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南》为导向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指南》背景下的幼儿体育活动的探究

《指南》背景下的幼儿体育活动的探究1.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生长发育有赖于身体的新陈代谢活动的水平。
如果说营养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基础,卫生安全措施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保障,体育活动则是通过人体自身的运动,提高了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人体的生长发育。
2.发展体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但不可否认体育锻炼是其中最积极的因素之一。
通过科学、系统、持之以恒锻炼的儿童的一般身体活动经历的同龄儿童相比,后者在气候多变、疾病流行以及突然改变生活条件吓规律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患病。
身体的自我感觉良好,参与活动的精力会更旺盛,情绪也会更积极、更稳定。
3.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社会化进程。
体育活动的过程,无论是学习运动技术、进行游戏或比赛还是纯粹地锻炼身体,都需要付出体力和一定的意志努力。
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鼓励和监督孩子尽力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这些过程对培养幼儿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都会产生一定积极性4.支持智力的发展。
体育活动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为脑和神经系统的有效工作以及良好发育提供更充分的能量和营养;而脑和神经系统的有效工作为智力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体育学习过程中大量的智力挑战,在激发幼儿智力活动的同时也发展了幼儿从事智力活动的能力。
5.体育游戏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
体育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体育游戏教育,不仅可以为幼儿感知世界积累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刺激幼儿大脑,促进大脑机能完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为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和群体意识,促进幼儿心身全面发展,许多幼儿园将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我们幼儿园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在专门教育机构专门场所之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可以说,幼儿园体育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我园将自制体育游戏,传统体育游戏,体能课与体育课融为一体,进行幼儿体育发展。
《指南》视角下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指南》视觉下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与反思2012年10月9日,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我参加了《指南》省级培训班的全面学习后,对《指南》中健康领域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刻。
下面结合我园目前体育活动实践工作,反思不足,尝试提出《指南》视角下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改进思路。
一、实施《指南》势在必行。
《指南》的制定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科学与严谨的作风,对幼儿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同时,我认为《指南》的发布有这样一个最主要的需要,就是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是我国长期发展的需要。
国家在2009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教育进入了一个质量的时代,学前教育要更加关注内涵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学前教育出现过许多的问题,从幼儿园的安全事件问题,到幼儿园课程小学化问题,无不反映了当前学前教育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综合体系去指导幼儿园工作。
尤其是私立幼儿园越来越多的今天,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价值观更需要拨乱反正。
二、实施《指南》的基本原则。
为了引导家长和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指南》特提出了实施过程中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这正是基于当前学前教育大背景下所得出的经验,也是正确的学前教育学习观缺失带来的影响。
大多数家长认为与学业知识(识字、算术等)密切相关的是学习,和学业关系不大的不纳入学习范畴,认为自由奔跑、不挑食、会使用筷子等不是学习。
这就特别需要教师和家长确立正确的学习观,要确立和幼儿年龄相适应的“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结合《指南》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创新

结合《指南》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创新作者:姜水燕来源:《新校园(下)》2017年第04期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为我国幼儿教学指明了方向。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有效贯彻《指南》中的要求,通过科学设计相应的户外活动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指南;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一、《指南》对于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为了加强我国近些年教育事业的规划与发展,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我国教育部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幼儿在身体和心理健康、语言表达、社会人际交往、个人科学能力培养以及艺术欣赏与创作等五个方面制订了儿童培养发展的建议。
在整个《指南》中,儿童身体与心理发展是最基本的内容,而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开展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儿童的身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而且还能够丰富儿童心理与精神世界,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力。
所以,如何有效地组织并创新幼儿户外活动来实现《指南》中的要求,这对于幼儿自身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创新组织策略《指南》的颁布与具体实施,为幼儿园教师教学指明了教学方向,为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给定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身心健康、环境适应能力、动作发展、身体力量与耐力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1.正确示范教学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进行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的技巧训练,不能为了过程好看而过多设置花哨的形式,要真正达到《指南》中对幼儿的能力与技巧的要求。
教师在设计户外体育活动时,通过综合评估学生身体状况与能力水平,合理选择活动难度。
对难度小或者幼儿熟悉的活动,教师可以少示范或不示范,从而让幼儿的思维与动作技巧通过自身的自由探索得以完美融合。
针对难度大或幼儿不熟悉的动作,通过运用正确的示范教学让幼儿的运动技能得到训练与提升。
例如,开展“蚂蚁运粮”的户外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将活动的整个过程演示出来,如过封锁线、独木桥等环节。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1. 引言1.1 学前教育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儿童的整体发展。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儿童可以锻炼肌肉群,增强体能,预防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
体育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心理素质,如自律、自信、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体育活动,儿童可以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合作竞争,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体育活动还为儿童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社交机会。
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儿童可以结识新朋友、学习团队合作、共同克服挑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也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活动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0字】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体育活动的指导意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体育活动的指导意义在儿童体育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该指南明确指出,儿童在3至6岁这一阶段正处于身体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体育活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指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儿童体育活动的指导原则,例如注重鼓励与肯定、关注儿童个体差异、注重趣味性和感受性等。
这些原则有助于引导教师和家长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和实施。
指南还强调了体育活动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促进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培养社交技能等。
通过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可以更好地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理论支持:儿童体育活动对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益处体育活动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身体发育方面,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
通过各种运动,儿童可以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使身体更加健康强壮。
以《指南》为导向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以《指南》为导向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以《指南》为导向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传统的、单一性的体育活动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户外体育活动又是开展好体育活动的关键,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它对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XXX指出:“体育活动得当,有助于品德训练。
合理的体育训练能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培养团体精神和兄弟般的情感,勤奋的惯及勇敢、吃苦耐劳等品质”。
蒙台梭利也曾强调指出:“体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
”可见,体育活动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它不仅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提高幼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培养幼儿优良品德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措施不落实,往往只把它作为动静配合的一个因素来对待。
有时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等思想,不愿组织户外活动,使幼儿的户外时间得不到保证。
这就出现幼儿每天坐的多,玩的少,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等现象。
造成幼儿各个器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指南》中对健康概念所做的这一阐释,体现出健康观念的基本内涵,幼儿在健康领域研究与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而展开的。
户外体育活动不等与自由活动,更不是“放羊”,应该有计划的安排内容,有组织的进行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户外体育活动应以游戏为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发展动作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我园在认真研究、领会《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体能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倾向,对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摘要:学前教育“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指出:要增强孩子的体质,养成积极健康生活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通过营造良好室外体育的气氛创设环境,让孩子参与室外体育运动,走出操场,走入自然,走在太阳下,参与室外体育运动。
在户外运动中强身健体、合作交往、互助探究,树立社会的意识,从而实现健康发展。
本文从营造和谐自主的氛围,创设科学合理运动区域、引入有趣民间游戏、优化指导对策等方面,论述“混龄户外,阳光体育”理念下,幼儿室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户外活动;组织实施;方法策略学前教育健康领域是幼教五大领域中重要部分之一。
它提出要确保学前幼儿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适当的体育锻炼”,要让孩子“愉悦的心情、强健的身体”,养成幼儿安全、乐观的生活态度。
基于此,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组织实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孩子正处在身心协调、肢体发育和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为了促进身心发展,保证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要重视幼儿阶段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通过鼓励幼儿走到户外,亲近大自然,在开放、自主的户外体育活动中,积极锻炼、交往、实践与探索,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健康生活与全面发展。
营造和谐自主氛围,营造混龄户外活动环境为使孩子们有参加室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基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和谐、自主、趣味的户外体育氛围,将幼儿吸引进来,促进幼儿积极参与。
混龄户外,即幼儿园中大班幼儿通过班级手环自主选择的方式自己选择户外区域。
让幼儿积极参与室外体育活动,需要保证游戏活动时间,在场地、设施上进行配套,并投放充足能吸引幼儿游戏活动材料,还要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
教师要结合《指南》要求,保证幼儿一日游戏时间户外活动。
在组织中,教师需要专门安排一节课时间,组织幼儿参与户外集体体育活动,科学规划游戏场地,利用早操器械、热巴鼓、铃鼓、屏风、警戒线、划线、画格子等方式,灵活划分游戏区域,使每个区域之间不互相受到干扰。
《纲要》 《指南》中对小班体育活动的要点

《纲要》《指南》中对小班体育活动的要点示例文章篇一:哇塞!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纲要》和《指南》里对咱们小班的体育活动可有好多好多重要的要点呢!就像我们搭积木一样,每一块都很关键。
比如说,要有足够的活动场地,这场地就像是我们的大游乐场,得宽敞,得让我们能尽情地跑啊跳啊,不然多憋屈呀!还有哦,活动的器材也不能少。
那些小球、小跳绳、小滑梯,就像我们的好朋友,陪伴着我们一起玩耍。
要是没有它们,体育活动该多无聊呀,难道不是吗?老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也要有巧妙的方法。
不能像赶鸭子似的,得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参与。
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老师会用特别有趣的声音和动作引导我们,就像动画片里的超级英雄,带着我们一起冲锋陷阵!而且,体育活动的时间也有讲究呢。
不能太短,不然我们还没玩够就结束了,那多扫兴;也不能太长,不然我们会累得气喘吁吁,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间的把握,不就像做饭时掌握火候一样重要吗?小朋友们之间的互动也很重要哦!大家一起玩,一起合作,一起比赛,那感觉棒极了!这就好比一群小蜜蜂一起采蜜,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再说说安全问题,这可是重中之重!老师就像守护我们的天使,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这个,小心那个。
没有安全保障,我们怎么能放心大胆地玩耍呢?我觉得呀,《纲要》和《指南》里的这些要点,都是为了让我们小班的小朋友能在体育活动中快乐成长,变得更强壮、更勇敢、更聪明!这难道不好吗?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些有趣的体育活动,让自己成为最棒的小朋友!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我一个小学生,可真不太懂啥叫《纲要》《指南》里小班体育活动的要点呢!不过我可以试着跟您说一说我想象中的小班体育活动。
您想想,小班的小朋友们多可爱呀,小小的个子,萌萌的脸蛋儿。
那他们的体育活动得是多有趣、多好玩儿才行呢!体育活动不就是让小朋友们动起来嘛,那得有各种各样的小游戏。
比如说,像小兔子跳跳跳,小朋友们都扮成小兔子,看谁跳得快跳得远。
这多有意思呀!难道不比呆呆地坐在教室里好玩多啦?再比如说,来个小小的接力比赛。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引言: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一部权威的儿童发展指南,对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部指南的引领下,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的开展1. 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引领下,幼儿园可以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如游戏、跑步、跳绳、球类运动等。
这些项目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既能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2. 体育游戏的设计针对3-6岁儿童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体育游戏,如“捉迷藏”、“接力赛”、“躲猫猫”等。
这些游戏既能锻炼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又能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是非常适合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选择。
3. 身体素质的培养在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培养儿童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
通过一些简单的体育动作和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发育和健康成长。
4. 健康意识的培养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让他们明白锻炼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加入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开展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的意义1. 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通过丰富有效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儿童身体各项素质的发展,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活动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竞争,是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
3. 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也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指南》为导向
有效开展户外体育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性的体育活动形式,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场地空间、科学的项目设置来促进幼儿动作、思维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户外体育活动又是开展好体育活动的关键,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手段,它对幼儿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斐斯泰洛齐指出:“体育活动得当,有助于品德训练。
合理的体育训练能促进儿童的欢乐和健康,培养团体精神和兄弟般的情感,勤奋的习惯及勇敢、吃苦耐劳等品质”。
蒙台梭利也曾强调指出:“体育不仅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而且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和发展幼儿之间的合作关系。
”可见,体育活动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它不仅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提高幼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培养幼儿优良品德和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措施不落实,往往只把它作为动静配合的一个因素来对待。
有时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等思想,不愿组织户外活动,使幼儿的户外时间得不到保证。
这就出现幼儿每天坐的多,玩的少,室内活动多,户外活动少等现象。
造成幼儿各个器官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
《指南》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指南》中对健康概念所做的这一阐释,体现出健康观念的基本内涵,幼儿在健康领域学习与发展的主
要内容就是围绕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而展开的。
户外体育活动不等与自由活动,更不是“放羊”,应该有计划的安排内容,有组织的进行活动。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户外体育活动应以游戏为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又达到了发展动作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我园在认真学习、领会《指南》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体能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倾向,对幼儿户外体育游戏活动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划分了功能区,凸显场地的特色化、功能化,科学、合理的户外体育场地是户外体育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根据我园户外体育场地面积大,而且都相对独立,游戏时各个区域互不干扰这种得天独厚的场地优势,我们将场地划分为各个功能区,要求每个功能区提供的材料都体现出它的特色,我们一共划分了五个区,分别是:跳跃区、钻爬区、平衡区、投掷区和协调区,在功能区的划分上也很讲究,前四个区域考虑到安全问题,特别是钻爬区和平衡区的孩子在活动时不小心很容易有摔倒的现象,我们选择了软质的塑胶场地,最后的协调区则选择了水泥地,因为考虑到该场地上有很多综合的器械:如自行车、滑板车、扭扭车等材料,所以选择水泥地比较合适,幼儿可以自由地在场地上驰骋。
让幼儿通过自己游戏,在玩中乐、玩中学,同时现场观摩自己班或是平行班孩子的游戏,发现同样的材料其他幼儿不同的玩法,让幼儿直观的感受一物多玩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游戏的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我认为在《指南》的引领下,科学有效的指导,能保证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质”和“量”。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激发和维持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来源于活动本身,更来源于我们教师的适时指导。
在户外体育活
动中,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特点,在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指导,探索如何作为支持者给予幼儿最适宜的指导不断创新方法,提供机会让幼儿掌握必备的运动技能与技巧,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活动内容科学化,活动情境趣味化。
我们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科学性体现在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上。
首先,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户外体育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条件,科学地选择和安排;其次,活动量、运动的强度安排也要科学且合理,同时注意动静交替,以免幼儿因过度疲劳而影响健康。
另外,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要游戏化,适合幼儿的情绪特点。
2.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指导过程从易到难。
《指南》中各年龄阶段的典型表现是我们选择活动内容的参照,将孩子走、钻、跳、爬、跨、扔、躲、闪、力量、耐力等各素质的调整有侧重点地融合在一起,而不孤立地练习。
关注幼儿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支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在户外区域活动中我们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教师面对的是同年龄段的所有孩子,而不再是本班的孩子,不同孩子个性是不同的,有活泼外向的,有胆小内敛的,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给予不同的支持,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指导该区域的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孩子体验到接纳与安全,首先要主动向他问好,并询问他想玩这个区域的什么材料,告诉他玩法,同时指导他玩一玩,如果玩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降低活动难度,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孩子得到第一次活动就成功的乐趣。
对于一些大胆,动作发展良好的孩子,教师指导其探索游戏活动、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使幼儿的活动创意及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对于好动的、不停选择大运动量活动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他玩一些安静或运动量
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孩子的活动合理适中及安全性。
由此教师应认真关注幼儿的活动,不断变换活动内容,更换不同的玩具材料,使活动的内容和难度不断发展从而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3.把选择权交给幼儿,给幼儿更多的“自由”。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能够做到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自主游戏的不确定性使幼儿有更多机会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使幼儿增长智慧。
但是在自主游戏时教师的介入要适时,应充当好观察、支持、引导者的角色。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除了组织一些集体体育游戏外,还应该给幼儿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运动器械,自由结伴,在快乐、有趣的环境中与人交流和分享自己发现的信息,这时,幼儿才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游戏也变得更加轻松、快乐。
而我们要做的只需认真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活动状况,稍加必要的引导,不要过多地干预。
总之,幼儿体育活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把握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尊重和理解幼儿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指南》为导向,科学地设计、组织和反思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游戏的权利,使其在蓝蓝的天空下自由、自主、轻松愉快地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