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型文学

合集下载

九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

九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

第二节
理想型文学
一、理想型文学含义:
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 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二.理想型文学基本特征
(一)表现性:
1.理想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2.表现性:以直抒胸臆的方式 来表达。
(二)虚幻性:
1.虚幻性:遵循情感的逻辑,不 求生活的真实。 2.夸张性:常用夸张、变形、虚 构的方法来创作。 3.想象性:超现实的理想的人物 形象。
四、现实型文学形象的 理想形态——文学典型
(一)“典型”一词的本义 1 、在西方,‚典型‛一词,源于 希腊文‚tupos”,原意是铸造用的模 子,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东西具有 一种普遍性,所以典型就具有普遍 的含义。
2 、在中国,‚典型‛一词,原指规 范 模型标准,即:‚型‛之‚典‛者。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型, 铸器之法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说: ‚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 型,引申之为典型。‛
(二)历史发展 1.在中国: (1)萌芽期
先秦古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的萌 芽期.
(2)形成期
屈原的诗篇庄子的散文则是我 国浪漫主义形成的标志.
(3)成熟期
唐 代 李白、李贺等人为浪漫主义文学 增添了奇光异彩; 元代以后 汤显祖、吴承恩、蒲松龄 等在
戏剧小说领域里丰富了浪漫主义 文学传统.
2.在欧洲: 古希腊神话
4.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 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作品注意典型环境的描写,努力刻划出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出了一大 批文学典型。 巴尔扎克,狄更斯、屠格涅夫、 果戈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 冈察洛夫、契诃夫等是批判现实主义的 代表作家。
(三)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

九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

九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

(二)典型理论的历史发展
柏拉图最早把典型引入美学领
域,在《理想国》中,‚典型‛的 含义是与‚理想‛相近的。 西方典型理论的奠基者亚里士
多德的典型观是由朴素的典型观和
朴素的类型观所构成的二元论的典 型观。
西方典型理论经历了三个时期:
1、类型说时期
17 世纪以前 : 强调典型的普遍性 和类型性。代表人物:贺拉斯和布 瓦洛。 2、个性化时期 18 世纪以后:强调典型的个性 特征。代表人物:狄德罗和莱辛。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一节
现实型文学
一、现实型文学的含义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 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的文学形态。
二、现实型文学基本特征
(一)再现性:
1 、再现性: 要求文学立足现 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忠实 于现实生活。对现实作冷静地观 察、分析、直接揭示现实矛盾。 2 、客观性: 严格遵循客观规 律,反对主观随意性。
3.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偏重于对 现实作精雕细刻的艺术描绘,强调细节描写 的真实,语言朴素简明。
现实主义的虚构、夸张和变形后所 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于生活中的真人 真事,却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或根 据生活的发展逻辑将来可能存在的, 令人觉得合情合理。 而浪漫主义却可以虚构出现实生活中 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
(三)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 1、典型的含义:
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 特征的富于 魅力 的性格。在 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 或典型性格。
2、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1)鲜明的特征性 ①从内涵上看: ‚特征‛ 具有两个属性: 一是外在形象的具体、生动、独特; 二是通过外在形象所表现的内在本质 极其深刻和丰富。 ②从外延上看: 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 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摘要:一、理想型文学作品的定义二、举例说明理想型文学作品的特点1.《红楼梦》2.《西游记》3.《三国演义》4.《水浒传》5.《儒林外史》正文:理想型文学作品是指那些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且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现,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国的古典名著,举例说明理想型文学作品的特点。

1.《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作品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同时,《红楼梦》还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如精湛的人物描写、优美的诗词和寓意丰富的象征手法等。

2.《西游记》: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作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寓意着人们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历经磨难,最终才能获得真理。

书中充满了幽默诙谐的对话和生动的情节,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3.《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描绘了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勇智慧的英雄群像。

作品通过讲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展现了我国古代英雄人物的品质和精神风貌。

同时,《三国演义》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面,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4.《水浒传》: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一部反映草莽英雄起义的小说。

作品通过讲述宋江、李逵、武松等梁山好汉的英勇事迹,展示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

同时,《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儒林外史》: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性的长篇小说,通过描绘各种儒生的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弊端和腐朽。

作品在展示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批判精神。

综上所述,理想型文学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表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是指具有一定代表性和价值的作品,它们在文
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理想型文学作
品的举例:
1.《红与黑》(作者,司汤达),这部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朱
利安·索雷尔的社会晋升之路,探讨了社会阶层、道德观念和个人
命运的问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2.《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这部魔幻现实
主义的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中心,通过跨越几代人的故事,展现
了人类孤独、命运和时间的无情,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作。

3.《1984》(作者,乔治·奥威尔),这部反乌托邦小说描绘
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怖景象,通过对权力、自由和个体意识的
探讨,警示了现代社会中可能存在的极端主义和个人权益的威胁。

4.《傲慢与偏见》(作者,简·奥斯汀),这部经典的英国小
说以伊丽莎白·班纳特为主角,通过对社会等级、婚姻观念和自我
认知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独立和爱情的复杂性,被誉为爱情小说的
典范之一。

5.《堂吉诃德》(作者,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这部讽刺
小说以堂吉诃德为主人公,通过描绘他对骑士精神的追求和荒诞的
冒险,探讨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被认为是西班牙文学的
杰作。

这些作品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通过各自独特的叙事方
式和主题内容,深刻地触及了人性、社会、历史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具有广泛的阅读价值和思考空间。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理想型文
学作品,每个人对理想型作品的定义和选择也可能有所不同。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

理想型文学作品举例【原创版】目录1.引言:介绍理想型文学作品的概念和重要性2.举例:列举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理想型文学作品3.分析:探讨这些作品的特点和价值4.结论:总结理想型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正文【引言】理想型文学作品是指那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高度艺术价值,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饱满的人物形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理的探求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理想型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涌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瑰宝。

【举例】以下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理想型文学作品:1.《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生活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兴衰,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2.《西游记》: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小说,通过讲述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3.《悲惨世界》: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描绘了 19 世纪法国社会的黑暗面,强调了爱与救赎的力量。

4.《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通过讲述哈姆雷特为复仇而展开的斗争,探讨了生死、道德、人性等诸多问题。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表现了革命者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分析】这些理想型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1.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作品通过讲述故事,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观念,引导读者进行思考。

2.独特的艺术手法:这些作品运用了各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象征、讽刺、拟人等,使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代表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社会影响力:这些作品在问世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一代又一代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理想型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它们通过对生活、人性、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第三节 理想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讲解

第三节    理想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讲解

“表现性”规定了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自 己的鲜明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的题材: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 故事;异国风情;即使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题材,浪漫主 义也会以丰富的想象将其描绘成一个理想的世界,或是 创造超人的英雄,或是描绘纯朴的田园。
如乔治•桑的长篇小说 《安吉堡的磨工》: 贵族妇女玛 塞尔与机械工列莫尔相爱,为了消除两人地位的悬殊, 她决定放弃财富和地位。在去已故丈夫的封地途中,她 结识了安吉堡的青年磨工路易,并得知路易与暴发户的 女儿相爱,但因贫穷难以遂愿。为了成全这对情人,玛 塞尔以廉价出卖庄园为条件,迫使暴发户同意了女儿的 婚事。
文学表现形态比较之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 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 送,尘埃不见咸阳 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飞流只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
李瑛《黄河落日》最后一节,想象构成了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一种感怀和象征:
远了,马鸣 断了,长戈
如血的残阳里 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一个字一个字 象余烬中闪光的炭火 和浪尖跳荡的星星一起 在蟋蟀鸣叫的苍莽里闪烁
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 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 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 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 的反映。
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 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 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 治,骚塞,等等。

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象征型文学、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是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

它们在表达方式、关注点和目的上存在一些区别:
1.象征型文学:象征型文学注重以象征和隐喻的方式表达思
想、情感和主题。

它的特点是通过符号、象征和隐喻来传达意义,强调意义的多层次解读和深度思考。

象征型文学主要关注普遍的、超越个体的主题和观念,追求内在的象征性和艺术性,其目的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启示。

2.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注重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真
实描绘和反映。

它通过刻画真实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以及对社会问题、历史事件和人类经验的关注,表达对现实的关切和思考。

现实型文学的目的是反映和批判现实,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3.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注重通过对理想、梦想和理想化
世界的描绘和展示,唤起读者心中的美好理想和信念。

它追求美好、完美的境界,通过创造理想化的人物、情节和社会环境,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情感。

理想型文学的目的是激励和启迪读者,给予人们希望和向往。

这些类型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作品可能具有多种类型的特点和元素。

实际上,许多文学作品在形式和主题上都可以被归类到不同的类型中。

文学作品的表达和目的多样化,能够通过不同类型的呈现来反映和思考人类的不同层面和境遇。

这三种文学类型的区别和特点,使读者在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时能够理解和评价作品的艺术性、现实性或理想性。

无论是象征型、现实型还是理想型的文学作品,它们都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文学体验,引发思考和情感共鸣。

第三节 理想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讲解

第三节    理想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讲解

“表现性”规定了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和艺术表现方式上,都形成了自 己的鲜明特色。
浪漫主义文学的题材: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 故事;异国风情;即使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题材,浪漫主 义也会以丰富的想象将其描绘成一个理想的世界,或是 创造超人的英雄,或是描绘纯朴的田园。
如乔治•桑的长篇小说 《安吉堡的磨工》: 贵族妇女玛 塞尔与机械工列莫尔相爱,为了消除两人地位的悬殊, 她决定放弃财富和地位。在去已故丈夫的封地途中,她 结识了安吉堡的青年磨工路易,并得知路易与暴发户的 女儿相爱,但因贫穷难以遂愿。为了成全这对情人,玛 塞尔以廉价出卖庄园为条件,迫使暴发户同意了女儿的 婚事。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飞流只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
李瑛《黄河落日》最后一节,想象构成了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一种感怀和象征:
远了,马鸣 断了,长戈
如血的残阳里 只有雄浑沉郁的唐诗 一个字一个字 象余烬中闪光的炭火 和浪尖跳荡的星星一起 在蟋蟀鸣叫的苍莽里闪烁
个法的《 时兰意自 代西义由 的人融引 象民入导 征勇在人 。往绘民
直画》 前中作 。,者 画将德 中自拉 女由克 性与洛 的人瓦 美性。 丽化德 与为拉 不一克 屈体洛 不,瓦 失引把 为导政 一着治
4、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多采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从文学史的实际看,大胆和奇特的想象、夸张确 实是浪漫主义显著的特点之一。例如李白的诗:
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 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 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 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 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 象。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 于整个生命在他作品里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国激 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高洁人格的伟大诗人的 塑像。 • 正是这样,诗人屈原本身,就成为我国文学史上 一个伟大的艺术形象,成为不朽的爱国诗人的典 型,对后世发生无限的感召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在结构上,莎士比亚用了多线索多层次的手法, 以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线索为主线,以挪威小王 子和雷欧提斯的复仇故事为副线。 • 这两条线索互相对比,激化矛盾,使戏剧场面不 断转化,推进情节矛盾,走向高潮,以达到艺术 效果,共同表现全局的主题。 • 两种主观的矛盾形象的呈现,既表达了主题,也 给人一种情感态度,是直接抒发情绪 。
• 从诗的语言来看,采用大量方言和口语入 诗,用得最多的是“兮”字。“兮”字作 为一个感叹词,便于直接抒情,既增强了 诗中咏叹的抒情气氛,又极大地增强了诗 句的节奏性和音乐美。 • 这样,就使得全诗文采绚烂,比喻丰富, 每一部分都优美动人,而整合起来又是一 个结构宏丽、和谐完美的艺术殿堂,给人 以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理想型文学
一、概念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 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二、基本特征:表现性、虚幻性
三、理想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
• 现实型文学立足现实,突出再现性。理想型文 学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 义色彩。
• 现实型文学以写实的手法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 描写。理想型文学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 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追 求情感的真实。
• 现实型文学取材于现实生活,描写的多是现实中 存在的平凡的人与事。理想型文学塑造的多是作 家理想中的英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 传奇便成了理想型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 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 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 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 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去死,去睡就 结束了,如果睡眠能结束我们心灵的创伤和肉体 所承受的千百种痛苦,那真是生存求之不得的天 大的好事 。”
• 在人物塑造上,着重内心世界的描写(一 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物形 象的复杂正突出了人物的魅力。为了达到 人物形象的丰富性,还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 这种细致的描写,追求了情感的真实,所 以读者的心中的哈姆雷特是独特的,夸张 和变形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屈原《离骚》
• • • • •
• • • • • •
• 《离骚》是一篇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吸取和发 展了我国古代人民口头创作的古代神话的积极浪 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它的 特点不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描写现实,而是 更多地表现作者由于受现实的刺激而迸发出来的 激情,对理想的强烈的追求和反抗现实的叛逆精 神。 • 屈原“既有内美”、“又重修能”,积极提高自 身素养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 光阴流逝的矛盾,展示出他热切的人生追求---“乘 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