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杭州市下城区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2017-2018杭州下城区七年级下【有答案】

2017-2018学年杭州市下城区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 分)2018“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活动杭州专场晚会上,来自杭州各区、县的不同剧种同台展演,演员们“唱、念、做、打”配合mò qì__________ , 展现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zhuó yuè__________技艺。
现场观众时而屏[A. píng B.bǐng]息凝神、时而忍俊不禁……这是一场网络时代鲜[A. xiǎn B. xiān]有的传统戏剧艺术大餐。
2.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此句选文出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博士”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不能译为“博学之士”)B.尔辈不能究物理(此句选文出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为清代文学家纪昀,即纪晓岚;“物理”指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已成为一门学科)C“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诗句描写的主人公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木兰;句中两个“市”字,前为动词“买”,后为名词“集市、市场”)D.“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 ;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句中加点的两个“之”字)3.一个句子往往由多个短语组合而成。
请从下面句子中各找出一个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3 分)古诗文中作者常常借景物描写寄寓情思、抒发感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并列短语:__________偏正短语:__________动宾短语:__________4.古诗文内容填空。
(8分)(1)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八下·黄梅月考)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雄踞(jù)翩跹(qiān)卓著(zhuó)矫揉造作(jiǎo)B . 逮(dăi)捕叱咤(zhà)寒噤(jìn)言简意赅(gāi)C . 忸怩(niǔ)涟漪(yī)精髓(suǐ)戛(gá)然而止D . 古刹(chà)牌坊(fāng)恣睢(suī)并行不悖(bèi)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 (2分)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 . 寻十余里,无迹。
(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 . 众服为确论。
(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 .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的上游。
)D . 竟不可得。
(居然没有找到。
)4. (2分)(2016·天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这几句表现了作者由积极乐观、胸怀旷达,到抑郁惆怅的心理变化过程。
B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这两句写故乡之水对“我”依依不舍,万里相送,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王维作品“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D . 小时候/乡愁是一杖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这几句写作者少小离家,思念母亲,小小的邮票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
2017-2018学年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2017-2018学年杭州市西湖区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1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4分)高崖山涧.( )间,散落着几处茅屋篱院,云雾缭绕中仿苦人间仙境。
伴着溅溅.( )水声,潇潇竹韵,三两知已bù qīér zhì( ),品清茶,谈古令,观游鱼戏石。
看fēng w éi diézhèn(),乐亦无穷也。
栖居于此,远离尘器,让心与这山水相融,便知一生最爱是自然了。
2根据要求完成古诗文名句默写和相关任务。
(10分)(1)__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3)凭-颗善感的心,闻声看景便可引动诗情。
赵师秀在江南细雨绵绵的夏夜,听蛙声阵阵,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虽是寻常村落,却具别样情致。
龚自珍在辞官离京回杭途中,看落花片片,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虽是平凡景物,却显爱国真情。
(4)请从杜甫《望岳》、陆游《游山西村》、王安石《登飞来峰》或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任选一哲理性诗句(须连续的两句)默写下来,并写出其蕴含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39分)3.根据表格中的别名和书评,填写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七下语文书中阅读书目)。
(2分)4.《骆驼祥子》研读。
(16 分)研读小说,可以通过环境描写的比较、主要人物言行的变化读出自已的理解和感悟。
(杭州)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30分)1.【C】2.【C】3.【A】4.【A】(每题3分)5.(1)独怆然而涕下(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分)6.(1)《资治通鉴》;《一棵小桃树》;奥地利(3分)(2) 选【B】。
(1分)理由:潜水艇船长尼摩从太平洋出发,经过航行,最终进入大西洋,看到诸多罕见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应指出具体的冒险历程),并带领我们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科幻小说,它融合了人文、地貌、天文等全方面知识。
(3分)7.(1)好好侍奉父母(晚辈侍奉长辈)(2分)(2)示例1:王明,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
(3分)示例2:王明,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
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
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3分)二(30分)8.轻视——惊喜——欣赏——期待(4分)9.(1)“外来户”本意是指从外地搬来的人家,在文中则是指木槿花是偶然生长起来的,而不是我们精心种植的。
(2分)(2)因木槿在重压之下仍顽强挣扎,不畏艰难,开出细弱娇嫩之花而感动、赞叹。
(2分)10.不认同。
美人蕉“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让作者认识到生命的顽强,作者以美人蕉来正面衬托木槿花顽强的生命力。
(3分)11.相同之处:托物言志。
不同之处:《好一朵木槿花》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紫藤萝瀑布》用了插叙的手法。
(4分)12.父亲喊家里孩子的名字张冠李戴;父亲找收音机;生日那天父亲看我表妹为他点的歌。
(3分)13.(1)“嘿嘿”表现了父亲当时衣服错穿后自我解嘲的心理。
(2分);(2)“固执”的意思是古板执着,不肯变通,这里是贬义词褒用,体现了表妹对父亲的一份心意和祝福,希望父亲能够一生平安(2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联考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七年级语文(☆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分)《约客》(2)山重水复疑无路,。
(1分)《游山西村》(3) ,夜泊秦淮近酒家。
(1分)《泊秦淮》(4) 描写边塞夜景,军营中苦寒生活,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2分)《木兰诗》(5)请把《望岳》默写完整。
(4分)?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决眦入归鸟。
,一览众山小。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他们yàng yàng bú lè()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2)而闻先生大无畏地站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āng kǎi lín lí()。
(3)他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
(4)一切都是shùn xī(),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耿耿于怀。
D.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义愤填膺。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前后矛盾,去掉“能否”)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5.(4分)下面是某同学为毕业晚会准备的开场白,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7-2018学年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蛰伏(zhé)镂空(lòu)池沼(zǎo)妇孺皆知(rú)B。
堕落(duò)锃亮(zèng)禁锢(gù)鞠躬尽瘁(chuì)C。
酒肆(sì)失怙(hù)抽噎(yè)蹑手蹑脚(niè)D。
发窘(jiǒng)簪子(zān)犒劳(kào)轻举妄动(wà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纶巾粲然隐匿相题并论B。
言讫犀利荒诞瞠目结舌C。
暝目皎洁衍生正襟危坐D。
恍惚窥伺风糜鹤立鸡群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这则广告把没有橘子汁的早餐比作没有阳光的日子,新颖独特,别具匠心。
B。
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
班主任今天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裤,在教室里招摇过市,非常漂亮。
D。
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4.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承恪守准则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传承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处世。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4)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⑴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 ⑵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⑶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A.点染B. 描绘C. 传达2.读下面两句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下断言,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biàn( )诉的动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5班小明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D.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4.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①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其他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②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情结。
③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④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家庭、集体、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做些有意义的事,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密学校 班级姓名 考生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1.将下列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
(3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请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4分)⑴“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⑵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 ),没有矛盾。
⑶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 )更虔诚的目光。
⑷鲁迅先生有点踌躇.( )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马革裹尸 食不裹腹 司空见惯 锲而不舍 B .妇孺皆知 义愤填膺 慷慨淋漓 心无旁鹜 C .娇揉造作 中流砥柱 疑窦释然 意气用事 D .黯然失色 咄咄逼人 踉踉跄跄 铤而走险4.下面的句子里没有语病的是哪句( )(3分) A .用“光尺”测量几十公里长的距离,误差比人的头发还细几倍。
B .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C .故宫博物院新近展出了一批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D .张教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 .萤火虫就像很烫很烫的小火星。
B .人们常常看到他俩在阳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说说笑笑。
C .他注视着他那一片漆黑的世界,就像深不见底的黑洞。
D .虽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儿。
6. 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对他不负责任的态度,单位领导决定铺张扬厉,在会上公开批评。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7.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入所缺的括号中,使句意连贯、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并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杭州市下城区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21分)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 分)2018“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展演活动杭州专场晚会上,来自杭州各区、县的不同剧种同台展演,演员们“唱、念、做、打”配合mò qì__________ , 展现出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zhuó yuè__________技艺。
现场观众时而屏[A. píng B.bǐng]息凝神、时而忍俊不禁……这是一场网络时代鲜[A. xiǎn B. xiān]有的传统戏剧艺术大餐。
2.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此句选文出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博士”指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不能译为“博学之士”)B.尔辈不能究物理(此句选文出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为清代文学家纪昀,即纪晓岚;“物理”指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物理”已成为一门学科)C“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诗句描写的主人公是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木兰;句中两个“市”字,前为动词“买”,后为名词“集市、市场”)D.“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之”有时充当代词;有时相当于助词“的" ;有时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句中加点的两个“之”字)3.一个句子往往由多个短语组合而成。
请从下面句子中各找出一个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3 分)古诗文中作者常常借景物描写寄寓情思、抒发感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并列短语:__________偏正短语:__________动宾短语:__________4.古诗文内容填空。
(8分)(1)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3)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4)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和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能表达此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刘禹锡《陋室铭》- -文.除了正面描写“陋室”外,还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古代名贤的居室相类比,突出陋室主人之“德馨”。
5.下面是同学作文中的一段话,在表达上有不顺畅和不简明的地方,请加以整体修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作品阅读(34分)(一) 名著阅读(20分)6.在《海底两万里)第四章中“我”和尼德▪兰(内德▪兰德)围绕“那怪物是不是巨型独角鲸”展开了辩论,阅读F 面两段话回答问题。
(4 分)[A]"一般人可以去相信有奇异的非星穿过宇宙,有古老的怪物居住在地球的内部,可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就不会接受这类荒诞不经的说法。
……无论这些鯨类动物具有多强的攻击力,无论它们是用尾巴还是用牙齿,它们都绝对不可能毁环轮船的钢板的。
”[B]“章鱼是一种软体动物,从这个名称看,它的肌肉就不坚硬。
它不属于脊椎动物,就算它有五百尺长,它也无法对“斯科蒂亚’号或“亚伯拉罕▪林肯’号这类船只造成危害的。
因此,把这么大的事归之于斯堪的纳维亚海怪或其他类似的怪物干的,那纯粹是天方夜谭。
”(1)[A]EB]两段话分别出自谁之口? [A]:_________ [B]_________(2分)(2)在“我”眼里,尼德▪兰(内德▪兰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根据全书内容概括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骆驼祥子》(节选)老舍①入了秋,祥子的病已不允许他再拉车,祥子的信用已丧失得赁不出车来。
他作了小店的照顾主儿。
夜间,有两个铜板,便可以在店中躺下。
白天,他去作些只能使他喝碗粥的劳作。
他不能在街上去乞讨,那么大的个子,没有人肯对他发善心。
他不会在身上作些彩,去到庙会上乞钱,因为没受过传授,不晓得怎么把他身上的疮化装成动人的不幸。
作贼,他也没那套本事,贼人也有团体与门路啊。
只有他自己会给自己挣饭吃,没有任何别的依赖与援助。
他为自己努力,也为自己完成了死亡。
他等着吸那最后的一口气,他是个还有口气的死鬼,个人主义是他的灵魂。
这个灵魂将随着他的身体一齐烂化在泥土中。
②北平自从被封为故都,它的排场,手艺,吃食,言语,巡警……已慢慢的向四外流动,去找那与天子有同样威严的人和财力的地方去助威。
那洋化的青岛也有了北平的涮羊肉;那热闹的天津在半夜里也可以听到低悲的“硬面——饽饽”;在上海,在汉口,在南京,也都有了说京话的巡警与差役,吃着芝麻酱烧饼;香片茶会由南而北,在北平经过双熏再往南方去;连抬杠的杠夫也有时坐上火车到天津或南京去抬那高官贵人的棺材。
③北平本身可是渐渐的失去原有的排场,点心铺中过了九月九还可以买到花糕,卖元宵的也许在秋天就下了市,那二三百年的老铺户也忽然想起作周年纪念,借此好散出大减价的传单……经济的压迫使排场去另找去路,体面当不了饭吃。
④不过,红白事情在大体上还保存着旧有的仪式与气派,婚丧嫁娶仿佛到底值得注意,而多少要些排场。
婚丧事的执事,响器,喜轿与官罩,到底还不是任何都市所能赶上的。
出殡用的松鹤松狮,纸扎的人物轿马,娶亲用的全份执事,与二十四个响器,依旧在街市上显出官派大样,使人想到那太平年代的繁华与气度。
⑤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
有结婚的,他替人家打着旗伞;有出殡的,他替人家举着花圈挽联;他不喜,也不哭,他只为那十几个铜子,陪着人家游街。
穿上杠房或喜轿铺所预备的绿衣或蓝袍,戴上那不合适的黑帽,他暂时能把一身的破布遮住,稍微体面一些。
遇上那大户人家办事,教一干人等都剃头穿靴子,他便有了机会使头上脚下都干净利落一回。
脏病使他迈不开步,正好举着面旗,或两条挽联,在马路边上缓缓的蹭。
⑥可是,连作这点事,他也不算个好手。
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既没从洋车上成家立业,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那么回事”。
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
和个老人,小孩,甚于至妇女,他也会去争竞。
他不肯吃一点亏。
⑦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
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已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
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左右的队列整齐不整齐,他走他的,低着头象作着个梦,又象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
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
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⑧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7.选文是(骆驼祥子)-书的最后几个段落。
第⑥节作者写到“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根据你对全书的阅读,你认为什么时候算是祥子的“黄金时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说结尾本来交代好祥子的结局就可以了,②③④节为什么要写北平渐渐失去的“排场"?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某同学对第①节所做的批注(内容见上文图示),请你给第⑦节也写一条批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945年《骆驼祥子》在美国被译成英文并成为畅销书,译者将祥子悲剧的下场改为大团圆,祥子与小福子都没有死,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抢出来了,“夏夜的清凉,他一面跑着,-面觉到怀抱里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偎近他。
她还活着,他也活着。
他们现在自由了"。
两种结局.你更喜欢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送春(14分)宗璞①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属二月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