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

合集下载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1、先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个关系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和利润表之间,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利润表是期间数,口径不同,所以勾稽关系也主要在所有者权益部分,毕竟利润表赚得的就是所有者的收益.当然事事无绝对,不能说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减期初一定等于当期净利润,因为可能还有分红这个减项,所以要看勾稽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所有者权变动表,这个表是时点数结合期间发生额,最清楚,但因为与经营关系不密切,编的人不多,看得人更少;2、还有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的核心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表和利润表,一般来说,不看具体账,光靠前两个表,也可以把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字编出来,业务复杂的误差率要高一点,业务简单的,误差率就小,叔做过几家中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只看两张表,编的数字一分不差.不过以上误差率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数字是现金流量表的核心,只要这个数字不出大差错,现金流量表就不能说编的不对.说起勾稽关系,我想先提出另外一个词——“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因为有这个恒等式,所以一项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负债的增加或者另一项资产的减少,一项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增加或者一项负债的减少,一项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者一项负债的增加,数字就是这样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一张表到另一张表流转.这是了解什么是勾稽关系的一个起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就是一体的,虽然你看到的资产负债表都是时点数—-年初数、期末数,而利润表是本期发生数,但是当你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中间加上本期增减数之后,你就发现可以把利润表整个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

利润表最终的结果“净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减中的一个因子.资产负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利润表上的收入不一定代表资产负债表上收到了货币资金(也就意味着不代表现金流量表上有现金流入),也可能是赊销带来的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增加,支出亦然。

东奥 会计基本准则及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东奥 会计基本准则及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东奥会计基本准则及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东奥会计基本准则是会计行业的重要规范,它规定了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

三张基本财务报表通常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报表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列出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一个静态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它列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税金的情况。

利润表的编制基础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这是一个动态的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量情况的财务报表,它列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净现金流量。

三张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期末数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期末累计数相等,因为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利润;
2.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期末数与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相等,因为货币资金是企业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3. 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与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等,因为营业收入的实现通常会伴随着现金的流入;
4. 利润表中的营业成本与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相等,因为营业成本的支出通常会伴随着现金的流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会计师。

会计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勾稽关系

会计之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勾稽关系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
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
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
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
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会计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都有什么

会计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都有什么

会计四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都有什么?要搞清报表勾稽关系先要了解四个主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先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这个关系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和利润表之间,因为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利润表是期间数,口径不同,所以勾稽关系也主要在所有者权益部分,毕竟利润表赚得的就是所有者的收益。

当然事事无绝对,不能说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末减期初一定等于当期净利润,因为可能还有分红这个减项,所以要看勾稽关系,最关键的还是所有者权变动表,这个表是时点数结合期间发生额,最清楚,但因为与经营关系不密切,编的人不多,看得人更少;2、还有就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的核心在现金流量表,可以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资产表和利润表,一般来说,不看具体账,光靠前两个表,也可以把现金流量表的主要数字编出来,业务复杂的误差率要高一点,业务简单的,误差率就小,叔做过几家中型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只看两张表,编的数字一分不差。

不过以上误差率指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数字是现金流量表的核心,只要这个数字不出大差错,现金流量表就不能说编的不对。

说起勾稽关系,我想先提出另外一个词——“复式记账”,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因为有这个恒等式,所以一项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负债的增加或者另一项资产的减少,一项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增加或者一项负债的减少,一项成本的增加意味着一项资产的减少或者一项负债的增加,数字就是这样从一端到另一端、从一张表到另一张表流转。

这是了解什么是勾稽关系的一个起点。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本就是一体的,虽然你看到的资产负债表都是时点数——年初数、期末数,而利润表是本期发生数,但是当你在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中间加上本期增减数之后,你就发现可以把利润表整个装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下。

利润表最终的结果“净利润”就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减中的一个因子。

三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二、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一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X(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增加额)X(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资产负债表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勾稽关系

资产:1. 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3. 应收票据=应收票据4.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借)+预收账款(借)-应计提“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5.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6. 存货=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货销商品等”7. 存货=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跌价准备8.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核算的企业,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9.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除摊销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其他待摊费用]10. 其他流动资产=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资产项目外的其他流动资产11.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投权性质投资账面全额]12. 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小企业不准备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各种债权性质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债权投资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应在流动资产类下“1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项目单独反映.]13. 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原价也包括在内]14. 累计折旧=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15. 工程物资=工程物资16. 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以“-”号填列]17.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18. 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19. 其他长期资产=“小企业除以上资产以外的其他长期资产”负债:1. 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借)+预付账款(借)2.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3. 应付票据=应付票据4.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预付账款(贷)5. 应付工资=应付工资(贷)[“应付工资”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6. 应付福利费=应付福利费7. 应付利润=应付利润8. 应交税金=应交税金(贷)[“应交税金”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9. 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交款(贷)[“其他应交款”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10.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11. 预提费用=预提费用(贷)[“预提费用”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12. 其他流动负债=“小企业除以上流动负债以外的其他流动负债”13.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14. 长期应付款=长期应付款15. 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预收账款(贷)16. 其他长期负债=反映小企业除以上长期负债项目以外的其他长期负债,包括小企业接受捐赠记入“待转资产价值”科目尚未转入资本公积的余额。

三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三者之间的钩稽关系有:(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二、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一般企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包括的内容大多与“货币资金”口径一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浅析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浅析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

浅析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是什么?勾稽关系是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术语,它是指某个会计报表和另一个会计报表之间以及会计报表项目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如果不相等或者不对应,这说明会计爆表的编制有问题。

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是什么?三个财务报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个表也是每家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了,对公司做账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三个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勾稽关系是编制会计报表时常用的术语,它是指报表间的内在逻辑对应关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

在会计报表基本勾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

但是从调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二、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间勾稽关系。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投资收益”的合理性。

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异常情况。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

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撑。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

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上年数”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三、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期末与期初差额,与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勾稽关系是否合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
会小企01表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本表中各项目之间的勾稽关系为:
行11=行1+行2+行3+行4+行5+行6+行7+行8+行9+行10;
行22=行12+行13+行16+行17+行18+行19+行20+行21;
行16=行14-行15;
行23=行11+行22;
行33=行24+行25+行26+行27+行28+行29+行30+行31+行32;
行37=行34+行35+行36;
行38=行33+行37;
行43=行39+行40+行41+行42;
行23=行44。

仁和小贴士: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