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

疏肝理气十穴位老中医告诉你:疏肝理气的10大穴位,建议转发收藏!1.风池穴——缓解上火头疼取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手法:取穴后,用大拇指按揉风池穴,按揉力度以自己能承受为主,按揉100下。
2.外关穴——缓解肋骨疼痛取穴:手腕横纹向上,大约有三个手指宽的位置。
手法:用拇指尖按在外关穴的位置,进行揉按就能让局部产生明显的酸胀感就比较好。
3.内关穴——养肝护肝、调畅气血取穴:从手腕根部向上三横指,位于两根筋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可以取正坐或仰卧位,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另一只手的穴位上,两手相互交替按摩,每次按摩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4.合谷穴——缓解疼痛、恶心、失眠取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手法:按摩时可以采用点压、按揉的方法.具体按摩时侧臂立掌,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进行点压、按揉。
5.劳宫穴——安神和胃、熄风凉血取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手法: 采用按压、揉擦等方法,左右手交叉进行,每穴各操作10分钟。
6.涌泉穴——缓解眼干、耳鸣取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手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7.风府穴——缓解眩晕取穴: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手法:用中指由上向下按摩风府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或者根据需要而定。
8.肝俞穴——平息肝火、补血消瘀取穴:肩胛下角平对第7胸椎,向下数2个棘突为第9胸椎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手法:用两手大拇指指肚各自轻按在脊柱两边的肝俞穴(侧卧。
从低头时最大拱起的骨骼算起,第九个凸起的骨骼正下方凹处,上下各两指处)9.膻中穴——有宁心神、除闷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此穴。
手法:颤中穴的按摩方法双手作护胸状,用双手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的指肚自下高于一切推拿。
气滞按什么穴

气滞按什么穴文章目录*一、气滞按什么穴1. 气滞按什么穴2. 气滞如何产生3. 气滞的症状*二、气滞日常如何调理*三、气滞的饮食注意气滞按什么穴1、气滞按什么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足三里穴就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
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
三条阴经即脾经、肝经、肾经却在脚踝处有了一个交叉点,也就是三阴交穴。
所以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
2、气滞如何产生气滞主要由于情志抑郁,或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或因脏腑功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郁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
气滞一般属于邪实为患,但亦有因气虚推动无力而滞者。
3、气滞的症状气滞的病理表现有多个方面:气滞于某一经络或局部,可出现相应部位的胀满、疼痛。
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不畅,故气滞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为多见。
肺气壅塞,见胸闷、咳喘;肝郁气滞,见情志不畅、胁肋或少腹胀痛;脾胃气滞,见脘腹胀痛,休作有时,大便秘结等。
气滞的表现虽然各不一样,但共同的特点不外闷、胀、疼痛。
因气虚而滞者,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气滞日常如何调理1、改变饮食习惯,油腻厚味、甜食,或摄入过多盐分、饮水不足都会导致血液过分粘稠,最终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2、戒烟限酒:过分的吸烟,酗酒使身体某处的血液堵塞,形成瘀血。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

穴位养生增强肝功能在现代生活中,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排毒和代谢功能,对保持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穴位养生的方法,帮助增强肝功能,使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
穴位一:太冲穴(位于足背外侧)太冲穴是身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对肝脏的调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按摩太冲穴,以平缓的方式用拇指按压该穴位,每次10-1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缓解肝脏压力。
穴位二:行间穴(位于双手之间)行间穴是位于手背中间,两手相对应的穴位。
我们可以在闲暇时或工作休息时,使用双手互相按摩行间穴,每次5-10分钟,有助于调节肝功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穴位三:太白穴(位于足背外侧)太白穴也是一个重要的肝经穴位,经常按摩太白穴有助于增强肝功能。
可以使用中指或拇指轻轻按摩太白穴,每次约10分钟,可以缓解肝气郁结的症状,改善肝脏功能。
穴位四: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后方)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后方,是一个常用的调养肝脏的穴位。
可以在早晨起床后或工作时,使用拇指按摩内关穴,每次15-20分钟。
内关穴的按摩可以促进体内能量的流通,帮助肝脏排毒和调节功能。
穴位五:太谷穴(位于足背部)太谷穴是肝经的要穴之一,按摩太谷穴可以促进肝脏的健康。
可以使用大拇指按摩太谷穴,每次持续按摩10-15分钟,可以缓解肝脏不适症状,增强肝脏功能。
穴位六:太冲穴(位于足心)太冲穴是位于足心的反射区穴位,经常按摩该穴位可以改善肝脏功能。
可以使用拇指或按摩工具在太冲穴处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有助于舒缓肝气郁结的症状,提高肝脏功能。
通过按摩上述穴位,可以有效地养护肝脏,增强肝功能。
在使用穴位按摩时,需要保持适量的力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此外,不仅仅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增强肝功能,合理的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样重要,对肝脏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之,穴位按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增强肝功能。
中医按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窍门

中医按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窍门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作为一门古老而深厚的医学体系,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体系,其中按摩疗法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本文将介绍中医按摩疗法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中的应用,并分享一些可行的按摩窍门。
一、中医理论与焦虑抑郁中医认为,焦虑和抑郁症状是由于心脾失调、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等原因导致的。
在中医理论中,心脾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心主神明,脾主运化。
心脾功能失调会导致思虑过度,气血不足会引发情绪问题,肝郁气滞会导致情绪不畅。
因此,调理心脾、益气养血、疏肝理气是缓解焦虑和抑郁的关键。
二、中医按摩对焦虑抑郁的作用中医按摩作为中医疗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有着明显的疗效。
按摩可以刺激穴位,调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心脾功能,疏通肝脏,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引起的不适。
1. 心脾调理按摩法心脾调理按摩法主要针对心脾功能失调引起的焦虑和抑郁。
具体方法为,用手指轻轻按摩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这两个穴位位于手腕和小腿之上。
按摩时要以适度的力道和节奏进行,每次约10-15分钟,可每日进行2-3次。
2. 益气养血按摩法益气养血按摩法主要通过按摩气海穴和大椎穴来达到调理气血的目的。
气海穴位于腹部中央,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
按摩时要轻柔而有力,每次约10-15分钟,可每日进行2-3次。
3. 疏肝理气按摩法疏肝理气按摩法可通过按摩太冲穴和足三阴交穴来缓解肝气郁结。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足三阴交穴位于足内侧脚踝上方。
按摩时要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每次约10-15分钟,可每日进行2-3次。
三、按摩窍门与注意事项1. 温热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可以使用温热的材料或按摩油来增加按摩效果。
温热有助于活血化瘀,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2. 舒缓的环境在按摩时,要选择一个舒缓宁静的环境,可以点燃香薰或播放轻音乐来帮助放松。
丘墟穴的作用功能主治

丘墟穴的作用功能主治1. 丘墟穴概述丘墟穴(Qíu Xū Xué),又称丘墟、丘旭等,是人体经络系统上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手背部的第二掌骨之间。
丘墟穴作为经络系统中的穴位之一,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和主治,是中医学中常用的穴位之一。
2. 丘墟穴的作用功能2.1 舒肝和血管丘墟穴是经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点穴,具有舒肝和血管的作用。
通过刺激丘墟穴,可以改善肝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通,从而达到舒肝和血管的效果。
丘墟穴的这种作用可以缓解肝郁气滞、调节血压和心血管功能等问题。
2.2 调理内脏功能丘墟穴的刺激还可以调理内脏功能。
通过按摩丘墟穴,可以刺激相关经络和神经系统,增强内脏的功能,促进内脏的正常运转。
丘墟穴的这种作用可以缓解脾胃虚弱、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等问题。
2.3 缓解疼痛和炎症丘墟穴的刺激还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由于丘墟穴位于手背部,通过按摩丘墟穴,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从而缓解疼痛。
同时,丘墟穴的刺激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的炎症症状,有助于恢复受损组织。
2.4 改善睡眠质量丘墟穴的刺激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按摩丘墟穴,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身体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丘墟穴的这种作用可以对抗失眠、多梦和睡眠不深等问题。
3. 丘墟穴的主治3.1 肝郁气滞肝郁气滞是指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头晕目眩等症状。
按摩丘墟穴可以舒肝解郁,疏通气机,缓解肝郁气滞相关症状。
3.2 心悸神疲心悸神疲是指心脏搏动过快或过缓、精神疲乏等症状。
刺激丘墟穴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平稳心悸,缓解精神疲乏。
3.3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指脾胃功能不健全,消化、吸收能力减退,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按摩丘墟穴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能力,缓解脾胃虚弱症状。
3.4 风湿痹痛风湿痹痛是指关节、肌肉、韧带等部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常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困难等症状。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

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舒理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是中医上的症状,如果肝火长期堆积在人体中,危害非常大。
爱发火的人肝火比其他人更大,所以切莫轻易动怒。
那么按什么穴位舒理肝气郁结?下面就赶紧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舒理肝气郁结按摩的穴位1、按太冲穴疏理肝气郁结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类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经上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和中药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还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太冲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脚趾缝向上找,大约有两指宽的地方,在两个骨头之间,按下去有很强的酸胀或胀疼感。
刺激太冲穴的最佳时间是春季,因为,在五行中,肝属木,而术与春季对应,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肝木之气上升,这个时候多揉两侧太冲,泻肝火,可以有效地预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当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冲穴也有不错的效果。
具体操作方法:晚上9-11点是肝经经气运行最旺的时持一段时间,肝气郁结的症状就会慢慢消失。
2、按阳陵泉穴疏理肝气郁结我们人体有一副看不见、吃不到,却能摸得着的“逍遥丸”,这“逍遥丸”就是人体胆经里的一个重要穴位———阳陵泉穴。
经常按揉它,对肝气郁结的症状,比如:郁闷、易怒、胁下胀或痛,以及因情绪引起的各种疼痛、厌食、嗳气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因此说它是人体自带的“逍遥丸”。
《内经》中说:“肝者,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胆经在表,负责决断。
肝胆相照,互为表里,肝经的气需要通过胆经来发散。
肝气一旦抑郁,胆经的循行路线就会出现不适。
而胆经疏通了,肝气也会得到发散。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具体来说,就是在膝盖下面的外侧有一个突出的小骨头,而阳陵泉穴就在这个骨头下方的边上,用食指按住它,像拨动琴弦一样,此处有一根筋,反复拨动几次,小腿就会有麻麻的感觉。
拨动双侧阳陵泉穴,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3分钟。
肝郁气滞如何自我调理

肝郁气滞如何自我调理文章目录*一、肝郁气滞如何自我调理*二、肝郁气滞的症状*三、肝郁气滞的常见疾病肝郁气滞如何自我调理1、肝郁气滞如何自我调理肝郁气滞饮食要注意调理。
首先要通过精神养生的方法来调节神志和情志,并针对病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
肝郁气滞可服用中成药,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要注意与别人互动交流,找到自己的爱好和所长,多出去散散心,保持生活规律,心情开朗。
应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要适量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
2、治疗肝郁气滞的中药方剂柴胡疏肝糖浆主要原料:柴胡、白芍、香附子、枳壳、生麦芽各30克,甘草、川芎各10克,白糖250克。
制作方法:将柴胡、白芍、香附子、枳壳、生麦芽、甘草、川芎加水2000克,煮汁去渣,取汁1500克,加白糖制成糖浆。
效用说明:适宜于慢性肝炎、肝郁气滞之肋痛低热等症。
玫瑰花汤配方:玫瑰花初开者30朵,冰糖适量。
制法:玫瑰花去心蒂,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浓煮,调以冰糖进食。
效用:本品有理气解郁,和血散瘀功效。
适用于肝郁吐血,月经不调。
3、治疗肝郁气滞的穴位按摩肝经上的一大要穴——期门穴,就可以帮你解决。
期门穴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13厘米左右处即是此穴。
取穴时,可以采用仰卧的姿势,在人体的胸部,乳头直下,和巨阙穴齐平的地方就是此穴。
期门穴是肝经上的募穴,也是肝经位于人体最上面的一穴,中医认为,“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经常刺激此穴,可以起到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等功效,可以疏泄郁滞的肝气,让生气导致的胸胁胀痛等症得到缓解。
可以对此穴加以点按刺激,也可以用艾灸的方法。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 肝郁按摩什么穴位2. 肝郁怎样调理3. 肝郁吃什么好*二、肝郁有哪些症状*三、肝郁吃什么药肝郁按摩什么穴位1、肝郁按摩什么穴位 1.1、行间穴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1.2、太冲穴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1.3、足三里自古以来,足三里穴就被医家认为是养生大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
足三里穴之所以名为“三里”,是因为它有“理上、理中、理下”的作用。
当肚腹部位有不适时,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
如果是胃部不适, 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劲,这就是所谓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适,则要往内按,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适则要向下使劲,就是“理下”。
2、肝郁怎样调理 2.1、药物调理肝气郁结是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调理的,如果进行药物调理也没有用的话,好是可以去医院进行诊治。
2.2、作息调理一定要有一个好的作息的习惯,这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睡眠可以让身体的每一个机制都能够得到休养,是很好的。
2.3、情绪调理一个好的情绪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肝气郁结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经常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所以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
2.4、饮食调理肝气郁结的患者多吃一些疏肝理气、降肝火、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南瓜、橙子、扁豆、高粱米、薏米等健脾益气的食物;金针菜、油菜、丝瓜、山楂等降肝火的食物;茼蒿、萝卜、柚子、西红柿等疏肝理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
文章目录*一、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二、肝郁气滞的症状*三、肝郁气滞怎么进行饮食调理
肝郁气滞按什么穴位1、肝郁气滞按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足背侧,在拇趾和第二趾
之间的位置,是刺激肝经的穴位,能帮助打通肝经。
按摩行间穴对于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很有帮助,比较适合肝郁气滞或肝火旺的人。
脸色发黄的女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按摩行间穴虽然不能根治肝病,却能疏通肝经,调畅气血,改善肝功能,对于缓解病情具有很好的作用。
2、肝郁气滞按太冲穴
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
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压痛感,对外界更为敏感,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
气走肝经,而原穴太冲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
3、肝郁气滞按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的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人体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
说它特殊是因为人体的阴经和阳经本来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布于人体的手足部位,但三条阴经即脾经、肝经、肾经却在脚踝处有了一个交叉点,也就是三阴交穴。
所以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
脾统血液,肝藏血行气,而肾藏精,虽然三阴交穴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因其与其他两条经脉的特殊关系,所以按揉三阴交穴不但能够健脾胃,还可活肝血、益肾精。
4、肝郁气滞按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位置在大脚趾缝的脚趾甲边上,通过按摩或者是艾灸大敦穴可以清肝明目,梳理肝气帮助化解肝郁。
5、肝郁气滞按足三里
足三里是我们经常会说到的一个穴位,按摩或者是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舒络,祛风化湿的作用,如
果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可以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帮助改善。
肝郁气滞的症状肝郁气滞的患者往往会心情抑郁,患处会胀闷不适,有的患者会有疼痛的感觉,对于女性来说患者会有乳房
胀痛,月经不调的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闭经的症状,这主要是肝气郁结导致的。
气机郁滞,疏泄失常,容易导致患者的咽喉有异物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气机郁滞,气机不能正常的疏泄,进而影响水谷精微
及水湿的疏布流畅,久之容易出现痰湿的情况,痰随气逆,聚于咽喉部。
若痰积于颈项可出现相应部位的不适的症状,若是病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导致病情加重,会累及其他的脏器,比如肝
病及脾,会影响脾的正常机能,出现少食腹胀的症状,有的患者出
现便溏的症状。
肝郁气滞怎么进行饮食调理肝郁气滞饮食要注意调理。
首先要通过精神养生的方法来调节神志和情志,并针对病因采取疏导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饮食上可多吃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蓬蒿、西红柿、萝卜、橙子、柚子、柑橘、香橼、佛手等。
肝郁气滞可服用中成药,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生活中要注意与别人互动交流,找到自己的爱好和所长,多出去散散心,保持生活规律,心情开朗。
应戒烟限酒、忌食甘肥辛辣的食品,要适量多吃清肝泻热的食物,如苦瓜、苦菜、西红柿、绿豆、绿豆芽、黄豆芽、芹菜、白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李子、青梅、山楂及柑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