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3.1.2《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六年级下册: 苔藓和蕨类植物 课件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有根、茎、叶的分化 根、茎、叶里有了输导组织 孢子繁育 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意义
食用:蕨菜
卷柏
药用 :消炎止血
贯众
药用:清热解毒、止血驱虫。
绿肥和饲料:满江红(绿萍)
两亿多年前,蕨 类植物的遗体埋藏在 地下,经过漫长的年 代,形成了煤炭。
充满孢子
无叶脉 叶
茎 假根
无输导组织 有固着作用,无吸取作用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植物体矮小 具有假根、茎、叶 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孢子繁育
2 蕨类植物
肾蕨
铁线蕨
卷柏
贯众
肾蕨结构示意图
孢子囊
叶 叶大,呈羽状,地上部分
地下茎,长有不定根,有了输导组织
茎
根
不定根
蕨类植物---孢子繁育
本课小结
苔藓植物
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
假根:具有固定作用,无吸取能力 形态:
茎、叶:无输导组织
生活环境:必须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意义
自然界的拓荒者 空气污染程度的指导植物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代表植物:肾蕨、铁线蕨、江南星蕨、满江红等
蕨类植物
根 形态结构 茎
叶有输导组织Fra bibliotek生殖:叶背面具有孢子囊,内含孢子,受
精作用离不开水
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意义
食用、药用、观赏、饲料、绿肥 2亿年前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埋藏在地下, 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煤
随堂反馈
➢ 肾蕨的地上部分是( D )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
D.叶片和叶柄
➢ 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 C )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3.1.2《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共49张PPT)

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类举 生活环 形态结构
例
境
生殖方 在生物圈的作用
式
与人类关系
衣藻 水绵
大多 水中
葫芦藓 地陆地
无根茎叶 分化
有茎叶 有假根
有根茎叶 输导组织
孢子 孢子 孢子
1释放氧2食用 3药用4鱼饵
检测空气污染 指示植物,具有 保持水土的作用
1酿酒和食用. 2药用.3观赏 4.绿肥饲料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叶(无叶脉) 茎(无导管) 假根
只能起固着作用 无法吸收水、无机盐
地
9/30/2019
钱
9/30/2019
葫 芦 藓
短 月 藓
9/30/2019
小结: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植株矮小,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和 叶中没有叶脉(没有输导组织),
铁 线
蕨
卷
贯
柏
众
9/30/2019
卷 柏 ( 药 用 )
9/30/2019
9/30/2019
肾 蕨
9/30/2019
桫 椤
9/30/2019
狗脊
9/30/2019
铁线蕨
9/30/2019
贯众
卷柏
9/30/2019
卷柏铺的地毯
观察思考:蕨类植物有什么 特征?怎样繁殖?
9/30/2019
D ( )A海带 9/30/2019 B葫芦藓 C水绵 D铁线
• 5、肾蕨的地上部分是( D )
A、整个植物体 B、根、茎、叶
C、茎和叶
D、叶片和叶柄
• 6、形成地层中的煤的植物是(B )
A、远古时期的苔藓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知识点一藻类1.春天来了,清澈的湖水泛起绿色。
水变绿的原因是()A.水中细菌增多B.水中氧气增多C.水中盐增多D.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2.下列关于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藻类可作为鱼类的饵料B.有些藻类可供食用C.有些藻类可供药用D.不能提供氧气知识点二苔藓植物3.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肾蕨B.墙藓C.玉米D.卷柏4.“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所谓的“苔花”其实是右图所示苔藓植物的结构a,a里面含有大量的()A.花粉B.孢子C.种子D.卵细胞知识点三蕨类植物5.下列不属于蕨类植物的是()A.贯众B.卷柏C.满江红D.水绵6.蕨类植物的植株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的主要原因是()A.对有害气体反应不敏感B.蕨类植物依靠孢子繁殖C.大多生活在潮湿环境中D.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7.下列蕨类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匹配,错误的是()A.卷柏——药用B.贯众——观赏C.蕨——食用D.满江红——作为饲料能力提升8.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B.一般都很矮小C.“茎”中有导管,“叶”中有叶脉D.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9.下列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结构复杂B.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C.用种子繁殖后代D.贯众、卷柏、满江红都是蕨类植物1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海带葫芦藓肾蕨(1)海带生活在中,它属于。
(2)一般在的环境中能看到葫芦藓。
(3)①中有,其成熟后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②是;③是;④是。
(4)有的科学家将上述三类生物归纳到同一个生物类群,依据是它们都靠繁殖后代。
思维拓展11.小明学习了藻类的相关知识后,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水绵是藻类,必须生活在水中吗?请针对他提出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进行探究。
(1)你作出的假设是。
苔藓蕨类植物教案

苔藓蕨类植物教案教案标题:苔藓蕨类植物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周期;2. 掌握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分类和常见代表种;3. 理解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4. 培养学生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过苔藓和蕨类植物;2. 提出问题:你知道苔藓和蕨类植物有什么特点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苔藓植物的特点: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2. 介绍蕨类植物的特点:具有根、茎和叶,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3. 分别列举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代表种,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分布情况;4. 解释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三、实践活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样本或图片,让他们观察和比较;2. 引导学生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如叶片形状、根的附着方式等;3. 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总结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 鼓励学生亲自触摸苔藓和蕨类植物,感受它们的特殊质地和湿润度。
四、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制作海报或展板,展示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特点和重要性;2.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了解苔藓和蕨类植物在当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情况;3.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苔藓或蕨类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编写简单的实验报告;4. 鼓励学生参观植物园或自然保护区,亲身体验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长环境。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总结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和重要性;2. 与学生一起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他们对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认识程度。
教案扩展:1. 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深入探讨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繁殖方式和适应能力;2.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观察苔藓和蕨类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变化;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或学校的植物保护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苔藓和蕨类植物》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六年级生物下册鲁科版五四学制】

三、蕨类植物
孢子囊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 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环境 通常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潮湿的环境。 形态结构 茎多生长在地下,叶常呈羽状,与苔藓植物比,蕨类植物高大得多,有根
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应用 可食用、可供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等等。
三、蕨类植物
为什么说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适应陆地环境 的能力更强?
蕨类植物的植物体不仅有茎、叶的分化,而且有真正 的根和输导组织,吸收和运输水分的能力较强。
三、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呢?
三、蕨类植物
盐渍的蕨菜
食用
蕨、菜蕨、水蕨及紫萁等都 可食用。许多种蕨的根状茎中富 含淀粉,称蕨粉或山粉,不但可 食,还可作酿酒的原料。蕨的幼 叶有特殊的清香美味。
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
形态特征:多细胞,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作用
释放氧气 食用 药用 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观赏
六、课堂小结
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种类
生活环境
大多生活在水中, 藻类植物 少数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
苔藓植物
大多生活在潮湿的 陆地上
蕨类植物
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上
形态、结构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 类的关系
指示植物
二、苔藓植物
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 形成泥炭。泥炭是重要的燃料资源。
三、蕨类植物
你见过这些植物吗?
三、蕨类植物
观察蕨类植物,它与苔藓植物相比,有什么异同点呢?
三、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有茎和叶的分化,无根,有假根,无输 导组织
3.1.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章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资料分析,获得观察、分析比较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和成果展示,获得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2.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2.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三、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器材,海带、蕨类、苔藓植物实物,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1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观察实物是很感兴趣的,通过观察容易达成概述生活环境、结构特征的知识目标。
本节课是按照植物类群的顺序来进行的。
苔藓植物材料不好获得。
如果实物材料足够丰富,将三种植物类群的结构特征进行同时学习对比,对于程度比较好的班级,会更有挑战的动力。
2。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

1.生活情境的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它们的生长环境。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问题导向与小组合作: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分类及生态习性。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这种问题导向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植物的生长环境。
3.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分类依据,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分类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哪些?”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点、分类及生态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2.学生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新邱区中心小学六年级生物下册 3.1.2《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 鲁科版五四制

交流: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奥利给~
a.学习课件
a.山东省莱城区六年级生物上册 2.1.3 观察动物细胞课件 鲁科版
a.生物课堂欢迎你
a.请你当侦探
a.拓展延伸
a.沙漠地带植物稀少 热带雨林植物繁多
a.水还能影响植物a.的分布
a.需水量 (米3/公顷)
a.技能训练 a.1200 a.1100 a.1000
a.900
a.876
a.956
a.1192
a.800
a.下表是对某地小麦
a.700 a.635
a.600
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 a.500
测量数据。
a.找一找:
1. 从植物身上找水
a.瓜 果
90﹪
a.嫩 叶
80﹪
a.树 干
50﹪
a.晒干的种 子a.10%—14%
a.结论:水是植物体的重要a.组( 成 )成
分
a.说一说:
a.水 a.使植株硬挺,保持(a.直立 )的姿态
a.舒展的叶片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a.想一想:
a.水 a.无机盐
a.农民伯伯为什么要在雨 后土壤湿润时给植物施肥?
a.考考你的眼力
a.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a.1a.细胞质a.1 b.a2.细胞核b.2 c.3a.细胞膜c.3 d.a4.细胞壁
a.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液泡
动物细胞 a_._×_
√ a_._√_
√ a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课题:3.6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校园内的植被状况;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2、过程和方法
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学习重点: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
如何从我做起,绿化祖国。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1、什么叫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3、我国在保护植被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应该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二、课堂导学:
1.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学习了解了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大家思考一下,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什么重要作用?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过去曾经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但现在却是一片荒山秃岭,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植被与黄土高原的形成有没有关系?我国的植被面临哪些问题?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为保护植被做些什么?
2.出示目标:
1)掌握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
2)理解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3)掌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1.什么叫植被?
2.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任务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学习任务三: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1.我国在保护植被方面的措施?
2.我国的植树节是哪天?
3.设计一个校园绿化方案。
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
一、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五、达标检测:
1、导学方案P123.基础反思第3、5题
2、我国的植树节是哪一天 ( )
•••• A.8月12日 B.3月12日 C.7月12 日 D.3月11日
3、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无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粪尿中
B.直接将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给植物施无机盐的栽培方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将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按比例配制好的营养液
4、将饱满、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播种。
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
这两组种子的萌发情况最可能是()。
A.甲组先萌发
B.乙组先萌发
C.两组几乎同时萌发
D.两组都不萌发
5、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
D.冬季叶片凋落
6、退耕还林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旅游事业
B.发展畜牧业生产
C.改善生态环境
D.增加木材产量
7、下列植被类型中,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热带雨林
8、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9、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国颁布的《》和《》对森林和草原进行依法治理和科学管理。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