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下-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写写帮整理)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写写帮整理)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写写帮整理)第一篇:古代文学复习资料(写写帮整理)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四个人。

2、沉郁顿挫: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3、新乐府运动: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4、元白: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

5、古文运动:是以韩愈、柳宗元为领袖的,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6、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是按一定乐谱填写、演唱的歌词,与多维先作辞,后配乐的古乐府相比,在致辞程序和所配音乐上均有不同,是隋唐之际新兴诗体。

7、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8、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

)9、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四位诗人的合称。

10、元杂剧: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

11、金院本: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①元杂剧继承了金院本戏台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场门出入,确定了中国戏曲独有的上下场的连场形式。

②在金院本脚色分行基础上,扩充为旦、末、外、净、杂..12、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13、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

14.、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15、荆刘拜杀:元代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的合称。

16、四声猿:指明代徐渭的四部杂剧。

它们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翠乡梦》。

17、话本:即说书艺人——在宋代称为说话人,演出的底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重要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重要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下)重要知识点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一、基本知识1、上官体:指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旧唐书》本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

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

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

5、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作家、作品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骆宾王《在狱咏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杨炯《从军行》,沈佺期《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宋之问《度大庾岭》、《渡汉江》,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三、思考与练习2、初唐诗歌革新经历了几个阶段?参考答案:初唐诗歌革新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太宗君臣为代表,鉴于南朝历代统治者败亡的教训,从巩固基业的需要出发,重视思想文化的统治作用,提倡中和雅正的文学主张,在诗风转变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第二阶段以“初唐四杰”为代表,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余风,扩大诗歌题材,不仅推动了律诗的发展,并对唐代文风的转变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以陈子昂为代表,标举“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开拓了唐诗正确发展的道路。

3、《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春江花月夜》是著名的七言歌行,被闻一多赞美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古代文学复习资料(整理版)建安文学三曹曹操内容社会动乱雄心壮志艺术质朴形式开阔胸襟影响乐府诗四言诗曹丕特点题材单调形式丰富比兴抒情缠绵清丽曹植内容雄心壮志阴郁愤懑艺术骨气精奇辞采华茂内容追求反抗气势力量表现手法丰富精致华丽七子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刘祯应炀徐干蔡琰悲愤诗叙事现实主义《胡笳十八拍》抒情浪漫主义正始文学集团斗争政治恐怖老庄思想消极反抗阮籍咏怀五言比兴手法抒情组诗《大人先生传》虚幻现实使气骋辞散韵间杂四言俊逸俊切嵇康幽愤四言俊逸俊切《与山巨源绝交书》锋利洒脱峻急刚烈西晋文学张协杂诗情志高远造语清新挺拔左思咏诗左思风力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积极浪漫主义文典以怨历史咏怀表现圆熟对偶词藻剪裁得当东晋文学五言诗孙绰许询田园诗陶渊明时代背景门阀制度黑暗政治生平思想入仕归隐儒道平等桃花源思想内容品格抗争田园理想消极艺术成就平淡自然内容风光生活心境表现语言手法书写醇厚有味精辟形象富有意境境界情趣浑然风格多样肃敬冲澹豪放有力南北朝乐府民歌特色短小抒情艳曲(南方) 胡音(北方)南朝内容情歌都市采集艺术五言四句清新自然双关语《西洲曲》时序细腻低回双关接字联想北朝内容丰富战争尚武艺术质朴爽直豪健七言杂言《木兰诗》英雄形象现实浪漫剪裁得当影响现实主义绝句歌行脱化语双关宫体诗艳情小词南北朝文人诗歌南朝山水诗谢灵运宫艳精工自然景色玄言佛理乐府诗鲍照内容丰富深刻感情强烈奔放音节激昂顿挫句式富于变化新体诗谢眺清新自然有句无篇情味隽永宫体诗徐陵庾信生活腐朽君主提倡色情何逊阳铿风致雕琢北朝庾信拟咏怀身世之叹故国之思刚健格律典致融合魏晋南北朝小说小说溯源神话传说史书子书1、志怪小说产生原因宗教逆信思想人民斗争方式代表作品晋干宝《搜神记》思想内容宗教神怪民间故事斗争勇敢爱情捉鬼浪漫主义消极积极艺术形式粗陈梗概粗具规模文学影响传奇流派平话戏曲小说素材2.轶事小说产生原因品评人物的清谈风尚代表作品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思想内容魏晋风度名士风流自然形色山水隐逸清谈仪唐政治恐怖奢侈生活凶残贪婪局限性艺术成就细节对比人物性格记言记事结合语言精练含蓄地位影响笔记小说小品文诗文典故戏剧小说素材魏晋南北朝辞赋王粲《登楼赋》深婉苍凉曹植《洛神赋》深情浪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清新自然鲍照《城赋》悲怆慷慨江淹《恨赋》《别赋》抽象感受形象描写庾信《哀江南赋》《小园赋》沉郁奇丽魏晋南北朝骈文、散文1、骈文畸形繁荣重文轻笔孔稚珪《北山移文》拟人手法形象生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写景如画文辞清丽吴均《与朱元思书》2、散文一定发展质朴骈俪诸葛亮《出师表》恳切周详嵇康《与山居源绝交书》陶渊明《桃花源记》郦道元《水经注》简洁生动修辞精细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故事人物隋唐五代文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作者是( C )。

古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西昆体1. 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 “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 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107)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A.《国风》B.《九章》C.汉乐府民歌D.《古诗十九首》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2、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A.王勃B.卢照邻C.沈期D.陈子昂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无3、关于《诗经》的编订,汉代有“孔子删诗”的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A.《汉书•食货志》B.《史记•孔子世家》C.《国语•周语上》D.《毛诗大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4、下列表述班固《汉书》特点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文挥洒自如B.叙事平实稳健C.文章组织谨严D.语言富丽典雅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无5、张志和的词作《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A.曲子词B.早期文人词C.伶工之词D.士大夫之词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6、《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A.《伐檀》B.《七月》C.《硕鼠》D.《君子于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7、“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出自陶渊明的()A.《感士不遇赋》B.《归去来兮辞》C.《闲情赋》D.《咏史述》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无8、被《诗品》称为“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的是()A.潘岳《悼亡诗》B.左思《咏史》C.郭璞《游仙诗》D.鲍照《拟古》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9、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无10、《春秋》叙述历史的特点是()A.采用新闻标题形式记事B.记言。

古代文学(下)复习2

古代文学(下)复习2

85. 下列杂剧作家属于“元曲四大家”(ABDE )A. 关汉卿B. 白朴C. 王实甫D. 马致远E. 郑光祖86. 关汉卿是(ABD)。

A. 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B. 由金人元的作家C. 历史剧《赵氏孤儿》的作者D. 元代杂剧作家申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E. 神仙道化剧的开创者87. 关汉卿杂剧的主要题材有(BCE)。

A.神仙道化剧 B. 历史剧 C. 爱情风月剧 D. 神话剧 E. 社会公案剧88. 下列前期元杂剧申属于历史剧的有(ACE )A. 《梧桐雨》B.《西厢记》C.《汉宫秋》D.《墙头马上》E.《赵氏孤儿》89. 下列剧作属于郑光祖的有(BCE)。

A.《陈州粜米》B.《倩女离魂》C.《怡梅香》D.《两世姻缘》E.《王粲登楼》90. 下列作家,属于后期元杂剧作家的有(BCDE)。

A. 白朴B. 宫天挺C. 郑光祖D. 乔吉E. 秦简夫91. 下列元前期散曲作家中,属于杂剧作家和书会才人的有(ABDE )A. 白朴B. 关汉卿C. 姚燧D. 马致远E. 王和卿92.下列散曲作家,属于元后期的有(BCDE)。

A. 卢挚B. 贯云石C. 睢景臣D. 刘时中E. 乔吉93. 下列作品中元代四大传奇有(ABCD)。

A.《荆钗记》B.《刘知远白兔记》C.《拜月亭》D.《杀狗记》E.《琵琶记》94. “元诗四家”指的是(ABDE)。

A. 虞集B. 杨载C. 耶律楚材D. 范椁E. 揭傒斯95. 今天所能见到的宋元话本,主要有(BD)。

A. 说经B. 小说C. 说铁骑儿D. 讲史E. 长篇通俗演义96. 下列作家属于明初的有(AE)。

A. 宋濂B. 袁宏道C. 归有光D. 茅坤E. 刘基97. 下列作家属于唐宋派的有(BCDE)。

A. 张岱B. 唐顺之C. 茅坤D. 归有光E. 王慎中98. 下列作家属于晚明小品文作家的有(ABC)。

A. 陈继儒B. 袁宏道C. 张岱D. 唐顺之E. 归有光99. 台阁“三杨”包括(ACE)。

古代文学下复习重点

古代文学下复习重点

一.背诵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亲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 <鹊桥仙>[钱云弄巧] 秦观钱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4. <醉花阴> 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吟袖。

莫道不消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5. <水龙吟> 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烩,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襟翠袖,揾英雄泪!6.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张养浩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 <黄莺儿>[塞上重阳] 薛论道荏苒又重阳,拥旌旄倚太行,登临疑是青霄上。

天长地长,云茫水茫,胡尘静扫山河壮。

望遐荒,望亭何处?万里尽秋霜。

二.翻译1 《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古代文学(下)复习1

古代文学(下)复习1

199. 白朴所写的著名历史剧是()。

A. 《墙头马上》B. 《梧桐雨》C. 《赵氏孤儿》D. 《李逵负荆》200. 白朴所写的《墙头马上》是一部()。

A. 爱情喜剧B. 历史剧C. 神仙道化剧D. 讽刺喜剧201. 元初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的剧作家是()A. 王实甫B. 关汉卿C. 马致远D. 白朴202. 马致远的代表作是()。

A. 《陈抟高卧》B. 《青衫泪》C. 《汉宫秋》D. 《墙头马上》203. 在“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A. 关汉卿B. 王实甫C. 白朴D. 马致远204. 《柳毅传书》的作者是()。

A. 高文秀B. 尚仲贤C. 纪君祥D. 李好古205. 《双献功》的作者是()。

A. 尚仲贤B. 李好古C. 纪君祥D. 高文秀206. 《李逵负荆》的作者是()。

A. 康进之B. 李好古C. 高文秀D. 尚仲贤207. 《西厢记》共有()。

A. 一本四折B. 五本二十折C. 四本十六折D. 五本二十一折208. 元杂剧最优秀的代表作家是()。

A. 王实甫B. 马致远C. 关汉卿D. 白朴209. 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A.《单刀会》 B. 《窦娥冤》 C. 《救风尘》 D. 《望江亭》210. 关汉卿的《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均属于()。

A. 历史剧B. 爱情风月剧C. 神仙道化剧D. 公案剧211. 关汉卿公案剧的代表作是()。

A. 《鲁斋郎》B. 《窦娥冤》C. 《蝴蝶梦》D. 《绯衣梦》212.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是()。

A. 乔吉B. 郑光祖C. 钟嗣成D. 宫天挺213. 郑光祖表现才子佳人缠绵情爱的代表作是()。

A. 《倩女离魂》B. 《梅香》C. 《两世姻缘》D. 《杨州梦》214. “元曲四大家”是()。

A. 郑光祖、王实甫、白朴、钟嗣成B.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C.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D. 关汉卿、王实甫、郑光祖、钟嗣成215. 周德清的一部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学下-考试复习资料整理【填空/选择/名词解释】1、宋初三体:白体、西昆体、晚唐体。

2、临川四梦:《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

(玉茗堂四梦)3、四大南戏:《金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四大传奇)。

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

4、《清平山堂话本》:又称《六十家小说》。

洪梗。

原书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

现能见到最早的话本小说集。

5、江西诗派:北宋末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自黄庭坚以下列陈师道等25人,这些诗人虽不都是江西人,但他们都推崇黄庭坚,故后人把这派诗人称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崇尚瘦硬风格,要求字字有来历;讲谋篇布局、句法、句眼、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在材料的选择上避免熟滥,喜欢在佛经、语录、小说等杂书里找冷僻的典故,稀有的字面。

他们学杜甫得其皮毛,失其精神,其负面的影响一直到晚清的宋诗派还存在。

6、永嘉四灵:南宋永嘉诗人徐照(灵辉)、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四人的并称。

他们反对江西诗派,专学贾岛、姚合的诗歌,标榜野逸清瘦的作风,过着啸傲田园、寄情泉石的闲逸生活,以精练的语言刻画寻常景物。

但他们的诗歌由于生活天地的狭窄,取法范围小,所以缺乏变化。

7、江湖诗派:江湖诗人是因南宋中后期杭州书商陈起陆续刻印当时许多诗人的集子,合称为《江湖集》而得名的。

《江湖集》中有姜夔、“四灵”、刘克庄、戴复古等人的作品,广义而言,这些诗人都可以称为江湖诗人。

江湖诗人大多是不得意的文人,流落江湖,靠献诗卖艺为生。

他们没有公认的诗学标准,但提倡清丽尖新的诗歌风格,以精练的语言刻画寻常景物,很接近晚唐的诗风。

8、诚斋体:得名是源于杨万里。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杨万里是初学江西诗派而又学王安石和晚唐诗,形成构思新巧,语言晓畅,自成一家的诗人。

他的诗善于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捕捉新颖生动的素材,并能在将感情与之交融的同时,又能理智到观照与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这种充满幽默诙谐、活泼风趣、通晓明畅、以俚语入诗,但又不乏生活理趣的诗体,人们称为“诚斋体”。

9、诸宫调: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

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

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

在宋室南渡后,传至南方。

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也称“搊弹词”,某些作品还冠以“弦索”字样,以示其有别于南诸宫调的特点。

元代的戏剧,有杂剧和南戏两种类型。

这两个剧种的剧本虽然都包括曲词、宾白、科(介)三个部分,但体制又有不同。

元杂剧:杂剧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演剧脚色可分末、旦、净三类。

末分正末、小来;旦分帖旦、搽旦、小旦。

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而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南戏:南戏流行于东南沿海。

剧本由若干“出”组成,“出”数不作规定。

曲词的宫调也没有规定。

南戏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各类,均可歌唱。

歌唱形式多种多样,既有独唱,又可对唱、合唱、轮唱,不似杂剧只能由一人独唱到底。

10、前后七子: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徐桢卿,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七人。

他们的文学见解一致处是“诗必盛唐,文必秦汉”,重视摹拟。

后七子:嘉靖、隆庆时期文学家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

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A 退化的文学发展观 B 以摹仿为目的的创作观唐宋派:作家兼批评家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人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表示不满,主张作文应学唐宋文章的法度,故称“唐宋派”。

唐宋派对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批评十分尖锐,有深刻的揭露意义,但在对反复古理论时也暴露出道学家的迂腐,故他们很难击败复古派。

公安派:以晚明公安(今湖北公安)袁宗道,宏道,中道三弟兄为代表的文学流派。

他们反对复古,主张文学要抒写性灵,抨击时政、道学,企图在一定程度上冲破封建思想束缚。

公安三袁的文学理论明显受李贽思想的影响。

公安三袁的文学主张:A 文学是发展的,贵古贱今,蹈袭拟古是愚蠢和错误的;B 反对盲目学习古人;C 文学应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D 文必贵质,反对华而不实;E 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甚至俗语写作,“宁今宁俗,不肯拾人一字。

”11、宋话本:是宋代民间说话人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白话小说。

宋代话本主要反映的是城市中小商人、手工业者和下层妇女的生活。

宋代话本的结构有三个特点:1、在正文前有诗词或故事组成的“入话”,意义上与正文有相似或相反的联系;2、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时常用韵文写景状物,起烘托渲染和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有时也用来表示作者的评赞。

3、全文用诗词作结束,多带规劝之意。

话本小说:话本小说是产生于宋代的民间文学。

话本小说专指白话短篇小说。

拟话本小说:指文人模仿话本形式创作编写的小说。

明代文人对话本进行加工编辑,进而进行模仿话本的写作,出现了大量供案头阅读的文人创作的话本,称拟话本。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产生于民间的宋元明旧本是话本小说,而文人的拟作,则是“拟话本小说”。

12、三言二拍:冯梦龙的“三言”与凌濛初的“二拍”冯梦龙广泛搜集当时流传的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编成《古今小说》,后改名为《喻世明言》,以及《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各四十卷。

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即“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抱瓮老人精选三言二刻40篇合为《今古奇观》。

13、临川派: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与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的戏剧理论主张。

是情与理冲突的晚明文学基本主题在戏曲领域内的体现。

14、清代诗学主张:神韵说:王士祯格调说:沈德潜性灵说:袁枚肌理说:翁方纲1.神韵说: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诗歌理论。

提倡有神韵的诗歌是为诗的最高境界。

“神韵说”实质上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功能对诗歌艺术的干扰,注重诗歌本身清新高远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加强诗歌的消遣娱乐功能。

2. 格调说:是明清时期的一种诗论,由清代的沈德潜正式提出。

明代的前后七子都提倡格调,推崇盛唐。

沈德潜提出的格调说,实质上就是运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统治阶级的理论思想,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服务。

同时,沈德潜在诗歌表现上主张恢复儒家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传统。

3.性灵说:明清重要的诗歌理论,由明代袁宏道提出。

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继承了李贽的“童心说”,提出“独抒性灵”的性灵说,用来抨击复古主张。

性灵说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4.肌理说:由清代作家翁方纲提出。

他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肌理说”包含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以文章结构为基础的“文理”。

翁方纲的肌理说实质上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来论证考证充实诗歌的内容,达到文理和义理的统一,从而弥补神韵说,格调说的不足。

15、桐城派:清代中期的重要散文流派,因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而得名。

基本特征: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服务当代政治为目的,以秦汉和唐宋八大家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做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和散文理论。

三人主要成就:方苞:桐城派创始人提出“义法说”。

将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就是指言有物,法就是指言有序。

“义”具体指文章内容;“法”具体指文章的布局、法章和文辞。

义法之间的关系是:义决定法,法体现义。

刘大櫆:在方苞,姚鼐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义法说进行理论扩展,着重探讨了“神气”、“音节”、“字句”的关系。

姚鼐:在桐城派中地位最高。

提出:a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b用“八要”将文章的义理、考据、辞章落实到处;c将文风划分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因四人都居吴中而得名,其中高启和杨基的成就较大。

【简述/论述】1、宋代文人的复合型性格:北宋文人具有参政主体、学术主体与文学主体集于一身的复合型特征。

1)这一特征使宋代文化具有较前人淹博、格局宏大的特点,更使宋代文人少了许多理想的、浪漫的情怀,多了不少关注社会、国家、民生的意识。

由于参政主体性的强化,宋代士大夫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意识空前强化,并使政治、哲学和文学一体化。

2)从宋代文学的主要样式诗歌和散文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关注与参与意识,以及对社会问题各个方面的丰富表现,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由文人、学者、名臣一体的主体强化形成的“宋型文化”的鲜明特征。

2、宋文人的心态表现:1)宋代文人较之唐代文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对生命存在意义的体认和自我心性的反省。

不管是受庄禅思想影响较深,还是受儒家和理学思想浸染较多的文人大多都能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思考。

2)在宋代文学中,很少让人感到狂狷激怒、颓唐感伤的气氛,更多的是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灾难与打击,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处逆境而不惊、不乱、不绝望的哲人风度。

3、苏轼诗歌平淡的内涵:苏轼诗歌的“造平淡”,可以理解为饱经人生忧患而悟出来的平淡心境和审美人生的自然流露。

苏轼创作的平淡进程,是由对人生的多情和忧患,向超脱与旷达的境界发展完成的。

苏轼的平淡是外枯中膏,似癯实腴的宋调最高境界,其中包容着丰富的内蕴。

具体讲,有清旷、脱俗、尚理趣、自然天成等内容。

1)清旷是一种文学风格,但更是心胸襟怀、人品个性的外现,只有超越了人生宠辱、生死、穷达,进入对人生哲理思辨层次和审美境界的人,才能达到清旷。

2)脱俗,是苏轼平淡文风的又一重要内涵。

此处脱俗并非指不同于寻常的外在生活环境,隐居山林薮泽,也不是有意识地采取不同于众的处世行为,如故意的狂狷颓唐,而是指异于常人的对生活的领悟与感觉,指内心修养的培养和对高尚人格、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种内在而非外在形式的超越世俗。

3)苏轼诗文渐老渐熟的陶冶熔铸过程中,理趣成份的融入,并成为其平淡的内在支撑,是其对“宋调”创造的重要贡献。

4)自然天成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唐代李白即是达此境界的大作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学范式的创造者之一。

苏轼的自然天成有与李白相似之处,但决非李白的翻版。

4、黄庭坚的创作过程:黄庭坚所开创的“宋调”是由有法可循到不为法拘的创作过程的升华,是由中规中矩到从心所欲不逾举的超越。

黄庭坚诗歌的创作经历与诗学理论的提倡追求“自合法度”。

黄庭坚论创作过程的理论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学问、提倡多读书;二是要求功力,即体现在对诗歌创作中的谋篇布局、句法安排、字面锤炼等方面;三是反对人为刻饰,提倡“文章惟不构空强作,诗遇境而生须自工耳。

”《论作诗文》,这一过程就是“有法可循”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