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合集下载

蛙心生理实验报告(3篇)

蛙心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2. 观察理化因素对蛙心活动的影响。

3. 探究心脏节律性活动的生理机制。

二、实验原理蛙心灌流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方法,通过将蛙心取出并置于人工灌流液中,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节律性收缩。

实验中,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可以观察不同理化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从而了解心脏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蛙心无营养性血管,离体后采用人工灌流的方法,仍可保持其新陈代谢,心脏仍能有节律的自动收缩、舒张,并维持较长时间。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

外源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可产生类似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青蛙2. 实验器材:蛙心夹、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任氏液、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3%乳酸、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棉线、套管夹。

3. 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暴露蛙心:取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

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2. 插管: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将蛙心夹插入心脏,并通过蛙心夹上的管道与灌流系统连接。

3. 灌流:将蛙心置于任氏液中,开始灌流,调节灌流速度和压力,使心脏保持节律性收缩。

4. 观察与记录:观察心脏的收缩、舒张情况,记录心率和心搏曲线。

5. 改变灌流液成分:分别用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3%乳酸等灌流液替换任氏液,观察心脏活动的变化。

6. 分析与讨论:分析不同灌流液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讨论心脏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正常任氏液中,心脏保持节律性收缩,心率为60-100次/分钟。

生理学实验报告_蛙心灌流_(2)

生理学实验报告_蛙心灌流_(2)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一、【目的要求】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乳酸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

外源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可产生类似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的作用。

三、【实验仪器】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棉线、任氏液。

套管夹、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肌碱、3%乳酸。

四、【方法与步骤】1、斯氏蛙心插管法(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

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

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

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

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 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

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

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离体蛙心实验实验报告(3篇)

离体蛙心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离体蛙心的生理特性,了解心脏在离体条件下的收缩和舒张规律。

2. 探讨神经递质、激素等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

3. 掌握离体蛙心灌流实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离体蛙心灌流实验是研究心脏生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灌流装置向蛙心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可以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成分、温度、pH值等条件,观察心脏功能的改变,从而了解心脏生理特性及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蛙心套管、蛙心夹、蛙板、蛙类手术器械、二道仪、任氏液、氯化钙、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

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蛙心灌流装置、注射器、秒表、滴管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将蟾蜍置于蛙板上,用手术剪剪开胸腔,暴露心脏。

用蛙心夹固定心脏,并连接灌流装置。

2. 灌流液准备:配制任氏液、氯化钙溶液、肾上腺素溶液、乙酰胆碱溶液等。

3.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对照组、氯化钙组、肾上腺素组、乙酰胆碱组。

4. 实验步骤:a. 对照组:灌流任氏液,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情况。

b. 氯化钙组:灌流氯化钙溶液,观察心脏功能的改变。

c. 肾上腺素组:灌流肾上腺素溶液,观察心脏功能的改变。

d. 乙酰胆碱组:灌流乙酰胆碱溶液,观察心脏功能的改变。

5. 记录数据:观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频率、收缩幅度等,并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心脏呈现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收缩幅度适中,频率约为60次/分钟。

2. 氯化钙组:心脏收缩幅度明显增大,频率加快,收缩时间延长,舒张时间缩短。

3. 肾上腺素组:心脏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收缩时间延长,舒张时间缩短。

4. 乙酰胆碱组:心脏收缩幅度减小,频率减慢,收缩时间缩短,舒张时间延长。

六、实验结论1. 离体蛙心在灌流条件下可以维持一定时间的收缩和舒张功能。

2. 氯化钙和肾上腺素可以增强离体蛙心的收缩功能,使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

蛙心倒灌实验报告

蛙心倒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蛙心倒灌实验的操作方法。

2. 观察不同灌流液对蛙心活动的影响,探究理化因素对心脏功能的作用。

3. 了解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的生理机制。

二、实验原理蛙心倒灌实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蛙心置于人工灌流液中,模拟心脏在体内的血液流动情况,观察不同灌流液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中,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和浓度,可以模拟心脏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青蛙2. 实验仪器:蛙心夹、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棉线、任氏液、0.65%NaCl溶液、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乳酸溶液3. 实验试剂:NaCl、CaCl2、KCl、NaH2PO4、Na2HPO4、蒸馏水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将青蛙麻醉,背位固定于蛙板上。

2. 暴露心脏,用手术刀将心脏周围的大血管分离,并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3. 将蛙心夹固定在心脏的左心室,连接张力传感器。

4. 将心脏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任氏液。

5. 使用滴管向心脏的左心室注入0.65%NaCl溶液,观察心脏的收缩情况。

6. 分别加入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溶液、1:10000乙酰胆碱溶液、3%乳酸溶液,观察心脏的收缩情况。

7. 记录不同灌流液对心脏收缩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65%NaCl溶液中,心脏保持正常的节律性收缩,收缩频率和幅度适中。

2. 将灌流液更换为0.65%NaCl溶液后,心脏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稍微减小,说明细胞外液中缺乏Ca2+,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

3. 向灌流液中加入2%CaCl2溶液后,心脏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稍微加大,说明细胞外液浓度升高,Ca2+内流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4. 向灌流液中加入1%KCl溶液后,心脏的收缩幅度和频率稍微加大,说明K+与Ca2+在细胞膜上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外液中K+浓度升高,Ca2+内流减少,心肌的兴奋性降低。

蛙的生理实验报告(3篇)

蛙的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蛙的解剖结构,掌握青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

3. 掌握蛙心灌流实验方法,观察心脏活动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蛙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在生理条件下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通过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可以观察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和肌肉收缩的特征。

2. 蛙心灌流实验:离体心脏灌流实验是研究心脏生理功能的重要方法,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可以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了解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青蛙、任氏液、生理盐水、剪刀、手术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蛙板、蛙钉、细线、培养皿、滴管、电子刺激器、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套管夹、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3%乳酸。

2. 实验仪器:蛙类解剖台、显微镜、电生理实验系统、刺激器、数据采集系统、蛙心灌流装置。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1)取青蛙一只,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蛙,使其背部向上。

(2)用眼科镊和剪刀在青蛙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处剪开,分离出坐骨神经和腓肠肌。

(3)将坐骨神经和腓肠肌置于任氏液中,用玻璃分针轻轻拨动腓肠肌,观察肌肉收缩情况。

2. 蛙心灌流实验:(1)将青蛙的左心耳和左肺静脉用细线结扎,然后剪断,使心脏与体循环分离。

(2)将心脏置于蛙心灌流装置中,连接计算机采集系统和刺激器。

(3)将灌流液(任氏液)通过灌流装置注入心脏,观察心脏搏动情况。

(4)改变灌流液的成分,如加入肾上腺素、乙酰胆碱、乳酸等,观察心脏活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成功,腓肠肌在刺激下产生明显的收缩反应。

2. 蛙心灌流实验成功,心脏在灌流液的作用下保持节律性搏动。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

实验名称:之五兆芳芳创作蛙类离体心脏灌流课程名称:生理学实验指导教师:龙天澄张碧鱼陈笑霞实验人:叶永锋08344031学院:陆地学院实验时间:2009年12月09日一、【目的要求】1、学习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法.2、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3、不雅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等对离体心脏勾当的影响.二、【原理】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情况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勾当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情况,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动灌流液的某些成分,不雅察其对心脏勾当的作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血钾浓度太高时(高于7.9mmol/L),心脏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下降,表示为收缩力削弱、心动过和缓传导阻滞,严重时心脏可停搏于舒张期.血钙浓度升高时,心脏收缩力增强,太高可使心室停搏于收缩期.血钙浓度下降,心肌收缩力削弱.血中钠离子浓度的轻微变更,对心肌影响不明显,只有产生明显变更时,才会影响心肌的生理特性.肾上腺素可使心率放慢、传导放慢及心肌收缩力增强,乙酰胆碱则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反.三、【实验仪器】青蛙、经常使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较机收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橡皮泥、任氏液.蛙心套管(斯氏套管或八木氏套管)、套管夹、0.65%NaCl、5%NaCI、2%CaCl2、1%KCl、1:5 000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肌碱、300U/mL肝素.四、【办法与步调】1、斯氏蛙心插管法(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办法流露心脏.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别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扣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标的目的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 cm 高度)任氏液(内参加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拔出动脉圆锥(见右图).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撤退退却,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标的目的推进,经主动脉瓣拔出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拔出,但不成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标明操纵成功(不然需退回偏重新拔出).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改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拔出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存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用任氏液频频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1.5~2 cm),便可进行实验.(2)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不成夹得过量,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如右图).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2、实验不雅察(1)记实正常心搏曲线(2)改用0.65%NaCI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识表记标帜,不雅察心搏变更.待曲线氏插管装置出现明显变更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识表记标帜,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注意: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一致(以下同).不雅察可得,NaCI溶液会阻遏心脏搏动.(3)向套管内加2~6滴5%NaCI(较细的套管需少加)溶液,作好加药记号,不雅察心搏曲线的频率及振幅变更.当曲线出现明显变更时,应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并做好冲洗标※记,迅速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4)同法向套管内参加1~3滴2%CaCI:溶液,不雅察并记实心搏曲线的变更.当出现明显变更时,立即改换任氏液,待心搏恢复正常(如果恢复迟缓,可多次冲洗).(5)向套管中加1—2滴1%KCl溶液,记实心搏曲线的变更.当心搏曲线变更时,同法改换灌流液,待心搏恢复正常.(6)同法记实套管中参加l~2滴的肾上腺素溶液(1:10 000)后心搏曲线的变更.(7)同法记实套管中参加1—2滴乙酰胆碱溶液(1:10 000)后心搏曲线的变更.3、实验结果与阐发将记实到的各段心搏曲线附在实验陈述中,计较给药前后曲线的频率、振幅和基线变更.丈量结果填入表中.五、【实验结果】1、正常博击曲线图2、滴加0.65%NaCl溶液图阐发:滴加0.65%NaCl溶液后,心跳削弱,这是由于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时,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内流Ca2+削减,细胞质Ca2+浓度削减,心肌的收缩勾当也随之削弱.3、滴加5%NaCl溶液阐发:由于细胞外液中钠浓度差梯度的变更一般对心肌勾当影响不明显.因此上图的心率变更与图2滴加0.65%NaCl 溶液里变更其实不是很大,两个不合浓度的相同溶液作用机理是一样的,在此一不作过量相同阐发.但如果实验中滴加溶液顺序不一样,若先滴加5%NaCl.再滴加0.65%NaCl溶液,所得的心搏变更就不如图3那样明显了,收缩力仅出现很微弱的变更.4、滴加2%CaCl溶液阐发: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Ca2+] 0增高时,Na+内流受抑制,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下降.[Ca2+] 0增高使Ca2+内流增多,因此慢反响细胞0期去极化放慢增强,传导性增高,而快反响细胞平台期缩短,有效不该期缩短,复极加快.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Ca2+] 0下降时,所引起的变更与高钙时相反.因此参加CaCl2后,心率削减、振幅削减,基线上移.5、滴加1%KCl溶液阐发:滴加1%KCl后的心搏曲线发明,曲线的频率逐渐减小,愈来愈疏,幅度逐渐下降,最后停止在基线处,即心脏停博于舒张状态.因为当细胞K+浓度增高时,K+与Ca2+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抑制细胞膜对Ca2+的转运,使进入细胞内Ca2+削减,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进程削弱,心肌收缩力下降.所以心搏曲线振幅减小.6、滴加1:10000肾上腺素溶液阐发:滴加肾上腺素后,蛙心收缩增强,心脏舒张完全,描记的心搏曲线幅度明显增大.其作用机理是,肾上腺素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受体结合,提高心肌细胞和肌浆网膜Ca2+通透性,导致肌浆中Ca2+浓度增高,使心肌收缩增强.另外,肾上腺素还有下降肌钙蛋白与Ca2+亲和力,促使肌钙蛋白对Ca2+的释放速率增加,提高肌浆网膜摄取Ca2+的速度,刺激Na+与Ca2+互换,使复极期向细胞外排出Ca2+的作用加快,这样,将使心肌舒张速度增快,整个舒张进程明显增强.7、滴加1:10000乙酰胆碱溶液阐发:上图可示,蛙心收缩削弱,心率减慢,最后出现蛙心停止舒张阶段.其机理为: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M受体结合,一方面提高心肌细胞膜K+通道的通透性,促使K+外流,将引起:1)窦房强细胞复极时K+外流增多,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Ik衰减进程削弱,自动除极速度减慢.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窦房自律性下降,心率减慢.2)复极进程中K+外流增加,动作电位2、3期缩短,Ca2+进入细胞内削减,使心肌收缩削弱;另一方面乙酰胆碱可直接抑制Ca2+通道,削减Ca2+内流,进而使心肌收缩削弱.表一:各丈量结果比较表1改动灌流成分对蛙离体心脏勾当的影响六、1. 制备蛙心标本时,勿伤及静脉窦.2 .上述各实验项目,一旦出现作用应立即用正常任氏液换洗,以免心肌受损,并且必须待心搏恢复正常前方能进行下一步实验.3. 温习心肌生物电的产生机制及各类离子对心脏勾当的影响.4. 尽量选用强健、体大的雄性蟾蜍,手术进程中注意庇护心脏,避免损伤.5. 实验中实时用任氏液冲洗心脏,待曲线恢复平稳后再进行下一步操纵.6. 每次改换任氏液都必须保持灌流液液面高度恒定,以免因灌流量变更而影响结果.7. 严格控制每次药品参加量,先加一滴,效果不明显再加一滴.8. 滴加药品和换取正常任氏液,须实时标识表记标帜,以便不雅察阐发.9. 吸滴瓶中的任氏液和吸蛙心套管内溶液的吸管应区分专用,不成混合使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思考题】1. 离体蛙心制备好后,有时候馆内的液面上下移动很不明显,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答:离体蛙心制备好后,蛙心插管内的液体应随蛙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勾当而上下移动.其实质是:在心室收缩时,心室容积削减,室内压升高,将心室内的液体压入插管内,管内液面上升;在心室舒张的时候,心室容积增大,心室内压削减,将插管内液体吸入心室,管内液面下降.但是有时候蛙心插管内液面动摇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⑴插管内尖端出现血凝块.插管内液体不克不及顺畅的进出心室腔内.解决办法为用长吸管将血凝块吸出,在吸出血凝块后,应立即用新鲜任氏液换洗插管内液体几回,直至蛙心颜色变淡,插管内无血液和小血块为止.⑵插管尖端不在心室腔内,而是在心房或脉间结缔组织等地方.解决办法为将插管重新拔出心室,确定无误后,再结扎固定.⑶插管进入心室腔内过深,以致尖端抵住了心室壁.解决办法为将插管稍稍外提,使插管口正利益于心室腔内,且开口正对着液体喷射的轴流标的目的.⑷蛙心由于长期心肌失血,导致活气下降.解决办法为向插管内滴加少许肾上腺素或对其进行外加力使其起搏,使其勾当增强.⑸房室传导阻滞.在插管的操纵中,由于操纵失误,对心脏造成的损害过大,最后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由于这种伤害是不成逆转的,所以必须改换蛙心重做实验.2. 实验进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的恒定?液面太高或太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在实验进程中,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产生变更,心脏收缩曲线会相应产生变更.心肌缩短幅度和速度受到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影响.插管液面高度所产生的压力,在心室舒张期末期相当于心肌的前负荷,心室开始收缩的时候,此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又成为心肌收缩时的后负荷.故高度的改动,进而引起的前后负荷的改动将改动心肌收缩的幅度和频率.当液面太高时.心缩曲线幅度将下降.因为太高的液面,将使心室前负荷超出了最适前负荷,将导致粗细肌丝过于疏远,而导致收缩的潜力削减,心肌收缩不再增加或下降.而类似的,太高的后负荷,也使心肌收缩的幅度和速度大大下降.而当液面太低时,心室收缩的幅度也会削减.因为前负荷太小,将导致粗细肌丝过于接近,而导致收缩的潜力削减,实际上,此时由于前负荷的削减导致心室收缩的效力的削减比前负荷增加而导致的还有明显.类似的,后负荷相应的削减也会导致心室收缩的削弱.所以,在实验中保持最适的液面高度.是取得较好实验结果的前提.3.各类离子成分改动蛙心收缩的原理是什么?答:由于心肌细胞生物电勾当和收缩进程与离子密切相关,因此,细胞外液中离子浓度升高或下降均会影响到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收缩性.(1)钾离子的影响K+与静息电位的形成有关.细胞外液K +浓度[K+]0变更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较为庞杂.高钾:[K +]0轻度或中度增高时,膜内、外K+浓度差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与阈电位差距缩短,因此,兴奋性增高. [K +]0显著升高时,由于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过量(膜内达-55mV左右),Na+通道失活,因而兴奋性下降甚至消失.另外,还使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小,传导性下降,导致兴奋传导减慢,甚至传导阻滞.此外,[K+]0增高还可提高膜对K+的通透性,加快K+外流,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因此,不该期缩短.此外由于平台期缩短,削减了Ca2+的内流,加上细胞外K+与Ca2+在膜上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导致心肌收缩功效削弱;(2)钙离子的影响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Ca2+] 0增高时,Na+内流受抑制,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下降.[Ca2+] 0增高使Ca2+内流增多,因此慢反响细胞0期去极化放慢增强,传导性增高,而快反响细胞平台期缩短,有效不该期缩短,复极加快.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Ca2+] 0下降时,所引起的变更与高钙时相反.(3)钠离子的影响细胞外液中钠浓度差梯度的变更一般对心肌勾当影响不明显.只有当[Na+] 0明显增高时,膜内外钠的浓度差梯度增大,因此,快反响细胞Na+内流放慢,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均增加,导致传导性和自律性增高.同时,Na+内流的增多促进细胞内Ca2+的外运使细胞内Ca2+浓度下降,因此,心肌收缩能力削弱.反之,当[Na+] 0下降,使心肌传导性和自律性下降,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八、【参考文献】【1】项辉,龙天澄等. 生理学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2008 : 21- 38.【2】朱大年.生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蛙心进行灌流实验,观察心脏的生理反应,了解心脏的工作
原理。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蛙心、生理盐水、注射器、心电图仪器等。

首先将蛙心取出并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放置在生理盐水中。

接着使用注射器将生理盐水注入蛙心,记录心脏的生理反应,并通过心电图仪器进行监测。

实验结果,在进行蛙心灌流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蛙心在接受生理盐水灌
流后,心脏开始收缩和舒张,呈现出规律的跳动节奏。

通过心电图仪器的监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论,蛙心灌流实验结果表明,心脏在接受生理盐水灌流后,能够正常地
进行收缩和舒张,保持正常的跳动节奏。

这一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心脏的生理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心脏疾病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意义,蛙心灌流实验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通过对心脏的
灌流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和生理功能。

这对于心脏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对蛙心的灌流观察,获得了有益的实验结果,进一步
加深了对心脏生理功能的理解。

希望通过这一实验结果,能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为保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蛙心灌流实验实验报告

蛙心灌流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

2. 观察理化因素对蛙心活动的影响。

3. 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蛙心灌流实验是研究心肌细胞生理特性的常用方法。

通过离体蛙心灌流,可以观察和比较不同理化因素对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影响。

实验中,利用任氏液作为灌流液,维持蛙心的正常生理活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蛙心夹、任氏液、0.65%NaCl溶液、2%CaCl2溶液、1%KCl溶液、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3%乳酸等。

2. 实验仪器:手术显微镜、蛙板、蛙心夹、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棉线、套管夹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蛙心标本:将蟾蜍放入装有冰块的容器中,使其昏迷。

在蟾蜍背部剪一小口,暴露心脏。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

将心脏与动脉分离,用任氏液冲洗,置于蛙心夹上。

2. 连接实验装置:将蛙心夹固定于支架上,连接张力传感器和计算机采集系统。

将任氏液滴入培养皿中,用滴管控制液面高度。

3. 观察正常蛙心活动: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观察蛙心在任氏液中的正常收缩和舒张活动。

4. 改变灌流液成分,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a. 以0.65%NaCl溶液替换任氏液,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b. 在灌流液中加入2%CaCl2溶液,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c. 在灌流液中加入1%KCl溶液,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d. 在灌流液中加入1:10000肾上腺素,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e. 在灌流液中加入1:10000乙酰胆碱,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f. 在灌流液中加入3%乳酸,观察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变化。

5. 记录观察结果,分析实验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以0.65%NaCl溶液替换任氏液后,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稍微减小,表现为心跳频率和幅度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学实验报告-蛙心灌流————————————————————————————————作者: ————————————————————————————————日期:ﻩ蛙类离体心脏灌流一、【目的要求】1、学习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乳酸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二、【原理】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

外源性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或乙酰胆碱可产生类似心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兴奋时对心脏的作用。

三、【实验仪器】青蛙、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棉线、任氏液。

套管夹、0.65%NaCl、2%CaCl2、1%KCl、1:10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肌碱、3%乳酸。

四、【方法与步骤】1、斯氏蛙心插管法(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

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

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

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

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

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

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

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

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

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

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

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

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1.5~2cm),即可进行实验。

(2)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不可夹得过多,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

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如右图)。

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

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

2、实验观察(1)记录正常心搏曲线(2)改用0.65%NaCI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记,观察心搏变化。

待曲线氏插管装置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记,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

注意: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一致(以下同)。

观察可得,NaCI溶液会阻遏心脏搏动。

(3) 迅速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

向套管内加入1~3滴2%Ca CI:溶液,观察并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当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更换任氏液,待心搏恢复正常(如果恢复迟缓,可多次冲洗)。

(4)同法向套管中加1—2滴1%KCl溶液,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当心搏曲线变化时,同法更换灌流液,待心搏恢复正常。

(5)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l~2滴的肾上腺素溶液(1:10 000)后心搏曲线的变化。

(6)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1—2滴乙酰胆碱溶液(1:10000)后心搏曲线的变化。

(7)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l~2滴的3%乳酸后心搏曲线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原因分析】曲线的幅度————收缩的程度曲线的密度————心率曲线的基线————舒张的程度1、正常收缩曲线图2、滴加0.65%NaCl溶液图分析:滴加0.65%NaCl溶液后,心跳减弱,这是由于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时,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内流Ca2+减少,细胞质Ca2+浓度减少,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3、滴加2%CaCl溶液分析: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

[Ca2+] 0增高时,Na+内流受抑制,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降低。

[Ca2+]0增高使Ca2+内流增多,因此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加快加强,传导性增高,而快反应细胞平台期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复极加速。

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Ca2+]0降低时,所引起的变化与高钙时相反。

因此加入CaCl2后,心率减少、振幅减少,基线上移。

4、滴加1%KCl溶液分析:滴加1%KCl后的心搏曲线发现,曲线的频率逐渐减小,愈来愈疏,幅度逐渐下降,最后停止在基线处,即心脏停博于舒张状态。

因为当细胞K+浓度增高时,K+与Ca2+有竞争性拮抗作用,K+抑制细胞膜对Ca2+的转运,使进入细胞内Ca2+减少,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

所以心搏曲线振幅减小。

5、滴加1:10000肾上腺素溶液分析:滴加肾上腺素后,蛙心收缩增强,心脏舒张完全,描记的心搏曲线幅度明显增大。

其作用机理是,肾上腺素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受体结合,提高心肌细胞和肌浆网膜Ca2+通透性,导致肌浆中Ca2+浓度增高,使心肌收缩增强。

另外,肾上腺素还有降低肌钙蛋白与Ca2+亲和力,促使肌钙蛋白对Ca2+的释放速率增加,提高肌浆网膜摄取Ca2+的速度,刺激Na+与Ca2+交换,使复极期向细胞外排出Ca2+的作用加速,这样,将使心肌舒张速度增快,整个舒张过程明显增强。

6、滴加1:10000乙酰胆碱溶液分析:上图可示,蛙心收缩减弱,心率减慢,最后出现蛙心停止舒张阶段。

其机理为: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M受体结合,一方面提高心肌细胞膜K+通道的通透性,促使K+外流,将引起:1)窦房强细胞复极时K+外流增多,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Ik衰减过程减弱,自动除极速度减慢。

这两方面因素导致窦房自律性降低,心率减慢。

2)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动作电位2、3期缩短,Ca2+进入细胞内减少,使心肌收缩减弱;另一方面乙酰胆碱可直接抑制Ca2+通道,减少Ca2+内流,进而使心肌收缩减弱。

7、滴加3%乳酸溶液分析:H+与Ca2+的竞争机制,导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内流Ca2+减少,细胞质Ca 2+浓度减少,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

六、【注意事项】1.制备蛙心标本时,勿伤及静脉窦。

2.上述各实验项目,一旦出现作用应立即用正常任氏液换洗,以免心肌受损,而且必须待心搏恢复正常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实验。

3.尽量选用健壮、体大的雄性蟾蜍,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护心脏,避免损伤。

4.实验中及时用任氏液冲洗心脏,待曲线恢复平稳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5.每次更换任氏液都必须保持灌流液液面高度恒定,以免因灌流量变化而影响结果。

6.严格控制每次药品加入量,先加一滴,效果不明显再加一滴。

7.吸滴瓶中的任氏液和吸蛙心套管内溶液的吸管应区分专用,不可混淆使用,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七、【讨论】1. 离体蛙心制备好后,有时候馆内的液面上下移动很不明显,是何原因?如何处理?答:离体蛙心制备好后,蛙心插管内的液体应随蛙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而上下移动。

其实质是:在心室收缩时,心室容积减少,室内压升高,将心室内的液体压入插管内,管内液面上升;在心室舒张的时候,心室容积增大,心室内压减少,将插管内液体吸入心室,管内液面下降。

但是有时候蛙心插管内液面波动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⑴插管内尖端出现血凝块。

⑵插管尖端不在心室腔内,而是在心房或者脉间结缔组织等地方。

⑶插管进入心室腔内过深,以致尖端抵住了心室壁。

⑷蛙心由于长期心肌失血,导致活力下降。

2.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保持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的恒定?液面过高或过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在实验过程中,蛙心插管内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心脏收缩曲线会相应发生变化。

心肌缩短幅度和速度受到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影响。

插管液面高度所产生的压力,在心室舒张期末期相当于心肌的前负荷,心室开始收缩的时候,此液体所产生的压力又成为心肌收缩时的后负荷。

故高度的改变,进而引起的前后负荷的改变将改变心肌收缩的幅度和频率。

当液面过高时。

心缩曲线幅度将降低。

因为过高的液面,将使心室前负荷超过了最适前负荷,将导致粗细肌丝过于疏远,而导致收缩的潜力减少,心肌收缩不再增加或下降。

而类似的,过高的后负荷,也使心肌收缩的幅度和速度大大下降。

而当液面过低时,心室收缩的幅度也会减少。

因为前负荷过小,将导致粗细肌丝过于接近,而导致收缩的潜力减少,实际上,此时由于前负荷的减少导致心室收缩的效力的减少比前负荷增加而导致的还有明显。

类似的,后负荷相应的减少也会导致心室收缩的减弱。

所以,在实验中保持最适的液面高度。

是取得较好实验结果的前提。

3.各种离子成分改变蛙心收缩的原理是什么?答:由于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和收缩过程与离子密切相关,因此,细胞外液中离子浓度升高或降低均会影响到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和收缩性。

(1)钾离子的影响K+与静息电位的形成有关。

细胞外液K+浓度[K+]0变化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较为复杂。

高钾:[K+]0轻度或中度增高时,膜内、外K+浓度差减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与阈电位差距缩短,因此,兴奋性增高。

[K+]0显著升高时,由于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过多(膜内达-55mV左右),Na+通道失活,因而兴奋性降低甚至消失。

另外,还使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小,传导性降低,导致兴奋传导减慢,甚至传导阻滞。

此外, [K+]0增高还可提高膜对K+的通透性,加速K+外流,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因此,不应期缩短。

此外由于平台期缩短,减少了Ca2+的内流,加上细胞外K+与Ca2+在膜上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减弱;(2)钙离子的影响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

[Ca2+]0增高时,Na+内流受抑制,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降低。

[Ca2+]0增高使Ca2+内流增多,因此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加快加强,传导性增高,而快反应细胞平台期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复极加速。

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Ca2+]0降低时,所引起的变化与高钙时相反。

(3)钠离子的影响细胞外液中钠浓度差梯度的变化一般对心肌活动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