'智能连接型业务⽣态圈,以云、⽹、端为核⼼,强化⽹络⽣态合作;依托天翼⾼清、翼⽀付、物联⽹、云和⼤数据、'互联⽹ ''5'⼤优势应⽤,以及流量、安全等核⼼能⼒,打造智慧家庭、互联⽹⾦融、新型ICT 及物联⽹的'四纵'智能应⽤⽣态圈。
中国电信转型时期的发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电信转型时期的发展战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通讯服务行业也迎来了全面转型的阶段。
中国电信从单一的电信运营商,逐步转型成为全网服务提供商,通过整合深挖家底,开拓新领域和新业务,不断增强业务竞争力,成为中国信息通信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电信在转型时期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果,为中国电信及其他通讯服务企业的转型提供借鉴。
二、研究问题
1. 中国电信在转型过程中所采用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2. 中国电信在实施发展战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有哪些?
3. 中国电信转型后的收益及其对公司战略方向的影响是什么?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探讨中国电信在转型时期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和实施效果。
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总结中国电信转型的背景、目标和重点任务。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电信在实施转型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并分析中国电信所采用的应对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最后,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和分析,系统地总结中国电信转型后的收益以及对公司战略方向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深刻理解中国电信在转型时期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及其实施效果,对其他通讯服务企业的转型方向和实施方法提供借鉴。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深化转型定位解析——“新三者”的内涵与特征2012年赴江苏跨省交流课题汇报材料课题小组人员信息姓名新疆地州江苏地市杨皓龙石河子分公司北泉县分公司徐州分公司公众客部户孙文斌区公司政企客户部省公司政企客户部蒋利波无线局无线网络优化支撑中心郑培元长途传输局乌鲁木齐城域光缆维护中心杨玲巴州分公司博湖县分公司无锡分公司江阴市分公司2010年年底2011年2月2011年6月20日2011年8月23日2011年8月30日2011年8月31日年终会议首次提出“智能管道主导者、综合平台提供者和内容和应用参与者”成立创新事业部,战略部肖总任该部总经理王总在CDMA产业链高峰论坛上宣布下一步发展思路,明确提出战略转型,向“新三者”迈进中国电信201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王总首次阐述了“新三者”关系的内涵创所未享携手逐梦2011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正式启动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云计算战略是中国各运营商首次就云计算的服务宣示其他互联网信息及应用代理合作伙伴的信息及应用中国电信自营的信息及应用中国电信的综合平台其他公司平台互联网络信息与应用目标:信息与应用的参与者=>基于综合平台,有选择的参与平台目标:综合平台提供者=>基于智能管理网络,建设综合平台网络目标:智能管道的主导者=>针对用户、业务、应用和内容对网络资源实现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智能管道的主导者”内涵与特征“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涵与特征“内容与应用的参与者”内涵与特征“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智能管道的理解,业界各有侧重维基百科定义指运营商网络通过业务引擎的作用和影响,向自有客户提供除了数据传输之外的额外价值中移动观点爱立信观点智能管道分为四个层次=>灵活的价格策略、带宽与服务组合销售=>可提供典型服务:位置服务、在线服务、用户行为分析、应用平台、用户UI 、个性化、目录服务等无线资源的合理使用=>优化无线资源分配机制=>智能网络的业务感知=>网络向应用开放在线状态管理=>大容量、高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的业务网络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为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共享、按需扩展、统一服务的运算资源=>对丰富应用的优先级设置=>对不同的通信服务进行优先级设置=>对不同的服务各类进行区分=>实现对接入质量的优先级设置中国电信智能管道主导者的核心内涵特征目的提供差异化服务 便捷协同接入 针对性保障 综合感知良好 兼顾客户和企业利益,体现主导力 实现客户体验和流量价值整体最优 成为客户首选、综合能力最强的网络抓手用户可识别 业务可区分 质量可控制 网络可管理智能管道:网络能够智能识别用户需求与场景,基于统一认证、业务感知与策略控制、端到端QOS 、精确分析等关键技术,通过接入管道与承载控制以及综合平台优化与部署,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动态、高效调度,为用户、合作伙伴提供差异化、精确化的能力与业务,从而实现管道价值的有效提升便捷:提供有质量保证的自助式服务协同接入:有线、无线多种手段接入针对性保障:一是核心业务的质量保障二是对网络资源消耗多、效益差业务的实时控制=>通过丰富的用户网络日志和使用位置、终端等信息的海量数据分析,提供用户画像,识别和还原用户消费场景=>基于用户分析灵活地设置条件实现目标用户群细分,主动针对用户特点推送差异化信息与内容具备用户个性化需求识别能力,以用户为中心,智能识别消费场景和需求智能管道的主要特征智能管道的本质在于提升网络承载能力与管道价值,管道的“智能”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按客户及业务类型、网络状态、用户位置、终端类型等维度,实施策略灵活的传输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应用能力、通道能力和支撑能力的差异化部署并提供不同QoS 优先级=>高额的改造实施成本与设备能力的欠缺导致端到端差异化功能困难,运营商不同资源差异化策略处于相互孤立状态具备个性化匹配以及分发能力,支持灵活的资源分配和计费策略=>实现有线与无线接入有机协同,针对同一用户的不同接入环境自动实现最优接入=>实现跨终端软硬件环境的最优用户界面适配与推送,即能够根据同一ID 下的用户使用终端的不同推送最优的业务页面=>实现同一ID 下跨终端和跨接入方式的最优使用体验基于用户统一ID ,实现用户接入的最优体验=>智能管道要能够判断恶意流量并及时实施流量限制,提升运营商每比特的网络价值;智能管道能根据用户与业务的差异,实现资源的灵活调度。
=>有效的识别业务类型与用户的需求品质,差异化引入数据压缩技术,实现网络流量负荷和用户业务质量之间的有效平衡能实现运营商网络资源的高效使用=>实现单用户带宽最大化=>按业务类型进行优先级设定=>用户接入优先区分=>根据业务类型限制峰值速率=>满足用户最低接入带宽服务保障等=>…………智能管道应具备的差异化手段与服务能力智能管道的典型应用智能管道的四个层次智能管道的差异化手段智能管道提升价值的重点方向国内外运营商发现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和管道价值,需要积极通过智能管道来实现流量控制、网络开放等功能运营商拓展智能管道的需求感知用户的行为、使用场景和消费习惯,支撑差异化服务和精确业务推送1•用户在购物散步时,需要查询附近的商铺、餐饮的黄页、优惠等信息时,可通过点击拨号或点击发送短信来预约或订购及查询等操作例2区分业务性质,支撑对业务需求进行判别,提供相应的网络能力•法国Orange 指定部分业务具有高优先级,并对其收取较高费用,例如电视类业务例•收取了较高的费用,用户理所当然获得带宽上的保证,这样既确保了关键用户的体验,也充分利用了网络资实现有效资源调度,提升资源利用率,应对网络压力3•AT&T 3%的智能手机重度网络使用者占用了40%的网络流量•广东移动发现,40%的数据流量来自于QQ 业务•通过分析发现,当智能终端用户占总用户数量的比例达到25%左右时,以目前模式建设和提供服务的移动网络将不堪重负例4对运营平台实现集中化控制,开放网络能力例•Verizon 向开发者公开网络设施。
这些设施共有20个,主要分为三大类:位置、信息、网络使用这些设施,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对Verizon 的网络基础设施进行调用,包括基站定位等智能管道的发展思路发展思路:以现网能力为基础,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移动网络和新建网络优先,分阶段部署。
第一阶段管道提升计划第二阶段融合策略控制第三阶段动态智能管理•构建端到端差异管道•静态策略控制为主•初步实现-用户可识别-业务可区分-流量可控制-业务针对性保障•部署固定移动统一认证系统及无缝切换机制•搭建固定移动融合资源控制系统,实现网络动态策略控制的一致性调度•深化网络多维度感知能力与业务平台层联动,实现深度感知的业务承载资源动态调度和管理目录“智能管道的主导者”内涵与特征“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涵与特征“内容与应用的参与者”内涵与特征“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平台的提供者解读综合平台的提供者:是指面向面向全业务、多客户,通过资源整合、门户统一、帐号经营、能力开放等手段,提供模块化、标准化、集成化的综合运营环境,支撑通信、媒体、信息等多领域内容与应用的聚合,实现产品的快速部署与规模复制,客户全过程使用的方便快捷综合平台的重点内涵1.用户体验统一2.业务快速部署3.能力开放合作4.服务精准智能5.架构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6.技术IT化、互联网化用户体验统一业务快速部署=>把握与用户双向沟通的业务与服务界面,让用户更容易获取融合统一的服务,体现“一个中国电信”=>服务体验统一包含统一业务门户、统一认证、统一帐号、统一帐单、统一积分,一站式业务处理与客户服务等=>优化业务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建立标准、统一、便捷的业务环境=>包括提供降低业务开发门槛、提升业务开发与产品发布上线效率、建立业务持续优化的快速响应机制统一业务门户统一积分统一帐号统一认证统一帐单…………“一个中国电信”189邮箱网上营业厅天翼Live爱音乐……业务测试业务开发业务发布业务推广业务使用业务反馈业务测试业务开发业务发布业务推广业务使用业务反馈快速迭代过程能力开放合作服务精准智能=>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能力的开放接口简化第三方业务应用的能力接入调用=>将认证、计费、支付、定位等能力向第三方整合开放,并促进第三方能力的引入=>支持应用合作分成、能力销售等多种方式的开放合作=>全面采集用户信息,对用户行为建模分析,挖掘用户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精准、智能的多样化服务=>精准智能服务包含具体业务产品改进市场细分、业务推荐、广告推送、用户营销等架构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平台技术IT 化、互联网化=>架构可扩展,足够灵活,支撑业务与应用的模块化快速加载=>功能模块遵循高内聚、松耦合的原则可实现各种模块能力的融合调用=>认证、计费、支付、通信录、消息及定位等能力作为重点模块化功能,接口标准全网统一=>重点引入云计算、分布式系统、社会化服务、富媒体、数据分析与挖掘等IT与互联网新技术=>通过引入IT与互联网新技术促进新商业模式创新,新业务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业务平台能力资源的分享复用,降低建设运营成本认证通信录支付计费业务逻辑定位消息语音……目录“智能管道的主导者”内涵与特征“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涵与特征“内容与应用的参与者”内涵与特征“新三者”之间的关系内容与应用的参与者:是指遵循互联网运营规律通过广泛合作,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嵌入自身能力快速形成差异化服务;结合企业特质和战略需要,掌控部分内容和应用,集约化自主经营,实现规模化发展,增强价值链竞争主动权内容与应用的参与者重点内涵=>部分核心业务自主经营=>应用与内容广泛合作=>应用与内容的聚合强调开放合作与联盟;强调遵循互联网运营规律,建立进入与推出机制;强调多种参与方式:开放合作、部分掌控、直接经营部分核心业务自主经营应用与内容广泛合作应用与内容聚合=>根据不同信息应用的典型特征和中国电信自身的资源能力进行甄别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将互联网通信、位置服务、支付等业务作为中国电信移动互联网自主经营的战略支点业务培育=>音乐、视讯、阅读、游戏等有版权的内容,采用自建平台、基地专业化运营的模式推进规模上量;发展媒体营销、内容导航、存储分发等面向内容服务的基础能力,为内容多样化创造优质发展环境=>提供智能管道、综合平台、客户渠道等基础资源,为第三方应用提供有效支撑,聚合应用,实现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整体繁荣=>对于生活、娱乐、教育等大量应用与内容服务,开放电信资源与能力,与音乐、视频、阅读等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广泛合作,促进产业繁荣发展=>与优势互联网公司针对搜索、电子商务等非自营核心应用,嵌入电信能力,不断深化合作层次,注重合作模式的创新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建立目录“智能管道的主导者”内涵与特征“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涵与特征“内容与应用的参与者”内涵与特征“新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实现价值提升的有机体•智能管道是打造综合平台的基础和保障,两者之间进行有机的联动和协同✓智能管道为打造综合平台提供基础网络的保障,也是中国电信根据自身特点差异化发展内容和应用、提升管道价值的立足点✓综合平台可以为智能管道提供业务、用户、服务、终端等多种信息,智能管道通过对多维度信息的分析,形成最终的执行策略;智能管道可以为综合平台提供网络、接入、资源等信息,综合平台将根据多种网络信息提供更丰富的融合业务•综合平台是打造内容和应用的必要手段,内容和应用是综合平台与智能管道优势的延伸与体现✓综合平台是介于网络和内容应用之间、聚合开发者和客户的多功能平台,将助力内容和应用的汇聚、网络流量的提升,成为价值链的核心拓展者✓内容和应用可通过统一的开放接口调用综合平台提供的电信基础能力、互联网能力、行业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综合平台可以为内容和应用提供认证、鉴权、计费、管理、托管、租用等能力,全面支撑产品提供、合作和运营✓内容与应用可向综合平台输入用户需求、市场需求、外部优势资源等,为综合平台整体结构的完善和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