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一、活动主题:了解立春1. 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立春的时间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节气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内容:(1)讲解立春的时间和意义;(2)观察春天的自然变化;(3)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立春的时间和意义;(2)观察:观察春天的自然变化,如植物生长、鸟类迁徙等;(3)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期待。
二、活动主题:探索清明节的习俗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活动内容:(1)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2)体验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活动;(3)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2)体验:让学生参与清明节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扫墓、踏青等;(3)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活动主题:立夏的趣味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立夏的时间和习俗;(2)培养学生对节气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内容:(1)讲解立夏的时间和习俗;(2)体验立夏的传统活动;(3)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立夏的时间和习俗;(2)体验:让学生参与立夏的传统活动,如称重、吃夏饼等;(3)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节气的认识。
四、活动主题:芒种时节的农事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芒种的时间和农事活动;(2)培养学生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2. 活动内容:(1)讲解芒种的时间和农事活动;(2)体验农事劳动;(3)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
3. 活动步骤:(1)引入:讲解芒种的时间和农事活动;(2)体验:让学生参与农业劳动,如收割、播种等;(3)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对农事劳动的认识。
五、活动主题:夏至的阳光与阴影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夏至的时间和特点;(2)培养学生对节气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

《跟着节气去探究》活动课教案一、活动分析节气,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方法。
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为我国的五大发明。
谈论起节气,大家也是滔滔不绝。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可见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根据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五年级《跟着节气去探究》这一实践主题,让孩子们结合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长期坚持,认真做好记录,并尝试编制当地的自然日历,理解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
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1、让孩子们结合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认真做好记录,理解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
2、在活动中制定研究计划,分工明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的重、难点1、活动重点:学生根据二十四节气,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分工明确。
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会合作。
2、教学难点:小组的合作分工,合理制定研究计划。
四、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主题(约8分钟)1、激趣导入,活跃气氛。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有哪些吗?那你们知道第五大发明是什么吗?(生答“二十四节气”)幻灯出示谜底。
师:节气,是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方法。
是汉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依然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是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情景;“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说的是关于惊蛰的节气。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名称、顺序和时间。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四个节气的名称和时间: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2. 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四个节气的名称和时间,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2.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究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节气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 准备实践活动的材料,如种子、土壤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节气:讲解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四个节气的名称、时间及特点。
3. 节气与天气:分析节气与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节气对天气的影响。
4. 节气与农业:讲解节气与农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究节气与天气、农业的关系。
7. 知识拓展:介绍其他节气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变化。
10. 课后跟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气名称、时间及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节气与天气、农业关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及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对知识拓展内容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节气主题的实践活动,如种植、观测天气等。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辽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主题一: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气的基本知识,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及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节气的基本概念: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和作用。
节气与自然现象:探讨不同节气与自然现象(如气候变化、动植物活动)的关系。
节气与生活习俗:分析节气对中国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节气的基本概念和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节气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理解节气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二十四节气图、相关书籍、多媒体课件。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的原因。
2. 节气知识讲解:介绍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意义和作用。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当前节气(以活动当天的节气为准)的自然现象。
4.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节气与自然现象的关系。
5. 文化拓展:讲解节气与传统习俗的联系,如立春的春联、立夏的秤人等。
板书设计中心:二十四节气图。
四周:分别标注每个节气的名称、时间及与节气相关的自然现象和习俗。
作业设计观察日记:学生记录下家中或学校周围环境在不同节气的具体变化。
手抄报:制作关于节气的手抄报,包括节气名称、时间、自然现象和习俗。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观察日记和手抄报,评估学生对节气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改进方向: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增加更多互动和实践活动。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气文化,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节气以及节气的意义。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节气的定义与分类节气的重要性和作用1.3 教学活动观看节气动画介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节气。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节气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总结:讲解节气的定义、分类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春天的节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春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认识节气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春季节气的特点春季节气的物候现象2.3 教学活动观看春天节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
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春天的节气特征和物候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节气特点和物候现象。
教师总结:讲解春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夏天的节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夏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认识节气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夏季节气的特点夏季节气的物候现象3.3 教学活动观看夏天节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
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夏天的节气特征和物候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节气特点和物候现象。
教师总结:讲解夏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秋天的节气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秋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环境来认识节气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秋季节气的特点秋季节气的物候现象4.3 教学活动观看秋天节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节气变化。
户外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中,观察秋天的节气特征和物候现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节气特点和物候现象。
教师总结:讲解秋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节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五章:冬天的节气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冬季节气的特点和物候现象。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跟着节气去探究。
全国通用在活动开始之前,老师通过介绍节气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引导孩子们了解节气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引用诗句和谚语,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节气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制定研究计划,分工合作在了解节气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孩子们结合夏季的六个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
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调查、探究的方法,还学会了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三)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在活动中,孩子们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初步树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通过记录和分析数据,他们深入了解了农业生产与物候变化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五、活动效果本次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关注自然现象,探索自然变化,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强了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
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研究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了解二十四节气教师开始介绍二十四节气,并展示了《二十四节气歌》的课件,学生一起齐读。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节气,教师还准备了一个PPT,对每个节气做了简要介绍。
学生可以思考这些节气的特点是什么,然后一起观看《二十四节气歌》的视频,跟唱歌曲。
接下来,教师出示一个问题:二十四节气有哪些特点?学生可以举手发言,教师会适时进行补充和表扬。
预设答案包括天气和气温的变化与节气有关,节气变化有规律,每个节气的植物都有不同的特点等等。
最后,教师展示了一个“节气顺口溜”的课件,学生一起拍手读出这个顺口溜。
二)确立研究内容。
教师提出了探究内容:夏季的六个节气。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指名回答关于节气的划分和各个节气的特点等问题,教师会记录下有价值的问题。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

四下综合跟着节气去探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知道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2. 通过探究节气,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节气1. 导入:讲解什么是节气,节气的重要性。
2. 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第二课时:探究节气与农事活动1. 讲解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农事活动,了解不同节气进行的农事活动。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农事活动。
第三课时:节气与饮食文化1. 讲解节气与饮食的关系。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气对应的饮食习俗。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饮食习俗。
第四课时:节气与传统节日1. 讲解节气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2. 引导学生了解与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传统节日。
第五课时:节气与健康养生1. 讲解节气与健康养生的关系。
2.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节气的健康养生方法。
3.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健康养生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讲解节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说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
2. 学生能理解节气与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节气与农事活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健康养生的关系。
五、教学资源1. 课件、教案、学习单2. 视频资料:节气与自然现象、节气与农事活动等3. 参考书籍:关于节气、农事活动、饮食文化、传统节日、健康养生的资料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探究节气与自然现象(续)1. 讲解其他节气时的自然现象,如大寒、小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节气时的自然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篇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1跟着节气去探究——24 节气之谷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了解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思辨中养成主动参与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同时养成关注节气、关注周围事物的发展变化,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增强对民族的自豪与认同感。
2.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知识。
(2)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有趣有效的问题。
(3)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和筛选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3.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不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基础上开脱自己多元的思维。
(2)学生用观察去了解和感受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1.基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提炼问题的能力。
2、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课前准备PPT 教学课件,A4 纸、卡纸、双面胶、录像机等四、课时 1 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活动导入师:(出示孩子们竖蛋的图片)同学们,我们这是在干嘛呢?生:春分竖蛋师:我们还进行过春分诵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节气呢?生;惊蛰,立春……谷雨……大雪……老师,我知道 24 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老师:你知道的真多。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指导农业的补充历法。
作为我国民俗一直沿用两千多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我们的骄傲。
老师:(展示孩子播种的图片)前两天,我们去市场买种子。
你知道我们为什么选择这几天吗?生预设 1:因为是春天生预设 2:因为不中就长不出来了生预设 3:没有说话的……师:是呀,同学们,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我们之所以播种是因为谷雨来了……预设 4:因为到谷雨了……(二)知识讲授师:呀,你知道的真不少,惊蛰开犁,春分竖蛋,清明祭奠……不同的节气里有不同的事情要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跟着节气去探究
以前,许多学生对外国节日津津乐道,而对中国的传统习俗,则一问三不知。
近期,“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诗词大会”等一系列节目的热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感受到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底蕴,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今天的生活。
四年级的孩子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清明假期过完后,孩子们对这个时间段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也十分好奇。
于是孩子们想自主、合作、探究更多的有关节气方面的知识,《跟着节气去探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便应运而生了。
二、活动目标:
1、价值体认:通过亲历观察生活实际的过程,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责任担当:围绕日常生活开展调查、探究活动,初步养成自理能力、自立精神、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生活的意愿。
3、问题解决:了解问题来源于日常生活,来源于学习生活,来源于家庭生活,能围绕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养成能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的意愿。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能将问
题转化为研究小课题,体验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解释。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归类整理
教学难点:简单了解有关节气的知识
四、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学生拍摄的照片,搜集摄影师作品
学生:拍摄照片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1、孩子们,美丽浪漫的春天到了,想一想上学路上,校园内外你都看到了什么
2、现在你想去干什么呀(想出去春游,挖野菜……)
3、视频展示: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小视频通过视频的播放,你对哪张照片最感兴趣呢
(孩子们春夏秋冬玩耍的照片)
是的,同学们的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春天姹紫嫣红,夏天郁郁葱葱,秋天落英缤纷,冬季白雪皑皑,一年四季都有独属于她的美。
4、同学们,还记得四月五日是什么节日吗(清明)
清明也是一个节气,那春天还有什么节气,你们知道吗(在黑板粘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5、微课展示。
节气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习俗呢我们来看一段小微课。
6、揭示主题:
一年有好多节气,同学们看了这段微课之后,你们想不想去探究啊,今天我们的这节课,就走进大主题:跟着节气去探究。
(二)、了解节气
1、我们学过的知识和我们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老师听说你们学过二十四节气歌,谁愿意大家能背一下
2、老师还听说在古诗词吟诵唱方面特别有特长,今天你们想不想也现场创作一下二十四节气歌
3、小组活动。
自己创作歌曲
4、小组汇报。
展示自己创作的歌曲。
(三)提出问题
1、知道了二十四节气,那你想了解关于节气的哪些问题
学生汇报。
2、看来同学们对二十四节气有很多自己的想法,现在老师最想知道,你们想了解哪一个季节的节气
以举手的形式汇报(谁想了解春天……)
3、分组
接下来我们就按季节来分组好不好,想了解春天的同学都到这里来……夏天在哪里……谁想了解秋天……
给大家三十秒时间快速的来到你喜欢的季节的小组。
老师看见……小组精神面貌真好。
4、选组长
有了小组,我们每个组想选谁当组长,你们愿不愿意交流交流。
(表达能力好,有责任感)
孩子们交流,教师巡视。
师评:有的同学有责任感,敢于担当,老师发现,你们真棒。
小组长起立。
跟大家挥挥手吧,祝贺你们当选小组长,也希望你们带领小组同学高效的开始活动,当然,如果你们有任何问题,老师也会随时给你们帮助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5.提问题:
我们言归正传,还是回到我们的研究主题上去。
你想研究哪个季节的哪个问题呢
组员们独立思考,把最想研究的两个问题写在问题单上。
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把问题汇总,做好记录和展示的准备。
6.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提炼关键词。
(健康饮食服饰……)(传说习俗古诗注意事项)
分类:学习、生活、家庭
(四)课堂小节
1、学生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①传统文化的学习收获,
②作为组长的责任,③自己在提问题方面的进步。
)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讲的真好,有的说到了关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有的说了作为组长的责任,还有的同学交流了自己在提问题方面的进步。
你们知道吗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今天已经确立了主题,相信下一节课,你们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五千年历史,等我们去学习和探究,当我们真正走进的时候,你们还有更多令你惊奇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