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20页PPT

合集下载

毛概 小岗村改革的发展16页PPT文档

毛概 小岗村改革的发展16页PPT文档
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1.8 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 跃升为400元,震惊四邻。这一变化不仅结束了小 岗村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而且上缴国家粮 食3200多公斤。小岗的成功使周边群众纷纷仿效,
“大包干”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视察小岗,并对小岗村作出 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
+ “小岗现正处在十字路口上。”今年 60岁的严宏昌颇为深沉地说:“小岗村党委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的战略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 的关心支持下,大力弘扬“大包干”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拓展思路、奋力崛 起,以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快速致富为目 标,确立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 培育工业、促进小岗和谐发展”的工作思 路,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小岗实际、具有 小岗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全村基本上建起了新房,电话、手机、无线数字电 视、自来水、冰箱、摩托车等已进入大部分农家。
2019年小岗村实现人均纯收入6000元,远高于全
小岗村的现状就是中国中西部地区 农村的缩影
+ • 2019年10月13日15:40 经济参考报
+ 田野里的稻子翻滚着黄澄澄的波浪, 村里惟一的一条水泥马路上不时有汽车来 往穿梭。严宏昌比以往更忙了,作为30年 前“大包干”的18个带头人之一,他不时 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调研、考 察的各色人群,还要不时地接受来自全国 各地各类媒体记者的采访。
Welcome!!
本组成员: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30年前的小岗村
现在的小村村舍俨然,道 路平整
小岗村基本情况
+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农业“大包干”的发源地,有“农 村改革第一村”的美誉,是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小岗村位 于安徽省凤阳东部,离县城40公里,辖26个村民组,849 户,3823人,土地面积8713亩,人均耕地面积2.28亩,村 民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家庭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 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
体制改革的步伐。
2.表现 (1)所有制形式:
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
6. “1978年,四川省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 开。到2000年底,基本实现了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这一材料说明 ( ) A.农村改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进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多个方面 D.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2.深化: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 义市中国的经济实方明显增强。
要》,充分肯定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
生产责任制。最早实行这种责任制的省份是 ( )
A.山西省
B.河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C
3.山西阳泉农民刘宗水在1981年10月23日的日记中写 道:“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 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 ( ) A.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八年级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PPT课件

八年级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PPT课件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
1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考点聚焦: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考点解读:要求我们熟记思想、政治和组织 三方面内容,尤其是对“工作重心的转移” 、 “领导核心”和“转折性意义”的考查频率最 高;此外还会涉及该事件的背景、时间;最高要求 能够与其它会议(主要是遵义会议) 联系比较;题 型有选择、判断、材料题和问答题。
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家庭联 开始: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对 内
产承包 责任制
特点: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
改 革
大包干,大包 干,直来直去
农村经济发展
不拐弯 时间
城市改革 重点
1985年 国有企业
十四大提出… 国有企业改 革加快步伐
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内容 生产经营自主权
意义: 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 我国经济建设服务, 成为对外开发的窗口,
带动内地和沿海其他地区对外开放和发展
-8Biblioteka 1.完成P81~82选择题5~8题;
(9)二十世纪850年代初,安徽凤阳小岗村粮食产量年
年攀升,其主要原因是(CA )
A.解放后的土地改革 B.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判断题(正确的回答A,错误的回答B )
-
2
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经过十年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
社会问题,人们迫切要求纠正文革错误
背景 2.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课件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课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改革的作用?
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 发展。
知识拓展
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1年 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的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在全球大型 家电市场的品牌占有率为7.8%,第三次蝉联全球第一。
6 主要形式
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特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前提
主要形式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
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把农民的责、
权、利紧密结合起剩是来下自,的己推都的动了中国农业的大保发证国展家。、
集体的
土地的使用权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
(而没有所有权) 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解决农民致富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问题呢?
随着农业生产 向专业化、商 品化、社会化 发展,农村乡 镇企业也迅速 发展起来。
绿色蔬菜基地 水果生产基地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乡 镇 企 业
合作探究 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 力水平相适应
关注民生,把百姓生活水平 的提高放在首位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国家 国 有 企 业
给企业松绑
管得太多, 太死
企业 没有生产
扩大自主 自主权缺 权经营责 乏活力 任制
工人
吃大锅饭, 没有劳动 按劳分配 积极性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 了企业的活力。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件-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航程,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要参观这一纪念馆
应该去(
)
A.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乡
B.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C.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C
D.广东省深圳市
3.1979年,我国农村地区有这样一副春联:“借新账 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
A “已经过去”。这副春联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非常喜悦 D.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提高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资源配置方式)
计划经济体制 资源配 行政手段配置 置方式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配置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对于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课堂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 1984年 国有企业改革
主要 形式
保证国 家的, 留足集 体的
有土地的 使用权而 没有土地 的所有权
剩下的 都是自 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979年,小岗生产队迎来第一次大丰收
无人机航拍安徽凤阳小岗村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中.共公十司二制届、三股中份全制会的会推场行
A政.企家分庭开联,产逐承步包扩责大任企制业深的得生人产心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促市进场其 经改济革不步等伐于加资快本的主主义要,因社素会是主义( 也有) 市场。 (----1-)- 凤把阳原花来鼓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 下19了78基年础12,月改,革农的民浪们潮按从下农红村手涌印向的城“大市包干”契约

小岗精神PPT课件

小岗精神PPT课件

创新思维
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不 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团结协作
与同事、同学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发挥集体 智慧和力量。
小岗精神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引领社会进步
小岗精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精 神财富,将继续引领社会进步和发展 ,成为推动时代前行的强大动力。
激发个人潜力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03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 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 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小岗精神的产生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折点,农村贫困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小岗村的农民为了摆脱贫困,冒险尝试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从而引发了中国农村改 革的浪潮。
小岗精神启示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改革过程中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推动事物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03 小岗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小岗村的新时代发展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自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以来,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 ,小岗村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 ,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VS
小岗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小岗精神为推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 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也为小岗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 广阔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小岗精神与个人发展
04
小岗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启示
01
勇于担当
小岗精神强调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困难不退缩,这对个 人成长具有启示作用,鼓励我们在生活中勇于面对挑战 ,不断成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以“大包干”的形式萌芽,其后在中央的支持下逐渐向全国推开,并在1982年和1983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给予其极大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最初的包产到组到包产户,再到包干到户,最后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基本形态.随后,两次延长土地承包期,从起初的15再到30,进而赋予了农民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绝非偶然,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农户取得了土地经营权和剩余索取权。

相比起人民公社阶段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形态。

这种制度安排首先赋予了农民土地经营权,使得土地不仅仅只是农户的劳动对象;其次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收益分配制度,赋予了农户剩余索取权。

这样一来,基本解决了人民公社时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缓解了“免费搭车”现象,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大大激发了农户的积极性2.农户可以按照季节调节“资源配置”。

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便于沟通和协调,因此大部分家庭成员可以在农闲时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一些非农业生产性劳动,而在农忙时全部投入到农业生产。

家庭通过对“劳动力资源”季节性的合理配置,不断提高了自身的收入水平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弊端的经济学分析(一)土地均分,各农户土地面积太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绝大多数地区都采取“农地普占”的做法,亦即按人或按劳动力将土地均分,因此农村土地经营规模不断细化。

据调查,1986年户均土地规模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下降为7.65亩。

这种“豆腐块”似的土地存在形式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至少给农户带来了以下影响:1.土地面积太小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土地“豆腐块”形式的存在使得绝大多数农户的生产还停留在人力加畜力的水平上,牛拉犁、肩挑担、锄松土、手插秧、镰割稻还是完成大部分农活的主要形式。

浅析小岗村的故事ppt课件

浅析小岗村的故事ppt课件
13
第二个“一号文件”
•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 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 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 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 “本本主义”气氛依然邻人窒息。
14
第三个一号文件
• 1984年中央下发第三个“一号文件”
23
希望新的政策在土地建设上起到好的推动作用,解决历史遗留下的 土地问题,加快经济的发展,早日达到目标。
谢谢大家!
24
1
背景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将中国折腾的不成样子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小岗村人外出讨饭为“习惯” • 1977万里被解放出来《六条》的出台
2
《六条》之强调
• 生产队必须有自己的自主权 • 建立农村生产责任制 • 允许生产队下面组织作业组,且允许到人 • 鼓励农民经营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3
严宏昌对小岗村探索
• 湖南:省委认为,包产到户是新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 江西:普遍开展一次集体优越性的再教育 • …………
“批斗”严宏昌
• 斥责解释被抓致电地委书记(王郁昭) • 县委书记陈庭元提醒:不叫包干到户,叫“大包干”——万里河
省委书记肯定过
10
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 万里大力推行的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与中央文件精神相悖 • 绝大多数与会者手中持有两份材料
5
来信——《人民日报》头版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
• 轻易从队为基础退回去,包产到组, 是脱离群众,是不得人心的,会搞 乱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质,搞 乱干部、群众的思想,挫伤积极性, 给生产造成危害。
• 附加的编者按,口气强硬,完全 命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