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污水系统全解

合集下载

水处理新工艺全解

水处理新工艺全解

优缺点
优点:操作管理方便、设备简单、运行管理费用和基建投
资低、净化效果好、处理能耗低等。
缺点:水力负荷低、占地面积大,主要用于村镇地区,应
用还受到很多限制。在我国,CRI系统的研究基本上还处 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慢速渗滤
慢速渗滤是将废水投配奥有作 物的土壤表面,废水在径流地表土壤 与植物系统中得到充分净化的方法。
预处理
一级处理:初次沉淀或酸化(水解)池处理; 二级处理:稳定塘或传统二级生物处理。
优缺点
优点:慢速渗滤适用于渗水性较好的砂质土、气候湿润的地区。由
于水力负荷比快速渗滤小得多,废水中的物质和养料可被充分吸收利 用,污染地下水的可能也很小,而被认为是土地处理中最适宜的方法。 慢速渗滤使用寿命长,废水净化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
设计要点
在地下水位较底或是由于咸水入侵而使地下水质变坏的地 方采用快速渗滤,能使水位提高或使水力梯度逆向,从而使地 下水免受咸水入侵的危害。在需要利用或现有地下水质与回收 水质不相容时,则可采用埋设地下集水管或用竖井将净化水提 升回地面。
快速渗滤的水力负荷可达30m/d 以上,加之大多数快速渗 滤系统并不回收处理水,因而其占地面积和处理费用要比地表 漫流和慢速渗滤小。快速渗滤一般需经前处理来减少废水中SS 浓度,以防止过滤土壤被堵塞。操作方式为灌水和休灌反复循 环,以保持较高渗滤速率,并防止污染物厌氧分解产生臭味。
设计要点
工艺目标:处理废水,利用水和营养物质生产农作物:节省优质清洁
水。
工艺性能:废水投配水力负荷一般较低,由于渗滤速度慢,废水在表
层土壤中的停留时间长,废水净化程度高,出水水质好。
作物选择:处理废水为目标时,可选多年生牧草,其生长周期长,对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全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全
结论
污水处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综合技术.一段时期以来.能耗大.运行费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建成的一些处理厂也因能耗原因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能耗问题将成为城市污水处理的瓶颈.能否解决耗污水厂的能耗问题.合理进行能源分配.已经成为决定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益好坏的关键因素.能耗是否较低.也是未来新的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的决定性因素.开发能效较高的污水处理技术.合理设计及运行污水处理厂.必将是未来污水处理厂设计和运行的必由之路.
各个处理构筑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粗格删进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后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运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厂运行总能耗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扬程有关.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水泵.管道的磨损,也可设于初沉池前.以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多尔沉砂池和钟式沉砂池.
?
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岗位
1.有哪些岗位?
主要职能是负责污水泵站、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的安全、正常运行,确保进厂的污水经处理后全部达标排放。
职能部门一般有厂长、副厂长、生产、技术、办公室等。 主要是生产技术,动力,设备人员,化验员,设备维修,设备操作人员等.一是中控室? 二是机修班 三是管网班。中控是上的小班制度,上班时间是白班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 夜班是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上一个白班一个夜班就可以休息两天。机修和管网都是双休,上班时间是早上8.30到下午5点。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设备是排泥装置.比如链带式刮泥机.刮泥撇渣机.吸泥泵等.但由于排泥周期的影响.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较低的.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全解课件

第四章活性污泥法全解课件
鼓风机械曝气:采用鼓风装置将空气送入水下,用机械搅 拌的方法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混合,本方法 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
机械曝气:①曝气装置的转动,把大量混合因为以液幕、 液滴抛向空中,增大接触面,液面呈剧烈的搅 动状,将空气卷入;②曝气器转动产生提升作 用,使混合液连续地上、下循环流动,气、液 界面不断更新,将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液体内; ③曝气器转动,在其后侧形成负压区,吸入部 分空气。
dM / dt — 单位时间内通过界面扩散的物质数量; A — 界面面积。
曝气过程中的双膜理论基本论点: (1)膜两侧两相均处于紊流状态,紊流程度越高层流膜越薄。 (2)气液相主体的浓度是均匀的,所有的传质阻力只存在两层流
膜中。 (3)界面上不存在传质阻力。 (4)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液膜上。
设液相主体体积为V(m3),上式同除以V得:
微孔曝气设备
微孔曝气设备安装
2、机械曝气设备
(1)竖轴式曝气器
①泵型叶轮曝气机 a、叶轮外缘最佳线速度应在4.5~5.0 m/s的 范围内;b、叶轮在水中浸没深度应不大于40 mm,过深影响 曝气量,过浅易于引起脱水,运行不稳定;c、叶轮不能反转。
② K型叶轮曝气机 最佳运行线速度在4.0 m/s左右,浸没深度为 0~10 mm,叶轮直径与曝气池直径或正方形边长之比大致为1: 6~1:10.
推流式曝气池
平面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长宽比一般为5~10; 进水方式不限;出水用溢流堰。 横断面布置 推流式曝气池的池宽和有效水深之比一般为1~2。 根据横断面上的水流情况,可分为 平流推移式 旋流推移式 完全混合曝气池
池形:圆形、方形、矩形
(三)气体传递原理
在曝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从气相传递到液相,是个传质过 程,由于物质传递是借助于扩散作用从一相到另一相的,故传质 过程实质上是个扩散过程,主要是由于界面两侧物质存在着浓度 差值而产生。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工艺介绍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或者市郊,出水排入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工程采用水解-AICS 处理工艺。

其具体流程为:污水首先分别经过粗格栅去除粗大杂物,接着污水进入泵房及集水井,经泵提升后流经细格栅和沉砂池,然后进入水解池,。

水解池出水自流入AICS 进行好氧处理,出水达标提升排入河流。

AICS 反应器为改进SBR 的一种。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1 所示: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设计的原则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可以看出,主要工艺AICS 反应器是改进SBR 的一种,需要周期运行,AICS 反应器的进水方向调整、厌氧好氧状态交替、沉淀反应状态轮换都有电动设备支持,大量的电动设备的开关都需要自控系统来完成,因此自控系统对整个周期的正确运行操作至关重要。

而且好氧系统作为整个污水处理工艺能量消耗的大户,它的自控系统优化程度越高,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也会越低,这也说明了自控系统在整个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性。

为了保证污水厂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同时提高污水厂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在充分考虑本污水处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理念融入到自控系统设计之中,本自控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开放灵便。

自控系统的构建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是由现场仪表和执行机构、信号采集控制和人机界面 (监控) 设备三部份组成。

自控系统的构建主要是指三部份系统形式和设备的选择。

本执行机构主要是根据工艺的要求由工艺专业确定,预留自控系统的接口,仪表的选择将在后面的部份进行描述。

信号采集控制部份主要包括基本控制系统的选择以及系统确定后控制设备和必须通讯网络的选择。

人机界面主要是指中控室和现场值班室监视设备的选择。

1、基本系统的选择目前用于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DCS 系统、现场总线系统和基于PC 控制的系统。

从规模来看三种系统所合用的规模是不同。

第四章___活性污泥法全解

第四章___活性污泥法全解

将上式取倒数的得:
上式中V /Q为水力停留时间,用t表示,则上式变为: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一)曝气方式及原理
曝气类型:鼓风曝气、机械曝气(表面曝气、潜水曝气、 卧轴式曝气)、鼓风机械曝气 鼓风曝气:将鼓风机提供的压缩空气,通过管道系统送入 曝气池中空气扩散装置上,并以气泡形式扩散 到混合液中。(例如:微气泡扩散器) 鼓风机械曝气:采用鼓风装置将空气送入水下,用机械搅 拌的方法使空气和污水充分混合,本方法 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污水。
(2)推导曝气池内微生物浓度与污泥泥龄的关系: 在稳态条件下,根据曝气池底物的物料平衡,有:
整理得:
将式③代入式②可得:
从上式解出X并整理得:
V /Q=t,上式中Q /V可替换成1/t 从上式可以看出,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与进出 水水质、污泥泥龄和曝气时间等都相关。
(3)推导回流比R与污泥泥龄θc的关系: 对曝气池内生物量进行物料衡算⑥⑤:
(1)推导出水水质与污泥泥龄的关系 在稳态条件下,由系统活性污泥的物料守恒,有:
X0 — 进水中微生物浓度,gVSS /m3;
Xe — 出水中的污泥浓度,g/m3; XR — 排出的剩余污泥中的污泥浓度,g/m3; X — 曝气池中污泥浓度,gVSS /m3; V — 曝气池容积,m3; Q — 进水流量,m3/d;长、有机物降解、污泥沉淀性能 以及需氧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工艺设计的主要参数。 污泥膨胀与污泥 负荷有重要关系,一 般在低负荷和高负荷 都不会出现污泥膨胀, 而在1.0左右的中间负 荷时SVI值很高,属 于污泥膨胀区,在设 计或运行时避免采用 这一区域的负荷值。
(2)水温
一般二沉池沉淀效果良好时,出水中的SS小于15 mg/L,因 此,随出水排出的污泥量对污泥泥龄的影响相比剩余污泥对污 泥泥龄的影响小很多,一般可以忽略,因而污泥泥龄可简化为:

典型污水处理设备之生物滤池ppt课件

典型污水处理设备之生物滤池ppt课件

年平均气温 3~6℃
6.1~10℃ 10℃以上
BOD5容积负荷率 100gBOD5/(m3·d) 170gBOD5/(m3·d) 200gBOD5/(m3·d)
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
课堂练习
某城镇拟采用普通滤池处理小 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量为 500m3/d。经预处理后,出水 BOD5浓度为150mg/L,二级处 理后出水有机物浓度要求不大 于15mg/L。试设计计算该普通 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个数、滤 料有效容积和滤池总高度)。
生物膜法的缺点
1、需要较多的填料和支撑结构,在不少情况 下基建投资超过活性污泥法;
2、出水常常携带较大的脱落的生物膜片,大 量非活性细小悬浮物分散在水中使处理水的澄 清度降低;
3、活性生物量较难控制,在运行方面灵活性 差;
4、载体材料的比表面积小,BOD5容积负荷有 限;
5、采用自然通风供氧,在生物膜内层往往形 成厌氧层,从而缩小了具有净化功能的有效容 积。
积内的生物量可高达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因而生 物膜反应器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净化功能显著提高。 3、剩余污泥少 4、污泥密实,沉降性能好 5、耐冲击负荷(附着于固体介质表面上的微生物对 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处理低浓度 污水 6、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 7、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8、投资费用较大
净化机理: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微生物 自身得到繁衍增殖,同时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的区别
生物膜法的类型
生物膜的形成
生物膜的形成
状态良好 的生物膜 是细菌、 真菌、藻 类、原生 动物和后 生动物及 固体杂质 等构成的 生态系统。

工业废水膜分离法全解

工业废水膜分离法全解

离子交换工艺及设备
离子交换装置,按照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床和括:预处理设备 (一般采 用砂滤器,用以去除悬浮物,防止离子交换树脂受污染和交换 床堵塞)、离子交换器和再生附属设备(再生液配制设备)。
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含汞废水的处理
当汞在废水中呈Hg2+或HgCl+或CH3Hg+等阳离子形态存在时,含巯基 (-SH) 的树脂如聚硫代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它们的分离具有 特效,其反应如下: 2RSH + Hg2+ (RS)2Hg + 2H+ RSH + HgCl+ RSHgCl + H+ RSH + CH3Hg+ RSHgCH3 + H+ 国外用大孔巯基树脂进行交换,在pH=2的条件下,处理含汞20~ 50mg/L 的氯碱废水,出水含汞在 0.002mg/L 以下。我国某研究部门 用国产大孔巯基树脂处理甲基汞废水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该 法的流程是:将甲基汞废水通入巯基树脂交换柱进行交换,然后用 盐酸-氯化钠溶液洗脱,洗脱液经紫外光照射迅速分解后,再用铜 屑还原回收金属汞。经过处理,出水中含甲基汞lppb以下,汞得以 回收。
8吨/小时全自动离子交换纯水系统
13.5 电渗析
一、概述
电渗析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 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溶质 和溶剂分离的一种物理化学过程。 在阴极和阳极之间交替排列一系列阴离子交换 膜和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能使阴离子透过, 阳离子交换膜能使阳离子透过。在两种膜所形成的 格室中充满氯化钠(NaCl)的水溶液,当接入直流 电源,带负电的阴离子会向阳极迁移,受到阳膜的 阻挡在2、4室积累;带正电的钠离子向阴极迁移, 受到阴膜阻拦也在2、4室积累,于是形成交替排列 的稀溶液和浓溶液。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典型应用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典型应用方案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典型应用方案1、自控系统组成通常,自控系统包括了现场PLC控制站、仪表数据检测系统和上位监控系统三部分。

依照国际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方案构成一个多级的、开放的、模块化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2、总体结构本自动控制系统以标准的、开放的工业以太网作为系统主干网络,配以高性能、高可靠性的现场控制站组成,中间节点采用Moxa工业以太网冗余交换机,构成了自控系统的光纤冗余环状网络结构。

3、系统特点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工艺要求,自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资源共享”的集散型系统。

整个系统由信息层(管理层)、监控层和现场控制层组成。

采用这种结构可使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能够集中管理,以实现整体操作、管理和优化;同时,也使得控制危险分散,提高系统可靠性。

中控室监控计算机和现场PLC控制分站通过光纤和以太网交换机组成全厂工业冗余以太环网。

PLC站采用Siemens S7系列的产品,交换机采用MOXA-EDS系列的产品,上位机采用研华工控机,上位软件采用研华的WebAccess组态软件,仪表系统以德国E+H品牌为主。

4、 PLC控制站PLC现场控制站用于现场各车间数据采集与控制,采用s7-300系列PLC,并配有UPS(1)全厂数据的采集;(2)全厂设备的优化调度;(3)报警处理和记录;(4)事故记录;(5)数据存贮和数据库管理;(6)工艺流程、实时参数、趋势图及故障显示;(7)报表生成。

6、仪表系统仪表系统是对物质的成分及物理特性等进行分析和测量的仪表,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以达到优质高产、节能降耗以及保证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自动分析仪表是污水处理系统中对一些复杂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的常用仪表,如污泥浓度计、总磷检测仪、氨氮检测仪、COD检测仪等。

该方案采用的仪表以德国E+H品牌为主,主要包括:超声波液位计、明渠流量计、PH计、溶解氧检测仪、污泥浓度计、氨氮检测仪、COD 检测仪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以处理构筑物为主体,辅助建筑物应服从处理构 筑物; 应满足功能和水力上的要求; 各构筑物互相联系应考虑日常管理工作的方便; 应考虑构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位置与间距; 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应走向简捷、距离短; 土方量要基本平衡; 各种管线的理面布置避免相碰、互相干扰 。
返回
中管式集配水井
返回
计量设备

巴氏计量槽
优点:水头损失小,不易发生沉淀,精度高 缺点:施工较难

薄壁堰
一般设在处理系统之后,比较稳定可靠

电磁流量计
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工作稳定,但价格昂贵
返回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质监控 与自动控制



运行管理 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要切实做好控制、观察、 记录与水质分析监测工作 水质监控 每日对每座处理构筑物的水温、pH值、电导率、 溶解氧、COD、BOD、TOD、TOC、氨氮以及曝 气池内混合液(MLSS)等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记 录 自动控制 采用自动监测、自动记录、自动操作、调节及 集中控制技术
返回
高程布置的基本原则

以距离最长、水头损失最大的流程进行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时以近期的Qmax作为设计流量来计算其 水头损失; 涉及远期流量的管渠和设备时,应以远期的Qmax 计算; 控制点:受纳污水水体的最高水位,然后逆处理 流程向上倒推计算,以使洪水季节能自流排出; 污水、污泥流程应配合好,尽量减少需抽升的污 泥量; 比例:横向1:500、纵向 1:50~1:100 水头损失计算
1000vas S Qs
返回
设计水量
1. 设计最大流量(m3/h或L/s) 除曝气池外各处理构筑物与厂内连接管渠的设计采用。 当污水处理厂进水用泵提升时,则用组合泵的工作流量 作为设计最大流量,但应与设计流量相吻合。 2. 平均日流量(m3/d) 表示污水处理厂的公称规模,并用于处理总水量,污泥 总量、耗药量、耗电量的计算。 3. 降雨时的设计流量(m3/d或L/s) 该流量包括旱天流量和截流n倍的初期雨水流量,用于 校核初沉池。 4. 曝气池容积用最大日平均时流量进行设计。
返回
设计原则
1. 工业废水与城市污水处理的关系 工业废水在厂内进行局部处理,去除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有 效去除的有毒有害物质,使工业废水达到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水质 标准(CJ18-86)以后再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 处理。 2. 设计步骤 (1)设计前期工作 a. 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单位向上级送审的《项目建议书》的技 术文件。 b. 可行性研究 ①概述 ②工程方案 ③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④工程远近 期结合的考虑 ⑤工程效益分析 ⑥工程进度安排 ⑦存在问题及建 议 ⑧附图及附件 (2)扩大初步设计 ①设计说明书 ②工程量 ③材料及设备量 ④工程概算 ⑤扩 初图纸 (3)施工图设计
返回
水头损失计算-1
2 a. 沟管的沿程水头损失:按所定的坡度计算 v b. 局部水头损失:按流速水头的倍数计算 h 2g c. 堰上水头按有关堰流公式计算 d. 自由跌落水头 初沉池、二沉池: 0.10m 曝气池:0.15m 计量堰: 0.15~0.20m e. 集水槽起端水深h0 集水槽为平底均匀集,自由跌水出流,见图242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返回
设计水质
1. 生活污水的BOD5和SS设计值 BOD5=20~35g/(人•d) SS=30~50g/(人•d) 2. 工业废水BOD5和SS值折合成人口当量计算 3. 设计水质浓度S
式中:S——某污染物质在污水中的浓度,mg/L; as——每人每日对该污染物质排出的总数,g; Qs——每人每日的排水量,以L计。
图24-2 沉淀池集水槽水头损失计算图
水头损失计算-2
集水槽宽: B 0.9Q0.4 集水槽起端水深: h 1.25B 0 式中 Q——集水槽设计流量(m3/s) 常对Q再乘以1.2~1.5的安全系数 f. 明渠 出口处水深: h k 3 (1.5Q) 2 / 9.8 B 2 (m)
返回
厂址选择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其厂址应考虑远期发 展规划和留有扩建的余地,必须设在集中给水水 源的下游、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居民点有 300m以上的距离; 应尽量少占农田和不占良田; 尽量靠近回用水的主要用户; 必须有适当的地土面积; 不宜设在受水淹的低洼处,并不受洪水威胁; 要充分利用地形,选择有适当坡度的地区,减少 土方工程量
第八章 典型污水处理 系统
课程内容

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录象 设计水质 设计水量 设计原则与厂址选择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与高 程布置 污水处理厂的配水与计 量


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水质监控与自动控制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实例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 污泥的处理与污泥的最终 处置 思考题 习题
返回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污水处理的程度; 工程造价与运行费用; 当地的自然条件; 原污水的水量与污水流入工况; 施工的难易程度与运行管理的技术条件

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返回
城市污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返回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与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高程布置的基本原则
起端水深:
h 0 1.73 Q / gB (m)
3
2
2
返回
污水处理厂的配水与计量



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设计 配水设备:要求均匀配水 计量设备
返回
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设计
1. 一般采用矩形钢盘混凝土明渠或钢盘混凝 土管,或铸铁管 2. 管渠内流速
返回
配水设备
1. 中管式配水井:和倒虹管式配水井常用于圆形构 筑物的配水,对称性好,配水效果较好 2. 倒虹管式配水井 3. 档板式配水井 4. 渠道配水: (1)变渠道断面配水 (2)对称式渠道配水 (3)等断面渠道配水
返回
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实例

实例平面布置 实例高程布置

返回
实例平面布置
B市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为泵站设于厂外,主要处 理构筑物有:格栅、曝气沉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 二次沉淀池等。该厂未设污泥处理系统,污泥(包括初次 沉淀池排出的生污泥和二次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通 过污泥泵房直接送往农田作为肥料使用。 该厂平面布置的特点是:布置整齐、紧凑。两期工程 各自成独立系统,对设计与运行想互干扰较少。办公室等 建筑物均位于常年主风向的上风向,且与处理构筑物有一 定距离,卫生、工作条件较好。在污水流入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与二次沉淀池时,先后经三次计量,为分析构筑物 的运行情况创造了条件。利用构筑物本身的管渠设立超越 管线,既节省了管道,运行又较灵活。 第二期工程预留地设在一期工程与厂前区之间,若 二期工程改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或另选池型时,在平面布置 上将受到一定的限制。泵站在湿污泥池均设于厂外,管理 不甚方便。此外,三次计量增加了水头损失。 某污水处理厂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