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玲新型外用剂型脂质体凝胶和微乳

合集下载

药物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药物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随着新型药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具有多种给药途经的凝胶制剂体现出了越来越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凝胶剂是指所需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均一或混悬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半固体制剂。

而凝胶剂基质作为新型的医用辅料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现在,凝胶剂不仅可以作为外用局部皮肤吸收的一种剂型。

而且在其它给药途径方面也有所发展。

如有人将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制成小儿用果冻型凝胶剂,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头痛等;有人将替硝唑制成缓释牙用凝胶剂,可置人牙床内.具有释药时间长的优点,适用于治疗牙周病;还有人用H1受体拮抗剂特非那定以卡波姆941为凝胶基质,制成凝胶清鼻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等症。

1中药微乳凝胶剂的应用中药微乳凝胶是将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微乳液加入至凝胶基质中形成的透明、均质、稳定的凝胶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中含有微乳液滴。

众多研究表明,微乳具有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促进吸收、提高药物稳定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等优点,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微乳流动性强,作为外用制剂载体生物黏附性差,滞留时间短,因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1.1微乳凝胶的制备方法微乳凝胶的制备方式有以下3种:(1)将未溶胀的凝胶骨架干粉末加入微乳液中,充分溶胀;(2)先用水将凝胶骨架充分溶胀,然后与微乳液混合,搅拌均匀;(3)将凝胶骨架粉先加入微乳液的水相中溶胀,再按微乳的制备方法制备微乳。

据文献报道,只有第一种所制备的微乳凝胶外观澄清透明,电镜下观察微乳结构完整。

1.2微乳凝胶经皮给药中药传统的外用剂型为数不少,但由于制备工艺粗放,基质选用不尽合理,透皮吸收机制研究不透;而中药复方制剂由于成分复杂,通常由多种成分共同发挥治疗作用,且用药剂量一般较大,所以一直以来,中药外用新剂型的发展比较缓慢。

皮肤的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为了增加药物的经皮渗透以达到治疗要求,人们已经采取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办法改善皮肤的渗透性,纳米给药系统就是其中发展较成熟的一个技术领域。

方晓玲新型外用剂型——脂质体凝胶与微乳

方晓玲新型外用剂型——脂质体凝胶与微乳
新型外用剂型—— 脂质体凝胶与微乳
复旦大学药学院
方晓玲,董平,白志华,沈蕴琪,徐白
1
微乳的性质
微乳(Micro-emulsion)由油相、水相、乳化剂 及助乳化剂组成的一种外观澄明、热力学稳 定的系统。微乳体系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能延长产品的有效期 微乳在室温下易于制备,对水溶性和脂溶性 药物都有溶解能力且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 ,包裹其内的药物具有快速吸收,缓慢释放 的优点
结果:处方七微乳中EDS在皮肤中蓄积量最大
21
PNS/EDS-PC微乳与PNS/EDS溶液 的透皮考察 (n=5)(mean ±SD)
Time(h)
microemulsion 0.5 1 2 4 6 8
J(μg/cm2/h) C残(μg/g)
Rg1 solution 0.077±0.003 0.081±0.034 0.084±0.005 0.087±0.005 0.093±0.009 0.106±0.014 0.018±0.002 1.132
0.6 0.50
结果:当Km为1:1时,形
0.4
Km=1:1
0.75
M
0.2
成的微乳区较大
1.00
0.0 0.25 0.50 0.75 1.00
water 0.00
PC/ethanol
16

在IPM、ISOFOL16/PC/ethanol/water微乳相 图制备的基础上得到基本处方后,制备 PNS/EDS-PC油包水微乳,以药物在皮肤中 的蓄积量为指标,结合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 对处方设计作进一步探讨,选出较优处方。

脂质体经皮给药制剂在化妆品、炎症治疗麻醉学、癌症治疗 和基因治疗等方面有很大潜力

两种吡罗昔康凝胶体外经皮行为的比较

两种吡罗昔康凝胶体外经皮行为的比较

两种吡罗昔康凝胶体外经皮行为的比较
董平;孟现民;沙先谊;方晓玲
【期刊名称】《上海医药》
【年(卷),期】2010(31)8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吡罗昔康凝胶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对吡罗昔康凝胶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透过离体大鼠皮肤的吡罗昔康含量.结果:样品A透皮速率达到(57.33±3.23)μg/(cm2·h),明显优于样品B(P<0.01).结论:不同厂家的吡罗昔康凝胶剂经皮性质差异显著.
【总页数】3页(P377-379)
【作者】董平;孟现民;沙先谊;方晓玲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药剂科,上海,201508;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药剂科,上
海,201508;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1.15
【相关文献】
1.酮洛芬醇质体凝胶与脂质体凝胶的体外经皮渗透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J], 卜海涛;何文;王军;陈志明
2.吡罗昔康纳米复合凝胶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性质研究 [J], 朱素琴;高天宇;赵梦;陈
尚昆;邹佳辉;李瑾
3.滞留时间法评价吡罗昔康等五种药物的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J], 齐瑗晶;薛克亮;唐纯青;李惠金;于盛海;孟晓东
4.吡罗昔康及其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J], 杨文展;郑俊民;王洪秀
5.雪上一枝蒿涂膜剂、凝胶剂和巴布剂体外经皮渗透过程的比较 [J], 林亚平;赵颖;张永萍;梁光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肺部给药药动学研究

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肺部给药药动学研究

・制剂与质量・三七总皂苷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肺部给药药动学研究沈 央,方晓玲(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 200032)摘 要:目的 制备三七总皂苷(P 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 NS)脂质体,研究其药剂学性质及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

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P N S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包封率及稳定性,采用肺部滴注给药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

结果 P N S脂质体包封率为78.50%,平均粒径为1.5 m,外形圆整,体外泄漏慢,需低温保存。

PN S脂质体经大鼠肺部滴注给药后,体内人参皂苷Rb1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 =7.00h,T1/2=27.72h,A U C=2218.9 g・h/mL,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0.14%。

结论 P N S脂质体包封率高,性质稳定,延长PN S在血循环的时间,提高了经血管外给药途径的P N S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包封率;粒径;稳定性;药动学中图分类号:R283.6;R28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4)07074505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 liposomes:Characterization of pharmaceuticsand pharmacokinetics on pulmonary instillation in ratsSHEN Yang,FANG Xiao-ling(Depar tment of P harmaceutics,Scho ol of P ha rmacy,F udan U niver sity,Shanghai200032,China) Abstract:Object T o prepare Panax notoginseng sapo nin(PNS)liposo mes and investig ate their char-acter ization of phar maceutics and pulmonary pharm acokinetics in rats.Methods The film-disperion metho d w as used to prepare PNS lipo som es by inv estig ating its fo rm,vesicle size,entrapp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The study of pulmonary pharmacokinetics in r ats w as carried o ut by pulmonary instillation. Results T he entrapm ent of PNS liposo mes w as78.50%.The mean vesicle size w as1.5 m w ith unifor m externality.T he drug leakag e fr om PNS liposomes w as slo w.Low tem perature w as required for its stor-age.T he pulmo nary pharm acokinetics parameters w ere as fo llow s:T1/2 =7.00h,T1/2=27.72h,A UC =2218.9 g・h/m L,the 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w as70.14%.Conclusion PNS liposom es w ith high entrapment and stability can prolong its circulation in blood and improve the PNS bio av ailability v ia lung approach.Key words:P anax notoginseng saponin(PNS)liposomes;entrapping efficiency;vesicle size;stabili-ty;pharmacokinetics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的活性部位,其中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是PNS的主要成分,而人参皂苷Rb1是人参二醇的典型代表[1]。

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3月第21卷第2期收稿日期:2009-06-11作者简介:赖宝林(1986-),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新药研究。

Email:baolinlai@ 。

通讯作者:王利胜,博士,教授。

Email:wlis68@ 。

凝胶是一类含有两组分或两组分以上的包含液体的半固体胶冻和其干燥体系(干胶)的大分子的网络体系的通称。

将药物溶解或均匀分散于凝胶中即为凝胶剂,它能较长时间地与作用部位紧密黏附,有较好的生物黏附性,制法简单,使用舒适。

《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在附录中规定,凝胶剂系指提取物与适量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可从口腔、鼻腔、眼黏膜、消化道黏膜、阴道、直肠、皮肤等多种途径给药。

目前,中药凝胶剂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待开发阶段。

现将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凝胶剂基质的选用凝胶剂是由药物与基质组成的,基质既是药物的载体,又对药物的释放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基质的选择对凝胶剂的制备尤为重要。

凝胶剂根据基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性凝胶剂与油性凝胶剂。

水性凝胶剂基质一般由水、甘油、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卡波姆(Carbopol )和海藻酸盐、西黄芪胶、明胶;非纤维素多糖如壳多糖、乙烯聚合物、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和聚羧乙烯等构成。

油性凝胶基质由液状石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必要时可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皮促进剂等附加剂。

胡志方等[1]选择水溶性凝胶基质卡波姆-940(Car -bopol-94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聚乙烯醇17-88(PVA17-88)、聚乙二醇(PEG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淀粉等,通过考察其外观、透明性、细腻性、涂展性及体外释药性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发现Car -bopol-940所制得的凝胶基质的各项指标均较优于其他类型基质。

丹皮酚为脂溶性成分,Carbopol 凝胶具有生物亲和性,而皮肤为磷脂双分子层。

皮肤外用药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

皮肤外用药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

皮肤外用药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
徐红;周晓兵;马培琴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年(卷),期】2007(4)6
【摘要】目的:了解皮肤外用药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
文献进行归纳、综述,阐述了脂质体作为皮肤局部给药载体的特点、透皮吸收机制、药效学研究及应用.结果与结论:外用药脂质体制剂具有靶向给药、高效、长效、降
低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开发皮肤局部用脂质体制剂是改进皮肤外用药的新趋势,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徐红;周晓兵;马培琴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制剂室,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
保障中心制剂室,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制剂室,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44.9
【相关文献】
1.脂质体制剂影响大鼠皮肤超微结构的初步研究 [J], 颉玉胜;曾抗;徐彦春;孟全林;
李国锋;李建华;谢方明;孙乐栋
2.皮肤外用药物脂质体制剂的研究进展 [J], 朱健平
3.α-IFN质粒DNA-脂质体制剂的制备及其在皮肤中表达的研究 [J], 苏薇薇;钟雪云;周慧;邓例华;杨立伟;陈丽云;杨丽平;方铁铮
4.外用药脂质体为载体的透皮制剂研究进展 [J], 杨路平;王唯红
5.蒽环类药物普通制剂及脂质体制剂的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J], 高翠霞;王蕾;白彬;李晓晶;彭悦颖;张聪聪;胡子鉴;吕承;李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大鼠体内药动学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大鼠体内药动学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大鼠体内药动学王青松;沙先谊;韩丽妹;郭洁;方晓玲【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2006(15)21【摘要】目的:制备紫杉醇新型纳米脂质体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超声结合冷冻干燥制备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大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脂质体及市售紫杉醇注射液Anzatax,血浆样品经乙醚提取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血浆紫杉醇浓度,并用3P87软件包估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Gemini ODS(1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35 mol·L-1乙酸铵缓冲液(pH 5.0)-乙腈(45∶5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地西泮为内标.结果:制备的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体积权重粒径为(54.1±26.0)nm,包封率大于80%,符合药典规定,且24 h内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紫杉醇脂质体及市售紫杉醇注射液Anzatax经大鼠尾静脉注射后均符合二室模型,脂质体组的消除半衰期(t1/2β)显著长于Anzatax组[(3.38±0.39)Vs.(2.49±0.63)h,P<0.05];其他药动学参数经方差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紫杉醇脂质体与Anzatax的AUC0-8h比值为88.13%.结论:制备的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物参数与市售紫杉醇注射液Anzatax比较,t1/2β稍有延长,AUC0-8h值相近.【总页数】4页(P1842-1845)【作者】王青松;沙先谊;韩丽妹;郭洁;方晓玲【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44.9;R979.1【相关文献】1.槲皮素长循环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 [J], 王刚;杜士明;常明泉;曾南;叶方;陈永顺2.紫杉醇纳米脂质体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J], 张曙林;何剪太;张阳德3.阿霉素纳米脂质体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J], 龚连生;曾雅娟;张阳德;周艳琴;陈果;李一卉4.青蒿素类纳米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J], 沈雪松;徐伟;金美华;秦雪莲;刘汉甫5.紫杉醇超饱和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J], 沙先谊;陈彦佐;吴娟;方晓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王 琳(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目的 论述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方法 检索近年来有关制备脂质体的文献,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并比较制备出的脂质体的结构及包封性能和各自的优缺点。

结果 以脂质体作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稳定性,增加药物对靶区的指向性,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结论 这几种方法制备的脂质体都不能完全满足药用脂质体要求,因此通常将这些方法联合起来应用。

关键词:脂质体;载药特性;制备方法do i:10.3969/j.issn.1004 2407.2010.05.042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 2407(2010)05 封2 03脂质体(Liposo me)或称类脂小球、液晶微囊,是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1]。

1965年,英国Bang han等[2]将磷脂悬浮于水中首次制得了脂质体。

20世纪70年代初,Rahm an等[3]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

至此,脂质体引起了世界各国医药学者的关注。

1 脂质体的载药特性由于脂质体结构的多功能性,其可传递多种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免疫调节剂、螯合剂、血色素和基因药物等。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如下优点[4 6]:(1)靶向作用:脂质体有药物 导弹 的美称[7]。

可被动靶向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 endo thelial system RES); 增加药物对淋巴系统的指向性; 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亲和力; 改变脂质体膜组成和对膜进行修饰。

(2)增效减毒作用:对脂质体表面性质进行改变,如粒径大小、表面电荷、组织特异性抗体等,使脂质体能选择性地分布于某些组织和器官,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治疗浓度,从而也缩小了用药剂量,降低了毒性,减少了不良反应。

(3)长效作用:可延缓或控制药物在组织中的扩散,延长药物有效作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ethanol
0.8 0.25
结果:IPM与ISOFOL 16作为油相,
water
0.6
较MIGLYOL 812N形成的微
乳区大
0.50
M
0.75
0.4
0.2
1.00
0.0 0.25 0.50 0.75 1.00
water 0.00
PC/ethanol
14
油相选择(IPM、 ISOFOL 16与Miglycol 812N )

8
第二部分 三七皂苷复方微乳的研究 选用卵磷脂(化学名称磷脂酰胆碱 Phosphatidylcholine)作为表面活性剂,肉豆 蔻酸异丙酯(Isopropanol Myristate IPM)与 ISOFOL 16为油相,乙醇作助表面活性剂, 制备了三七总皂苷、β-蜕皮激素-卵磷脂 W/O型微乳。 选用微乳作为载药系统,以天然植物活性成 分中水溶性化合物三七皂苷和β-蜕皮激素为 模型药物,为这类皮肤透过性不良的药物探 索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系统
以卵磷脂/乙醇作为混合表面活性剂 采用伪三元相图,以增溶水量为指标 油相的选择 Km的选择 正交设计法L8(23) 皮肤渗透参数 优化制剂处方 微乳的理化性质
13
油相选择(IPM、 ISOFOL 16与Miglycol 812N )
IPM
0.00 1.0
MIGLYOL 812N
0.8 0.25 0.6 0.50
11
微乳相图研究
W/O型微乳除了要符合透明、粘度小的要求外,还 有一个重要的指标:载水量,在相图中即体现为 W/O型微乳区的大小
PNS最佳含量为2%,PNS最大溶解浓度约为 400 mg/ ml EDS最佳含量为0.2%,EDS最大溶解浓度约为 30mg/ml 则微乳载水量至少应该为7%
12
微乳处方研究
0.00
PC/ethanol
IPM/ISOFOL 16
0.00 1.0
1.00
0.0 0.25 0.50 0.75 1.00
6
第一部分 吡罗昔康微乳研究( 数据和图表有待加入)

以Lauroglycol FCC--水--Labrasol、 Cremophor EL--Transcutol HP、乙醇作为微 乳的组成部分, 对微乳伪三元相图进行了研究, 初步制备了吡罗昔康水包油微乳。
7
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大鼠背部皮肤作为透 皮模型, HPLC测定药物透皮浓度, 计算微乳的 经皮累积渗透量,进一步优化处方。 吡罗昔康系难溶性药物,其外用凝胶剂需要 加入Azone-丙二醇作为经皮渗透促进剂 吡罗昔康微乳有很强的透皮能力,其经皮渗 透速度远远大于凝胶剂,有望成为吡罗昔康 的新型透皮给药制剂。
4
外用脂质体和脂质体凝胶

脂质体(liposome):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 中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药物载体制剂,属胶体给药系统。 脂质体有许多皮肤局部用药的优点:
பைடு நூலகம்

能较好的包裹亲水性或亲油性药物,降低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
对难溶性药物有增溶性,能增加药物在皮肤的滞留时间和滞留量; 具有药物全身吸收的限速膜屏障作用,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从而降 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新型外用剂型—— 脂质体凝胶与微乳
复旦大学药学院
方晓玲,董平,白志华,沈蕴琪,徐白
1
微乳的性质
微乳(Micro-emulsion)由油相、水相、乳化剂 及助乳化剂组成的一种外观澄明、热力学稳 定的系统。微乳体系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能延长产品的有效期 微乳在室温下易于制备,对水溶性和脂溶性 药物都有溶解能力且具有较高的物理稳定性 ,包裹其内的药物具有快速吸收,缓慢释放 的优点

脂质体经皮给药制剂在化妆品、炎症治疗麻醉学、癌症治疗 和基因治疗等方面有很大潜力
5

凝胶剂(Gel):含有溶解、混悬或乳液状态药物的澄 明或略有混浊的半固体制剂。
对于局部用制剂来说,具有一定的黏度和触变性是 非常必要的。但脂质体缺乏这些性质,需要加入一 些凝胶剂或增稠剂。


国外已有含药脂质体的外用凝胶剂上市,一些化妆 品也采用了脂质体和凝胶技术以增强一些营养素的 皮肤吸收
0.6 0.00 1.0
water
0.8 0.25
water
M
0.75
0.4
0.50
0.2
0.75
M
0.0
0.4
0.2
1.00
water 0.00
0.25
0.50
0.75
1.00
PC/ethanol
1.00
0.0 0.25 0.50 0.75 1.00
ISOFOL 16
0.00 1.0
water
0.00
剂,并且能显著提高渗透速度促进了药物的吸收。
3
皮肤用微乳的特点
2. 微乳具有良好的角质层和真皮贮药功能 3. 微乳所使用的辅料如:油相,表面活性剂都 是无毒安全的,便于大规模生产;产品外观 澄明,晶莹透亮,尤其适合作皮肤局部使用 4. 微乳系统中所用的低级醇类能提高皮肤的通 透性,促进载药系统的整体经皮转运,微乳 贮藏于皮内,发挥贮库作用,使药物缓慢释 放,发挥长效作用

2
皮肤用微乳的特点:
1. 高渗透性、高水合保湿性能 ——微乳的亲脂区能以许多方式同角质层相互作用,溶解
在微乳脂性区的药物能直接分配进角质层的脂质中,或脂质 载体本身能插入角质层的脂质区,这些相互作用能导致增加 药物的渗透。
——微乳的亲水区能使角质层很大程度的发生水合作用,
微乳的水合保湿性能远远超过一般常用的制剂如溶液剂和乳
water
IPM/MIGLYOL 812N
0.00 1.0
ISOFOL 16/MIGLYOL 812N
0.00 1.0
0.8 0.25
0.8
water
0.6 0.50 0.4 0.75 0.2
0.75 0.50
0.25 0.6
0.4
0.2
1.00
0.0 0.25 0.50 0.75 1.00
water

9

以药物微乳体外透皮速度、透过量及皮肤蓄 留量为考察指标,综合理化性质(电导率、 折光率、粘度)考察了油相用量,表面活性 剂/助表面活性剂比例和水相含量对微乳性质 的影响。
10
微乳的处方研究 微乳相图研究
相图绘制是研制微乳必要的处方前工作, 可为确定微乳处方提供必要的指导。相图 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伪三元相图,此 相图往往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按 一定比例混合为一个组分,与另外两组分 油相和水相以滴定法绘制相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