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武隆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武隆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武隆旅游市场发展现状武隆作为一个位于重庆的县级市,自然风光独特,人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目前,武隆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武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隆喀斯特地貌景区为代表,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这里的奇峰异石、悬崖峭壁、绿水青山,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

火山口、溶洞、瀑布组成的独特景观,给人一种宏伟壮丽、神秘诱人的感觉。

特别是武隆天生三桥,以其秀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自然景观为武隆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其次,武隆还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如魏晋时期的金刚官、辛妃古街、双林寺等。

这些古迹和历史遗迹,展示了武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底蕴,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武隆还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风情民歌、舞龙舞狮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再次,武隆旅游市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旅游发展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项目,支持企业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此外,政府还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武隆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这些举措为武隆旅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然而,武隆旅游市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交通问题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虽然武隆有公路和铁路连接重庆主城,但交通还不够便捷,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出行。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有待提高。

目前,武隆的酒店、餐饮、导游等服务业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旅游景区的开发和管理亟需加强,保护环境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管。

总之,武隆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政府的支持和投资为武隆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交通问题、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提升、景区管理等。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生态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新选择。

然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景区环境保护不到位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兴起,一些原本平静宁静的乡村景区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景区内部的垃圾处理、原生植被保护、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日益凸显,给游客带来了不好的印象。

2.旅游设施滞后一些乡村景区的基础设施滞后,缺乏完善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导致游客的出行体验大打折抠,影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服务水平不高一些乡村景区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遇到诸多不便,服务态度不好、导游水平低、购物环境差等问题使得游客体验不佳。

二、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1.缺乏长期规划许多乡村景区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往往只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2.投入不足乡村景区的投入不足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设施升级和服务水平提升,使得景区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3.管理和监督不到位一些乡村景区管理者对于环境保护和服务水平提升的意识不够强烈,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了景区环境保护和服务水平存在缺陷。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政府应当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引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重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增加投入,提升服务投入是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保障,政府和企业应当增加对乡村景区的投入,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加强宣传,提升游客文明素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升游客的文明素质和环保意识,共同维护乡村生态旅游环境的整洁和美好。

评说武隆旅游差距及其应对措施

评说武隆旅游差距及其应对措施

作为一名出生成长于武隆的党员、公务员,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迫切希望武隆早日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大县,让旅游经济普惠全县人民。

但一则“近年来,河南省栾川县旅游迅速崛起,他们用年时间,游客接待达到了510.9万人次。

”的消息着实让我吃惊,武隆可是用14年时间才接待170万人次,游客人次决定旅游业的兴衰!去年和今年,我带着“武隆究竟差在哪里?怎样应对?”的疑问,自费考察了北京、宁波、杭州、苏州、无锡、南京、丹东,公费考察了桂林、北海、沈阳、秦皇岛、北戴河、遵义、黄果树大瀑布,初步看到要把武隆旅游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大县,还要不小差距。

一、硬件方面金钱和时间永远是制约旅游决策的重要条件,一个生态旅游大县,应该具有“景点多,景观异,景相连,人气旺”四个特征。

武隆生态旅游不缺卖点,东有世界自然遗产地芙蓉洞、芙蓉江风光、石桥湖、银盘水电站、木棕河流域田园风光、后坪天坑、原始森林、人头山、二路红军旧址等;西有白马山原始森林、湿地、城门洞、白马山战役遗址、黄柏渡漂流等;南有四眼坪风力发电站景观、大溪河画廊等;北有接龙水库风光、仙女湖景区、仙女山新城区、梦幻谷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天生三硚、龙水峡地缝景区,仙女山大草原风光等。

与他乡旅游业硬件相比,我认为还存在以下差距。

差距之一:公路状况。

著名的旅游景点,都体现出交通便捷,在长三角区域旅游,因为交通十分方便,就好比在同一城市旅游,“同城时代”带给长三角地区的是一个休闲时代、一个区域旅游深度合作的时代。

就连贵州,旅游景区交通也不落后,从遵义经贵阳到黄果树,是全高速。

有些景点,本身观赏价值并不大,但因为交通方便,游客还是要去。

武隆目前没有通高速路,没有飞机场,这固然是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但这只是外因。

桂林的阳朔县,同样没有机场,高速路也刚修通,旅游业发展比武隆好,县城有不少外国人居住,成功打造了“印象刘三姐”,据我所知,目前在全国还没有复制成功的,就连“印象西湖”,也没有引起轰动。

武隆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武隆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对策建议

武隆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许萍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0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总思路提出了很多新概念,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总的部署,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见》,同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国家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

农业农村的发展已摆到国家战略位置进行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解决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一、武隆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基本情况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重庆市委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作为“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开展。

武隆区农村面积占全域面积的94%,其中森林330万亩,耕地103万亩,农林资源较为丰富,其特具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具有一定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武隆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山蔬菜、有机茶叶、特色林果、农村电商等农业特色产业,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武隆区始终坚持旅游扶贫,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统揽实施乡村振兴和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改善了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为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武隆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武隆区农村面积占区域面积比重较大,农村居民人口较多,城乡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落后,现代农业支撑作用较弱,工业反哺农村发展力量薄弱。

陈敏尔书记对照“五个振兴”,概括的十个方面的“乡村病”,在武隆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一)发展规划滞后,“蓝图”存在盲从、套用现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切合乡镇客观实际,制定规划蓝图。

全区乡村发展存在乡村发展规划编制滞后,规划蓝图盲从效仿,乡村风貌杂乱,一些村庄建设没规划、没次序、没特色,缺乏地域特色等现象。

乡村文旅工作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乡村文旅工作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

乡村文旅工作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乡村文旅工作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通过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形象,推动乡村振兴。

在乡村文旅工作中,不仅有很多亮点,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亮点:(1)丰富的文化资源:乡村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

这些文化资源是乡村文旅工作的重要支撑,可以用来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

(2)美丽的自然风光:乡村地区往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自然风光秀丽。

可以通过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各种户外活动,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

(3)深厚的乡土情怀:乡村文旅工作可以通过挖掘乡土文化,激发乡亲们对乡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推动当地社区建设。

(4)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旅工作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2. 存在的问题:(1)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目前很多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道路交通不便利,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给乡村文旅工作带来了阻碍。

(2)乡村文旅产品单一:部分乡村地区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旅游模式,缺乏创新和差异化的文旅产品,难以吸引更多游客。

(3)乡村旅游管理不规范: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不善,环境卫生差,服务水平低,影响游客体验,也容易给乡村文旅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4)乡村文旅消费水平低:一些乡村地区居民收入较低,消费水平有限,难以支撑高品质的乡村文旅产品,导致乡村文旅工作发展受限。

乡村文旅工作虽然有着很多亮点,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旅产品质量,加强管理规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文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000字】第二篇示例:乡村文旅工作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乡村文旅工作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该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重庆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机制建立的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

重庆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机制建立的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
1 . 避 暑 纳凉 型是 指有 独特 气候 条 件 , 冬能赏雪 ,
过特色乡村旅游产 品开发 ,宣传 营销产业链 的构
建, 经营管理模式 的优化 , 利益分配 的均衡 , 加强政 府政策支持 , 就能有效促进乡村旅游 的发展 。


乡村旅 游产 品开发 必须 以资 源禀赋 为依 托 。
筑等 , 可作 为贯穿旅游产 品的文化景观节点 , 增 添 历史底蕴 。 “ 找文化” 是指将项 目所蕴含 的文化主题 或少数 民族的民风民俗 , 进行局部 的极致演绎 。虽 然乡村 的文化娱乐活动要做 到“ 原真性” , 但是在基 础设施 、 服务质量 和卫生环境方面却要做到“ 现代
脆桃 , 白马镇 的茶 叶等 , 可 以通过发展特色效益农
重庆市 橱旅游业发展机制建 立的对策研 究
— —
以重庆市武 隆县为例
口 张 小 平
建立乡村旅 游发展机制 , 供给力 、 需求力和支 持力三个系统必不可少 。 市场需求力系统受整体社 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的影响 , 一般难 以左右。而 供给力和支持力系统是可 以加以完善 的。所 以, 通
例如 围绕天坑景区的后坪乡、 天生三桥和地缝景区 的仙女山镇 白果村 、 天坑竖井的文复乡等 , 可以为
促使游客驻足停 留、 深入消费 的核心价值点。
1 . 武隆在乡村旅游开发 中不能仅简单依赖乡村 景观 , 简单突出“ 村” 味, 还需要差异化发展。 目 前多 以避暑 纳凉 、 采摘 、 垂钓为 主 , 产品类型过 于单一 , 不能满足多层次、广范围的人群需要 。而捕鱼 、 潜
业 ,建立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 , 提 供无污染的纯天然食物 ,满足游客求新 、求异 、 求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县人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态势较。

但是随县乡村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基础设施落后。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交通相对不便。

虽然村村通公路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本的交通状况,但某些景区旅游路线道路太窄,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比如唐镇华宝山村,道路太窄、错车困难。

二是接待能力有限。

游客的吃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比如尚市镇群金村“桃花化节”吸引了周边游客前来体验,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总体接待能力,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2.市场发育不成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虽然乡村自然风景优美,化底蕴深厚,但名城风貌、自然生态资源特色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二是“六要素”挖掘不够。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产业的六要素。

只有充分挖掘此六要素,才能形成完善和成熟的旅游市场,最终拉动地方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是如此。

从目前随县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产品来看,仍然存在旅游六要素挖掘不够、乡村旅游产业链条过短的问题。

例如尚市桃花节主要靠卖油桃增加农民收入,桃花节作为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效果并不明显。

此外,神农牡丹谷、草店芍药园等景点的季节性过强,无法形成持久动力。

也就是说,目前随县乡村旅游精品多以半日游为主,留不住人,经济带动效果不显著。

3.瓶颈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瓶颈。

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初期投入大,见效相对较慢。

有些投资人在早期难以准确预判投资金额,结果容易导致资金周转困难。

二是技术瓶颈。

不少乡村旅游以经济作物为基础,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

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手段做支撑,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信息瓶颈。

不少旅游企业在发展初期缺少国内市场、市内市场调查,造成信息不对称。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乡村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交通、食宿等问题。

武隆仙女山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

武隆仙女山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

学号:2008302105课程论文武隆仙女山生态旅游发展题目SWOT分析与对策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专业旅游管理班级08旅本学生姓名叶爔指导教师孔玲职称讲师2011 年10 月31 日目录一、优势 (1)(一)区位优势 (1)(二)旅游资源优势 (1)(三)服务设施优势 (2)(四)旅游业发展良好势头优势 (2)(五)当地政策支持优势 (2)二、劣势 (2)(一)管理模式落后 (2)(二)资源保护不力,破坏严重 (2)(三)缺少旅游纪念品,知名度不高 (2)(四)景区交通条件受限 (2)三、机遇 (3)(一)全力打造六大旅游精品区 (3)(二)重点建设武隆生态旅游大县 (3)(三)川渝两地带来巨大的生态旅游市场 (3)四、挑战 (3)(一)周边区县旅游迅速发展 (3)(二)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 (3)(三)景区投资不足,旅游产业链条短 (3)五、对策 (4)(一)完善管理制度,团结协作 (4)(二)开发旅游商品,塑造旅游品牌 (4)(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旅游区知名度 (4)(四)坚持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 (4)(五)与其他旅游资源捆绑综合开发,形成武隆旅游整体产品链 (4)参考文献 (4)武隆仙女山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08旅本叶爔摘要:生态旅游是武隆县的一大资源和优势,仙女山生态旅游将成为武隆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武隆仙女山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STREN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并据此提出武隆仙女山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为武隆招揽更多游客,创造旅游事业的持续繁荣,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仙女山;生态旅游;SWOT;对策;武隆Wulong Fairy Hill ecology tourism development SWOT analysisand countermeasures08 Tourism Management YexiAbstract:Wulong County, ecology tourism is one of the major resources and advantages, the Fairy Hill Wulong ecology travel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tourism economy growth. In this paper, SWOT analysis, analysis of Wulong Mountain Fairy ecology tourism development advantages (STRENTH), inferior (WEAKNESS), opportunities (OPPORTUNITY), threat (THREAT), and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Wulong Fairy Hill ecology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Wulong attract more tourists and create sustained prosperity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bringing consider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Key words:Fairy Hill; ecology tourism; SWOT; responses; Wulong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渐正在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生态旅游的产业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白马镇李俊弘乡村旅游,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就是平常所说的“农家乐”,其实这只是片面理解,乡村旅游,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秘、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观光农业等。

乡村旅游,是一种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又能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对偏远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隆作为一个工业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旅游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发展蓬勃、异军突起,为世人所瞩目。

当然,由于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才刚刚起步,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营理念、营销渠道、竞争意识、基础设施、科学规划等方面滞后问题。

下面,本人从武隆的实际出发,浅谈己论,以抛砖引玉,也算是共同为武隆乡村旅游发展出谋献策,但仅供参考。

一、我县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一)资源优势。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的结合部,依托重庆,背靠涪陵;铁路、公路、水运及在建的航空,交通十分便利,加之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次逐年增多,原来看似平凡的“穷山恶水”遥身一变就成了十分珍贵的乡村旅游资源,“穷乡僻壤”成为了过惯了都市生活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乡村风情的首选地。

一是有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

由于乡村所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武隆县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

仙女山、白马山、弹子山、桐梓山等高山云缠雾绕,清新凉爽,山青水秀林美;万峰、穆杨沟、肖家沟等一些半山地区梯田重迭,风光旖旎。

凤来庙娅等水乡平畴沃野,稻浪起伏,菜花飘香,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游人。

二是有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

我县有四个少数民族乡镇,分布着以苗族、土家族和仡佬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他们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经济状况各不相同。

这些少数民族或能歌、或善舞、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内在,或以种植为主,或以独特的生活习惯世代繁衍生存。

这些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风情,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源泉。

三是有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远近游人的欢迎。

如舞龙、舞狮子、划龙船,摆手舞、苗鼓、木叶哨、土家山歌,木雕、石雕、布鞋、草编、竹编等,无不因其浓郁的乡土特色而深受游人欢迎,对广大的旅游者尤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四是有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

乡村民居建筑,不但能给游人以奇趣,而且还可为游客提借憩息的场所。

以土家吊脚楼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三合院、四合院武隆传统民居,可谓千姿百态,风格迥异,有的甚至飞檐翘角,乡韵无穷,令人叫绝,给游客以不同的精神感受。

五是有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

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乡村,仍保留有古老的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

诸如老牛拉犁、摘新茶、做豆腐、赶鸭群、牧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二)区位优势。

武隆境内319国道、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乌江航道连接东西,加上南涪铁路、涪南高速公路和正在启动仙女山机场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特别是渝怀铁路和渝湘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改变了武隆的战略区位,使武隆不仅融入了重庆主城区1小时经济圈,而且对接了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

高速公路与通往各乡村旅游接待点的主干道衔接,交通状况极为便利,很适合休闲度假和自驾游的驴友观光休闲和度假。

(三)政策优势。

武隆县正在实施“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并已开启了“中国武隆公园”建设新征程,将启动打造中国武隆公园的计划,必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水利、道路、电力等一系列的农村基础设施,对全县的乡村旅游发展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景区优势。

武隆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而且,这些旅游景区景点级别高、数量多、品质好、游客多,影响大,加之营销广,对武隆乡村旅游发展极有好处。

(五)客源优势。

武隆乡村旅游现实和潜在的消费需求都非常旺盛,体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

重庆、涪陵都是武隆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

而这两个客源市场经济水平高,消费能力强,出游意愿大,因此,武隆的乡村旅游具有充足的客源市场作为支撑。

二、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经营理念有差距。

在经营理念上,许多经营主体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

主张少投入,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甚至克扣斤两;目光短浅的井底意识还表现在不愿走出本地去做比较;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的少,致力于树立乡村旅游形象的意识不强。

(二)营销渠道较单一。

在招徕客源上,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这种对朋友关系的依赖,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

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

(三)竞争意识较缺乏。

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尤其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

(四)接待设施不完善。

一是公路交通和停车场影响了旅客。

一些乡村旅游接待点公路交通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游客量,特别是节假日,一些地方常常会出现拥堵的现象。

同时随着自驾游人数的逐渐增加,一些乡村旅游接待点停车场太小或者根本就没有停车场也成为影响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接待及附属设施不足难以留住游客。

虽然近几年一些高山地区大兴土木新建了农家乐,农家乐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已无法满足节假日各类游客的需求,出现游客难以找地方就餐和住宿的现象;一些地方即使把游客留下来了,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附属设施,如网络、电视都不完备,旅客休闲度假的时间也不长。

三是一些乡村旅游接待点饮水资源也不太好,达到不能满足旅客的需要。

(五)统一规划未出台。

一定程度上讲,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很多是农民自己干出来的,农民的勤劳加上市场的机遇造就了许多乡村旅游点的成功。

但是,缺少科学的规划逐步成为我县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各地盲目发展,都主要凸显休闲纳凉一个主题,同质化竞争严重。

这种缺乏规划或者说是低水平规划容易走向“盲目性+积极性=破坏性”。

(六)配套产业没跟上。

配套产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一。

一些地方发展乡村旅游只是孤零零建了一些农家乐,没有相关的配套产业,使接待点失去了经济基础,乡村旅游失去了活力。

游客到此也只是住得安逸,闲得心慌。

三、当前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一)强化政府主导。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

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

对于乡镇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

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

对此,县、乡镇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建立长效管理体制和便捷协调的旅游机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条例,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审批、经营管理、安全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二)突出行业引导。

要着重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地位,赋予其更大职权,如重要景点和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查权;乡村旅游饭店的审批权;乡村旅游景点(线路)的审核权;乡村旅游价格建议权,牵头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监查权等等,切实改变以往旅游管理部门职能的模糊性,引导乡村旅游走向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基本方向。

(三)科学编制规划。

要整合区域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接待点形式上的单一,内容上的雷同。

突出重点,择优选择一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和村组,高层次的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乡村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

如仙女山规划为度假型、白马山规划为休闲型、双河乡规划为体验型、后坪乡规划为探险型等,其余乡镇均可各自定位,先期进行探索,力争保持高位发展。

(四)建设基础设施。

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本的吃、住、行等问题。

从吃来说,主要是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业;从住来说,虽然没有必要搞星级酒店,乡村旅游是让游客住农家小院,但必须保证卫生、舒适,并解决入厕、洗澡等问题,可建一些具有民族特色、传统民居、造价低廉的庄园式的旅舍;从行来说,乡村旅游的交通工具应该适应当地自然的环境,要具备的灵活轻便的特色,它的设计应与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使之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但进入乡村旅游接待点的主要交通大道一定要高标准建设。

(五)抓好配套产业。

一是依托和发挥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突出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二是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和乡村体验的多样化旅游需求发展产业,既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就地销售,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