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火电厂环评报告书

中电投分宜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分宜发电厂环评单位: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二〇一五年四月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项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概况 (2)1.3 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分析 (6)2 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区域环境状况 (7)2.1 环境质量现状 (7)2.2 评价范围 (7)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9)3.1 工程污染物排放概况 (9)3.2 环境敏感点和保护目标 (11)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11)3.4 污染物防治对策及工程环境可行性分析 (12)3.5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 (15)3.6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15)3.7 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5)4 公众参与 (15)5 结论 (16)6 联系方式 (16)6.1 建设单位 (16)6.2环评单位 (17)I1建设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中电投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分宜发电厂(以下简称分宜电厂)原厂址位于江西省分宜县塘边村,现有装机容量为540MW(210MW+330MW)。
由全省电力平衡结果可知,考虑在建电源投产容量、国家发改委核准电源项目、统调小火电机组关停及国网规划的省外送电规模后,“十二五”中后期及“十三五”初期属于江西电源集中建设过渡阶段,全网用电较为紧张,其中2015年电力缺口达到5249MW,至2016年电力缺额为3858MW。
本工程异地扩建2×660MW机组可加强电网支撑、提高江西电网特别是赣西供电区的供电可靠性及安全稳定水平,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和经济运行水平,符合江西省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规划。
凤阳县如何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凤阳县年产x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承诺书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凤阳县年产xxx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
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xxx集团(盖章)xxx年xx月xx日项目概要凤阳县,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长三角城市群。
东与明光市、南与定远县毗连,西部、西北部与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接壤,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县域面积1949.5平方千米。
凤阳有“帝王之乡”、“花鼓之乡”、“改革之乡”、“石英之乡”、“曲艺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凤阳的地形呈南高北低,南部以侵蚀剥蚀山、丘陵为主,山丘麓部为起伏岗地,中部为稍有起伏的河流阶地和岗地,北部为坦荡的冲积平原。
凤阳县气候呈北亚热带向南温带渐变的过渡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同季,干冷同期,无霜期较长。
2018年末,凤阳县常住人口68.32万人,户籍人口78.65万人;下辖15个乡镇;2019年,凤阳县生产总值397.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4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80.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4:44.3:45.3。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3941.9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78.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49%;流动资金1163.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51%。
达产年营业收入9982.00万元,总成本费用7679.40万元,税金及附加76.21万元,利润总额2302.60万元,利税总额2696.41万元,税后净利润1726.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69.4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8.41%,投资利税率68.40%,投资回报率43.81%,全部投资回收期3.78年,提供就业职位176个。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凤阳火力发电厂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二、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环境影响: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通过采用先进的锅炉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能够降低废气排放量,并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水环境影响:项目需要大量的供水用于锅炉冷却和除尘排污。
通过采用循环水冷却系统和废水处理设备,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的高效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生物多样性影响: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项目将采取合适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措施,以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噪音和振动影响: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和振动,对周边居民和生物产生影响。
为了降低噪音和振动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将采取隔音和减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
5.废弃物影响:火力发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
为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项目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系统,包括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三、环境保护措施1.废气处理:采用高效的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水资源管理:建立循环水冷却系统和废水处理设备,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废水的高效处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3.土地复垦: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采取合适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措施,保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噪音和振动控制:采用隔音和减振措施,确保噪音和振动在可接受范围内,减少对周边居民和生物的影响。
5.废弃物管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系统,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储存、运输和处理,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四、风险评估与管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和安全隐患,比如火灾、爆炸等。
为了有效降低这些风险,项目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设备。
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风电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项目名称:神池县润宏风电二期50MW风力发电项目评价单位:中环慧博(北京)国际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九年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风电场总平面布置图1、风电机组布置针对该风电场风资源状况及交通运输条件、机组单位电量造价等,可研推荐风电机组为20台WTG2-2300型风电机和2台GW115/2000型风电机。
风电机组的布置按充分利用风电场场区的风能资源,并避开基本农田、军事禁区、村庄等敏感目标进行布置。
本工程风机分布见附图2。
表9 风机位置坐标表2、220kV升压站润宏220kV升压站占地面积9200m2,采用户外GIS,35kV采用户内配电装置,开关柜双列布置。
220kV屋外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便于出线与对侧升压站连接;主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的中部,220kV配电装置的北侧;无功补偿装置布置在站区的西侧;主变场地与配电装置区域设有环行道路,便于安装、检修和消防。
建筑工程管理 发电供热技改工程 MW机组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筑工程管理发电供热技改工程MW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发电供热技改工程(2×300MW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专业好经验整理1前言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前身为天生港发电厂,创建于1934年,是南通地区最早的电力生产企业。
1995年公司实施资产重组,由江苏省电力公司(占38.08%股份)、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占0.65%股份)、雄亚(维尔京)有限公司(占31.29%股份,外资)、南通天生港电力投资服务公司(占29.98%股份)等四方投资成立了中外合作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
公司现有6台机组(2×25MW、4×125MW),其中:#6、#7机组(2×25MW)于70年代初建设,现已改为供热机组;#8、#9机组(2×125MW)于70年代中期建设,运行至今已近三十年;#10、#11机组(2×125MW)是90年代建设的新机组。
公司现有职工1755人,总资产10.6亿元。
近四年累计创税利12亿元,为国家和地方财政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作为一个老企业,原有的2×12MW小机组因运行可靠性低,供电煤耗高,污染严重已经关停。
此外,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天生港区域集中供热的热源点,替代周围拆除的10t/h 以下13台小工业锅炉,公司对现有2×25MW机组进行了抽汽供热改造。
江苏省是我国国民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2001-2005年预计增长率可达10%左右,相应电力负荷增长预计为7.96%。
江苏电网负荷2005年将达到224100MW,需电量达1330亿kWh。
本工程的建设可缓解全省“十一五”初期缺电的严重局面,可使2006年、2007年夏季高峰全省电力缺口由4633MW、3344MW降为4033MW、2744MW。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单位于2002年12月委托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国环评证甲字第1905号)承担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发电供热技改工程(2×300MW机组)环境影响评价。
安徽凤阳曹店49.5MW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凤阳曹店49.5MW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证书编号:工咨甲20120060024二〇一一年二月批准:刘文峰审定:张勇审查:黎波张爱顺郭宝海贾春庆丁伟校审:王聪李向辉郭继红吕俊昌编写:邱珩张岳唐焕集安宗威杨敏彦陈力平目录1 综合说明 ............................................................................................................1-1 1.1 概述............................................................................................................. 1-1 1.2 风能资源..................................................................................................... 1-1 1.3 工程地质..................................................................................................... 1-2 1.4 项目任务和规模 ......................................................................................... 1-2 1.5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布置 .......................................................................... 1-2 1.6 电气部分..................................................................................................... 1-3 1.7 工程消防..................................................................................................... 1-3 1.8 土建工程..................................................................................................... 1-3 1.9 施工组织设计 ............................................................................................. 1-4 1.10 工程管理设计 ........................................................................................... 1-4 1.1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5 1.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 ........................................................................ 1-5 1.13 工程设计概算 ........................................................................................... 1-6 1.14 经济及社会效果分析................................................................................ 1-6 1.15 CDM的申请 .............................................................................................. 1-71.16 结论........................................................................................................... 1-82 风能资源 ............................................................................................................2-1 2.1 风能资源评估依据.......................................................................................2-1 2.2 测风区域概述 ..............................................................................................2-1 2.3 风电场规划 ..................................................................................................2-2 2.4 气象站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2 2.5 风电场测站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2-5 2.6 风能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 ........................................................................ 2-272.8 附图........................................................................................................... 2-273 工程地质 ............................................................................................................3-1 3.1 概况..............................................................................................................3-1 3.2 区域构造稳定性 ..........................................................................................3-2 3.3 地形地质条件 ..............................................................................................3-3 3.4 风电场场址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5 3.5 结论..............................................................................................................3-63.6 建议..............................................................................................................3-64 项目任务和规模.................................................................................................4-1 4.1 项目任务..................................................................................................... 4-14.2 项目规模..................................................................................................... 4-25 风电机组选型、布置及风电场发电量估算 ......................................................5-1 5.1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5-1 5.2 风电机组布置 ..............................................................................................5-45.3 发电量计算 ..................................................................................................5-56 电气....................................................................................................................6-1 6.1 电气一次......................................................................................................6-16.3 通信系统.................................................................................................... 6-156.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6-177 工程消防设计 ....................................................................................................7-1 7.1 工程概况..................................................................................................... 7-17.2 工程消防设计 ............................................................................................. 7-28 土建工程 ............................................................................................................8-1 8.1 风电场场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等级........................................................8-1 8.2 风电场工程地质条件...................................................................................8-1 8.3 风力发电机机组基础及箱变基础................................................................8-28.4 附图和附表 ..................................................................................................8-79 施工组织设计 ................................................................................................... 9-1 9.1 施工条件..................................................................................................... 9-1 9.2 施工总体布置 ............................................................................................. 9-2 9.3 施工交通运输 ............................................................................................. 9-4 9.4 工程征用地 ................................................................................................. 9-4 9.5 主体工程施工 ............................................................................................. 9-59.6 施工总进度 ................................................................................................. 9-910 工程管理设计................................................................................................. 10-1 10.1 工程管理机构的组成和编制 .................................................................. 10-110.2 主要管理设施 ......................................................................................... 10-111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1-1 11.1 环境保护 ................................................................................................. 11-1 11.2 水土保持设计 ......................................................................................... 11-8 11.3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11-1311.4 下阶段工作建议..................................................................................... 11-1312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12-1 12.1 设计依据、任务与目的.......................................................................... 12-1 12.2 工程安全与卫生危害因素分析 .............................................................. 12-2 12.3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 .............................................................. 12-312.4 风电场安全卫生机构设置 ...................................................................... 12-413 项目投资概算............................................................................................... 13-1 13.1 编制说明 ................................................................................................. 13-113.2 概算表..................................................................................................... 13-414 财务评价 ...................................................................................................... 14-1 14.1 概述......................................................................................................... 14-1 14.2 财务评价 ................................................................................................. 14-1 14.3 结论.......................................................................................................... 14-6 14.4 社会效果评价 .......................................................................................... 14-615.1 设计依据 ................................................................................................. 15-1 15.2 风电场节能措施...................................................................................... 15-115.3 意义及其社会影响.................................................................................. 15-416 招标项目及组织............................................................................................. 16-11 综合说明1.1 概述中国福霖风能工程有限公司受安徽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拟建的安徽龙源凤阳曹店49.5MW风电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110kV线路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县总铺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和《凤阳县总铺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2019年修改)中用地要求,不涉及占用和补划永久基本农田,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涉及自然保护地和公益林。
其他符合性分析1、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2016]150号):“为适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约束。
表1-1三线一单符合性一览表环环评【2016】150号文要求本项目相符性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与自规局部门核实,本项目线路路径不涉及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6月),距离最近的生态保护红线的距离约为8公里,为凤阳县花园湖行蓄洪区。
本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见附图六。
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根据《2020年滁州市环境质量公报》,2020年滁州市环境空气中除PM2.5外,SO2、NO2、PM10、CO、臭氧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滁州市为不达标区;滁州市域内饮用水源、河流、湖泊水质均可满足环境管理要求,水质良好;根据本次声环境和电磁监测结果,输电线路沿线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输电路线沿线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符合《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及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杆塔基础占地、施工扬尘、施工噪声、输电线电磁及噪声,为减轻对环境的影响,项目设计阶段选取占地较小的塔型,杆塔基础采用人工施工方式,不使用施工机械,不会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期施工扬尘符合量小,且要求施工场界设置围挡,施工扬尘对环境影响很小。
环境保护部关于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大方电厂(2×660MW)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环境保护部关于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大方电厂(2×660MW)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6.27•【文号】环审[2014]165号•【施行日期】2014.06.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大方电厂(2×660MW)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4]165号)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申请审查〈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大方电厂(2×660MW)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华润电力贵州〔2013〕133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该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马场镇,新建2台660兆瓦超临界纯凝发电机组,配2台2055吨/小时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
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低氮燃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系统、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系统,采用二次循环冷却系统,配套燃煤储运系统、取排水系统、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等公用辅助系统。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规划》(国办函〔2013〕35号)要求,项目环评审批依据的相关文件分别为《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贵州华润电力毕节电厂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国能电力〔2013〕63号)、《关于统一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名称的复函》(黔发改能函〔2013〕6号)以及《水利部关于华润电力贵州煤电一体化大方电厂(2×660MW)新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水保函〔2013〕380号)。
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符合环境保护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要求。
因此,我部原则同意你公司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地点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班级:环境科学112成员:程龙 07王浩 22王强 23朱严升 34目录1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4)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 (4)项目概况 (5)政策、规划相符性 (6)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 (6)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6)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0)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2)3 工程分析 (12)主要污染源分析 (12)生态影响 (14)4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4)声环境影响评价 (1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5)生态影响分析 (16)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8)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9)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20)5 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21)废气影响减缓措施 (21)废水影响减缓措施 (21)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 (21)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1)v1.0 可编辑可修改1 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建设地点在凤阳县城东凤阳——合肥的公路边距公路800m距县城10km的总铺镇鹿塘湖旁。
建设背景火力发电厂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
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凤阳县地处滁州市与蚌埠市的交界处,在此建设火力发电站不仅可以自给自足,同时也可以促进凤阳的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凤阳火力发电厂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火力发电厂全部工程(4)功能定位为满足凤阳县城居民及公司使用需要建设的大型火力发电厂。
(5)征地面积凤阳火力发电厂用地总面积约16400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工程包括火力发电系统工程、配电系统工程、其他系统工程。
(1)火力发电系统工程按照规划拟建4组25MW火力发电系统。
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安装在主厂房内。
(2)配电系统工程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安装在副厂房内。
(3)其他系统工程给水系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
政策规划相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火力发电厂的建设符合凤阳地区相关城市规划,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相关用地指标。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合敏感点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布点,在评价范围内共布设了 69 个监测点,(《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监测昼间和夜间的等效 A 声级。
监测结果表明,点位噪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区标准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共布设 9 个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包括 TSP、PM10、、SO2、NO2、CO、非甲烷总烃。
连续监测 7 天,监测期间内各因子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区域水系概况火力发电厂区,周边主要有鹿塘湖。
鹿塘湖水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只在鹿塘湖布设3个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包括:pH、溶、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
监测结果表明,三个监测点位溶解氧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
BOD5出现超标现象,其余各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Ⅴ类水质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共布设 30 个监测点,其中浅层监测点 19 个,深层监测点 11 个。
监测因子为 pH 值、总硬度、NH4-N、NO2-N、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硫酸盐、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总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氟化物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共 16 项。
监测结果表明,监测点浅层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差,个别点位总硬度、溶总固体、氟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总大肠菌、硫酸盐、细菌出现超标,其中总大肠菌超标倍数;亚硝酸盐最大超标倍数,氨氮最大超标倍数,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人为污染。
氟最大超标倍数,主要为评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造成。
总硬度超标倍数,TDS 超标倍数,主要为评价区天然背景值较高。
评价区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各点位的离子浓度均未出现超标,符合地下水Ⅲ类水质量标准。
生态环境现状(1)地形地貌项目场址位于鹿塘湖南侧,区域地貌类型属于平原,地形开阔平坦。
(2)生态系统现状评价区现状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人工林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及河流生态系统。
(3)土地利用现状①评价区本次评价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分类》,利用资源三号卫星正射影像图(精度为 2m)、1:10000 地形图等相关图件,基于 GIS 软件,结合现场调查对评价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评价区面积共,其中以耕地为主,占评价区面积的 %,其次为林地、住宅用地,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 %、 %。
②占地区火力发电厂本期用地总面积约公顷。
(4)植被现状通过大范围普查和小样方、样线法结合的调查方式,评价范围共普查到陆生和湿地植物 43 科 106 属 143 种,分别仅占植物科属种的 %、% 和 %。
该区域植物种类较少,分布相对单一。
其中种类最多的是菊科 (Compositae)和豆科(Leguminosae),分别为 16 属21 种和12 属13 种,其次为禾本科(Gramineae)和蔷薇科(Rosaceae),分别为 10 属 12 种和 6 属 12 种。
评价区内植被类型按照功能用途划分主要包括:农田栽培植被、经果林、道路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河岸防护林、河岸草地、河床草地、苗圃、生态风水林以及小面积的弃耕地。
其中河岸草地、河床草地和弃耕地内的植被属于自然或半自然植被,而其它均为人工植被类型。
各植被类型中以农田栽培植被分布最广,其面积为,占评价区面积的 %;其次为防护林、经果林等,分别占评价区面积的 %、5%。
评价区内没有发现自然生长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
(5)动物现状结合资料查阅、现场调查、访问等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评价范围内鸟类及其它动物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期间观察到的鸟类共计 27 科 58 种。
由于评价区以农田为主,人类活动和干扰比较频繁,其它野生动物种类较少,主要有松鼠、刺猬、野兔、黄鼠狼、黑线鼠等。
评价区不属于凤阳地区的主要鸟类迁徙通道。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及标准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水环境评价范围及标准本工程厂区废污水都经处理后才排放,故仅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作简要分析,不做预测评价。
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为电厂雨水排放口上游500m至下游1km的鹿塘湖河段。
本工程地表水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v1.0 可编辑可修改声环境评价范围及标准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及评价等级经判定:本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
生态评价范围为本项目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原地貌、自然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
工业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及标准污染因子为固体废物,范围在灰场周围1km,执行标准是《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进一步降低我厂平均供电耗煤;2、进一步消减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必达到现行的排放标准;3、废水排放达到现行的排放要求,提高废水回用率,实现废水的"零排放“;4、进一步提高粉煤及脱硫副产品年综合利用量,已满灰场全部复垦和种植;5、电厂厂界噪声不能超过现行规定要求3 工程分析主要污染源分析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来自发电机及场内各种机械设备噪声。
废气(1)施工期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作业产生的施工扬尘。
施工期平整土地、挖填方、铺筑道面,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环节都有扬尘发生。
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也是施工中的污染物之一,主要污染因子为 CO、NO2 和 CmHn。
(2)运营期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源于燃煤产生的废气。
废水(1)施工期施工期间,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由于场地清洗、管道敷设、混凝土搅拌、建筑安装等工程的实施,将会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废水,施工废水含有大量的淤泥。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SS、COD、石油类。
(2)运营期污水来源:运营期废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冷却用水。
固体废物(1)施工期施工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主要指地面挖掘、拆除工程、道路修筑、管道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和房屋建筑等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废弃的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木材和土石方等。
除建筑垃圾外还有施工人员活动产生的生活垃圾。
(2)运营期主要为燃煤后产生的废渣和生产生活垃圾生态影响(1)施工期工程永久占地使原有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
施工过程中,土方填挖、施工机械、车辆和人员的活动等,对占地区原有地表植被、土壤及动物会造成扰动。
同时地基处理、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使原有土壤结构发生改变,破坏原有植被,对土壤带来破坏和扰动,引起生物量损失和水土流失。
(2)运营期运营期火力发电厂建设区水土流失强度逐渐减弱,火力发电厂运营对周围区域主要的生态影响为粉尘和废气影响。
4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在打桩机施工阶段,距离桩机昼间 446m 远处,夜间 2506m 处可达到对应标准限值要求;搅拌机、振等施工过程中,距离施工机械昼间 56m 远处,夜间 317m 处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在土石方施工过程中,距离施工机械昼间 50m 远处,夜间 283m 远可达对应标准限值要求;施工期间对噪声影响最大的属打桩阶段,100m 处的等效声级可达 83dB,昼间距离打桩点 446m 处方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夜间噪响范围较远,应禁止施工;而结构阶段昼间达标距离为 25~56m,夜间为 142~317m;土石方阶段昼间达标距离为 10~50m,夜间为 56~283m。
在禁止打桩机夜间施工的情况下,火力发电厂施工可能对周边 446m 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这一范围内有少量村庄分布,相对场界距离较远,因此,发电厂在施工阶段对周边声环境影响不显著。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来源主要是场地平整、建筑材料装卸和堆放、车辆往来、混凝土搅拌等引起的扬尘。
污染因子主要为 T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