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1. 引言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让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广泛的利益。
只有让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三、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坚持改革开放,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坚持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还包括坚持中国特色,即紧紧围绕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发展道路和政策。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真正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
1.2 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社会公正、国家主导等方面的特征。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被视为最重要的利益,国家通过各种措施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权益。
社会主义倡导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贫富差距的缩小,促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追求社会公正,坚持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平等权利和社会公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还包括国家主导经济和社会建设,通过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和调控,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一种关注人民、追求公平、倡导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涵之一。
2. 正文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中国实际情况为依据,吸取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形成的一个新型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具体形态,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正确发展道路和制度安排。
2019公需课答案

总分:100及格分数:100考试剩余时间:0时52分52秒9367A37ADF574D EX201903000000判断题(共25题,每题4分)1、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
正确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正确3、“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正确4、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正确5、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6、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正确错误7、政治建设中的“两个维护”,就是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全党的核心,维护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8、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正确错误9、中共党员有信仰宗教的自由。
正确错误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确错误1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
正确12、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正确13、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正确错误1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正确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16、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正确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正确错误1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确19、成立监察委员会后,出台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正确2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课件(共63张PPT)

毛主席批示: 此件很有意思,是一首诗, 似乎是可行的。只是时间似太仓促,只三年, 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可也。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
●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 点。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仍然提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 思想观点。
●(一)、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即 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 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 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 题变化的需要。
三、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
●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 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发展和完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 特征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如“四个全面”战 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 也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的 全面领导,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 保证。
党的领导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历 史演进
历史演进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特 征是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 指导,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
坚持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保障人民权益,维护 社会公平正义。
特点分析
人民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人民性,强调人民 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利益是最高利益。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未来, 法治建设将更加完善,法律制度将更加健全,确保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发展趋势分析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将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 的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帮助学生认识邓小平怎样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在坚持和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又怎样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特点、伟大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
1956年,苏共20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第五课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五课中国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㈠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党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执政理念、阶级性质、根本宗旨、指导思想⑴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⑵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⑶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依法执政是党基本的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以宪执政。
⑷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⑸阶级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⑹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⑺指导思想:2.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原因)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⑵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⑴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的党中央权威和统一领导。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论断的涵义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所具有的重大指导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认识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问题。
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特点、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特点、意义;2、对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特征关系的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党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曲折的原因和表现(1) 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
(2)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有待于继续探索。
(3)我们党对于迅速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
(4)在经济建设上容易急于求成;在观察和处理新矛盾新问题时,容易把已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仍然看作是阶级斗争。
(5)在党内生活中,容易把不同意见视为“路线斗争”、“阶级斗争”,导致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偏离了正确方向,出现了曲折,以至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2、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继续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课件(2)

人大会议上联名提出相关议案
知识归纳整合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情境导入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 机关,人大代表是权力机关 的组成人员。人民代表大会 有什么职权?人大代表又有 哪些权利和义务?通过本框 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更 多关于人大和人大代表的知 识。
学习目标
重大事项的权力
选举、任命、罢免国家 任免权 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
成人员的权力
表述中有没有“决定” 两个字。如果是关于法 律的立、废、改的决定 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 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 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 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 法院和检察院工作的权 力
[思考] 在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吗? 提示:不是。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 力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通过人民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 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 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 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 权、最高监督权。 (3)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 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知识整理
1【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 【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政治优势。
3【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7【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党的建设】:加强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9【党员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0【初心和使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记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1【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12【活动原则】遵守宪法与法律、依法治国、民主集中制、协商民主
13【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4【领导方式】: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政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