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与接入计算题公式汇总
无线传输计算公式

无线传输计算公式无线传输计算公式一.自由空间损耗算法:Free space loss = 32.4 + 20xLog(FMhz) + 20xLog(RKm)F is the RF frequency expressed in MHz.R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例如400M,欲传20KM时:(可视的情况下)自由空间损耗=32.4+20lg400+20lg20=32.4+52+26=110dBm二、接收灵敏度计算:接收灵敏度=电台输出功率-电缆损耗+发射天线增益-自由空间损耗+接收天线增益-电缆损耗因此,在传输20KM,两点可视的情况下:接收灵敏度=37-2(假定电缆损耗)+10-110+10-2=-57用此计算值与电台的标准接收灵敏度(-110dBm)比较,只要大于电台的的接收灵敏度就可以正常通信,如两点不能可视,则根据实际的阻挡情况,空间损耗相应增大,但没有具体的值可参考,因此无线工程要求工程前期必须测试。
一般我们在两端点基本可视的情况下计算值应现加上20dB的衰减。
三、传输距离与天线高度的关系:在两点可视的情况下:d=3.57*(h1的平方根+h2的平方根)四、FRESNEL ZONEN=1、d1和D2为两天线分别与障碍物地距离单位为公里、f为频点单位为GHZ、D为两天线之间的距离(D1+D2)也就是说如果要保证正常的传输,天线的高度为Fn的高度加障碍物的高度。
五、FRESNEL ZONE计算公式:R12=0.5√ (λD)R为FRESNEL半径,λ为波长计算公式为λ=光速除以频率,D 为两点之间的距离;当有80% 的第一Fresnel半径内没有障碍物,传输的衰减和自由空间的衰减相等。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

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贯穿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有许多公式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性能评估、传输速率计算、网络拥塞控制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公式,以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网络速度与延迟1. 传输速率(Transmission Rate)传输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数据量,通常以bit/s(比特每秒)来衡量。
计算传输速率的公式如下:传输速率 = 数据量 / 传输时间2. 带宽(Bandwidth)带宽用于表示网络链路的承载能力,通常以bit/s或者byte/s(字节每秒)来计量。
计算带宽的公式如下:带宽 = 传输速率 / 传输路径数量3. 延迟(Latency)延迟是指从发送数据开始到接收数据的时间间隔,也称为端到端延迟。
计算延迟的公式如下:延迟 = 传输时间 + 排队时间 + 处理时间二、网络性能评估1. 吞吐量(Throughput)吞吐量用于衡量网络链路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量,通常以bit/s或者byte/s计量。
计算吞吐量的公式如下:吞吐量 = 传输速率 * (1 - 丢包率)2. 丢包率(Packet Loss Rate)丢包率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数量与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之比。
计算丢包率的公式如下:丢包率 = 丢失的数据包数量 / 发送的数据包总数三、网络拥塞控制1. 窗口大小(Window Size)窗口大小用于控制发送端并发发送的数据量,以实现网络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计算窗口大小的公式如下:窗口大小 = 延迟 * 带宽2. 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拥塞窗口用于衡量网络链路或系统当前的拥塞程度。
计算拥塞窗口的公式如下:拥塞窗口 = 拥塞窗口 * 乘法减小因子四、TCP/IP协议簇相关公式1. IP地址数量IPv4地址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IP地址数量 = 2^(32-子网掩码位数)2. 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的计算公式如下:子网数量 = 2^(子网掩码位数 - 主机地址位数) - 2 3. TCP滑动窗口TCP滑动窗口的计算公式如下:滑动窗口大小 = 最大窗口大小 - 未应答的ACK数量五、其他常用公式1. DNS查询时间DNS查询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DNS查询时间 = 轮询时间 + 传输时间 + 处理时间2. 路由器转发时延路由器转发时延的计算公式如下:转发时延 = 报文长度 / 链路速率总结:计算机网络常用公式涵盖了网络速度、延迟、性能评估和拥塞控制等方面。
传输与接入(有线)知识点备考汇总

一、光纤通信系统概述考点一:光纤的结构与分类【考法分析】本考点主要要求考生了解光纤的结构和分类,以填空题为主。
【要点分析】l 光纤的中心的纤芯,纤芯外面是包层,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的折射率,从而形成光波导效应,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l 按光纤纤芯折射率来分: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按光纤传输模式来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其中:单模光纤适合长距离,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l 视频配套练习题【2016】光纤的中心是(1),其外层是(2),中心折射率(3)于外层折射率,从而形成光波导效应,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按照光纤的折射分布来分,可分为(4)光纤和(5)光纤。
光纤模式是满足边界条件的电磁场波动方程的解,按照传输模式数目来分,光纤可以分为(6)光纤和(7)光纤。
试题答案(1)纤芯(2)包层(3)高(4)阶跃光纤(5)渐变型光纤(6)单模光纤(7)多模光纤【备考点拨】熟记光纤的结构和分类。
考点二:光纤的传输特性【考法分析】掌握光纤的传输特性,填空、判断为主。
每年必考!【要点分析】l 光纤的传输特性包括:光纤的损耗和色散特性;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幅度会因损耗而减小;波形则因色散产生越来越大的失真,使得脉冲展宽。
l 光纤色散是指不同频率、不同模式的电磁波以不同群速度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现象。
色散导致光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展宽,前后脉冲相互重叠,引起数字信号的码间干扰,也会限制光纤的最高信息传输速率。
l 在光纤传输理论中色散分为模式色散和频率色散,频率色散分为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l 在多模光纤中,模式色散占主导地位;单模光纤中不存在模式色散,会受到频率色散的影响;严格的来讲,对于高速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系统中还会受到偏振膜色散的影响。
l 光纤材料固有损耗产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两类: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本征吸收和杂质吸收;后者包括线性散射损耗和非线性散射损耗。
l 光纤损耗用损耗系数来表示,单位为dB/km,即单位长度(km)的光功率损耗(dB)值。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在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重要的原理和公式用于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网络相关的性能和参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并提供一些计算题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一、带宽与传输速率在网络中,带宽是指网络传输的能力,通常以“比特/秒”(bps)为单位。
传输速率则是指实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秒”(Bps)为单位。
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传输速率(Bps)= 带宽(bps)/ 8例如,如果一个网络的带宽为1 Mbps(兆比特/秒),则其传输速率为:传输速率(Bps)= 1 Mbps / 8 = 125 KBps二、时延与吞吐量在网络中,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输时间。
时延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指从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比特)/ 传输速率(bps)2.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指数据在传输媒介(如光纤、电缆)中传播的时间。
传播时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传播时延 = 传输距离(米)/ 传播速度(米/秒)3. 处理时延(Processing Delay):指数据在网络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包括进行路由选择、缓存查找等操作。
处理时延通常无法精确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4. 排队时延(Queuing Delay):指数据在网络节点的缓存队列中等待处理所需的时间,主要受网络拥塞程度和队列容量影响。
吞吐量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秒”或“字节/秒”为单位。
吞吐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吞吐量(bps或Bps)= 数据长度(比特或字节)/ 总时延(秒)三、往返时间(RTT)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简称RTT)是指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到接收方再返回发送方所经历的时间。
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计算公式汇总1.网络带宽计算:
带宽=网络吞吐量/传输时间
2.网络传输时间计算:
传输时间=数据量/带宽
3.网络时延计算:
总时延=传播时延+传输时延+排队时延
其中,传播时延=传输距离/传播速度
传输时延=数据长度/传输速率
排队时延=排队长度/排队速率
4.网络利用率计算:
利用率=传输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5.IP地址计算:
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6.网络号计算:
网络号=IP地址&子网掩码
7.子网掩码计算:
子网掩码=网络号位数为1,主机号位数为0的二进制数
8.网络中设备数量计算:
主机数=2^(主机位数)-2
9.平均排队长度计算:
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时间
10.斐波那契数列计算:
F(n)=F(n-1)+F(n-2)
以上是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的计算公式的汇总。
这些公式涉及到网络带宽、传输时间、网络时延、网络利用率、IP地址、子网掩码、设备数量、排队长度、斐波那契数列等方面的计算。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在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和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计算问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与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第三章物理层公式一: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its per second),记作bps或b/sR=1/T*Log2N(bps)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情况)或重复周期(归零码情况)单位为秒.N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取2的整数次方值公式二: 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定义和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aud)。
B=1/T (Baud)公式三: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式R=B*Log2N(bps)公式四 :奈奎斯特公式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奈奎斯特首先给出了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的极限值B与信息带宽H的关系B=2*H H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信道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 :C=2*H*Log2N公式五 :香农公式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的香农公式:C=H*Log2(1+S/N)(bps)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为信噪比。
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 (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算,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公式六 :误码率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
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表示为;Pe= Ne/N公式七 :采样定律采样定理Fs(= 1/Ts )≥2Fmax 或Fs≥2BsFs是采样频率,Fmax 是原始信号最大频率,Ts 为采样周期,Bs(= Fmax- 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量化级是2的整数倍,用来生成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的个数, 2二进制码个数=量化级,比如量化级为128,则每次采样二进制码为7个信号传输速率=采样频率*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个数R(数据传输率)=1/T*log2N公式八: T1载波和E1载波的编码效率和开销率。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第三章物理层公式一: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its per second),记作bps或b/sR=1/T*Log2N(bps)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情况)或重复周期(归零码情况)单位为秒.N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取2的整数次方值公式二: 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定义和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aud)。
B=1/T (Baud)公式三: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式R=B*Log2N(bps)公式四 :奈奎斯特公式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奈奎斯特首先给出了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的极限值B与信息带宽H的关系B=2*H H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信道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 :C=2*H*Log2N公式五 :香农公式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的香农公式:C=H*Log2(1+S/N)(bps)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为信噪比。
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 (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算,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公式六 :误码率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
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表示为;Pe= Ne/N公式七 :采样定律采样定理❖Fs(= 1/Ts )≥2Fmax 或Fs≥2Bs❖Fs是采样频率,Fmax 是原始信号最大频率,Ts 为采样周期,Bs(= Fmax- 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量化级是2的整数倍,用来生成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的个数,❖2二进制码个数=量化级,比如量化级为128,则每次采样二进制码为7个❖信号传输速率=采样频率*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个数❖R(数据传输率)=1/T*logN2公式八: T1载波和E1载波的编码效率和开销率。
计算机网络原理最新计算题汇总

公式积累1.延时=发送延时+传播延时2.信道利用率=发送时间/总时间3.最短帧长=2倍传播延时*数据传输速率4.吞吐率=原始帧发送时间/现发送一帧所用时间5.环比特长度=数据传输速率*传播延时+站点引入延迟6.C=B*log2N7.奈奎斯特理论:C=2H* log2N8.香农公式:C=Hlog2(1+S/N)9.冲突发现时间:同时发送:1倍传播延时不同时发送:2倍传播延时10.令牌环中最大帧长=数据传输速率*令牌持有时间常用数据单位1K=210=1024=1031M=220=1061G=230=1091秒=1000ms(毫秒)1秒=106us(微秒)1秒=109ns(纳秒)1字节=8bit电磁波在有线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200m/us数据通信考点1.设利用12MHz 的采样频率对信号进行采样,若量化级为4,试计算出在无噪声信道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所需的信道带宽。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设信号的采样量化级为256,若要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64Kbps ,试计算出所需的无噪声信道的带宽和信号调制速率。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有一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其带宽为4KHz ,信噪比为30dB 。
试求出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局域网考点1.设A 、B 两站位于长1km 的基带总线局域网的两端,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信号传播速率为200s /m ,若A 向B 发送800bit 的数据帧,B 接收完毕该帧所需的时间是多少?若A 、B 站同时发送数据,经过多长时间两站发现冲突?2.A 、B 两站位于长2Km 的基带总线局域网的两端,C 站位于A 、B 站之间,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 ,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 /μs ,B 站接收完毕A 站发来的一帧数据所需的时间是80μs ,求数据帧的长度;若A 、C 两站同时向对方发送一帧数据,4μs 后两站发现冲突,求A 、C 两站的距离。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3.有一个电缆长度为1Km 的CSMA/CD 局域网,信号传播速度为光速的2/3,其最小帧长度为1000bit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光纤的归一化频率参数
计算公式:
a为光纤纤芯半径,λ为光纤中光波的工作波长,n1为纤芯的折射率,n2为包层的折射率。
△=(n1^2 - n2^2) /2 n1^2
2、光纤损耗
是指光波在光纤中传输一段距离后能量会衰减。
a(λ)表示,单位为dB/km。
L 表示光纤长度,Pout表示光纤接出口功率,Pin为光纤接入口功率。
Pout和Pin要是mW来计算。
功率(mw) = 10^ (功率(dBm)/10) 记得功率(dBm)一定要除以10,才能算出毫瓦的功率
3、数据孔径
计算公式:NA =
n1为纤芯的折射率,n2为包层的折射率。
4、消光比
计算公式:EXT =10Lg(A/B) A表示传输1信号的功率 B表示传输0信号的功率。
5、功率密度
功率密度 P D为:
Pt为发射功率,Gt为发射天线增益,r为发射天线到接收位置的距离
6、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Lp = 32.44 + 20Lg d + 20Lg f
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频率单位是MHz
7、香农信道容量公式:
C = W Lg(1+ S/N)
S/N 为信道的信与噪声功率比简称信噪比,W为信道带宽,N=N0W N0为单边
噪声功率谱密度。
8、等效地球半径Re:
Re 为等效地球半径,R0为实际地球半径,K为等效地球半径系数,dn/dh为折射率梯度。
温带地区K = 4/3 称为标准折射,0<K<1时为负折射。
9、品质因数:
[G/T]dB = 10lgG R - 10lg T
Gr为接收天线增益,T是地球站馈线输入端总的等效噪声温度。
10、(900M的波长为1/3米,1800M的波长为1/6米)
( 40λ * n)/v ≤ 50 且 ( 40λ* n)/v ≥36,计算车速的结果需乘以3.6转换为千米。
例如:对900MHz,测试设备每秒采样25个同一频点的数据,则合理的车速为(24~33)km/h
11、干扰裕量:
η = 10lg[1/(1-β)]
β为小区负载,建网初期小区负载通常取50%。
对应的干扰余量为3.01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