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在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有害粉尘。
它由煤炭破碎、装车、输送、焦化等工序产生,对矿工和环境都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煤矿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会对呼吸道、肺以及其他器官产生严重的损害。
首先,煤矿粉尘中的二氧化硅会引起矽肺病。
当矽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导致肺泡和肺间质组织的纤维化,从而破坏肺功能。
这种病症发展缓慢,但症状严重,且难以治愈。
其次,煤矿粉尘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使其发炎,进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肺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最后,煤矿粉尘中的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导致缺氧。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会引起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窒息和死亡。
2.对环境的危害煤矿粉尘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首先,煤矿粉尘会造成大气污染。
在煤炭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粉尘会随着风扬起,进入大气中。
这些粉尘被风吹散后,会进入附近的居民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同时,煤矿粉尘中的有害物质也会与大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进一步加剧大气污染的程度。
其次,煤矿粉尘还会造成土壤污染。
大量的煤矿粉尘在排放、输送和运输过程中会沉积在土地上,改变土壤性质,影响植物生长。
此外,一些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土壤向地下水渗透,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地下水资源。
最后,煤矿粉尘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粉尘会覆盖植被和土壤,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的吸收能力,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而植被的丧失又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控制煤矿粉尘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随着矿山、冶金、玻璃制造、陶瓷、耐火材料、建材等行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粉尘的危害逐渐被人们认识: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如机械的磨损;煤、面粉等粉尘不仅引起的燃烧爆炸等,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石英及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使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可能发生尘肺病,严重损害健康,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或过早死亡。
煤矿井下各作业点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
煤矿粉尘特有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诱发职业病尘肺病;加速机械设备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尘危害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一直是煤炭行业防治工作的重点。
粉尘给煤矿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方面,粉尘污染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可引起肺部病变,造成尘肺病。
据最新的资料表明,在我国实际的严重尘肺病患者有120万之多,占到全世界尘肺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数超过4000人,每年由此引起的直接损失超过80亿元。
而在所有因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中,煤矿工人占到的比例最高。
究其原因,除了经济能力、技术条件、卫生立法等方面的因素外,我国在粉尘监督监测体系和手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悬浮的煤尘也是造成煤矿煤尘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高浓度粉尘还会加速机械设备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监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一、煤矿粉尘及其危害(一)粉尘的概念粉尘,也称”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指的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其大小在100μm以下。
(二)煤矿粉尘的产生及特性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及特性(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能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微粒被称为生产性粉尘。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称为浮尘,已沉落的粉尘称为积尘,我们检测和防治的重点就是浮尘。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范文(二篇)

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范文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危害因素,它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煤矿粉尘的危害来源、危害特点以及粉尘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煤矿粉尘危害与防治进行探讨。
一、危害来源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矿开采、运输、破碎、破细、装载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其中,煤矿开采是粉尘产生的主要环节,它通过钻爆、掘进、支采等作业过程,将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并经过破碎、破细等操作,使煤炭呈现细小的颗粒状。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细小的煤矿粉尘产生,并随着空气流动而飘散到工作场所的各个角落。
此外,煤矿运输、装载等环节也会产生粉尘,在矿工操作和机械运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摩擦也会使得粉尘更容易飞散。
二、危害特点1. 毒性:煤矿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硅、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这些物质在吸入人体后,会对呼吸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导致矿工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乏力等症状,并可引发职业病。
2. 爆炸性:煤矿粉尘是一种易爆物质,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或静电火花等引火源时,容易发生爆炸。
由于煤矿粉尘通常分布在矿井的各个角落,一旦发生爆炸,矿工可能被震倒、窒息、烧伤等。
3. 扬尘影响:煤矿粉尘的存在会降低矿工的工作环境质量,使空气浑浊,影响能见度,给矿工的生产操作和安全防护带来困难。
同时,粉尘在工作区域内沉积,对机械设备、工具等产生腐蚀作用,降低设备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三、粉尘防治为了有效控制煤矿粉尘的产生和减少其对工人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粉尘防治措施。
以下为具体防治措施:1. 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增强排风设备的功能,确保矿井通风畅通,及时将粉尘排出到室外。
2. 进行煤矿露天作业时,应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尽量减少人员的暴露时间。
对于必须长时间进行露天作业的环节,应提供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尘口罩、防尘服等。
3. 加大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矿工对粉尘危害的认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和操作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 1 ) 式中: V r _ - 可燃 挥发 分 , %; V f _空 气干燥 基挥 发分 , 。 %; A a d 一 空气 干燥 基灰分 , %; Ma d 一空 气干燥 基水 分 , %。 般 情况 下 , V r< 1 0时 , 属 于 无 爆 炸性 煤 尘 ;V r ≥1 O时 , 煤尘 具有 爆炸危 险性 。 2粉尘 的危 害 根据 粉尘 的理化 性 质 , 粉尘 的 危害 主要 分 为 : 对人 体的危害和粉尘爆炸性危害。 2 . 1煤矿 粉 尘对人 体的危 害 由于煤矿 井 下 工作 者长 期 处 在 不 同类 型 、 浓 度 的 粉 尘环境 中 , 因此 , 粉 尘 对 人 体 的危 害程 度 有 所 不 同。 在煤 矿 生产 中 , 尘肺病 吸 人粉 尘 成分 不 同 , 造 成 三种 病 症: 第一 , 吸入 游离 二氧 化硅 含量 较 高 的粉 尘 引起 的尘 肺病是矽肺病 ; 第二 , 吸入煤尘和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 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称为煤矽肺病 ; 第三 , 长期吸入煤 尘 所引 起 的尘 肺 病 , 医学 上 称 煤 肺 病 。三 种 主要 职业 病 的患 者 , 都是 肺部 长期 吸 人大 量 的粉 尘所 致 , 是 当今 医学水平 很难 彻底 治愈 的 。 2 . 2煤 尘爆 炸的危 害 煤尘爆炸是空气 中氧气与煤尘急剧反应 的过程 。 煤矿井下粉尘 中, 爆炸性煤尘客观存在 , 煤尘爆炸产生 高温、 高压和生产大量有毒有 害气体 , 又破坏井巷 , 毁 坏设备 , 伤亡人员 , 甚至导致整个矿井毁坏 , 严重地威 胁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 3粉尘 防治 措施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对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矿井的安全稳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煤矿粉尘的防治技术一直是煤矿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矿工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煤矿粉尘包含着大量的固体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工作环境中高浓度的煤矿粉尘会导致矽肺病、尘肺、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癌等恶性疾病。
此外,煤矿粉尘还会对矿井设备和工作面的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引发煤尘爆炸和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为了减少煤矿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和避免煤尘引发的事故,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1. 粉尘来源控制煤矿粉尘的主要来源是煤的采掘、输送、处理和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因此,控制煤矿粉尘产生的关键是控制粉尘的来源。
在矿井采煤过程中,可以采取湿式采煤技术和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增加水的含量和加装喷雾装置来降低粉尘的产生。
此外,在车辆运输和煤炭处理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粉尘抑制剂和降尘装置等技术手段来控制粉尘的产生。
2. 粉尘扩散控制粉尘的扩散是煤矿粉尘防治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系统,控制矿井内部和工作面上空的空气流动速度和方向,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扩散。
另外,还可以采用湿式喷淋、风雨罩和挡尘板等技术手段,限制粉尘的扩散范围,避免其对工人和设备的危害。
3. 粉尘监测与预警粉尘监测是煤矿粉尘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时监测矿井和工作面上空的粉尘浓度和成分,可以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目前,煤矿粉尘监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的建立还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粉尘浓度和成分的变化趋势,提前预警煤尘暴炸和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三、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煤矿粉尘防治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煤矿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

矿井粉尘危害及防治对策矿井粉尘是煤矿、金属矿矿山等地下作业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由于微细颗粒和持续的暴露时间,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矿井粉尘主要由煤尘、矿石粉尘和岩石粉尘组成,其中煤尘是最主要的成分。
矿井粉尘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肺部和其他器官上。
矿井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
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会导致急性和慢性纤维化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矿井粉尘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还会增加肺癌发病的风险。
矿井粉尘会对肺部产生直接的机械刺激。
粉尘进入肺部后,会堵塞和损伤支气管和肺泡,引起肺功能下降和呼吸困难。
矿井粉尘的氧化性和腐蚀性也会对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粉尘会损害眼睛、皮肤和消化系统,引起眼结膜炎、皮肤病和消化道疾病等。
为了防止矿井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防治对策:1. 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矿井粉尘的安全标准应根据不同颗粒物的类型和浓度进行制定,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防尘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清洁和通风等方面,指导工人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控制粉尘的释放。
2. 使用高效防尘设备。
矿井应安装高效的防尘设备,如除尘器、风机和湿式喷淋装置等,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和面罩等个人防护设备来降低工人吸入粉尘的风险。
3. 加强通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矿井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和粉尘的排放。
要定期检测和清洁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
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工人应学会正确佩戴和使用防尘装备,并且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5.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
矿井管理方应定期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和评估,了解粉尘的来源和扩散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矿井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严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对策。
通过制定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使用高效防尘设备、加强通风系统建设和管理、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培训水平以及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降低矿井粉尘的危害,保护工人的健康。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

煤矿粉尘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工业有害物质。
长期以来,煤矿粉尘危害严重,对煤矿工人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煤矿粉尘的危害1.直接危害(1)呼吸道危害:煤矿粉尘中的石英可以对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造成刺激,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2)中毒危害:煤矿粉尘中的硅酸盐、铅、锌等重金属元素会进入人体内部,对各个系统产生中毒作用,影响整体健康。
(3)机械危害:煤矿粉尘会附着在矿工的皮肤和眼睛上,引起皮肤炎症和眼部疾病。
2.间接危害(1)火灾爆炸:煤矿粉尘具有可燃性,一旦积聚达到一定浓度,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2)矿山坍塌:煤矿粉尘积聚可以增加煤与岩石的摩擦力,使得矿山更容易发生坍塌。
二、煤矿粉尘的防治措施1.工程措施(1)保持通风: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质量与效率,及时排除矿井中的粉尘。
设计合理的送风、排风系统,确保矿井空气清新。
(2)湿法喷水:在煤矿粉尘易发区域进行湿法喷水,降低粉尘浓度。
利用雾化技术,将水雾微粒与粉尘颗粒结合,形成较大的颗粒,更加方便扬尘的排除。
(3)封闭空间:对于高浓度粉尘产生的煤矿设备和通道,采取隔离与封闭的措施,防止粉尘外溢。
(4)抽湿降温:在湿法矿井中加装除湿设备,有效控制矿井温度和湿度,减少粉尘生成。
(5)降低粉尘产生:煤矿生产过程中,合理调整工艺流程,降低煤与岩石的碰撞和破碎。
2.管理措施(1)合理配置人员:煤矿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种特点和煤矿粉尘的危害程度,合理调整人员数量和工作时间,减少接触粉尘的机会。
(2)加强培训:对煤矿工人进行粉尘危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教育工人正确佩戴防尘口罩,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3)定期体检:煤矿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早发现疾病。
(4)粉尘监测: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对煤矿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降低粉尘浓度。
(5)建立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煤矿粉尘防治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煤矿粉尘的危害及其防治煤矿粉尘的来源及特性
1.1煤矿粉尘的来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被粉碎而产生的混合性粉尘统称为煤矿粉尘,主要是岩尘和煤尘。
它是在矿井生产如钻眼、爆破、切割、装载、落煤及运输和提升过程中,因煤岩被破碎而产生的。
不同的矿井由于煤、岩地质条件和物理性质及采掘方法、作业方式、通风状况和机械化程度的不同,粉尘的生成量有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矿井里,产尘的多少也因地因时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现有防尘技术措施的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产生的浮游粉尘比例大致为:采煤工作面产尘量占45%-80%;掘进工作面产尘量占20%-38%;锚喷作业点产尘量占5%-10%;其他作业点占2%-5%,各作业点随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矿尘的生成量也将增大。
我国煤矿大多数为井工开采,均为地下作业,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高。
1.2煤矿粉尘的特性
(1)粉尘表面吸附一层空气薄膜,阻碍粉尘间或水滴与粉尘
间的凝聚沉降;
(2)粉尘的分散度增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氧分子增多,加快
了粉尘氧化分解过程;
(3)细微岩尘由于表面积增大,岩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很容
易溶解于人体肺细胞中;
采掘工作面产生的新鲜粉尘较回风道中的粉尘易带电。
煤矿粉尘的危害
煤矿粉尘的特性决定了其危害:易引起尘肺、易引起燃烧和爆炸、高浓度粉尘能加速机械磨损,缩短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危害矿区的生态环境等。
2.1尘肺
如果人体长期吸入大量的煤矿粉尘,就可能患尘肺病。
在煤矿生产中,尘肺病因吸入粉尘成分不同,可造成三种主要病症:①吸入游离的二氧
化硅含量较高(>10%)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病是硅肺病,患者多集中于长期从事掘进工作面上的工人;②长期接触煤尘,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多在5%以下,所引起的尘肺病是煤肺病,患者多为采煤工作面上的工人;
③接触硅尘又接触煤尘的混合工种工人,其尘肺在病理上往往兼有硅肺和煤肺的特征,这种尘肺称之为煤硅肺。
我国煤矿工人工种变化较大,长期从事单一工种的很少。
因此,煤矿尘肺中煤硅肺比重较大。
据卫生和科研部门统计:煤硅肺约占尘肺总人数的70%-80%,硅肺约占20%-30%,煤肺约占5%-10%。
煤工尘肺病情缓和,病情演变亦较慢,多数在定期检查时通过X射线胸片发现有早期煤工尘肺。
其病症表现有:
⑴咳嗽
咳嗽是尘肺病人最常见的主诉,早期病人咳嗽多不明显,随病情发展,明显加重。
⑵咳痰
咳痰是煤工尘肺病人的常见症状,这主要是呼吸系统对粉尘的不断清除引起的,痰多为黑色。
⑶胸病
胸痛部位不一,性质多不严重,一般为隐痛,亦有胀痛及针刺样痛等。
⑷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尘肺的固有症状。
随着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加重,有效呼吸面积减少,呼吸困难也逐渐加重。
⑸咯血
较为少见
⑹X射线胸片表现
煤工尘肺早期以X射线胸片圆形小阴影为主。
⑺其他
除上述呼吸系统症状外,还可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最常见的有消化功能减弱、胃纳差、腹胀、便秘等。
其并发症有肺结核、肺部感染、自发性胸闷、肺源性心脏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