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了解

1. 直接贸易: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指贸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2.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

内容:①人类的交换产生了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个国家

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有利条件。③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

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使各国从

贸易中获益。

意义和局限性:意义: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

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局限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绝

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3.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主要内容: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

相权取其轻,以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然能够得到贸易利益。

简单地讲就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①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

提高了;③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科学性:(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家

分工中获得利益;(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3)通过国

际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

局限性:(1)劳动价值论不彻底;(2)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只是一

种静态分析;(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4.新要素理论(p72):①技术要素说②人力资本要素说③研究与开发要素说④信息要素

说⑤管理要素说⑥规模经济说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76)弗农提出。(1)新生期(2)成长期(3)成熟期(4)销售下

降期(5)让与期

6.产业内贸易理论:(p79)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特点:①产品流动具

有双向性②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③产业内贸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

要素投入。理论解释:①偏好相似论(林德)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

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两国消费者的消

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越大。②市场结构论。

7.相互需求原理:约翰·穆勒提出结论:在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上、下限(即

两国两种商品各自的国内交换比率)内,实际的、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各自交

易对手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外国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本国对于外国商品

的需求强度,则两国间两种商品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相反,如果本国对

于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外国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贸易条件越接近本国国内的

交换比率。

8.非关税壁垒特点:①灵活性和针对性②隐蔽性和歧视性③限制进口的有效性

9:“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己规定在某一时期

国进口

A t 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动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10.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关境以外所划出的一定的特殊经济区域。分为:①自由港②自由贸易区:划在关境以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口的地区,一般设在一个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③出口加工区:它是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④综合性经济特区⑤保税区⑥自由边境区⑦过境区

11.最惠国待遇原则:是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和豁免,必须同样给予对方。

国民待遇原则: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经济上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12.贸易差额: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的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称为贸易差额。如果出口值大于进口值,就是存在出超,贸易顺差;反之,若是进口值大于出口值,称为入超,贸易逆差。

(二)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系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它用来表明世界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贸易系数,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GDP 或GNP 中所占的比重,它表明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或者说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故又称为交换比价。

最惠国税: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最惠国待遇原则的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反补贴税: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目的在于为了抵消国外竞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消商品倾销的影响,保护本国商品和国内市场。

特惠关税:是指某一国家或者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或一部分商品在关税方面给予的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普遍优惠税:它是发达工业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优惠制度。

(三)重要或者论述题。、

1.技术差距论:波斯纳提出。

核心观点: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出新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持续到其他国家通过进口此新产品或技术合作等方式逐渐掌握了该先进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才消失,而创新国由于技

A 国为技术创新国,

B 国为模仿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 国对新产品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