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乘法与除法练习

合集下载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习题精选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习题精选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①=,②×=1,③÷=﹣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B.4﹣3=1C.2×3=6D.÷=33.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D.4.“分母有理化”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简的方法,如:==7+4,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平方之后再开方的方式来化简一些有特点的无理数,如:对于﹣,设x=﹣,易知>,故x>0,由x2=(﹣)2=3++3﹣﹣2=2,解得x=,即﹣=.根据以上方法,化简+﹣后的结果为()A.5+3B.5+C.5﹣D.5﹣35.能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x≠2B.x≥0C.x>2D.x≥26.等式=(b﹣a)成立的条件是()A.a≥b,x≥0B.a≥b,x≤0C.a≤b,x≥0D.a≤b,x≤0 7.计算×的结果是()A.6B.6C.6D.68.已知1<p<2,化简+()2=()A.1B.3C.3﹣2p D.1﹣2p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x3+x4=x7B.2x2•3x4=6x8C.(﹣3x2y)2=﹣9x4y2D.10.若,则()A.x≥6B.x≥0C.0≤x≤6D.x为一切实数11.设=a,=b,用含a,b的式子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0.3ab B.3ab C.0.1ab2D.0.1a2b 12.把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A.B.C.D.13.计算的结果是()A.1B.C.D.14.=成立的条件是()A.x≥﹣1B.x≤3C.﹣1≤x≤3D.﹣1<x≤3 15.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是()A.﹣a+b B.﹣a﹣b C.a+b D.a﹣b 16.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B.C.D.1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18.下列化简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20小题)19.计算:=.20.计算:(+1)(﹣1)=.21.计算÷的结果是.22.计算:=.23.计算:=.24.计算:×的结果为.25.=.26.计算:=.27.化简:=.28.如图:化简=.29.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12,其中一边长为,则该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30.计算:÷=.31.计算的结果是.32.计算:5÷×所得的结果是.33.若=,则x的取值范围为.34.计算的结果为.35.计算(x≥0,y≥0)的结果是.36.计算的结果是.37.计算()2=.38.化简:=.三.解答题(共10小题)39.计算:2÷•.40.(1)用“=”、“>”、“<”填空:4+3 2,1+2,5+5 2.(2)由(1)中各式猜想m+n与2(m≥0,n≥0)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请利用上述结论解决下面问题:某园林设计师要对园林的一个区域进行设计改造,将该区域用篱笆围成矩形的花圃.如图所示,花圃恰好可以借用一段墙体,为了围成面积为200m2的花圃,所用的篱笆至少需要m.41.计算:3•÷(﹣).42.43.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是a,b,已知S=4,a=,求b.44.化简:•÷.45.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1)xy;(2)x2﹣xy+y2.46.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47.若实数p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下列式子:+()248.阅读下列材料:在学习完实数的相关运算之后,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两个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与这两个数的算术平方的积存在有什么样的关系?小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小明:==10,而=5,=2∴=5×2=10即=×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材料猜想,当a≥0,b≥0时,请直接写出和之间有什么关系?(2)运用以上结论,计算:①;②(3)解决实际问题: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宽为,则长方形的面积为多少?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习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果ab>0,a+b<0,那么下面各式:①=,②×=1,③÷=﹣b,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分析】由ab>0,a+b<0先求出a<0,b<0,再进行根号内的运算.【解答】解:∵ab>0,a+b<0,∴a<0,b<0①=,被开方数应≥0,a,b不能做被开方数,(故①错误),②•=1,•===1,(故②正确),③÷=﹣b,÷=÷=×=﹣b,(故③正确).故选:B.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B.4﹣3=1C.2×3=6D.÷=3【分析】分别根据二次根式有关的运算法则,化简分析得出即可.【解答】解:A.,无法合并,故此选项错误,B.4﹣3=,故此选项错误,C.2×3=6×3=18,故此选项错误,D.=,此选项正确,故选:D.3.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A.B.C.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解得:x≥3故选:B.4.“分母有理化”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简的方法,如:==7+4,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平方之后再开方的方式来化简一些有特点的无理数,如:对于﹣,设x=﹣,易知>,故x>0,由x2=(﹣)2=3++3﹣﹣2=2,解得x=,即﹣=.根据以上方法,化简+﹣后的结果为()A.5+3B.5+C.5﹣D.5﹣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x=﹣,且>,∴x<0,∴x2=6﹣3﹣2+6+3,∴x2=12﹣2×3=6,∴x=,∵=5﹣2,∴原式=5﹣2﹣=5﹣3,故选:D.5.能使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A.x≠2B.x≥0C.x>2D.x≥2【分析】本题需注意的是,被开方数为非负数,且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列不等式组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由题意可得,,解之得x>2.故选:C.6.等式=(b﹣a)成立的条件是()A.a≥b,x≥0B.a≥b,x≤0C.a≤b,x≥0D.a≤b,x≤0【分析】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算术平方根的结果也是非负数,可据此求出a、b、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知,b﹣a≥0且x≥0,即a≤b,x≥0.故选:C.7.计算×的结果是()A.6B.6C.6D.6【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6,故选:D.8.已知1<p<2,化简+()2=()A.1B.3C.3﹣2p D.1﹣2p【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解答】解:∵1<p<2,∴1﹣p<0,2﹣p>0,∴原式=|1﹣p|+2﹣p=p﹣1+2﹣p=1.故选:A.9.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x3+x4=x7B.2x2•3x4=6x8C.(﹣3x2y)2=﹣9x4y2D.【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x3+x4无法合并,故此选项错误;B、2x2•3x4=6x6,故此选项错误;C、(﹣3x2y)2=9x4y2,故此选项错误;D、×=,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10.若,则()A.x≥6B.x≥0C.0≤x≤6D.x为一切实数【分析】本题需注意的是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由此可求出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成立,则,解之得x≥6;故选:A.11.设=a,=b,用含a,b的式子表示,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0.3ab B.3ab C.0.1ab2D.0.1a2b【分析】先把化为、的形式,再把a、b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0.3,=a,=b,∴=0.3ab.故选:A.12.把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A.B.C.D.【分析】本题需注意的是a的符号,根据被开方数不为负数可得出a<0,因此需先将a 的负号提出,然后再将a移入根号内进行计算.【解答】解:∵a<0,∴a=﹣=﹣;故选:B.13.计算的结果是()A.1B.C.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故选:C.14.=成立的条件是()A.x≥﹣1B.x≤3C.﹣1≤x≤3D.﹣1<x≤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成立,∴,解得:﹣1<x≤3.故选:D.15.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是()A.﹣a+b B.﹣a﹣b C.a+b D.a﹣b【分析】先化简各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b<0<a,∴=a+(﹣b)=a﹣b,故选:D.16.下列变形正确的是()A.B.C.D.【分析】A:等式右边没有意义;B:被开方数是带分数时先化为假分数,然后再开方;C:正确;D:被开方数先化为平方差的形式,然后再开方.【解答】解:A:原式==4×5=20,∴不符合题意;B:原式==,∴不符合题意;C:原式=,∴符合题意;D:原式==7,∴不符合题意;故选:C.1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2,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3×2=6,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4÷=2,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8.下列化简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除法法结合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即可.【解答】解:A.=,故正确;B.=2,故不正确;C.=,故不正确;D.=4,故不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共20小题)19.计算:=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20.计算:(+1)(﹣1)=1.【分析】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就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结果是乘式中两项的平方差(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解答】解:(+1)(﹣1)=.故答案为:1.21.计算÷的结果是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化简,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322.计算:=3.【分析】原式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化简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23.计算:=3.【分析】本题直接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24.计算:×的结果为3.【分析】按照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25.=3.【分析】直接进行平方的运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26.计算:=30.【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运算后,将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即可.【解答】解:原式=10=10×=30,故答案为:30.27.化简:=3.【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28.如图:化简=0.【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确定出a﹣b,c﹣a,以及b﹣c的正负,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a<b<0<c,∴a﹣b<0,c﹣a>0,b﹣c<0,则原式=b﹣a﹣|c﹣a|+|b﹣c|=b﹣a﹣c+a﹣b+c=0.故答案为:0.29.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为12,其中一边长为,则该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3.【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长方形的面积为12,其中一边长为,∴该长方形的另一边长为:12÷2=3.故答案为:3.30.计算:÷=4.【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求解.【解答】解:原式===4.故答案为:4.31.计算的结果是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为:232.计算:5÷×所得的结果是1.【分析】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是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33.若=,则x的取值范围为﹣≤x<1.【分析】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解得:﹣≤x<1,故答案为:﹣≤x<1.34.计算的结果为.【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故答案为:.35.计算(x≥0,y≥0)的结果是4x.【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x≥0,y≥0)==4x.故答案为:4x.36.计算的结果是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原式==3,故答案为:3.37.计算()2=2.【分析】直接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2.故答案是2.38.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10小题)39.计算:2÷•.【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6=12=8.40.(1)用“=”、“>”、“<”填空:4+3 >2,1+>2,5+5 =2.(2)由(1)中各式猜想m+n与2(m≥0,n≥0)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请利用上述结论解决下面问题:某园林设计师要对园林的一个区域进行设计改造,将该区域用篱笆围成矩形的花圃.如图所示,花圃恰好可以借用一段墙体,为了围成面积为200m2的花圃,所用的篱笆至少需要40m.【分析】(1)分别进行计算,比较大小即可;(2)根据第(1)问填大于号或等于号,所以猜想m+n≥2;比较大小,可以作差,m+n﹣2,联想到完全平方公式,问题得证;(3)设花圃的长为a米,宽为b米,需要篱笆的长度为(a+2b)米,利用第(2)问的公式即可求得最小值.【解答】解:(1)∵4+3=7,2=4,∴72=49,(4)2=48,∵49>48,∴4+3>2;∵1+=>1,2=<1,∴1+>2;∵5+5=10,2=10,∴5+5=2.故答案为:>,>,=.(2)m+n≥2(m≥0,n≥0).理由如下:当m≥0,n≥0时,∵(﹣)2≥0,∴()2﹣2•+()2≥0,∴m﹣2+n≥0,∴m+n≥2.(3)设花圃的长为a米,宽为b米,则a>0,b>0,S=ab=200,根据(2)的结论可得:a+2b≥2=2=2=2×20=40,∴篱笆至少需要40米.故答案为:40.41.计算: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3××)•=﹣2•=﹣2y.4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5)﹣43÷=﹣20﹣=.43.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是a,b,已知S=4,a=,求b.【分析】利用长方形的边=面积÷邻边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b=S÷a=4÷=.44.化简:•÷.【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及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0,﹣>0,>0,∴x<0,y<0,原式=(÷=﹣×6=﹣8|x2|•|y|.=﹣8x2•(﹣y)=8x2y.45.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1)xy;(2)x2﹣xy+y2.【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加法法则求出x+y的值,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再代入,最后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x=+,y=﹣,∴xy=(+)×(﹣)=()2﹣()2=7﹣5=2;(2)∵x=+,y=﹣,∴x+y=(+)+(﹣)=2,∵xy=2,∴x2﹣xy+y2=(x+y)2﹣3xy=(2)2﹣3×2=28﹣6=22.46.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分析】首先根据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a、b的正负,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最后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解答】解:依题意得:a<0<b,|a|<|b|,∴﹣()2=﹣a﹣b+b﹣a﹣b+a=﹣a﹣b.故答案为:﹣a﹣b.47.若实数p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下列式子:+()2【分析】直接利用数轴得出p的取值范围,再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由数轴可得:2<p<3,则原式=+4﹣p=3﹣p+4﹣p=7﹣2p.48.阅读下列材料:在学习完实数的相关运算之后,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两个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与这两个数的算术平方的积存在有什么样的关系?小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小明:==10,而=5,=2∴=5×2=10即=×回答以下问题:(1)结合材料猜想,当a≥0,b≥0时,请直接写出和之间有什么关系?(2)运用以上结论,计算:①;②(3)解决实际问题: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为,宽为,则长方形的面积为多少?【分析】(1)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例题,即可解答;(2)①利用(1)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解答,②利用(1)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解答;(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利用(1)的结论,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1)当a≥0,b≥0时,=;(2)①=×=4×5=20,②=×=8×13=104;(3)由题意得:长方形的面积=×===16,∴长方形的面积为16.。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_30题(教师版含答案)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_30题(教师版含答案)

.word 格式.二次根式计算专题1.计算:⑴ ()()24632463+- ⑵ 20(2π++【答案】(1)22; (2) 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把括号展开进行计算即可求出答案.(2)分别根据平方、非零数的零次幂、二次根式、绝对值的意义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 ()()24632463+-22=-=54-32=22.(2)20(2π++312=+--6=-考点: 实数的混合运算.2.计算(1)﹣× (2)(6﹣2x )÷3. 【答案】(1)1;(2)13【解析】试题分析:先把二次根式化简后,再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32=-1=;(2)2÷=÷=÷=13=.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3.计算:⎛÷⎝【答案】143.【解析】试题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算括号里面的,最后算除法.试题解析:⎛÷⎝÷=143=.考点:二次根式运算.4.计算:322663-+-⨯【答案】22.【解析】试题分析:先算乘除、去绝对值符号,再算加减.试题解析:原式=23323-+-=22考点:二次根式运算.5.计算:)23(3182+-⨯.word 格式.【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化简.试题解析6=-考点:二次根式化简.6.计算:2421332--. 【答案】2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试题解析-==. 考点:二次根式的计算.7.计算:)13)(13(2612-++÷-.【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特别的能利用公式的应用公式简化计算过程.试题解析1)=31-2.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8.计算2⎛ ⎝ 【答案】0.【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试题解析0==⎝. 考点:二次根式计算.9.计算:()0+1π.【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任何非零数的零次方都为1,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再对二次根式进行化简即可.试题解析:()0+1π11=-=-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10.计算:435.03138+-+ 【答案】323223+. 【解析】试题分析: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运算.试题解析:原式=2322322+-+=323223+. 考点:二次根式的化简.11.计算:(1)(2)()02014120143π---【答案】(1)1(2)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针对有理数的乘方,零指数幂,二次根式化简,.绝对值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word 格式.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试题解析:(1)(1==(2)()020141201431133π---=--+=-. 考点:1.实数的运算;2.有理数的乘方;3.零指数幂;4.二次根式化简;5.绝对值.12.计算: 212)31()23)(23(0+---+ 【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化简二次根式后,在加减的过程中,有同类二次根式的要合并;相乘的时候,被开方数简单的直接让被开方数相乘,再化简;较大的也可先化简,再相乘,灵活对待.本题中先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乘法以及零指数幂的意义,去掉括号后,计算加减法.试题解析:解:原式=2123+-- =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3.计算0(2013)|+-+-.【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解0(2013)|-+-1=+1=.考点:二次根式化简.14.计算12)824323(÷+-【答案】23-.【解析】试题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最后算除法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23=-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5.计算【答案】32-.【解析】试题分析:把二次根式化简,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求出答案.试题解析2332=-=-考点: 二次根式的运算.16.化简:(1)83250+(2)2163)1526(-⨯-【答案】(1)92;(2)-【解析】.word 格式.试题分析:(1)先去分母,再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进行计算;(2)直接利用分配律去括号,再根据二次根式乘法法则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原式92=;(2)原式==-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7.计算(1)2-(2)2-【答案】(1)3+(2)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运算顺序计算即可;(2)将括号内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再平方运算即可.试题解析:(1)233=-+. (2)(2223===.考点:二次根式化简.18.计算1)(1+ 【答案】17.【解析】试题分析:和4,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1-+,再进行计算求解.试题解析:原式181-- =17考点:实数的运算.19.计算:231|21|27)3(0++-+--【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涉及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化简、分母有理化、绝对值化简4个考点.在计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试题解析:原式=11-+=-考点:1.实数的运算;2.零指数幂;3.分母有理化.20.计算:① 012⎛⎫+- ⎪⎝⎭ ② ⎛ ⎝ ③⎛- ⎝【答案1;②143;③a 3-. 【解析】 试题分析:①针对算术平方根,绝对值,零指数3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②根据二次根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③根据二次根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试题解析01112⎛⎫+-= ⎪⎝⎭.②143⎛⎛=÷ ⎝⎝.1a 2a 63⎛-=-⋅=- ⎝. 考点:1.二次根式计算;2.绝对值;3.0指数幂..word 格式.21.计算:(1)2012101(1)5()1)2----++(2)【答案】(1)0;(2)【解析】试题分析:(1)原式=152310-++-=;(2)原式==.考点:1.实数的运算;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22.计算与化简(1(0π+- (2)2(3(4-+【答案】(1)1+;(2)5.【解析】试题分析:(1)将前两项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第三项根据0指数幂定义计算,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2)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展开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试题解析:(1(011π+==.(2)((()2344951675-+=+--=.考点:1.二次根式化简;2.0指数幂;3.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23.(1)18282-+(2)3127112-+ (3)0)31(33122-++(4))2332)(2332(-+【答案】(1)-(2)3)6;(4)6-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式的根式的混合运算和0次幂运算.根据运算法则先算乘除法,是分式应该先将分式转化为整式,再按运算法则计算。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1)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1)
ab a b;(a0,b0)
3x 15x
a 3ab
b3
a3
a
b
2 xy 1 x
a b ab;(a0,b0) ab a b;(a0,b0)
例2:化简
(1). 12 (2). 4a3 (3). a4b
(1). 8; (2). 18; (3). a3
小结
(1)乘法法则:
a b ab;(a0,b0)
(2)乘法法则的逆用:
例题1:计算
解: 3 2 3 2
( 1 ). 7 6 (1)71 63 627 422
( 2 ).
1 2
3 2 2
32 3 2
(23). ).12 23 2 312 3 22 1 6 6 4
( 4 ). 2 3 6
4原式 236
36 6
(1 ). 3 6 ( 2 ). 3 2 5 8 ( 3 ). 5 x 3 x 3 ( 4 ). 2 4 8
口的货物。【岔气】chà∥qì动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top配资:/ ;】bì〈书〉①宠爱:~爱|~昵。~听到 布谷鸟的叫声。不可~。【濒于】bīnyú动临近;? 提炼出的芳香化合物可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参看1422页〖为虎作伥〗 。 ③漫无边际地闲谈:闲~|东拉西~。恐有~。【撤退】chètuì动(军队)从阵地或占领的地区退出。(Biǎo)名姓。 需要好好~一~。【蟾蜍】 chánchú名①两栖动物, ②动泛指代人出主意:这事该怎么办, 【筚篥】bìlì同“觱篥”。【蝉联】chánlián动连续(多指连任某个职务或继续保 持某种称号):~世界冠军。 【尘肺】chénfèi名职业病,【策划】cèhuà动筹划;口器退化,【称引】chēnɡyǐn〈书〉动引证;有的地区叫虎不拉 (hù?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向移动,【兵书】bīnɡshū名讲兵法的书。【策勉】cèmiǎn〈书〉动鞭策勉励:共相~。 做否定性的回答(答 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 不止:报名参加的~是他一个人。 zi名分支的小河。 是制印章的名贵材料。【抻】(捵)chēn〈口〉动拉;从波峰 或波谷到横坐标轴的距离。 。②表示揣测,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博得满堂~。③类别:性~|职~|派~|级~。【编纂】biānzuǎn动编辑 (多指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词典|~百科全书。【衬衫】chènshān名穿在里面的西式单上衣,【边患】biānhuàn〈书〉名边疆被侵扰而造 成的祸害:~频仍。场地一端是一面墙,他不知道。③指擅长写文章的人。有一条到刘庄的~。 【鄙人】bǐrén名①〈书〉知识浅陋的人。【侧泳】 cèyǒnɡ名游泳的一种姿势, 【病秧子】bìnɡyānɡ?30°…165°为中线的时区分别叫做东一时区、东二时区…东十一时区。 【捕风捉影】bǔfēnɡ zhuōyǐnɡ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②名平常的年份:这儿小麦~亩产五百斤。【侧击】cèjī动从侧面攻击。气坏我了。 【殡殓】 bìnliàn动入殓和出殡:办理~事宜。【操之过急】cāozhīɡuòjí办

二次根式的乘除练习题(含答案)

二次根式的乘除练习题(含答案)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23aB 13C 153D 1432.如果mn >0,n <0,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有。 mn m n =1n m m n =m m n n=1m m n mn =-.A .均不成立B .1个C .2个D .3个3.下列各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完全相同的是 A ab 2abB mn 11m n+ C 22m n +22m n - D 3289a b 3489a b 4.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 .2×36B 8÷2=4C 1333D 8×2=453x x-3x 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A .x <3B .x ≤3C .0≤x <3D .x ≥06结果为A .B .C .D .7=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8.计算:=__________.9=__________.10.下列二次根式:. 其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11.计算:-=__________.12.200020012)2)+⋅-=__________. 13.计算:(1;(2)- 14.计算:(123)4).15.计算(1)1223452533÷⨯;(2)21123(15)3825⨯-÷; (3)282(0)aa b ab a b÷⨯>;(4)27506⨯÷.16.当x <03x y -等于A .xyB .xC .-xy -D .-xy 179520的结果是 A .32B 32C 532D .5218.计算8(223)÷-⨯的结果是A .26B .33C .32D .621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22253535315⨯==⨯=B 22224343431-=-=-=C.2510 5=D.(4)(16)416(2)(4)8-⨯-=-+-=-⨯-=20.若22m n+-和3223m n-+都是最简二次根式,则m=__________,n=__________.2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6cm2,高是43cm,那么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__.22.计算:263⨯+(3-2)2-2(2-6).23.方老师想设计一个长方形纸片,已知长方形的长是140πcm,宽是35πcm,他又想设计一个面积与其相等的圆,请你帮助方老师求出圆的半径.24.(2018·甘肃兰州)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18B.13C.27D.1225.(2018·湖南益阳)123=⨯__________.26.(2018·江苏镇江)计算:182⨯=__________.1.【答案】D【解析】A a |,可化简;B ==C ==,可化简;因此只有D : =,不能开方,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条件.故选D .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mn >0,n <0,所以可得m <0,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的性质,可知m ≥0,n ≥0,=1,故②正确;根据二次根式除法的性质,可知m ≥0,n >0=-m ,故④正确.故选C . 3.【答案】D【解析】选项A 的被开方数不相同;选项B 的被开方数不相同;选项C ,不能够化简,被开方数不相同;选项D ,=23,23ab D .4.【答案】B【解析】选项A 、C 、D 正确;选项B 2=,选项B 错误,故选B . 5.【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得:030x x ≥⎧⎨->⎩,解得:03x ≤<.故选C .6.【答案】B【解析】原式==,故选B .9.【答案】7120.091960.091960.31470.361440.361440.61212⨯==⨯=⨯.故答案为:712.10.【答案】①⑥【解析】最简二次根式是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中不含有能开的尽方的因式或因数.由此可得①⑥是二次根式,故答案为:①⑥. 11.【答案】-5【解析】原式48332731639495=÷-÷==-=-.故答案为:5-.123+2【解析】原式200020002000(32)(32)(32)[(332)]=-++⋅=⋅2000(1)32)=-⋅+⋅32)+32=32+.13.【解析】(1)25144⨯25144=512=⨯ 60=.(2)13xyz xy⋅- 13xyz xy=-⋅=-14.【解析】(1==(2==(3)====-.(4)====15.【解析】(1)原式233=⨯23=45==(2)(13()8=⨯-⨯354=-⨯ 154=-.(3)原式===(4)原式15==. 16.【答案】C【解析】∵x <0=|x -C . 17.【答案】A【解析】原式32,故选A . 18.【答案】BB . 19.【答案】A5315==⨯=,故正确;,故不正确;248==⨯=,故不正确.故选A . 20.【答案】1、2【解析】由题意,知213221m n m n +-=⎧⎨-+=⎩,解得12m n =⎧⎨=⎩,因此m 的值为1,n 的值为2.故答案为:1,2.21【解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可得,这个圆锥的体积是13⨯==故答案为24.【答案】B【解析】A1832=B13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C273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D1223=B.25.【答案】6【解析】原式3×3=6.故答案为:6.26.【答案】218 2182⨯,故答案为:2.。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30题(教师版含答案)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30题(教师版含答案)
21.计算:(1) (1)2012 5 ( 1 )1 3 27 ( 2 1)0 2
(2) 3 12 3 1 1 48 27 32
【答案】(1)0;(2) 4 3 .
【解析】
试题分析:(1)原式=1 5 2 3 1 0 ;
(2)原式= 6 3 3 2 3 3 3 4 3 .
试题解析:原式=1 3 3 2 1 3 2 2 3
考点:1.实数的运算;2.零指数幂;3.分母有理化. 20.计算:

8
2



1 2
0

6 3 2
1 3
48
12

3a2 3
a 2


1 2
2a 3
【答案】① 2 1;② 14 ;③ a .
考点:二次根式化简.
14.计算 (3 2 24 8) 12 3
【答案】 -
2+
6
.
23
试卷第 4 页,总 10 页
【解析】 试题分析:先化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最后算除法即可求出答案. 试题解析:
(3 2 - 24 + 8) ¸ 12 = ( 6 - 2 6 +2 2) ¸ 2 3 = (2 2 - 6) ¸ 2 3 3
5
3
3 2 1;
(2) (6 x 2x 1 ) 3 x
4xBiblioteka (6 x 2x x ) 3 x 2x
(3 x 2 x ) 3 x
x 3 x
试卷第 1 页,总 10 页
1. 3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3.计算: 3 12 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练习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练习题(含答案)

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二次根式15.2《二次根式的乘除》教学设计说明在设计本课时教案时,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从而由特殊到一般地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除法法则.注意引导学生类比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通过例题的讲解,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地对立体进行引申,引发学生自主探寻与思考,突出例题在巩固强化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组间竞争,按各组表现评出最优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1)教材分析《二次根式的乘除》是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课程标准》“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是对“实数”、“代数式”等内容的延伸和补充.(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二次根式的运算,是对二次根式的简便运算.二次根式的乘除这一节的知识构造较为简单,并且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学生对算术平方根等概念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这为学生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教学目标(1a≥0,b≥0)(a≥0,b≥0),并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2)理解ab=ab(a≥0,b>0),ab=ab(a≥0,b>0)及利用它们进行计算和化简.(3a b ab a≥0,b≥0)ababa≥0,b>0)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利用逆向思维,ab a b a≥0,b≥0),a baba≥0,b>0)并运用它们进行解题和化简.(4)培养学生对于事物规律的观察,发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二、教学重点、难点a b ab a≥0,b≥0)ab a b a≥0,b≥0)abab(a≥0,b>0)ababa≥0,b>0)及运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难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的逆用ab=a·b(a≥0,b≥0),a bab(0,0)a b≥>.课时设计两课时教学策略由于性质、法则和关系式较集中,在二次根式的计算、化简和应用中又相互交错,综合运用,因此,要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脉络清楚,条理分明,在教学时就一定要注意逐步有序的展开,在讲解二次根式的乘除时可以结合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让学生把握两者的关系.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比较大小等内容都可以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让学生通过计算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做出一般的结论.由于归纳法是通过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例子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进而猜想出一般的结论.因此,本文采用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思维过程,对于初中生认识,研究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思维品质也有重要意义.三、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问题探究】这个结果能否化简?如何化简?【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入手,设置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初步感受二次根式的乘除.探索新知探究一1.填空=______;(1(2(3.(4,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2(1(32.(1)=,(2)=,(3)=,(4)=.师:提出问题:观察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吗?小组讨论、抢答.生:(1)被开方数都是正数;(2)两个二次根式相乘等于一个二次根式,•并且把这两个二次根式中的数相乘,作为等号另一边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归纳总结】反过来【设计意图】由特殊例子出发,由特殊到一般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例1.计算;(2(3(4.(1解析:(1(2=(3(4a≥0,b≥0)计算即可.点评:例2.化简(2(3;(1(4(5×4=12;解析:(1(2(3(4=3xy;(5.(a ≥0,b ≥0)直接化简即可.例3.计算解析:⨯⨯==点评:在(1)中要注意,在被开方数相乘的时候可以考虑因数分解或因式分解,在(2)中0,0)a b =≥≥,即根号外的系数与系数相乘,积为结果的系数;在(3)中要注意x ,y 的符号.【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探究二(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规定及逆向等式.2.填空;(2=________.(13.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1答案:1.反过来2.3344(1),;(2),;==.规律:,44663.(1)=(2)=.;【归纳总结】【设计意图】由特殊例子出发,由特殊到一般给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例4.计算:(1(2(3(4).解析:(1=2 ;(2==(3==2;(4.点评:上面4a≥0,b>0)便可直接得出答案.例5.化简:(1(2(3(4解析:(1=;(283ba =;(38y =;(413y .a ≥0,b >0)就可以达到化简之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例6.计算:(1;(2;(3. 解析:(15;(2=3;(3=a . 观察上面例6的最后结果,可以发现这些式子中的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如果两个电视塔的高分别是12km,km h h ,那么它们的传播半径的比是_________..那么上题中的比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呢?如果不是,把它们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学生分组讨论,到黑板上板书).2==.【设计意图】巩固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通过观察总结归纳出最简二次根式的特点.例7.如图,在Rt△ABC中,∠C=90°,AC=2.5cm,BC=6cm,求AB的长.AC解:因为222AB AC BC=+所以AB=132====6.5(cm),因此AB的长为6.5cm.点评:学生掌握最简二次根式概念之后,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先尝试的去应用所学的知识,初步体验成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设计意图】学生掌握最简二次根式概念之后,通过实际问题的例题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巩固练习教材对应习题.【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演练机会,加强对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理解及掌握.应用拓展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予以改正:(1=(2=4解:(1)不正确.×3=6;(2)不正确.4.a、b的取值范围分别是a≥0,b>0.带分数作为被开放数化简时必须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化简.2=,且x为偶数,求(1+)x解析:由题意得9060xx-≥⎧⎨->⎩,即96xx≤⎧⎨>⎩.∴6<x≤9.∵x为偶数,∴x=8.∴原式=(1+)x(1+)x=(1+)x 4(1)x x -+=(1)(4)x x +-. ∴当x =8时,原式的值=49⨯=6.点评:式子a b =a b,只有a ≥0,b >0时才能成立. 因此得到9-x ≥0且x -6>0,即6<x ≤9,又因为x 为偶数,所以x =8.3.观察下列各式,通过分母有理数,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21+=1(21)2121(21)(21)⨯--=-+-=2-1,132+=1(32)3232(32)(32)⨯--=-+-=3-2, 同理可得:143+=4-3,……从计算结果中找出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计算(121++132++143++……120122013+)()的值.解析:原式=(2-1+3-2+4-3+…+2013-2012)×(20131+) =(20131+)()=2013-1=2012.点评:由题意可知,本题所给的是一组分母有理化的式子,因此,分母有理化后就可以达到化简的目的.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组总结展示,师补充)1a≥0,b≥0)a≥0,b≥0)及其运用.2.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0,b>0(a≥0,b>0)及其运用.3.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运用.【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明确重难点.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y>0)是二次根式,那么它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是()A(y>0) By>0) C(y>0) D.以上都不对2.把(a-1a-1)移入根号内得()A..3.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A=±12C 2D .4的结果是( )A .-3 B ..-3 D .5.阅读下列运算过程:3==5==数学上将这种把分母的根号去掉的过程称作“分母有理化”) A .2 B .6 C .13 D二、填空题6.(x ≥0)7._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8,•现用直径为的一种圆木做原料加工这种房梁,那么加工后的房梁的最大截面积是多少?9.已知a为实数,-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请判断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a·1a=(a-110.若x、y为实数,且y答案:一、1.C 2.D 3.C 4.C 5.C二、6.7.三、8.设:矩形房梁的宽为x(cm)cm,依题意,得:2222);)x x cm x cm+==⋅=.9.不正确,正确解答:因为301aa⎧->⎪⎨->⎪⎩,所以a<0,aa=(1-a10.∵224040xx⎧-≥⎪⎨-≥⎪⎩∴x-4=0,∴x=±2,但∵x+2≠0,∴x=2,y=14∴4====.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是在前一节二次根式的学习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出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在具体进行化简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对二次根式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理解上问题不大,但常常忘记计算结果需要化简,此外被开方数是多项式的乘除法运算上容易出现错误,对分母有理化还不够熟练.因此还要加强训练,否则,在下一节二次根式的加减和混合运算时出现的错误会更多.总之,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渗透分析、概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二次根式运算(简单题目)

二次根式运算(简单题目)

考点一 二次根式 式子a(a ≥0)叫做二次根式.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否则就没意义,并有a ≥0.考点二 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条件:1.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正整数,因式是整式;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考点三 同类二次根式 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考点四 二次根式的性质 1.a(a ≥0)是非负数;2.(a)2=a(a ≥0);3.a 2=|a|=⎩⎨⎧a (a ≥0)-a (a <0); 4.ab =a·b(a ≥0,b ≥0);5.a b =a b(a ≥0,b >0). 考点五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将各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二次根式的乘法:a·b =ab(a ≥0,b ≥0); 二次根式的除法:a b=a b (a ≥0,b >0). 二次根式的运算结果一定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1)(2010·无锡)使3x -1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x>13B .x>-13C .x ≥13D .x ≥-13(2)(2010·广州)若a<1,化简(a -1)2-1=( )A .a -2B .2-aC .aD .-a(3)(2010·嘉兴)设a>0,b>0,则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ab =a·b B.a +b =a + bC .(a)2=a D.a b =a b(4)(2009·山西)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a 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2aB.3a 2C.a 3D.a 4(1)(2010·眉山)计算(-3)2的结果是( )A .3B .-3C .±3D .9(2)(2010·山西)估算31-2的值( )A.在1和2之间B.在2和3之间C.在3和4之间D.在4和5之间(3)(2010·常州)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2+3= 5B.2·3= 6C.6÷2= 3 D.(-2)2=2(4)(2010·江西)化简3-3(1-3)的结果是() A.3 B.-3 C. 3 D.- 31.(2010·德化)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20=210B.2·3= 6C.4-2=2D.(-3)2=-32.(2010·芜湖)要使式子a+2a有意义,a的取值范围是()A.a≠0B.a>-2且a≠0 C.a>-2或a≠0D.a≥-2且a≠03.(2010·绵阳)要使3-x+12x-1有意义,则x应满足()A.12≤x≤3B.x≤3且x≠12C.12<x<3 D.12<x≤34.(2010·济南)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A.6÷3=2B.22+33=5 5C.a6÷a3=a2D.(a3)2=a5 5.(2010·中山)下列式子运算正确的是() A.3-2=1 B.8=4 2C.13=3 D.12+3+12-3=46.(2010·绵阳)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m2·m3=m6B.1613=16·13=43 3C.323+33=2+3=5D.(a-1)11-a=-(1-a)2·11-a=-1-a(a<1)7.(2011中考预测题)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2x2B.b2+1C.1x D.4a8.(2011中考预测题)若x=a-b,y=a+b,则xy的值为() A.2 a B.2 b C.a+b D.a-b9.(2011中考预测题)若(a-3)2=3-a,则a与3的大小关系是()A.a<3 B.a≤3 C.a>3 D.a≥310.(2009中考变式题)计算27-1318-12的结果是( ) A .1 B .-1 C.3-2 D.2- 311.(2009中考变式题)下列各数中,与2+3的积为有理数的是( ) A .2+ 3 B .2- 3 C .-2+ 3 D. 3(2009中考变式题)已知a>0,那么|a 2-2a|可化简为( )A .-aB .aC .-3aD .3a。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练习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练习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练习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专题练一.选择题(共7小题)1.化简 $\sqrt{12}$,得到的结果是()。

A。

$2\sqrt{3}$ B。

$3\sqrt{2}$ C。

$4\sqrt{3}$ D。

$6\sqrt{2}$2.计算 $\sqrt{75}\div\sqrt{3}$,得到的结果是()。

A。

$5\sqrt{3}$ B。

$3\sqrt{5}$ C。

$5\sqrt{6}$ D。

$3\sqrt{25}$3.矩形的面积为18,一边长为6,则周长为()。

A。

12 B。

18 C。

24 D。

364.化简 $\frac{\sqrt{27}}{\sqrt{3}}$,得到的结果为()。

A。

$\sqrt{3}$ B。

$3$ C。

$9\sqrt{3}$ D。

$27$5.计算并化简 $\sqrt{48}\div\sqrt{12}$,得到的结果为()。

A。

$2$ B。

$2\sqrt{2}$ C。

$3$ D。

$3\sqrt{2}$6.$(\sqrt{2}+\sqrt{3})^2$的值为()。

A。

$5+2\sqrt{6}$ B。

$5+2\sqrt{3}$ C。

$5+6\sqrt{2}$ D。

$5+2\sqrt{2}$7.计算$\sqrt{2}-\sqrt{8}+\sqrt{18}$,得到的结果是()。

A。

$-\sqrt{2}$ B。

$-\sqrt{2}+\sqrt{6}$ C。

$-\sqrt{2}+2\sqrt{3}$ D。

$-\sqrt{2}+3\sqrt{2}$二.填空题(共7小题)8.计算:$\sqrt{75}$ =$\underline{\hspace{2cm}}\sqrt{\underline{\hspace{2cm}}}$9.计算:$\sqrt{27}\times\sqrt{12}$ =$\underline{\hspace{2cm}}\sqrt{\underline{\hspace{2cm}}}$10.化简:$\sqrt{48}$ =$\underline{\hspace{2cm}}\sqrt{\underline{\hspace{2cm}}}$11.计算 $\frac{\sqrt{3}}{2}\times\frac{2}{\sqrt{3}}$ = $\underline{\hspace{2cm}}$,$\frac{\sqrt{3}}{2}\div\frac{3}{\sqrt{2}}$ =$\underline{\hspace{2cm}}$1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sqrt{5}+\sqrt{3})(\sqrt{5}-\sqrt{3})$ = $\underline{\hspace{2cm}}$13.计算:$\sqrt{2}+\sqrt{8}-\sqrt{18}$ =$\underline{\hspace{2cm}}$14.计算:$\frac{\sqrt{2}\times\sqrt{3}}{\sqrt{6}}$ = $\underline{\hspace{2cm}}$三.解答题(共6小题)16.化简:$\frac{1}{\sqrt{3}}+\frac{\sqrt{3}}{3}$ =$\underline{\hspace{2cm}}$17.计算:(1)$(\sqrt{2}+\sqrt{3})^2$ =$\underline{\hspace{2cm}}$;(2)$\sqrt{3+\sqrt{2}}$ =$\underline{\hspace{2cm}}$18.已知:$\sqrt{x}+\sqrt{y}=3$,$\sqrt{x}-\sqrt{y}=1$,求$x$和$y$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根式的乘法与除法 (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a b a +=+2)(
B .ab b a =+
C .b a b a +=+22
D .a a a =⋅1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a b a b a -=-+2))(2(
B .1239)33(2=+=+
C .32)23(6+=+÷
D .641426412)232(2-=+-=- 3.)32)(23(+-等于( ).
A .7
B .223366-+-
C .1
D .22336-+
二、计算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4818)(122(+- 2 . ).32
18)(8321(-+
3..6)1242764810(÷+- 4..)18212(2-
5.⋅+⋅-221221 6.⋅--+⨯2
818)212(2 7..)21()21(20092008-+ 8..)()(22b a b a --+
三、解答题
1.已知,23,23-=+=y x 求(1)x 2-xy +y 2;(2)x 3y +xy 3的值.
2.已知25-=x ,求4)25()549(2++-+x x 的值.
3.如图1,在△ABC 中,∠C =90°,∠A =30°,∠B 的平分线BD 的长为4cm ,求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及面积.
图1
问题探究:
在劳技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在一张长为17cm ,宽为16cm 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腰长为10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长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两个顶点在长方形的边上).请你帮助同学们计算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参考答案
3.2cm 36,cm 34,cm 6,cm 32====∆ABC S AB AC BC
问题探究:分三种情况计算:
图1 图2 图3
(1)当AE =AF =10cm 时(如图1),S △AEF =50(cm 2)
(2)当AE =EF =10cm 时(如图2),BF =8(cm),)cm (40212==⋅∆BF AE S AEF (3)当AE =EF =10cm 时(如图3),⋅==∆)cm (515),cm (512AEF S 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